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总平面设计要素及分析

2019-02-18

四川水泥 2019年11期
关键词:平面图管线建筑物

叶 裕

(福建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福建 福州 350003)

所谓建筑总平面图,也就是新建建筑物周边存在部分老旧建(构)筑物以及已经拆除的建筑,同时考虑所在区域地形环境,并利用水平投影的方法绘制具体图样。其可反映出拟建建筑物与周边环境具备的空间关系,在此基础上掌握总平面布局,并辅以街道交通系统、园林绿化等配套设施。

1 建筑总平面的主要用途

(1)建筑总平面图的存在可以为拟建建筑物的定位、放线以及施工等环节提供科学的指导。表示建构筑物平面及竖向定位设计、指导后期场地排水图、综合管线图设计,能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用于施工;

(2)作为当地各主管部门重点审查的主要图纸,由规划、土地、交通、消防、人防、园林、文物、教育、环保、卫生、房产、市政、水利等部门审查确认该项目的相关条件及政策、法规、标准是否满足各主管部门的要求。

(3)作为其它专业工作的母图,其它专业工作和平面有关系时必须在总平面图上反映,如建筑出入口的确定、地下车库的范围、各专业系统配置的设施等。

2 建筑总平面表达的主要内容

建筑总平面图的绘制要遵守《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10)的基本规定,建筑总平面图表达的主要内容如下:

(1)用坐标网、坐标值以及等高线或标高表达的地形现状和地物;场地范围的控制物的测量坐标(或定位尺寸)、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用地红线等的位置;表示新建建筑的平面形状、外包尺寸、层数、主要出入口等,利用粗实线框展示新建房屋,在框内通过数字的方式来呈现建筑具体的层数,并利用细实线框展现周边区域的既有建筑物,同样以框内数字来表示具体建筑层数,利用虚线展现拟建建筑物,此外拆除建筑物通过细实线的方式表示出来,且要在细实线上打叉。在总平面图中还需要标注新建建筑物标高,其单位为m。

(2)展现出施工区域周边道路、绿化等附属工程的具体位置,同时还表示各类建(构)筑物所在的具体区位、规格(层数);诸如人防工程、地下车库等一系列地下工程均通过虚线的方式呈现出来,具体表现内容有名称、编号、层数、高度、建筑物的轮廓及功能、定位;应列出建筑物和构筑物名称编号,用说明或表格的方式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3)表示室外场地、广场、停车场、运动场地、道路、围墙、排水沟、边坡、护坡、挡土墙、绿化、管道等布置的情况。如有消防车道和扑救场地,需特别注明。

(4)绘制“风玫瑰”图与指北针图,基于此方式呈现出区域内的风向特性以及各类建(构)筑物的建设方向;明确标注单位尺寸、比例尺、高程与坐标。关于总平面图的绘制,具体可选用三种比例,分别为1:500、1:1000、1:2000。

以上内容并不是在所有总平面图上必须的,可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3 建筑总平面表达的主要设计要素

建筑总平面设计要同时满足主体工艺流程、开发者要求的用地指标及建筑容积率,满足国家、地方、行业等各种规范规定、城市道路交通规则,还要满足管线道路短捷、交通出行便利、人车分流合理、消防安全可靠、环保绿化美观等要求,总平面设计中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

3.1 建筑物

从某种意义上说,场地是为建筑物存在的[1]。因此建筑物在场地中一般处于控制和支配的地位,其它要素则处于被控制和被支配的地位。在设计建筑间距时要以日照、防火为基本前提,综合考虑采光、消防等多层面需求。建筑间距系数的确定需建立在城市规模、所在区域气候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建筑布局和间距应综合考虑防火、日照、防噪、卫生等方面的问题,并应符合下列要求:考虑设置消防车道路及消防操作场地,基于日照标准设置各建筑物的合适间距;建筑布局应足够合理,能够满足夏季通风要求,还要可以抵御冬季严寒等极端天气的影响。从噪声的具体位置、方向以及分贝大小出发,通过建筑物功能分区的方式,并充分利用绿化的屏障作用,基于多元化措施有效控制环境噪声。

3.2 交通组织系统

道路与广场等公共性质的交通空间形式也是构成建筑总平面的关键内容,可将各部分合理串联起来,并实现与外部的联系,在建筑总平面中发挥出纽带作用。场地内道路、汽车场(库)出入口位置的设计对建筑物布置影响较大。合理的道路宽度、简明的交通路线是设计人员所要考虑的因素。人流、车流的相互干扰在设计中必须注意。比如,在人员和车辆都具有一定规模的场地内,如果没有将停车场和集散人流的广场明确区分,而是合并到一起,造成人车混杂的局面,那么车辆的进出停放和人流集散的功能要求无法顺利实现,场地有可能因此陷于瘫痪状态,甚至产生安全问题。因而,合理的场地功能布置和交通组织系统是避免场地设计混乱最主要的内容之一。

3.3 绿化及景园设施

在总平场地中人们除了直接的建筑物功能要求外,对于场地中的景观效果、环境质量等方面也要求达到一定标准。因此绿化景园设施是必要的,对人在使用场地过程中的直观感受和心理体验十分重要。注重绿化设计工作,协调好与周边建筑、管线等要素的关系尤为关键,这也是总平面布置的重要艺术手段。绿化与低容积率呈现明显的逆向关系,在当前停车位需求持续增加的背景下,建筑单体通常采用地下停车库的方式,且将其置于中心绿地下方,此时覆土厚度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投资,因此要以管线流向为基准,确定最为合适的覆土厚度,确保绿化质量。

考虑场地内原有的生态状况,减少对场地内树木的迁移行为,通过合理的布局方案提升场地的绿化质量。同时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除室内活动空间外,还有室外活动空间的需求,比如在幼儿园、中小学校、公共建筑及居住建筑的场地中,一般要求设有相应的室外设施及活动场地,以用于游戏、运动、休闲等活动。

3.4.工程系统

建筑总平设计中的工程系统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场地地面的一些工程设施如护坡、档土墙、地面停车场地、地面排水设施等;二是各种设备综合管网,如排水管线、给水管线、热力管线、燃气管线以及电力、通信电缆等管线,这些管线大部分采取地下敷设的方式[2]。针对这些种类繁多的设备管网,优化彼此之间的协调性是总平面布置的关键环节。

在地下敷设这些管线时,需按规范要求控制好各自的间距,但在实施中经常受通道过窄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基于常规方式布置,随之出现了(综合)管沟的方式,但会大幅提升成本,因此非特殊情况下不采用此方式。此外,场地中设置的加压泵站、配电房等均是总平面布置的重要影响因素,此类设施需设置在与负荷中心较近的区域,并缩短与市政接口的距离,且各设施均存在对应的负荷半径,还要与建筑单体保持合适的消防间距,这些均是总平面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要素。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总平面设计建立在建设项目需求的基础之上,要综合施工环境、行业规范等多重因素,充分联动各构成要素而展开设计活动。其核心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好场地内各要素,提升建筑物与周边要素的兼容性,将彼此连接成有机整体,提升基地利用率,达到节约型发展的效果。

猜你喜欢

平面图管线建筑物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别墅平面图》
《别墅平面图》
《景观平面图》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夹套管线预制安装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平面图的3-hued 染色
火柴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