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内涵发展的“硚口实践”
2019-02-18李炎滨
李炎滨
校园足球内涵发展的“硚口实践”
李炎滨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湖北 武汉,430079。
校园足球上升至“国策”高度,它是实现中国足球梦、健康中国和通过足球塑造人的战略性基础工程。校园足球实施几年来,成绩巨大,但也存在形式主义问题,高质量推进校园足球各项工作成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方法对我国校园足球工作进行剖析。研究认为:认识问题和能力不足是导致形式主义的关键问题。基于此,跟踪和总结武汉市硚口区校园足球工作实践,探寻其校园足球内涵发展过程,可以树立区域典型,通过示范引领,高质量推进我国校园足球健康发展。
校园足球;形式主义;内涵发展
从《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到《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再到《教育部等6部委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意见》颁布以来,校园足球不仅有了顶层设计更有了发展政策及推进路径,可以说校园足球已经上升为“国策”。目前校园足球已经提前完成了2万所足球特色学校的建设计划并朝着5万所的目标迈进,基本实现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联赛制度,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102 个、足球改革试验区 12 个,初步构建起了校园足球4位一体的立体推进格局,经费投入,夯实场地,师资培训等各方面都发展迅速,可以说校园足球开局良好,成果巨大[1]。但是校园足球也出现了某些问题如形式主义现象。究其原因,(1)首先,对校园足球认识不到位,导致仅仅只抓十几个人的代表队就替代了校园足球的全部;(2)推进能力不足,如每周一节的足球课很多学校仅体现在课表上,现有的体育教师很难系统地完成足球课,师资的缺少已经成为校园足球发展的掣肘[2];(3)缺少典型的示范引领。当前校园足球的典型树立主要停留在特色学校这个“点”上,未能由点到面形成多维度,多层次的区域代表。基于此,笔者通过推介武汉市硚口区开展校园足球的活动实践,展示其理念、工作做法及取得的成绩,为从业者就校园足球内涵发展提供思路及启示。
1 校园足球内涵发展的“硚口实践”
2015年8月,武汉市硚口区被教育部确定为湖北省第一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2017年5月,硚口区人民政府与全国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签订了《校园足球发展备忘录》,明确了硚口区校园足球改革试点的九大任务。在责任和任务面前,硚口区教育局牢记总书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指示精神,武汉市硚口区初步走出了一条“理论+实践”+“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的校园足球内涵发展道路。
1.1 校园足球硚口理念
首先必须解决校园足球的认识问题。马克思认为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则相反,因此,必须用正确的认识来指导校园足球的开展,形成正确的校园足球发展理念。为此,经过辩论和提炼,硚口区开展校园足球理念为“以球健身,以球启智、以球育人”。
1.1.1 以球健身是校园足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青少年是国家发展的未来,学生体质健康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目前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连续下滑,已经对社会发展形成了很大的阻力[3]。各种超重、肥胖及引起的一系列健康问题始终阻碍着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及国家的富强。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曾说过加强学校体育,提升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水平是强国强教、利国利民的大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和紧迫[4]。为此,《“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就提出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要到达25%以上”的目标。如此明确的目标尚属首次,表明中国已经决心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实现健康中国的标志与途径[5]。硚口区认为,选择任何一个体育运动项目最终的目的都是服务于当前素质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即学校体育,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定是着眼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校园足球也是如此。
1.1.2 以球启智是校园足球的关键一步 黄晓光等人研究得出“在正确的引导下,少儿进行足球训练对学习成绩不会有不良影响,同时也没有因多年的足球训练而使成绩逐年下降。”[6]所以开展校园足球需要有正确的引导并且要在保证学生完成正常课堂教学的背景下进行,这样校园足球的开展可以事半功倍,促进学生智商及智能的显著提高,即“课堂第一,足球第二”。硚口区认为,足球比赛是项智者的运动,身体、技术、战术大家可以通过后天训练达到同等水平,但唯独智力因素空间极大,难以控制,所以比赛比到最后还是智力的较量,如何给对手制造困难,如何解决对手提出的问题,如何进行创新应变,如何进行意志的较量等等。其实这与如何学习,如何高效学习原理相似。因此,以球启智不仅有助于学生时代各学科知识的学习,成人后进入社会也有助于其“终身学习”,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1.1.3 以球育人是校园足球的初心 2015年《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明确提出了校园足球价值取向,注重足球育人功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指出,“校园足球的根本任务是育人。”2015年《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实施意见》更是以具体的方式提出“把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7]硚口区认识到,以球育人就是借助校园足球这项运动,在课堂教学及素质教育中添加校园足球这颗催化剂来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用教育的眼光来审视校园足球,用教育的方法来开展校园足球,用教育的评价手段来评价校园足球。单单依靠竞赛成绩排名,运动员培养及输送数量等一些结果性的评价方式应该被淡化,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确保青少年能够从校园足球中体验快乐,学会踢球,健康成长。小足球大教育我们必须跳出体育看体育,超越足球看足球,深入挖掘校园足球的独特价值和巨大的潜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育人功能,科学把握校园足球定位。牢牢地扎根教育,始终把育人摆在第一位。
1.2 校园足球硚口实践探索
1.2.1 构建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 政府体制内部与社会市场外部存在着制度层面的本质区别,校园足球专业性较强,专业人做专业事是理想状态。但就现有的制度架构下,短期内难以有更多专业性人员介入其中,所以专业事只能更多地依靠社会。但现有的制度和政策瓶颈很难将政府与社会联系起来。如无法直接向体制外的机构或者个人发放经费,无法直接聘请社会足球教练团队,更无法实现对足球的直接管理。基于此硚口区政府在体制内成立了区足球协会并负责统筹管理全区的足球发展。一方面足协直接向社会购买校园足球服务,如聘请专业教练及专家团队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创新管理和运行机制,用互联网+大数据+校园足球的方式,研发了校园足球管理云平台,在平台上政府及足协可以实时监控管理全区的校园足球工作,直接安排任务,各学校直接通过云平台上交数据并完成各项任务,从而实时对全区校园足球的开展进行业务管理、大数据搜集与标准的制定、过程性及结果性的体质健康、人格塑造的评估评价等。
1.2.2 全面落实和开发足球课程 硚口区校园足球理念提出的目标指向是学生,而且是惠及所有区内在校生。目前硚口全区各学校已将足球课全开,真正做到了教育部提出的每周1节足球课的要求,不仅如此全区各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已达到每周开设2节足球课。为巩固上述工作成效、进一步提升工作动力,引领目标方向,硚口区从政策层面将足球纳入学生体育课考试内容,更制定了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方案,将足球纳入体育中考。区教育局贯彻“健康第一,强健学生体魄”的理念加强科研建设,与武汉市高校精诚合作组成专家团队并成立了区域足球教材编写小组,研发具有硚口特色的校园足球通用教材,2018年区域教材《校园足球》全部12册(小学—高中)已经正式发行并投入使用,计划在2019年完成幼儿-小学-中学三位一体的教材编写工作。不仅如此,硚口区主动给自己施压,化压力为动力,在原有传统课程教学的模式上不断深入、不断探索,与教育部签订协议并承担有多项中国教育学会课题,聘请了中科院、中国青少年体制健康促进中心、以及各高校的多位专家作为校园足球课程体系指导团队,针对足球技能教学、训练方法、学生身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控,还不定期的开展教学研讨活动。
1.2.3 敞开胸怀与社会广泛合作 由于校园足球场地、师资等资源的受限,硚口区通过广泛对外合作来寻求解决方法。一方面,硚口区和武汉体育学院精诚合作签订“武体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协议,该校选派足球专业学生到硚口区进行社会实践,开展足球课程教学和足球社团活动,不仅给该校足球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实践平台,在一定程度上还为缺少专业足球师资的硚口区填补了师资空缺。另一方面,硚口区与区域内的大专院校、驻军部队、街道社区加强共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足球训练和比赛,为校园足球的开展改善了条件。
1.2.4 敬重专业强化课外训练竞赛 开展校园足球不仅要普及足球,也要选拔和培养优秀足球人才为中国足球的崛起奠基,为实现中国的足球梦奋斗。在这样的理念引导下,硚口区和武汉市足协达成共识,全区的校园足球课外训练及竞赛由市足协派专业的教练团队指导进行,逐步建立了“两个三级”联赛机制,即“小学—初中—高中”和“班级—校级—区级”三级联赛。他们特别强调,班级联赛重在普及,校级联赛重在交流,区级联赛重在引领。现在硚口区完全实现了班级联赛100%全覆盖,在此过程中也不断发掘和培养了足球未来之星,为省、市足球学校输送了大批足球人才。
1.2.5 广泛培养足球文化 小足球,大教育。硚口区弘扬体育冠军文化,尊重教育发展规律,尊重足球运动规律,尊重人才培养规律。为了将足球文化惠及人人,融入血液、渗入骨髓,硚口区整体规划,抛开短期功利思维,颁布实施《硚口区教育局关于加强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以文化建设为切入点,以全面育人为落脚点,将校园足球文化打造成了全体学生个性发展、自我展示的平台。他们在幼儿园开展游戏足球,小学开展兴趣足球,初中开展快乐足球,高中开展智慧足球。各校一方面充分利用社团、网络、广播、板报等形式宣传足球知识,传播足球文化,开展以足球为主题的摄影、绘画、征文、演讲等活动,另一方面广泛开展校园足球联赛,足球联赛是竞技场所,更是育人场所,硚口区提倡公平竞赛、安全竞赛、文明竞赛,完善裁判员、教练员和运动员的约束机制,规范青少年的观赛行为,形成良好的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风气,更好的凸显校园足球的育人功能,不断挖掘出校园足球的乐观、责任、信念、享受、活力、忠诚、目标、友谊、团队、互助、激情、激励、尊重、公平、成就、态度等正能量元素,让学生踢足球、玩足球、写足球、画足球、唱足球、评足球,让校园足球进大课间、进运动会、进社团、进游戏,在校园足球活动中逐渐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校园足球不再是单纯的体育竞技,更像是一场有温度、有质感的教育画面,是一种充满正能量和积极向上的足球文化。
2 结束语
足球就是教育,就是社会,就是人生,足球就是改革,就是中国梦。当前我国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深水区,到了啃硬骨头的时候,校园足球也到了举步维艰的关键环节,我们必须以习总书记对足球工作从“娃娃抓起,从基层抓起,从群众性参与”的四个抓起和“进去世界杯,举办世界杯,夺得世界杯”三个梦想为指引,跳出体育看体育,跳出足球看足球,转变发展理念,秉持适合校园足球发展的理念,广泛探索各种形式的“硚口实践”,扎实推进校园足球内涵发展,将校园足球推进至一个新的高度。
[1] 王登峰,樊泽民.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发展综述(2015—2017年)[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8,42(04):1~6.
[2] 王志华,向 勇.我国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体育文化导刊,2019(02):101~105.
[3] 程 铭,田福军.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及提升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24):21~23.
[4] 加快普及校园足球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和足球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发言(摘登)[J].中国学校体育,2015(01):6~8.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N]. 光明日报,2016-10-26(001).
[6] 黄晓光.足球训练对少儿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影响——上海杨浦区五角场小学少儿足球训练情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91(08):19~23+48~49.
[7] 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J].青少年体育,2015(09):1~3.
“Qiao Kou Practice” in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of Campus Football
LI Yanbin
Graduate Department of Wuhan Sport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China.
Campus football has risen to the height of “national policy”. It is a strategic foundation project to realize Chinese football dreams, healthy China and shape people through football. The implementation of campus football has achieved great results in the past few years, but there are also formalism problems. The promotion of high-quality campus football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 next step. Using literature, field research and other methods to analyze the campus football work in China. The study believes that the problem of understanding and lack of ability are the key issues leading to formalism. Based on this, tracking and summarizing the practice of campus football in Qiaokou District of Wuhan City, explor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its campus football connotation, can establish a regional model, and lea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ampus football in China through demonstration.
Campus football; Formalism;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G843
A
1007―6891(2019)05―0130―03
10.13932/j.cnki.sctykx.2019.05.30
2019-05-28
2019-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