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让山城江岸公共空间回归生活日常
2019-02-18徐千里
徐千里
徐千里(1963—),男,汉族,中共党员,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同济大学博士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导。现任重庆市设计院院长。主要从事城市和建筑文化研究、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工作。曾主持渝中区中山四路、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人民村等主干道和社区的综合整治,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技术方案,为重庆主城的旧城改造和综合整治等提供智力支持。
当前,城市都走上了高质量发展之路。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城市的公共空间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人们也日益关注和他们的生活日常直接相关的那些城市环境和品质,更加向往住区的归属感,更加希望他们所在城市的公共空间能够方便日常生活,激发地区的活力,促进经济的繁荣,承载人文的记忆。
这反映的是城市属性的回归,是城市的人性、伦理和价值的回归。
聚焦重庆“两江四岸”公共空间的建设实践,探讨山城江岸空间品质提升面临的一些理念和策略问题,通过强化滨水公共空间发展的日常生活指向,重新激发城市活力。城市是为人的生活服务的,城市的公共空间不是单纯的物理概念,应该是人的场所,应该蕴含着社会经济、历史人文要素。城市中的滨水空间往往是最重要的,只要是滨水城市,滨河一带、滨水一带一定是这个城市最活跃、最繁荣的地区。如今,人类日益重视公共空间和生活品质,城市的滨水空间环境以及它的更新和提升就日益成为现在城市设计的热点,所以公共滨水空间的有机更新日益成为提升城市形象、优化城市功能、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空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和人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是人的日常生活空间和休闲场所。它在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打造城市景观和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方面都有着重要价值。当前世界很多城市都致力于滨水空间的更新开发利用,将其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2018年,重庆启动了提升“两江四岸”城市公共品质的行动计划。
传统的重庆城,因为它的地势,它的自然特点、社会人文特点,使它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的、非常具有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并和它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近年来,重庆成了一个网红城市,对很多外地游客来讲,这个城市有很多出其不意、出人意料的城市空间,但实际上它们是适应山地城市特点合理建造的逻辑结果。特别是传统重庆城当中呈现出来的那些城市的景象,都是由人们的生活日常支撑着的。
江岸的城市,其实很难说哪一块是岸,哪一块是城,哪一块是山,所以江岸往往和山融为一体。山地城市人们生活的场所,正是这种日常空间。
但是,在高速城市化的进程当中,逐渐失去了过去原有城市的一些肌理。随着一些碎片化的、粗放的城市改造,原有的城市形态日益失去了固有的特色。城市为了满足以车为本的取向,以及基础设施投资和城市扩张的需求,建设了大量的沿江的机动车道和超大尺度的住宅区,阻断了江岸内外的联系,使得人们不容易亲近江水。过去生活性的岸线,形成了交通性的岸线,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导致城市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原有的活力。影响城市活力的因素很多,但是对于重庆来讲,由于自然条件的原因,可达性、融通性、便捷性和多样性,可能更加重要。
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当中讲到“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的观点。城市首先是公众生活的场所,因此更应当首先关注的是使城市得以正常运行的机制。城市不只是水泥,他更加关心诸如自来水是否干净,孩子们是否安全,公园路灯是否照亮了黑暗的角落这样一些问题。雅格布斯还特别强调城市的功能融合,并认为这种功能融合不只是体现在美学上,更是表达了对城市的一种理解,城市是人生活的场所,不能过于强调基于工具理性的功能划分。
因此,在做规划设计时,应该让城市重新回归到人的日常生活当中去。以重庆为例,它历史悠久、依山而建、因水而兴。它有很多故事,其实都跟人的日常生活相关。所以“两江四岸”城市空间品质提升,应该是以“两江四岸”为轴的一个城市的有机更新,或者城市设计当中应当坚持这样一个有机更新的理念,并进行实践。也就是说,让江岸重新成为市民的江岸,重新成为一个生长的自然的江岸。
在城市认知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策略,就是还江于民,还岸于民。这是基本的理念。具体的做法、策略就是要激发山水立体城市的空间格局,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生态、人文、活力、智慧的复合型的滨水空间。
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和要求下,推动“两江四岸”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品质提升,还江于民,还岸于民,使城市回归其根本属性,全面回应城市生活需求,引导一种能够传递文化价值观的生活方式,演绎多元化城市体验的发展取向。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在重新塑造社会生活秩序、重新焕发城市活力的同时,也重新定义了城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