APP下载

审计管理体制改革背景下加强基层审计工作的思考

2019-02-19马雄伟荆门市东宝区审计局

审计月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党委政府审计工作机关

◆马雄伟/ 荆门市东宝区审计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改革审计管理体制。去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成立了各级审计委员会,审计职能不断加强,审计地位进一步提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基层审计机关应牢牢把握这一重要机遇,充分运用审计管理体制改革成果,善思善谋,切实加强基层审计工作,更好地发挥审计高层次的综合监督作用。

一、把握审计工作新定位

一要深刻认识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地位。中央成立审计委员会,体现了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高度重视。加快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是新时代赋予审计工作的新使命。当前,要更好地履行审计职责,就必须强化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建立健全党领导审计工作的新机制,特别是要发挥好审计委员会的作用,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

二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审计工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也是推进新时代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的根本遵循。审计干部必须深入学习,认真领会,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强化政治担当,有效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责。

三要围绕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战略部署主动作为。各级审计委员会要紧紧围绕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对重大审计工作进行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基层审计机关要主动作为,紧盯党委政府工作重点,如重要政策落实、重大项目建设、重点资金拨付使用等,积极跟进,强化监督,为经济社会发展“把脉问诊”,分析原因,提出审计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当好国家财产的“看门人”和经济安全的“守护者”。

二、拓展审计工作新思路

围绕审计工作新定位,在审计思路上,基层审计机关应更加注重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更加注重推动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近年来,为进一步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中央和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多项重大政策措施。审计机关应把推动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贯穿审计工作始终,持续加大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重大改革项目的跟踪审计力度,围绕打赢“三大攻坚战”,深入开展对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审计监督,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作为、慢作为等履职不到位问题,促进政令畅通。

二是更加注重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提高财政资金绩效开展财政预算执行和税收征管审计,关注公共资金分配使用,做好常态化的经济“体检”工作;坚持党委政府工作推进到哪里,审计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做到精准聚焦,靶向发力,深入推进财政资金审计“全覆盖”,消除监督“盲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重点关注“放管服”政策措施落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营商环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推动优化产业结构,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三是更加注重关注民生服务人民群众。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作为党委领导下的审计机关,更应把关注民生作为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民生改善,加大对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力度,加强教育、医疗、卫生、住房、就业、养老等领域的审计监督,严肃查处挤占挪用、挥霍浪费民生专项资金和侵害人民利益的问题,保障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四是更加注重促进权力规范运行。要深化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紧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对权力运行全过程和责任落实各方面加强监督,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关注重大政策执行、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风险防范等事项,以及领导干部履行“一岗双责”等情况;全面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促进领导干部践行新发展理念,更好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要通过审计,揭露和查处“四风”问题,以及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推进干部作风转变,促进领导干部依法依规行政。

三、探索审计工作新方法

一是探索开展信息化审计。信息化技术在实施审计全覆盖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大数据分析的广泛运用为开展信息化审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基层审计机关在开展同级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民生专项资金审计等专业审计中,应充分运用大数据审计手段,多侧面、全方位开展审计调查和分析,迅速发现审计疑点,有的放矢开展审计。

二是借用其他审计力量。针对基层审计力量不足的问题,在工程造价审计中,可以聘请中介机构参与协审,审计机关对中介机构的审计结果进行抽审;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等项目实施中,审计机关还可以发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作用,借用内审人员参与审计,适当采用内部审计结论,提高审计效率。通过借用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力量,能够有效弥补国家审计力量的不足,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三是统筹整合审计资源。一方面上下级审计机关力量进行整合,对重大项目实施统筹,采取“上审下”、“交叉审”等形式进行,如扶贫资金审计等,由上级审计机关统一组织,各地方审计机关选派人员参与,在实践中锻炼提升;另一方面基层审计机关内部也可以实行人员整合,如实行“大科室”制,同一大科室可以有懂计算机、工程造价、财务等专业审计人员,便于组成审计组,有效实施审计,以适应现代审计内容增加、目标多元化的要求。

四、提升审计工作新成效

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实施,对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基层审计机关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去谋划和开展工作,特别是要在提升审计工作成效上下功夫,以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一要依法客观求实开展审计,在提高审计质量上下功夫。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必须牢牢把握依法审计与客观求实的关系。一方面,要坚持依法审计,严格按照《审计法》的要求实施审计监督,规范审计程序,严格审计要求,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另一方面,要坚持实事求是,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区分开来”,审慎包容对待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旗帜鲜明地支持改革创新,保护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为促进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二要加强审计成果综合分析,在发挥审计参谋助手作用上下功夫。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加强对审计情况的综合分析研究,切实加大审计成果的转化和利用力度。特别是要做好审计产品的“深加工”,及时分析审计发现的典型性问题,从体制机制制度上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要强化审计整改,实行整改销号制度,并严格跟踪督办,确保审计结论得到有效落实,杜绝“屡审屡犯”现象的发生。

三要打造高素质审计铁军,在提升审计人员能力素质上下功夫。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在加强能力锻炼上下功夫,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要加强审计干部政治思想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政治定力;要扎实开展审计干部专业能力培训,提升专业胜任能力,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要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严守审计纪律和各项廉政规定,深化纪律作风建设,着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基层审计干部队伍,适应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需求,推进审计事业科学发展。

猜你喜欢

党委政府审计工作机关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民意直通车:架起沟通百姓和党委政府的连心桥
强化使命担当 建设“两个机关”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
面对环保督察常态化_基层党委政府如何做?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机关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