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四重维度

2019-02-19斯琴格日乐

社科纵横 2019年10期
关键词:教育者信仰马克思主义

斯琴格日乐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天津 014010)

理论信仰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和精神支柱,体现了国家执政者对本国和本民族人民的终极关怀,是一种宝贵的精神需要。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高校必须坚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底线意识,从理论教育、知识建构、思想转换、实践指向等四重维度上,建构起适应形势发展的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践路径,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实践观,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一、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础维度

马克思主义既是理论知识,又是信仰形态,是理论体系与信仰体系的内在统一。作为理论知识的马克思主义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科学真理。作为信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理想秩序的追求和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因此,马克思主义教育应是理论教育与信仰教育的内在统一,理论教育是信仰教育的基础,信仰教育是理论教育的终极目标。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指教育者教师对受教育者大学生所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讲解与传授。就教育内容而言,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传授和讲解;就教育目的而言,主要是使大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能够正确把握其中蕴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中唯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涵、理论实质以及理论发展的客观规律,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才能在自信基础上信服与奉行;唯有以理论自信为基础的信奉,才是真信仰,是有生命力的、终身的信仰。

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要通过相关课程的设置,以课堂教学向大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和理论观点。这种课程设置与教材的内容编排具有较强的内在逻辑性,但是,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却存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虚浮和悬空现象,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效性,也直接影响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信仰基础。这种虚浮和悬空主要体现在:1.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假教现象。这种假教现象一方面是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缺少应有理论信仰和理论自信,或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系统的理解与掌握,或是为迎合学生的趣味,在课堂教学中讲授的内容严重脱离教材,偏离教学大纲,随意在古今中外、天南海北、闲谈琐事中信口雌黄,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教学呈现出庸俗化、娱乐化、或偏激化,教学中失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线,失去了理论教育的本真意义,很有可能会误导学生,亵渎思想;另一方面是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教师对理论教育与信仰教育之间关系的把握不到位,或者忽略理论教育与信仰教育的内在联系,理论教育的基础不够夯实、理论教育的力度不够强大、理论教育的针对性不够明确等,直接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能达到信仰教育的高度,教学过程与教育目的的脱节,其实质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假教。2.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中的假学现象。一部分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处于被动的地位,没有从思想高度上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把教师的讲解当作是消遣,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作为自习或娱乐的场所,以修学分和考试及格为目的,学习目的不纯、动力不足、态度不正,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流于形式,不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头脑。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的“假教”与“假学”现象危害极大,会降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削弱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性,动摇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社会发展中引领的作用。为此,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这种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就需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师在教学中要真教。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的真教是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者要以高度理论自信为前提,真正的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的具体内容、马克思主义发展历史、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走进课堂,走进头脑。做到真教,马克思主义教育者必要的措施是:1.增强马克思主义教育者自身的理论自信。当今世界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潮流迅猛发展,中国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深度转型,思想意识形态领域众多思潮的相互碰撞,以及资本主义“腐而不朽”的现实冲击和影响,使得马克思主义教育者自身对马克思主义的“两个必然”理论产生质疑,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产生疑惑或动摇,缺少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诚然,尽管时代在变化,但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及生命力是不容质疑的,正如江泽民所指出:“一百多年来,没有哪一种理论、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保持它的勃勃生机,对推动社会进步起那样巨大的作用,造成那样深远的影响。尽管现在世界上的情况有很多新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越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基本规律。”[1](P51)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骨干力量,教育者真讲、真教马克思主义,就必须自己真懂马克思主义、真信马克思主义,以课堂为媒介,真正的传播马克思主义。2.增强马克思主义教育者的课堂驾驭能力。高校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的,课堂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让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走进头脑的主要阵地。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必须有过硬的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就是要求教师以自己扎实的理论素养和学识魅力吸引学生对所授课程内容的兴趣,用强大的说服力和高超的授课艺术,结合国际国内,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读大学生的思想疑惑,填补理论空缺,真正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水平,不给西方的“西化”“分化”“丑化”话语以任何阵地。3.增强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能动性。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不仅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知识的专业功底,也应该学习和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掌握现代教学技术,同时,能够熟练地运用案例,运用鲜活的人物和事件,提高理论的解释力和穿透力,使得理论教育摆脱空洞性和苍白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中注入历史和现实的鲜活血液,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激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使得马克思主义真正走近大学生生活世界,走进大学生心灵世界,不断提高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在理论自信、课堂驾驭能力与授课艺术的提升中实现真教是受教者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体系的起点,是衔接教育者与受教者的重要纽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传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会在受教者头脑中从初步的认知经逻辑推理与理论思辨而逐步建构起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体系,成为其理解、接受马克思主义本质与精髓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介维度。

二、知识建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中介维度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知识建构是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达成的中介,是大学生从真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到真懂马克思主义理论跨越的桥梁和纽带。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达成就是要使教育者教师在受教者大学生思想中建构起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知识体系,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理解其本质,形成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体制的改革、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结构的调整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强烈地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一部分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出现了政治信仰迷失、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使得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理论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社会的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广大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以应对社会上各种思潮的挑战,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现实的情况是由于部分教师的“假教”以及学校学风、教风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假学现象。这种假学现象主要体现在:1.部分大学生对于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没有明确和正确的认识。学习目的明确是学好理论的基本前提,目的明确,学习动力和主动性才强。但是部分大学生在整个四年的学习中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为什么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出现这种情况或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明确告诉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对教学目的没有做明确的交代;或是由于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上对教师的授课内容没有认真听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中存在只求考试及格修够学分的功利性现象,至于为什么学、学习的结果怎样很少考虑。2.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中学习的内容没有明确的认识。学习内容不明确,必然会导致学习指向不明,学习积极性和知识建构性不强。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上,或是由于部分教师的假教,或是由于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总之,部分大学生即使考试及格,修够学分,也不知道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体系没有足够的了解和掌握,更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什么。3.部分大学生对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没有明确的认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在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经常出现和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脱节,特别是理论教育没有贴近学生,没有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学生的思想疑惑进行积极的回应,只是为理论教育而教育,这样,一些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只是掌握了一般概念和理论,而没有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质,没有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导致学生修完相关课程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此终止的现象。

诚然,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践中,大学生只有真懂马克思主义,才能确立起马克思主义的思维意识,才能站稳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才能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生活和工作的问题,一句话,真懂马克思主义是信仰马克思主义、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关键环节。大学生要真懂马克思主义,就必须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1.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必须要明确教学目的。就教师而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中首要的是突出教学目的,要讲清楚为什么要开设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就学生而言,必须要明确自己存在哪些思想疑惑,要知道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的是什么,其本质并非仅仅是为了考试过关和获得学分,更为关键的是确立其正确的世界观和形成科学的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必须要明确教学的主要内容。从教师来讲,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教师应该仅仅围绕课程大纲编排教学内容,避免教学内容杂乱,偏离教学目的。就学生来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中要紧跟教师的授课节奏,把心思放在课堂上,让马克思主义理论真正入脑、入心。3.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必须强调教学效果。从教师来讲,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主要通过相关理论的讲解,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生来讲,在理论学习中,学会运用理论,用理论解决自己的思想疑惑。总之,只有解决好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和如何运用三个方面的问题,才能构建起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知识体系,才会使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向前推进,学生才能从学习马克思主义到懂得马克思主义,为信奉马克思主义奠定基础。

三、思想转换: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灵魂维度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中国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基所在。正如邓小平所说:“如果我们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信仰,或者不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中国现在还是四分五裂,没有独立,没有统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力量。[2](P63)高校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就应该使马克思主义教育实现理论教育与信仰教育的统一。

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理论教育与信仰教育的脱节,无论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还没有达到马克思主义从入脑到入心的飞跃,还没有达到从真懂到真信的高度。具体来讲:1.马克思主义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只注重理论的讲解和知识的传播,而没有在理论教育中渗透信仰教育。高校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不同于专业课程,其目的在于通过马克思主义课程的开设和讲授,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形成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实际的情况是,高校的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自身缺失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缺失对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缺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教育者自身的信仰缺失,必然会导致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只停留于理论的讲授和课程任务的完成上,而没有达到理论教育与信仰教育的结合,没有达到知识的传播与教育人的高度。2.从马克思主义受教育者大学生方面来讲,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只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知识,或者只是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而没有达到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部分大学生常常把马克思主义高高挂起,认为马克思主义离自己的现实生活太遥远,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进而缺少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次的认识和把握,更没有用马克思主义占领自己的思想阵地。还有部分大学生存在信仰危机、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客观上影响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达成。3.无论马克思主义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现实中经常出现的是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使得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悬浮、实践背离的现象客观存在。在高校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被边缘化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地位的低下,使得马克思主义教育不被重视,也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一个重要的原因。再加上高校教育模式中只注重知识技术的传授、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道德的养成等等,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缺少马克思主义信仰,因而也使得马克思主义教育流于形式流于表象,严重地影响着马克思主义教育功能的发挥。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就宏观环境而言,经济全球化浪潮下,西方一些国家不遗余力地对我国进行全面的渗透,再加上我国社会的全面转型与体制的改革,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出现的多种思潮与多元价值取向,对我国意识形态产生了较大的冲击,诱发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质疑甚至排斥。从中观环境来讲,高校为应对激烈的竞争,在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中更多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就业率的提高,而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理想信念的形成。此外,受宏观环境的影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对马克思主义的重视、宣传和教育的不到位等也是影响高校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因素。从微观视角来讲,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宏观和中观环境的影响下,在重大理论问题上缺失是非观念,面对生活中的对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潮缺乏抵御能力,以至于使马克思主义信仰失灵现象存在并影响着他们的政治判断。高校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信仰教育的有机统一,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统领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实现从真懂到真信的变化,要在思想层面实现转换和飞跃。这种思想的转换具体体现为:1.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解释力,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统领地位。在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中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解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间的内在联系,解析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之间的内在关系,用鲜活、生动的案例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避免马克思主义脱离实际,脱离群众,脱离意识形态阵地。2.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度,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真信的前提是真懂,真懂就是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科学的理解和把握。真信马克思主义就必须使大学生从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扭曲的理解中解放出来,通过科学系统的理论教育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性认识,不断提升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认同感和政治向心力。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认同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内化于自身精神生活的过程,是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统一。增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认同,就需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创新教育方式,挖掘、创设能够引起大学生情感共鸣的介体和环境,使马克思主义从理论认知到情感认同的过渡。

四、实践指向: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践维度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任何思想的显著特征,实践性也是检验真假马克思主义的唯一标准。

在现行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中存在着偏重于理论教育忽视实践教育的现象。具体体现在:1.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设计中虽包含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不过多数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内容编排、过程管理、效果评估等方面没有形成易于操作的制度,实践教学环节中内容安排五花八门,与课程的相关性不大,对学生了解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作用不大。此外,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较为混乱,无效果评估或评估标准不科学等不仅影响到学生参与实践环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直接降低了实践环节在马克思主义教育中的地位。2.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中注重理论的宣讲,而轻视实践环节。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以课堂教学为主,通过校园环境的创设以及挖掘隐性教育资源而进行的各职能部门的相互配合中实现的。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中部门各自为阵,并多以宣传为主,没有形成马克思主义教育的联动效果,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及引领作用没有充分凸显出来。就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践环节来讲,高校宣传部门、组织部门及学工部门的专题设计、活动开展中践行马克思主义的机会和条件较为缺乏,在轰轰烈烈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实际感受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及实践性不深。

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信仰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内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积极投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突出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践环节的地位,让学生不仅真学、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还要真用马克思主义。为此要在实践中:1.凸显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实践环节,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通过规范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践环节,要对实践环节教学内容的精心设计、实践教学环节过程的跟踪记录、实践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估,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规程,使学生把课堂学习和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马克思主义教育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为学生从真信到真用马克思主义创造必要的条件。2.高校形成联动机制,实现多层次多领域中践行马克思主义的联动网络和联动教育体系。高校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不是仅仅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教学途径去实现,高校的其他职能部门如学校宣传部门、组织部门、学工部门、社团部门等多个部门在马克思主义教育中也应发挥自身的独特作用。通过专题活动的设计、体验式情境的创造、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中形成合力,使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在实践中践行马克思主义,最终实现真信到真用。

总之,高校是我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场域,也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马克思主义教育从理论教育到信仰教育,只有实现基础维度、中介维度、灵魂维度及实践维度的逐渐递进和协调统一,才能使学生从真学中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真信中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在真用中体会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强大的生命力,才能使大学生真正成长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教育者信仰马克思主义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信仰
铁的信仰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