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的美学论争与实践美学的发展

2019-02-18黄定华

社会科学动态 2019年3期
关键词:感性本质美学

黄定华

新时期以来40年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是与新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观念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它经历了从热闹到沉寂再到复兴的过程,也是美学研究多元对话、众声喧哗的过程,作为新时期开思想风气之先者,美学正是新时期思想解放的体现,是思想界关注现实、探讨社会改革的重要理论表达。

以李泽厚等为代表的实践美学虽然形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讨论时期,但其主流地位的确立却是在80年代,中国美学讨论也由当初的关于美的本质的唯心唯物论争,转为对人的主体性和社会性的关注。90年代以后,随着思想解放和社会发展的进一步展开,实践美学成为各种非实践美学思想进行解构的“众矢之的”, 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成为此一时期中国美学的重要内容,以张玉能、朱立元、邓晓芒等为代表的新的实践美学理论,与各种非实践美学理论(如潘知常的生命美学、杨春时的超越美学、曾繁仁的生态美学、李志宏的认知美学等)展开了多元对话,各种流派的美学观点的论争,进一步促进了新时期中国美学的多元化局面的形成,也推动了21世纪新实践美学的发展。回顾新时期中国美学诸多话题,其中如美的本质问题、美学研究的主客二元论问题及美学的人本主义精神问题等尤其是争论的焦点,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下面我们就这几个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延展开的相关讨论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一、美的本质与反本质主义

美学上的反本质主义是新时期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现象。理论上,这是新时期美学研究多元化发展的体现,与西方现代哲学和美学的反本质主义有着深切的关联;现实中,正如黑格尔曾经说过,哲学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它是新时期中国社会思想解放的内在体现。

西方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已经开始的“美是什么?”的本质追问,一直是西方古典美学的核心问题,也是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把美本质看成是先验的理式表明西方传统美学追求唯一和清晰的问题解决方式的努力,哲学上看是客观唯心的,这也带来了其保守和形而上的特点。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中说过:“近代美学所侧重的问题是:‘在美感经验中我们的心理活动是什么样?’至于一般人所喜欢问的‘什么样的事物才能算是美’的问题还在其次。”①19世纪以后,随着自然科学和心理学的发展,美的本质的形而上学的讨论由于难以回答现实的提问,成为西方哲学美学反思的主要对象,对美的先验本质的解构也就成为西方现代后现代美学的基本态度。同样,美学作为舶来品,如果说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讨论主要还是传统的话语方式,还是围绕美的本质问题等作的形而上的论争的话,那么,新时期以来中国美学开始反思美的本质问题,并呈现为多元的视角。

新时期中国美学的反本质主义主要是从西方分析哲学那里获得理论的力量,持此观点的学者往往把矛头指向实践美学,并对实践美学对美的本质的讨论予以否定。西方现代后现代哲学美学尤其是分析哲学认为哲学的目的是对思想的逻辑澄清,希望通过语言分析来澄清概念,这一方法为新时期一些学者借用来探讨美的本质问题,他们认为,实践美学是一种传统美学,其中对美本质讨论的坚持是其古典美学的特征之一,需要进行批判。如张法教授认为,“一个科学的命题一定是既可以证实又可以证伪的。可证实性或可证伪性变成了科学的标准之一”,“关于美的本质是什么问题,就是一个假命题,因为它是无法证实的。”②他从实证的角度认为传统先验的美学本质论由于不可证实,进而判断美的本质问题是一个伪命题。近年来,李志宏教授也高举反本质主义大旗,对实践美学的美的本质讨论进行了挑战。他从认知美学的角度认为:“事物之所以美,并不取决于美本质或美属性,而是取决于认知结构中形式知觉模式的建立及其显效状态。形式知觉模式是将事物形式与好感相连接的枢纽,是美感形成的条件。”③无疑,从不同层面包括科学实证的角度来分析美和审美,对于人们更好的理解美及相关命题有着积极的意义,反对将美的本质看成是先验的客观存在也是中国美学内在反省的需要,但因此无视美和审美活动规律探讨的意义,武断地认为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是个伪命题,转而只关注现象,则不仅是对人类精神现象简单化处理,也是对传统美学研究的彻底否定,似乎有历史虚无主义的嫌疑。事实上,正如学者们普遍指出的那样,西方分析哲学如维特根斯坦对本质问题的思考有着前期否定和后期回归的过程,表明美的本质问题的思考从未缺失,毕竟,美的本质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问题或说真假问题,它是涉及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问题,科学实证主义的角度虽然丰富了美学研究的视角,但由此就否定传统形而上学的美的本质讨论的意义,则是对人文学科的误解。这种观点由于缺乏开阔的视界和足够的包容,有着因噎废食的嫌疑,其武断恰是另外一种本质主义的体现。

如果说,上述美学上的反本质主义还是一种理论思考的话,那么,现实生活中,伴随着这种理论思考的则是对感性生存的强调。随着新时期改革开放和全球科技的快速进步,信息化、技术化的消费社会,审美的大众化成为新特点,美学研究重心开始下移,作为对传统美学形而上特点的反驳,许多研究者从人的现实生存出发来讨论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更多关注大众的日常生活和生命体验,强调个体人的感性生活和生存状态,如身体美学、日常生活审美化等理论,与后工业社会个体对自身的关注和消费时代对身体体验的崇尚相呼应,使得“审美与艺术活动不再是少数精英阶层的专利,……它借助现代传媒,特别是电视普及化、‘民主化’了,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④大众的生活和价值标准成为日常审美的新向度,无疑丰富了美学研究的层次,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这一审美的泛化倾向,表面上是人的感性的解放,往往存在片面化、庸俗化的弊端,也带来审美的伦理困惑。

实践美学不同于以上的反本质主义立场,强调美的本质问题于美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实践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论为哲学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⑤实践美学以对实践的强调来反省传统美学先验本质论的形而上特征,与反本质主义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消解不同,新时期以来,实践美学不断深化美的本质问题的思考,认为美的本质不是某种固定不变的实体或由某种单纯的因素所构成的某种单一的现象,把美和审美看成是动态的生成过程,赋予美的本质命题以开放的视野。蒋孔阳在《美学新论》中说:“我们应当把美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仅由多方面的原因与契机所形成,而且在主体与客体的交相作用的过程中,处于永恒的变化和创造的过程。美的特点,就是恒新恒异的创造。”⑥这一说明突破了传统美学对此问题的认识论美学的缺陷。21世纪以来,新实践美学不断深化对此问题的思考,如朱立元的实践存在论美学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为基础,结合海德格尔的基础存在论思想,强调审美的过程性,认为“美只能在具体现实的审美活动中动态地生成。这时,美学的思考方式就不再是问‘美是什么’而是问‘美何以存在’、‘美如何生成’,从而展现出生成论的美学思想”。⑦张玉能的新实践美学认为,审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价值论的角度看,美和审美都是在实践创造的自由中生成出来的,与人的审美需要密切相关的价值性的东西”。⑧“从实践创造论层面解读了美的本质问题,强调了审美的价值维度。按照实践转向和实践分析的思路,美的本质问题,‘美是什么’,不仅不是伪命题,而且是一个关系到一个美学体系的本体论性质的问题。因为,实践转向和实践分析,把美的本质问题,‘美是什么’,放在了多层累的、多视角开放性的观点、立场、方法上来考虑,所以,不仅不是伪命题,还是决定了整个实践观美学的多层累性、多视角性、开放性的真命题和关键命题”。⑨可见,坚持实践美学观点的学者并不是简单地否定美的本质问题的讨论,不是简单地以推倒美学大厦为目的,否定以往美学讨论的意义,而是在借鉴中西方美学思想的基础上,深化问题的探讨,努力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体系。

总体上来看,新时期中国美学对美的本质问题的多元化讨论,其实是新时期社会现实和思想要挣脱传统,进行革新的要求的体现,它推动了美学研究对美的属性和规律的不同层面的探讨,开启了多元化的美学对话的路向。

二、主客二元思维及其反思

从自身出发,将人之外的现象界看成是客体和对象,是人类思考的前提,也是人类认识的开始。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是人类认识事物属性的基本方式,由此,诸如主体客体、理性感性、善恶、美丑等的二元比较就是人类认识的基本途径。可以说,探讨比较事物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人类作为高等生物所具有的重要特征,只要我们开始对主客体二元关系展开讨论,认识论问题就产生了,认识论就是建立在主客体二元区分基础上的。鲍姆嘉通说,美学是研究感性认识的完善的学问,表明作为哲学的分支的美学的认识论特点从娘胎开始就有。其实,西方近现代美学面对异化的人及其精神世界,就是建立在理性和感性的二元弥合的基础上的,康德将审美判断看成是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的桥梁,席勒有感于理性和感性分裂的现代社会导致的人格分裂,强调通过审美来实现理性和感性的统一,都是基于完整的人的目的,基于二元区分的思维方式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主客体二元区分以及据此形成的认识论在美学研究中的地位是不容否定的,缺乏认识论这一维度的哲学和美学是不可想象的。

对认识论美学的反思是新时期中国哲学和美学的普遍态度。今天看来,中国美学在此一点的反思,其实关键不是主客体二元区分这种思维方式,而是对主客体二元关系的理解,事实上,完整的二元思维中是既包括二元的对立冲突,也包括二元的互渗协调的。“思维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是哲学最基本的问题,由此带来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别正是建立在主客体二元关系的理解上的。关于认识论中的唯心唯物问题,恩格斯曾说:“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除此之外,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两个用语本来没有任何别的意思。”⑩马克思主义是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的第一性,思维的第二性。只是当这一哲学问题被放置在现实世界,当二元被对立起来理解时,便导致了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特征的一元论。

回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来,我们会发现,当时美学讨论其实不是纯粹的学理探讨,而是有它的时代背景的,是新的国家需要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问题,故纯粹的哲学问题有了政治伦理色彩。可以说,坚持二元区分中的物质第一性,在理论上,这种认识论带来的就必然是意识对存在、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论。其实,即便今天看来,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作为一种哲学认识方法也是合理的,只是在当时,由于政治正确性的影响,二元的关系变成了唯物的一元对唯心的一元的简单的正确性,传统哲学美学的二元论问题变成了机械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这样,在一个唯心主义被简单否定的时代,美被理解为作为客观存在的东西,审美成为人的意识对客观美的认识和反映,哲学问题成为政治正确性问题,唯物主义(其实是机械唯物主义)的美学观因此取得压倒性优势。当时,客观派蔡仪的“美的根本问题就是认识论的问题”⑪、“美感根本上就是对美的认识”⑫等理解成为流行的观点,而以吕莹、高尔泰、朱光潜等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的美学观被全面否定。主体既然不能强调,主观尤其需要避免,这样,主客观这两个哲学中中性的概念发生了偏移,有了褒贬之分,客观和物质具有了比主观和意识更大的正确性,他们关系中矛盾对立的方面凸显了出来,其结果就是,相当长的时期日常生活中人们还是简单地以唯物主义相标榜,以其为真理和正确,而把唯心主义视为错误。

新时期以来,中国美学研究对五六十年代的二元对立论的认识论美学进行全面反思,并体现出了从强调客体到强调主体再到二者兼顾和解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学界的主体性讨论应该是一次对一元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的全面反驳,这一反思首先体现为对主客体二元中的主体和主观方面的肯定,这就是把人和人的自由与美对应起来,主体的人被重新树立起来,当时的美学主流实践美学就是典型的人本主义美学。实践美学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对人的实践和实践的自由的思考出发,探讨审美与人的实践、人的自由的关系,以李泽厚等为代表的实践美学强调自然的人化的同时,也深入思考了人的自然化问题,对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的双向对象化关系有了更为辩证的理解,得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等重要观点,在坚持唯物论的同时,赋予了二元思维中主观和主体的一维应有的地位。同时,由于强调实践对人的形成的基础性意义以及美和审美的重要作用,实践美学其实已经跳出了传统认识论美学的窠臼,转化为实践本体论美学。事实上,实践美学的另一代表人物周来祥的和谐论美学思想,将中国传统哲学美学观念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思想结合,强调二元思维的辩证关系。21世纪以来,坚持蒋孔阳实践创造论美学思想的新的实践美学流派,将美学思考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同时吸收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中的“天人合一”思考,对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作出更为辩证的理解,体现了从二元对立思维到二元和解思维追求的特点。

事实上,对于二元对立思维的突破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是一种普遍的倾向。文艺界以钱中文、童庆炳等为代表的关于文艺的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的提出,就是对传统反映论文学观的反思。就美学来说,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诸多后实践美学流派,如生命美学、生存美学、生态美学、身体美学等,就思维模式上说,总体上也是对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予以反思的美学流派,只是常常因为强调主体,进而从生命、身体、感性等方面来否定理性、客观,不免纠枉过正,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重新陷入了一元论的窠臼。生态美学作为对新时期主客二元关系进行思考的美学流派,以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姿态,思考人和自然的关系,强调自然和生态的价值,认为工业化过程中,人类的自我意志过度膨胀,以至于忽视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平衡,带来了巨大的环境问题甚至是人类生存的危机,这种生态意识既是对主体张扬的再反思,也是主客二元和解的阐发。超越美学的代表人物杨春时的主体间性理论,基于主客体、理性和感性等二元关系的思考,认为“现代美学应当追求方法论上的明晰性,屏弃传统认识论。具体地说,就是借鉴现象学方法,把美作为意向性对象,通过审美体验来把握,以现象学的还原来确立美的本质”。⑬虽然他基于李泽厚的实践美学的认识论特点的讨论,没有触及发展了的新实践美学对二元问题的解读,但通过主客体的共同主体性强调二元的和解,是对传统认识论美学的反思,体现了当代学者对二元关系的新的思考,具有积极的意义。

总体上,从主客体二元的对立区分中客观唯物的强调到主体主观的觉醒,再到主客体间性关系的辩证讨论,是新时期中国美学在二元思维方式上的基本过程和特征,这一思维的变化其实深层体现的是当代社会价值态度的变化。新时期之前的当代中国美学受西方近代美学和自身社会现实影响,多二元对立思维模式,最终陷于机械一元论,导致美学反映论的偏颇;而当下美学过度追求感性体验在纠枉的同时也不免剑走偏锋,毕竟美学研究不只是体现为感性的审美活动和审美体验,对审美规律的理性总结终究涉及认识论,故二元思维依然会是我们的基本思维方式。由此,如何看待二元思维和认识论,如何保持二元间必要的张力,新时期哲学和美学应该有更多的思考。

三、人的美学与人类中心主义

新时期的中国美学总体上都是为人和人生的人本主义美学,在此意义上,各种主张的区别只在于对美和人的关系的侧重不同。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曾经就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做过分类,认为有感官主义、情趣默契忻合和泛神主义三个递进的层次,以此对应审美的人和人的审美,其实就是审美在人的动物感性(官)层、社会现实层、精神理想层的不同落实,三者共同构成了审美的人的完整性,也形成了新时期中国美学对美与人关系理解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新时期中国美学对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的理解,其实是一个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为从形而上到形而下即从理性的人到社会的人再到个体感性的人的强调,也包含从形而下的感性回到形而上的理性的反思。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呼唤人的再次觉醒和回归,学者们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解读中寻找到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艺术上高扬人性,强调人的主体性,体现在美学上就是把美和审美与人及其自由联系起来,人的自由成为美的内在规定性。实践美学如李泽厚说“美是自由的形式”,蒋孔阳说“美是自由的形象”,刘纲纪认为“美是自由的愉快”,都从马克思主义关于全面发展的人的思想中获得启发,把人的自由境界看成是审美的最高境界。同时,实践美学不只在哲学思辨的层面肯定人和审美的自由,而且强调社会的人的审美人生。马克思曾经说过,在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论为基础的实践美学,尤其重视审美与现实人生的关系,如蒋孔阳就把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看成是美学研究的出发点,他的审美教育讨论更是对现实生活中审美人格形成的深入思考。21世纪以来,新的实践美学积极回应世界美学回归生活世界的发展趋势,关注日常生活审美,强调使“我们社会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能够正常、健康、有序地发展,逐步实现理想化的日常生活审美化,建构和谐社会,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⑭不仅强调了审美的社会感性层面,也坚持对人的理想的审美境界的追求。

21世纪以来,与消费社会大众文化的发展相适应,中国美学出现了从日常生活审美的角度强调个体的人及其感性体验的趋向,形成人的美学研究的层面。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后实践美学的各种流派,无论是生命美学、还是生态美学等都自带“生”字,都强调人的“生”,即感性的人和其生活,都体现出由抽象人性向现实人生的回归和落实。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是21世纪以来美学走向感性和日常生活的重要美学现象,一些学者从西方海德格尔等为代表的存在主义中获得了启发,从感性、具体此在的人来讨论美,丰富了美学研究的视角,是美学由理论的抽象到现实感受转向的具体体现,其中如强调人的身体及其感性体验的身体美学,直接标榜审美的感性生理基础,带来了更多审美的鲜活的内容。对此,新实践美学一方面肯定“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艺术化应该成为美学的根本”⑮,另一方面根据群体的不同,认为日常生活包括三个不同的向度,即精英化的日常生活、大众化的日常生活和市井化的日常生活,对各自体现出来的审美趣味必须辩证分析,“应该遏制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市井化,引导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大众化,规范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精英化,使中国当代社会的日常生活审美化走上正确、健康、先进的发展道路”⑯,体现出对现实生活中审美的感性泛滥的警惕和审美与社会伦理关系的理性思考

事实上,对理想的人的追求同样是其他美学派别的基本主张。如潘知常的生命美学强调,“美学倘若不在人类自身的生命活动的地基上重新建构自身,它永远是无根的美学,冷冰冰的美学”。⑰在强调了生命的同时,保有对理想人生的憧憬。以超越美学著称的杨春时强调“现代美学必须确立超越性,从而为现代人找到精神家园,为他们提供终极关怀”。21世纪以来,以金雅等为代表的人生论美学更多地是从中国传统美学中吸收精神养分,强调从“美情”、“趣味”等方面将真善美统一起来,追求审美艺术人生动态统一的大美观、真善美张力贯通的美情观、物我有无出入诗性交融的美境观,希望建立“儒家的‘尽善尽美’和自得之乐,道家的‘天地大美’和逍遥之乐所追求的社会伦理和自然伦理相洽的理想境界”。⑱这些思考都体现了新时期美学对人和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中西方文化的人文精神相连,带有人本主义美学的色彩。

生态美学是新时期一个侧重思考人类和自然关系的美学流派,曾繁仁说:“生态美学是在新时代经济与文化状况下提出的人与自然、社会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处于生态审美状态的存在观,是一种理想的审美和人生。……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突破,是由实践美学到存在论美学的转移。”⑲生态美学结合西方的环境美学等对生态的思考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反思当代社会发展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强调要从自然和生态的角度,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其实,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早已警告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⑳只是这一告诫常常被人类自我膨胀的欲望所掩盖。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对自然和生态的破坏,给了我们巨大的教训,生态美学的思考体现了积极的现实意义。但是生态美学把实践美学的主张看成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显然是一种误解。正如康德说的,人就是目的。美学研究从对人的否定的古典美学到对人肯定的近现代美学,正是美学研究的巨大进步,人本主义因此就是美学应有的品格,但以人为中心不是人类中心主义,尤其是21世纪以来,新的实践美学强调区分人类中心和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世界和审美的人类中心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离开人来讨论美或者其他问题都是无意义的。因此,坚持美学的人学特点,强调美学“为人生而艺术”,警惕人类中心主义也就是新实践美学理解人和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

注释:

① 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1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05页。

② 张法:《为什么美的本质是一个伪命题——从分析哲学的观点看美学基本问题》,《东吴学术》2012年第4期。

③ 李志宏、张红梅:《根源性美学歧误匡正:“美”字不是“美”——兼向张玉能先生及实践美学谱系请教》,《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5期。

④ 陶东风:《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新文化媒介的兴起》,《文艺争鸣》2003年第6期。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18页。

⑥ 蒋孔阳:《蒋孔阳全集》第3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页。

⑦ 朱立元:《略谈当代中国美学语境中的实践存在论美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⑧ 张玉能:《新实践美学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6页。

⑨ 张玉能、张弓:《为什么“美的本质”不是伪问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5期。

⑩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20页。

⑪ 蔡仪:《美学论著初稿》下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568页。

⑫ 蔡仪:《美学原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页。

⑬ 杨春时:《美学要回应现代性的挑战》,《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⑭ 张玉能:《新实践美学的传承与创新》,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90页。

⑮⑯ 张玉能:《新实践美学的传承与创新——张玉能自选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63、264页。

⑰ 潘知常:《生命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页。

⑱ 金雅:《人生论美学传统与中国美学的学理创新》,《社会科学战线》2015年第2期。

⑲ 曾繁仁:《试论生态美学》,《文艺研究》2002年第5期。

⑳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7、518页。

猜你喜欢

感性本质美学
盘中的意式美学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外婆的美学
童年的本质
纯白美学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有效积累学生“音乐感性经验”的探索与实践
“妆”饰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