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研究
2019-02-19许秋晨
许秋晨
(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 成都 611731)
一、立德树人思想的文化渊源
(一)立德树人思想根源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对于立德树人思想两个层面来理解。一层为立德,另一层为树人。立德的思想最早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这就是说,在人的发展需求层次中,立德属于最高层次,再才是建立功业和创立学说。只有在长时间的坚持不懈下,“德、功、言”自然也会达到不朽。其后关于立德的思想还见于唐人孔颖达。他在《春秋左传正义》中对立德做了界定:“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也就是说孔颖达认为立德是为社会创建做人的准则或者为国家创建律法,其目的是为了让大众融合在一起,团结一致。树人一词在《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所谓树人就是培养人才的意思。对立德树人思想的溯源,可以看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人尤为重视个人的道德培养和人格素质。
(二)立德树人思想汲取于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资源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立德树人的思想立足于其关于现实的人发展学说。大多数西方学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人并不关注,其理论存在人的空场,但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整个学说体系关注现实的人的发展、立足解决现实的人的问题。在其《1844 年经济哲学手稿》提出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动物只会根据自己的本能存活于自然界,而人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不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给自然打上属人的印记,使自然不断人化,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得到确证。而人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时候,必须合乎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统一。合乎规律性也就是说人的活动必须具有尺度。也就是说人的活动必须遵循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伦理道德规范等。在其1846 年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可以在任何部门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让我可以随着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1]这是一种全面发展的人。而只有劳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且分工是自愿时,人才会得到全面发展。马克思的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即是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全面确证。这里的本质力量不是单纯的指物质力量、自然包括精神力量等。因此,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现实的人在活动过程中,既要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在活动过程中也要内化其道德精神规范为行动,也可以说道德规范这种力量在实践过程中得到确证。
在吸收和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立德树人思想的借鉴后,中国共产党人把立德树人思想继续深化发展。立德可以理解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明大德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家国天下的情怀,立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贡献力量。守公德则是指要遵循公共领域的道德规范,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和学生生活中,为人民服务,为时代画像,为时代明德。守私德则是指个人要严于律己,以高标准的道德规范要求自我,从小事做起,积少成多,在平凡的领域也要做到人生出彩。“树人”则是指培育时代发展需要的人,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添砖添瓦”的有用之才。
(三)立德树人思想借鉴于西方文明资源
西方文明也内含着许多关于立德树人思想资源。古代苏格拉底的一个著名的伦理命题即:美德即知识。他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必须要懂得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必须要有关于道德行为的知识。阿奎那则认为人的德行是在后天生活中不断得到教育和训练而来的,因此人的生活中的善恶与否应由人自身负责。此外阿奎那的思想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他认为人在行动中获取道德戒律,并不是人生活的最终目的,而是人无限靠近上帝的一种方式。人在德行培养过程中,应把爱上帝的戒律放在首位,接下来才能是其他的戒律。他认为道德戒律的习得主要是通过理性控制和反复训练两种方式。到了近代,洛克从所在资产的利益和幸福出发,认为人要想获得幸福,良好的德性和修养是必不可少的。裴斯泰洛齐则强调道德教育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西方文明中关于“立德树人”的思想,虽然带有其阶级发展的局限性,但是其理论中包含的某些内容、原则、方法等,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二、立德树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原因
(一)立德树人立足于国内外大势,解决青少年的思想和现实困惑
我国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一系列社会问题凸显,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其复杂性、敏感性和艰巨性前所未有。再加上多元化社会思潮及西方资本主义霸权国家以更隐匿的方法手段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现阶段青少年在人生方位上,正处于一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但由于学业、情感、就业等多重任务并压,人生经验不足等,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处于成长期。这就导致了他们既有面对社会事务勇于参与,表达自我的热情,又因自身认知的局限性往往在思考社会问题时变为“愤青”,亦或走向反面,变为无欲无求的“佛系青年”。如何使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射入青少年这块朴素的人民园地,便成为当下高校的工作之重。而立德树人所蕴含的育人内容、育人元素、育人方法,对于厘清青少年的思想困惑和现实,拨云雾见青天,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立德树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回答了高校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我国高校是社会主义大学,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正是贯彻和坚持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的重要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和落实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导和鼓舞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一门重要学科。它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属性。
但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出现了“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而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效关注不够;在教学实践中,淡化教学内容的意识形态色彩,注重知识传递,轻视价值观的引导和对错误理论观点的辨析批判;教师刻意迎合部分学生的偏好以获取学生的“好评”,放松课堂管理,课堂氛围娱乐化、教学内容随意化。”[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无论怎么改革,必须要坚持立德树人的任务和要求,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自觉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新问题和思想领域的新形势。
(三)立德树人着眼传统文化的转化及发展,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
中华文明作为5000 多年未曾更断的文明,能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供基于悠久历史的充沛底气和绚丽瑰宝。但是随着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事业取得突破性发展的新时代,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地位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正如“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3]
在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主体的“不在位、不到位”和内容和方法“无共鸣、无活力”的情况,原因之一就来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不自信。在今天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得到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而“立德树人,就是要让中华民族崇真向善的德心永在、优秀的精神基因永续,让中国人成其为‘中国人’。”[4]立德树人作为高校的立身之本,在此过程中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自觉融入立德树人的发展过程中,是职责与使命所趋,是立德树人成效提升的要求。
三、“立德树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路径
(一)丰富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内容,凸显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提出“思想的闪电一旦射入人民这块朴素的原地,德国人便会解放为人。”[5]因此要首先深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特有的自然观念、民族精神、国家意识、社会理想和人生取向,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射入”学生头脑,使当代大学生能够充分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把握传统文化的独特创造和鲜明特色。其次,要善于汲取中国共产党革命时期的红色思想文化。红色文化是中国优秀价值观的起源之一,经历过历史的印证和实践的检验,并在传承中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地被时代所认同和接纳,其中蕴含着千百年来中国人的优良品质——要坚持个人前途和国家前途的统一,在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此呈现出来的人生价值观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求的高度契合。最后,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育人内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我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阶段的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起点下,对我国的总体目标、战略布局、发展动力的科学定位,其具有严密而且开放的内在逻辑。在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内容时,必须把三者有机结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育人内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与三者结合中,教师不仅要充分关涉理论探讨的原初语境,也要丰富理论内容的现实境遇。通过为学生营造一种‘在场感’与“超越感”,既让原本抽象的历史理论生动化、鲜活化,也使理论的现实意义变得明朗起来。“例如,对于历史感强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中的研究结论时,要将其置于历史发展来考察,通过背景回顾、情境营造、细节勾勒等方式将学生带入具体的历史语境之中,让他们置身其中,自觉地去感受、追问和明晰研究结论的形成过程、发展脉络及其现实价值。”[6]
(二)挖掘高校各群体、各岗位的育人元素,创建组团联动协调合力
社会主义高校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科研群体、管理群体、教学群体、服务群体等联动配合构成的一个有机共同体,旨在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立德树人为驱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首先要发挥党在高校的领导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党在一切工作中的领导地位。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委要在挖掘高校各群体、各岗位的育人元素中发挥顶层设计和战略布局的重要作用。当前很多高校的党委存在着弱化、虚化、边缘化等问题,应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负责。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是高校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负责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高校党委要坚持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三重一大事项上发挥自己的决策作用,在其他事情的安排上积极发挥谏言进策的作用。另一方面,高校党委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落实十三五规划部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各方面的建设,切实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两个重要抓手,分别发挥着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是这两项活动的主要责任人。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师主要通过开展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标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守田人”。专业课教师是大学生专业课学习和日常管理、活动的主要任务人,长期以来,两者缺乏有效融合与衔接,使得教学资源没能被充分挖掘和整合。因此,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不仅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各自“守好一道渠,种好责任田”,更需要二者有效的融合与衔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的“八个相统一”和“六个要”,来促进教学达到“真、善、美”的交融。进一步巩固和强化理论育人的思想力量,也要跳出理论课本身,用更高的站位和更宽的视野,挖掘其他二级院系各类课程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专业课教师不仅要上好专业课,更要用“专业语言、专业精神、专业典范”以及自身的人格魅力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最后,高校其他各单位群体要发挥辅助的作用,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组团联动发展构成合力。要加强高校其它单位群体发挥思想政治育人元素,一方面,要对教工聘用严把考核政治观,高校要敢于旗帜鲜明地加以管理,始终把政治立场、政治态度等内容作为选拔新教工和教师资格认定的首要条件。另一方面要加强其青年教工群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好老教工及典型模范人物对青年教工的“传帮带”作用,使广大青年教工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使他们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宣传工作的重要力量。
(三)改进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方法,促使教学改革温度、深度、高度并存
打造温度、深度、高度并存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课堂成为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浓墨重彩。如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三度”并存,笔者认为要从如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充分发挥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教师在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的“一言谈”说教式的教学方法,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既要以情感人,也要以理服人,理论的深度、高度与情感的温度要做到和谐共生。在讲授理论课的过程中要用学生“听得懂、能明白”的话语方式、话语内容等。如《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好典》等系列节目,就是采用朴素语言娓娓道来,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达到了真诚感人、润泽人心、通达心灵的效果。这种话语方式、话语内容应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习的典范。还要根据教学内容本身的特性开展主题演讲、小组辩论、情景模拟等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的形式,激发他们学习理论课的热情。加强课堂教学同新媒体技术的融合,既不崇尚“新技术万能论”也要克服“新技术恐惧论”。把握新媒体教学与课堂教学的“度”,在二者之间寻找一定的平衡点。要善用“三微一端”等应用,使学生在应用上发表观点、阅读材料、提交作业、打卡签到等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第二,发挥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实施纲要》中提出:“深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适度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原则上哲学社会科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理工农医类专业不少于25%。”[7]在保障思政课实践教学比例达标的情况下,不断创新、丰富和发展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打造红色精品实践项目、乡村振兴精品实践项目,城市变迁实践项目等,沿着我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程,寻找对应的特色实践基地。第三,还要不断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从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的模式、教学目的、机制保障等方面入手,不断推进二者的有机融合,将二者的优势不断发挥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