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事集萃
2019-02-19
国家税务总局再取消25项税务证明事项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公布取消一批税务证明事项以及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在前期分两批取消35项税务证明事项的基础上,再取消25项税务证明事项。截至目前,税务总局分三批共取消60项税务证明事项,涉及231个具体办税事项。
此次公布取消的25项税务证明事项中,有19项涉及税收优惠办理,包括纳税人享受有关税收优惠需提交税务机关备案的个人身份证明、单位性质证明、不动产权属证明、土地用途证明、资格资质证明等。
25项中,有5项属于原本需要纳税人专门通过第三方取得的证明,如发票票证丢失登报声明、软件检测证明等;其余20项是原本需要纳税人提供的自有法定证照等资料,如个人身份证明、办理变更税务登记时需提供的营业执照等。
(中国证券报)
土地增值税将启动立法程序夯实地方主体责任
近日,财政部公布《土地增值税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土地增值税将启动立法进程。与原有的《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相比,这次的土地增值税法征求意见稿主要有以下变化:集体房地产纳入征税范围;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增加地方政府对普通住宅、集体房地产享受减免税的权限;明确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和申报纳税期限,清算环节由应清算与可清算合并为应清算;征收管理模式变为后续管理。
(中国经济网)
上半年逾万亿元减税规模民营经济获6712亿元红利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表示,要把减税降费等各项惠企政策落到实处,使各类企业都能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税务总局数据显示,民营经济是我国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今年上半年,10387亿元新增减税中,民营经济纳税人新增减税6712亿元,占减税总规模的65%.减税降费政策显著增强了企业创新创业活力,提振了市场信心。
上半年,全国新增市场主体(含个体工商户)办理涉税事项的有509万户,月均新增84.8万户,其中大多数属于民营经济纳税人。1月份至5月份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6.6%,比1月份至4月份提高2.5个百分点。
(证券日报)
财政蓝皮书:应进一步加快推进税制改革
日前,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与社科文献出版社在北京联合举办《财政蓝皮书: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9)》(下称“报告”)发布会暨上半年宏观形势与财政政策研讨会。
报告对2018年的财政政策分析指出,我国积极财政政策为经济运行、社会发展、全面改革注入确定性。大力实施减税降费,稳定了市场主体的预期;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为市场增加了确定性。
报告指出,需要进一步加快推进税制改革,完成既定的税种制度改革任务。积极制定减税政策,实施实质性减税,通过进一步深化税制改革,形成税法统一、税负公正、调节有度的税收制度体系。
(经济参考报)
8月1日起税务服务各类投诉的办理时限全部压缩50%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日前修订出台8月1日正式实施的《纳税服务投诉管理办法》,投诉人可以通过网络、电话、信函或者当面等方式提出实名投诉,既可以向本级税务机关提交,也可以向其上级税务机关提交。税务机关应于收到投诉后1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办理或转办。新办法将各类投诉的办理时限全部压缩50%:受理审查环节由2个工作日压缩为1个工作日,服务质效、权益保护类投诉的办理时限从20个工作日压缩到10个工作日,服务言行类投诉的办理时限从1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
自然人提出的个人所得税和社保费及非税收入征缴服务的投诉,税务机关应自受理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办结。此外,投诉人认为投诉处理结果显失公正的,可以向上级税务机关申请复核。
(中国青年报)
7282件税收违法“黑名单”案件公布
上半年全国税务机关累计公布税收违法“黑名单”案件7282件,同比增长161.85%.其中,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和骗取出口退税案件6766件,占比92.91%;新增纳入“黑名单”的走逃(失联)案件222件。自2014年10月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实施以来,全国税务机关累计公布案件数量已达到2.39万件。税务部门深入推进税收违法‘黑名单’和联合惩戒制度,对于达到一定涉案金额的偷税、骗税、虚开发票等违法案件信息予以公布,并联合多部门开展失信联合惩戒。
据了解,从2015年启动至2019年6月,全国税务机关累计推送多部门联合惩戒31.49万户次,其中公安部门配合阻止出境5773人次;1.98万名“黑名单”当事人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限制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及经理职务。
(工人日报)
北京耕地占用税新税额最高档为每平方米45元
《耕地占用税法》将于2019年9月1日起施行。根据税法授权,各省应在规定幅度范围内确定具体税额。7月26日,经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决定,北京耕地占用税适用税额确定为45元、42元和35元三档,总体税制平移,并适当简并了税额标准。
据介绍,本次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上升为法律,进一步提高了征收严肃性,对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大意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用地和农民依法取得的宅基地,可减免耕地占用税,不会增加农民负担。考虑到北京土地资源匮乏、耕地数量较少,北京确定的新标准,平均税额达到41。6元/平方米,在全国属于较高水平。
(中国新闻网)
上海318项涉税服务最多跑一次249项全程网上办
近悉,上海市税务局发布了第三批“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共计6大类51项。目前,已发布共318项涉税事项“最多跑一次”,其中249个事项已实现“全程网上办”,一次不用跑。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上海税务部门动足脑筋“抠细节”,加强大数据集成运用,准确锁定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对“应享未享”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及时实施后续辅导,破解对税收优惠政策“知而慢享、享而不全”的难题,实现“简享尽享”。截至5月底,上海共有5761户企业通过后续辅导享受税收优惠金额共计2.54亿元。今年1-5月,上海累计新增减免税额742.5亿元,其中2019年新出台的减税政策减税288.9亿元。
(新民晚报)
15项税务新功能上线“粤省事”
近日,记者从广东省税务局获悉,“粤省事”税务服务首页全新改版,新增15项个人和企业常用办税功能,纳税人或缴费人只要通过微信“扫一扫”或搜索“粤省事”小程序进入税务服务,就可以使用相关服务,查询涉税信息。
目前“粤省事”中的税务服务功能涵盖了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车船税车辆购置税,房屋契税等各类税务和社保业务,基本上满足了自然人的各类办理需求。
据悉,自2018年5月以来,广东税务已有53项功能上线“粤省事”,业务使用量突破1000万人次。
(信息时报)
美扩大追查加密通货税收
美国国税局近日向超过1万名加密通货持有者发函,警告这些投资人涉嫌违反联邦法律,因为他们可能没意识到自己必须申报资本利得税及其他因加密通货而产生的税务。
上述信件依收件人资讯分为3种版本的警告内容,预计在8月底前陆续寄出。国税局局长瑞提格表示:纳税人应正视这批警告信的严重性,因为国税局正扩大追查加密通货相关税收。
在这3种版本当中,最委婉的警告是提醒投资人可能不知道加密通货交易必须报税,并一一说明相关税项。最严重的警告则是要求自认合法的投资人签署一份声明,说明他们遵守税法,如有不实将构成伪证罪。
(工商时报)
印度电动车税率从12%下调至5%
印度商品和服务税(GST)委员会27日做出决定,将电动车的商品和服务税税率从此前的12%下调至5%,从8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据悉,印度政府此次削减电动汽车和充电设备的税收,目的是鼓励民众使用更加环保的汽车。
据路透社报道,印度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售出大约3600辆电动汽车,是2017年度的3倍,但仅占传统燃油车销量的大约0.1%,印度2018年度卖出330万辆柴油和汽油车。另据法新社报道,截至2019年5月,印度有大约28万辆电动车辆,与达到2020年150万至160万辆的目标相距甚远。
(经济参考报)
马来西亚将于9月起征收航空旅客离境税
马来西亚财政部宣布将于今年9月1日起征收航空旅客离境税。离境税税费从8林吉特至150林吉特不(约合13至240人民币),视飞行目的地和机舱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乘客在购买机票时,离境税将已计算在内。值得注意是,此次离境税征收仅限于乘坐飞机从马来西亚境内机场飞往他国的旅客,其它交通工具不在征税范围之内。
另外,不满2周岁儿童,在马来西亚机场逗留不超过12小时的旅客,机组乘务人员等群体无需缴纳离境税。
(央视网)
俄罗斯开始研发加密货币征税系统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正在制定一部有关调控加密货币的法律,在此之前,律师已开始研发加密货币征税系统。专家认为,与通过加密货币调控法一样,建立征税系统也是使加密货币合法化过程中的关键步骤。首先建议使所有类型的加密货币拥有同等财产地位,并将加密货币操作列入征税范畴。同时,是否将加密货币纳入报表,暂时建议由纳税人自行决定。
为避免在加密货币价值衡量问题上产生分歧,俄罗斯加密货币和区块链协会正在研发一种交叉汇率系统,根据两种货币相对第三种货币的汇率确定这两种货币的价值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