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内江汉安孵化器“政企共营”模式提升区域创新力的观察
2019-02-18郑华
文/郑华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创新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标志着创新驱动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在新时代中国发展的行程上将发挥越来越显著的战略支撑作用。
为落实中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有关科技创新重大决策部署,内江高新区立足新形势,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深刻变化,充分发挥自身的领先优势,以“政府+企业”共同经营模式,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拓发展新境界。
内江汉安孵化器基本情况
成立于2014年的四川内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内江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一号工程”,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高新区。由于起步晚、底子薄,内江高新区在发展过程中,主动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大力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打造全市创新创业新高地,引领高新区科学快速健康发展。
经过广泛调研考察,内江高新区决定对新建设的内江汉安孵化器引入孵化器专业运营公司,并吸收借鉴考察学习的经验,创新采用“政企共营”新模式对孵化器进行管理运营,即专业机构引进来,政府部门不退出,形成一个团队,共同经营管理。创业中心将运营机构的人员编入相应部门中,并根据内江市委“人才特区”试点建设文件精神,把运营机构负责人聘为部门负责人,一起召开例会研究工作、部署任务、解决问题,一起开展内部培训活动熟悉工作内容、提高业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一起组织企业入孵评审、考核考查、创业培训等。
“政企共营”实施一年多以来,通过出台《支持在孵企业扶持成长政策》《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健康发展暂行办法》等相关政策,搭建党群、人才和技术转移等“九大服务体系”,开展创业咨询港、创业行和创业讲堂等“九大创业活动”,实施网格员、信息员和技转员等“六大举措”精准孵化创业企业和创业者,取得了初步成效,积极营造全链条创新创业生态圈,迅速成为全市创新创业新高地。孵化器于2018年成功创建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基地)、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内江市返乡创业孵化基地,2019年获得四川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考核评价“A类优秀”等级,并顺利通过了国家级孵化器认定考核评审。截至2019年9月,孵化器累计孵化企业120余家,企业创业就业人员近1000人,涌现出一批成长性好、发展较快的初创型企业,塑造了创新创业崭新形象,为高新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政企共营”工作开展情况
以评促诊,强化指导。一是建立入孵评审制度。自2018年以来,累计接受入孵咨询300余人次,为创业者提供创业项目诊断和指导,组织召开入孵评审会34期,新增入孵企业70余家。二是完善阶段考核制度。每年分两次对入驻企业进行考核评价,了解企业在研发、生产和经营等方面的基本情况,约谈企业15家,整改企业35家,做出退出处理21家。三是完善立项项目路演机制。针对部分获得省市科技项目资金支持的项目,邀请科技部门、创业导师和企业技术合作专家,针对科技支持项目进行路演,了解重点项目实施进度情况,并对项目进行“把脉诊断”、现场指导,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以培促进,助力发展。一是开展创业导师指导活动。累计聘请30多名各类各行业创业导师,组织开展专题培训、一对一辅导和项目咨询诊断等活动30余场次,培训指导人数近千人。二是开展创业辅导培训活动。邀请专家和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开展“创业沙龙”“创业咨询港”等创业活动50余场次,为创业者提供企业管理、企业文化、项目申报、知识产权、技术转移、金融对接和工商财税等服务,参训人数达1200余人次。三是组织外训提升。成立基层党组织、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先后组织40余名企业代表开展“创业行”活动7次,组织36名企业代表外出考察学习,组织30多家企业参加各级各类产品展览展销展示等活动,在活动中提升能力,宣传推广企业。
以赛代训,成绩突出。一是积极备战内江市“内江高新杯”创客大赛。2018年和2019年共组织38家企业或项目参加初赛,赛前均邀请专家开展“封闭训练营”活动,最终20家企业晋级内江市复赛,8家企业进入最终决赛,获得一等奖1个、萌芽奖2个、最具人气奖1个。二是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创新创业大赛。2018年和2019年共组织70余家企业(项目)参加第七、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共有17个企业(项目)进入全省决赛,2家企业分别获得全省第1名和第6名成绩,其中内江天海科技有限公司的“基于实时脑波数据的虚拟现实情绪辅助治疗平台”项目以小组第8,整体18名的成绩获得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初创组优秀企业奖,为内江市近年来所取得的最好成绩。三是组织企业参加2018年“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选拔6家企业参加“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内江选拔赛,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2个,其中“编程积木机器人”项目以第1名成绩晋级全省决赛。四是组织企业参加“天府杯”创业大赛。组织20个项目参加四川省“天府杯”创业大赛内江选拔赛,5个项目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并推荐参加全省四个组别决赛。五是推荐2个大学生创业项目参加全省“致青春”创业大赛,1个项目获得银奖。六是动员16家企业参加其他地区创业大赛,通过比赛检验和提升项目。
以技促升,发展项目。一是用好“内江市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深化与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中国技术交易所和高校院所合作,立足内江、逐步辐射川南,累计发布企业在线路演信息14条、技术供需信息483条,其中技术需求125个,成果运用358个,促成“餐厨垃圾处理一体化设备及其工艺”等成果交易40个,交易金额2000多万元。二是大力推行技术经理人制度。聘请首批技术经理人20名,并统一组织参加全省集中培训,帮助企业收集技术需求,对接高校院所技术资源,搭建技术合作交易沟通交流的平台。近两年收集企业技术需求近100条,对接高校院所技术资源近400条,开展技术对接39场次,促成技术合作35个。三是强调知识产权。近两年申请各类知识产权100余项,其中12项发明专利在去年的专利质量督查工作中,无一例非正常申请专利和代理现象。四是鼓励研发投入。孵化器共22家研发型企业,研发人员132名,投入研发资金约4000万元。
以申促建,促进发展。一是强内功。成功申报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高新区申报四川省技术转移示范区也获得支持。孵化器积极申报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等,促进孵化器健康发展。二是拓外延。成功申报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区(基地)和内江市返乡创业孵化器,合力打造内江市“双创”新引擎。三是上台阶。2019年获得四川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考核评价“A类优秀”等级,并顺利通过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考核评审。四是扶企业。累计25个项目获得省市项目资金近2000万元,9个项目获得种子资金共计93万元,35个项目在省市创业大赛获奖,71家企业通过科技型企业评价,29家企业在新四板挂牌,6家企业取得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2家企业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5家企业获得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称号,5个产品获得内江市战略新兴产品称号,5个产品获得市级高新技术产品称号,1家企业成为国家行业标准编制单位,1家企业成功申报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对提升区域创新力的思考
内江高新区实行托管运行后,结合“一区三园”实际,应当对发展规划进行重新审视,对重点产业进行规划,在实行重大产业招商引资的同时,必须要注重加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扶持,自主发掘和培育创业企业,采取措施鼓励出孵企业落地发展,以增加自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内生动力。
一是进一步完善孵化服务。孵化载体的发展已进入新时代,要求孵化载体要做到数据化、链条化、专业化、平台化、共享化,打造生态链、产业链。应当进一步完善商务秘书、法律咨询、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技术转移和科技金融等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打造一站式服务的创新创业服务驿站。
二是进一步完善孵化链条。要加快建设标准厂房和中试车间,为更多毕业企业和生产型企业提供加速场地。要加大对孵化载体的投入力度,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的多元投入,加快在托管区内建设研发孵化中心和科创城等项目,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创业孵化需求,壮大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
三是进一步扶持企业成长。内江汉安孵化器虽然入驻企业数量大,但质量还有待提升。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创业活动,特别是针对成长性好的企业辅导申报知识产权、申报项目资金、进行高企认定、规模企业入库和挂牌上市等,并协助毕业企业落地产业园区。
四是进一步提高从业人员业务能力。目前,孵化器从业人员还没有全部取得资格证,要有计划安排人员培训提升。要深化与成都、重庆等周边地区的合作,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等方式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水平。要深化技术经理人试点工作,扩大校企合作成果,促进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助推企业健康发展加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