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厦门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探究

2019-02-18陈自锋

四川水泥 2019年11期
关键词:城市园林园林景观乡土

陈自锋

(厦门市湖里区市政园林中心, 福建 厦门 361000)

1 乡土植物概述

乡土植物指的是原产于本地区或通过长期引种、栽培和繁殖,被证明已经完全适应本地区的气候和环境,并且生长良好的一类植物。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这就决定了植物的种类多样化,显然我国是植物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而乡土植物经过进化,长期对环境的适应,决定其在本地土壤和环境下存活率高,在自然生态的循环下可持续繁衍发展。同时,由于乡土植物对当地极端环境具有较强抵抗性,减少了后期人力维护和成本输出。在长期的生长过程中,已然形成了物质之间的生态平衡,这种生态平衡是外来植物难以短时间做到的。基于乡土植物的这些不可替代的优点,使得它在现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得以保存下来。

众所周知,社会发展必将推动生态环境的发展,这得益于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日趋重视。然而由于对乡土植物知之甚少,对乡土植物的推广和使用也投入甚少,在园林设计时理念可能会更偏爱外来物种,有时甚至直接忽视乡土植物的存在,限制了乡土植物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但是鉴于乡土植物的高存活率、生态平衡功能,依然使得它在园林应用中占据一席之地。乡土植物作为本土植物,不仅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抵抗自然灾害、成活率高等特点,更重要的是乡土植物养护成本低。由于对环境较强的适应性,很多植物可以不用花费精力去养护就能自己存活下来。这些特点都促使了乡土植物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推广,乡土植物的利用能使园林低成本栽种养护,从而给园林景观建设节省出更充足的资金进行发展。此外,乡土植物还能体现当地自然景观特色,形成其别具一格的自然风景。在建设园林景观的同时,还能了解本土文化,感受本土气息。其结合外来物种,还能为建设现代城市园林景观更好的服务【1】。

2 现代城市园林建设的现状

固然乡土植物有着一些外来新型物种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在现代城市园林建设中对乡土植物应用依然显得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2.1 乡土植物概念起步落后

在2000 年之前,乡土植物还很少受到大家的关注,都觉得它稀疏平常,价值低,对其视而不见,那时的研究水平落后,忽视了这个本该有一番作为的物种。随着经济发展和环保理念地不断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这个几乎被人遗忘的物种,通过研究学习,乡土植物又重新进入大家的视线。随着一些政策文件的出台,乡土植物地位得以提升,相信它在以后的城市园林建设中必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2.2 追求新型品种,忽视乡土植物

在景观设计时一味追求外来的的新型观赏植物品种,试图以植物的别致奇特博出众,然而适得其反,后果就是造就了园林景观单一,忽视了乡土植物的丰富性,打破了原有的自然景观生态平衡。而且从外引进的植物的价格、建设和后期维护成本都比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修建和打理,管理困难,最终还有可能因 “水土不服”而死亡,或者疯狂繁殖造成生态入侵的恶果。显而易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成本,却收效甚微,严重时甚至适得其反【2】。

2.3 追进度轻质量

建设单位盲目图快,妄想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使园林效果立竿见影,所以就有了“大树进城,却屡禁不止”的说法,追求立株成景,一日造景。主要表现在选材上靠选择一些体型庞大的树木来填充园林,导致了购买成本增加,而且大树养护费用比幼苗高的多,另一方面,这些大树占领了绝大部分空间,留给其它植物的空间就极其少了,造成了物种单一,观赏效果也不佳的局面。

2.4 大肆建植草坪

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有些建设者盲目追求国外的风格,靠种植大量的草坪,达到“疏林草地”的效果。这种做法不切实际,不从城市建设需求和园林定位出发,照本宣科,必将导致园林景观稀疏平常,也很难与城市园林发展定位相互契合,浪费了土地资源,却没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无论是园林设计还是建设、以及后期维护,务必力求实际,结合城市定位以及园林自身环境,合理设计。

3乡土植物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合理化建议

3.1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乡土植物是能完全适应本地区的气候和环境,并生长良好的植物。乡土植物具有分布广泛,抗旱性、抗病虫害和适应性强等优点。本文主要是针对厦门地区乡土植物进行介绍及提出其在园林景观建设中的合理建议。

厦门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光照足,季风影响大,台风影响较多。厦门无严寒酷暑,有着丰富的乡土植被资源,有多种植被适合在城市绿化中应用。

经过长期地物竞天泽,乡土植物在生物群里中的生存优势表现明显,历经弥久,已然形成结构稳定并且具有很强生命力的植物群落。

然而这种稳定的植物群落也正迎合了现今低造价时代的契机,是值得挖掘及大力发展的。乡土植物本身也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比如果树、蔬菜等,既作为植物,提供观赏价值,净化空气,还具有经济价值。这就需要将有限的资金花在地域性植物群落营造上,兴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景观,真正建设生态节约型城市园林景观。

3.2 优化植物配置模式和群落结构

在设计城市园林景观的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乡土植物的优势,需要对城市园林景观中现有的植物进行分析,研究园林景观内的植物生长环境,充分了解自然生态特征,从而制定出因地制宜的设计方案,避免破坏生态环境。此外,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要适当优化园林景观内植物的外形,促使在引进乡土植物时两者能自然的互相融合,进而促进城市园林生态景观的不断发展。

其次,如何实现园林景观建设和生态功能相结合,是首要研究方向。有园林景观建设者营造复合式混交群落绿化模式,主要是充分利用乔灌草各层及层间植物,构建乔——灌——草结构,既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又极富有层次感。这个优势是传统的绿化模式无法比拟的,传统模式主要侧重于观赏效果,而忽视植物固有特性,忽略群落与生态之间的关系,未对乡土植物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群落结构简单化。

3.3 构建特色植物景观

立足生态,充分利用现有植被,使得物尽其用。设计前要进行现场勘察,必要时,对现有植被进行保护,选择性加以利用,既节省采购成本,又实现了乡土植物的最大化利用。保留下来的植物要精心修剪改造,使得其在园林搭配上相得益彰。在营造植物景观时,宜尽量保留原有的乡土植物,最大限度的加以利用,并对其进行最小的合理化改造,提高整体园林景观档次。

还需结合乡土植物自身生长稳定的特点,对其进行美化改造,突出城市自身发展的特点,构建特色植物景观,让乡土植物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发挥出更大功效。

4 厦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应用的主要乡土植物

芒萁和蕨类生长在山坡杂木林中,分布十分广泛,可作为荒地绿化的先锋地被;卷柏、金毛狗极其耐荫,可作林下地被应用;野牡丹、桃金娘、杜鹃、三角梅花色艳丽,可作观花植物;三花冬青、福建胡颓子是不可多得的观果植物;海桐、赤楠、铁包金叶色亮丽密实,可作绿篱应用;草海桐、苦郎树耐盐碱,是优良的滨海绿化植物;粉叶羊蹄甲、小果蔷薇、玉叶金花是靓丽的垂直绿化植物;常春藤、天门冬适用于地面绿化;石菖蒲、芦苇、艳山姜是美丽的滨水绿地造景植物。

5 结论

综上所述,乡土植物作为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物种丰富,还能改善生态环境。所以要将乡土植物有效的应用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使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相协调,兼具城市的人文情怀,打造城市绿色生态名片。

猜你喜欢

城市园林园林景观乡土
亲近乡土
城市园林垃圾资源化与处理模式研究
乡土中国
生态环境建设与园林景观结合初探
城市园林建设与园林管理的新思路
现代城市园林管理模式分析
论现代城市园林建设与管理
浅析竹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论生态美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房地产开发中园林景观工程建设成本管理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