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规划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运用分析

2019-02-18黄晓芳

四川水泥 2019年11期
关键词:生态化城镇整治

黄晓芳

(三明市建宁县自然资源局建宁县房租土地收储服务中心, 福建 三明 354500)

1 土地规划与城镇土地生态整治的简述

1.1 土地规划的内涵

对于土地规划来说,其主要指在一定范围内,依照区域内的经济发展前景、现实需要,对土地的使用作出合理的、长期性的安排。土地规划的目标在于保证土地的利用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发展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土地规划需要限定在一定区域内,依托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及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完成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同时对空间上、时间上所做的总体安排和布局进行保护。

1.2 城镇土地生态整治的内涵

对于城镇土地生态整治来说,其主要指在现有土地利用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再组织与优化,包括土地形状、规模、道路与沟渠的重新布置[1]。简单来说,就是对城镇景观中的斑块、廊道等展开重新调整,以达到城镇景观功能、结构变化的效果。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必须要切实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自然资源特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引入新成分完成调整,使得城镇景观更加自然、生态。

2 土地规划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重要意义分析

结合上文的分析能够了解到,土地规划与城镇土地生态整治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共同点,具体为:均需要对城市区域的土地进行优化设计;均要结合城市经济情况、实际特点与现有自然资源完成;均要推动城市的更好建设以及提升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可以说,将土地规划引入城镇土地生态整治工作中具有极高的可行性。

总体来看,土地规划与城镇土地生态治理具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效果。其中,对于土地规划来说,其指导城镇土地生态整治工作的展开,支持其方案的科学合理形成;对于城镇土地生态整治来说,其工作成果进一步推动了土地规划的效果,实现了经济与自然的共同发展,更好的满足了人们对土地的实际需求。由此能够看出,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工作中引入土地规划具有极高的必要性与现实价值。

3 土地规划在城镇土地生态整治中的具体应用探究

3.1 科学规划土地利用

在进行土地生态整治工作前,为了保证整治结果的科学合理性,必须要提前完成土地功能的明确。此时,需要依托土地规划工作,提升土地利用质量。对于土地利用来说,其规划的科学程度直接影响着城镇建设与发展质量,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在此过程中,应当以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以及趋势为基础,实现土地利用、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的相互协调,以此达土地生态化整治的效果。

3.2 加强土地收储工作的力度

土地收储是指国家土地储备机构动用国家优先购买权力,对流入土地市场的土地使用权进行购买,通过土地整理后作为储备用地的过程。由此能够看出,土地收储工作对土地规划、城镇土地生态整治的落实发挥着基础性的支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结合土地规划目标与内容,对相应区域内土地使用权流入市场的土地进行购买,保证规划顺利落实。同时,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推动工业区、产业区的形成,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为城镇生态整治工作的落实提供支持。

3.3 充分发挥城市存量土地的潜能

在城镇土地生态化整治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挖掘出城市存量土地的潜能,更好的满足城市居民的用地需求,为其更好工作、生活提供环境支持。而土地规划工作的引入就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在土地规划工作的支持下,旧城区得到了有效的、科学的改造,发挥出了城市存量土地的潜能,形成了城市建设的最佳方案。此时,城市居民的用地刚需(包括住房、工作场地、交通道路等等)均得到了有效满足,同时也富余出了一定的土地用于城市景观园林建造、绿化、文化与休闲设施建设等等,在满足城市居民更高水平生活需求的同时,到达了保护环境、生态化建设的要求,实现了城镇土地生态化整治的目标。另外,对于未最大程度发挥出潜在能力的土地,可以引入土地收储,以此保证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3.4 积极引入土地集约化利用

城镇土地生态化整治需要保证土地利用率达到最佳,而并非最大,以此完成对城市经济发展、社会建设以及生态保护的平衡。此时,利用土地规划工作中的土地集约化利用理念就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在土地集约化利用理念的支持下,土地粗放型利用、土地资源滥用等问题均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实现了城市规划与城镇土地生态整治的良好衔接,优化了城市形态设计与总体空间布局[2]。与此同时,还要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设置并落实土地集约化利用指标体系,结合土地收储工作的合理展开,避免保护耕地与城市建设用地之间发生矛盾,避免出现土地资源浪费的情况。

3.5 针对性整治不同功能用地

1.工业用地

为了推动城镇经济的发展,积极引入工业、新型产业极为必要,这也是城镇土地生态化整治的重要工作目标[3]。同时,想要最大程度的发挥出相应产业的优势,必须要形成产业聚集。此时,引入土地规划是必然选择。在土地规划工作的支持下,能够引导工业项目逐渐向着工业集中区域转移,实现在占地最少的情况下获取最高效益。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在针对工业用地的生态化整治中,必须要严格控制工业建筑的密度与高度,在不破坏城市景观、城市天际线的基础上,促使土地利用率提升,实现“寸土必尽其用”。

2.建筑用地

现阶段,我国城市用地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现象,一些未经来发的土地由于违规占用的原因而难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其本身的效果,阻碍着城镇土地生态化整治效果。基于此,应当积极引入土地规划工作,并对规划结果进行重点落实,保证土地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在此过程中,需要重点落实对建筑用地的整治,在保证建筑用地开发符合土地规划要求的基础上,降低建筑工程的风险,保障施工人员以及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避免对附近居民的生活、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在此过程中,要重点要求建设单位对施工现场的污染情况、扬尘、噪音、施工肥料处理进行管理,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以及相应居民的生活质量。

3.河道

河道生态建设在的城镇土地生态化整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河道来说,其属于城市中极为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是城市自然生命力的主体。通常情况下,在土地规划工作中,普遍落实的河道规划与建设,为河道的生态化整治提供了支持。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依托土地规划中对河道建设的要求,尽可能提升规划质量,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河道的生态化建设。例如,一些河道在规划中主要实现城市景观的丰富与美化,并为周边植物提供水源。因此在生态化整治中,就需要在保持其美观性的基础上丰富水源内的物种,构建良好水生态群落,并避免水生物的生存对周边植物产生负面影响。

应当坚持“系统整合、标本兼治、注重生态、以人为本”的整治观念,对河道,特别是受到污染的河道落实综合性的生态整治措施,包括治岸、蓄水、截污、疏浚等等。

4 总结

综上所述,将土地规划引入城镇土地生态整治工作中的可行性较高,且具有极高的必要性与现实价值。通过科学规划土地利用、充分发挥城市存量土地的潜能、针对性整治不同功能用地、积极引入土地集约化利用,实现了土地规划与城镇土地生态整治的结合,提升了城市土地利用率,推动了城市建设的升级,更好的保护了城市整体生态环境。

猜你喜欢

生态化城镇整治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专项整治
文化边城镇远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科技园区生态化创新发展分析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