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软弱围岩铁路隧道预加固技术及要注意的问题

2019-02-17曹金胜

四川水泥 2019年2期
关键词:围岩注浆隧道

曹金胜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南昌铁路工程有限公司, 江西 南昌 330002)

软弱围岩铁路隧道施工中,由于工程自身特性,施工期间不可避免受到不良地质条件影响,包括偏压、浅埋、泥质页岩雨水膨胀和破碎带等,尤其是软弱围岩地质条件,加剧铁路隧道施工难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施工质量和安全。这就需要在软弱围岩铁路隧道施工中,寻求合理的预加固技术和措施,尽可能规避围岩变形,提升围岩结构稳定性同时,促使铁路隧道施工活动安全有序进行。通过软弱围岩铁路隧道预加固技术相关内容分析研究,可以为后续相关工作提供依据,推动铁路隧道工程建设和发展,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1 工程概况

以某铁路工程为例,隧道全长13188m,设计时速为200km左右;施工区以高山构造侵蚀和溶蚀地貌为主,单面上坡,隧道内为变质岩地层,极限埋深550m左右。

2 软弱围岩铁路隧道施工条件分析

2.1 地质构造

在软弱围岩铁路隧道施工区域,由于施工区域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由于岩性多样,属于强应变板岩范畴,贯穿2.5km溶岩段,大概占铁路隧道全长20%。隧道的褶皱紧密,部分倒转,一组冲断层。通过地质勘察,该地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下水分布规律混乱,不同区域水位差异大,受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裂隙发育控制影响[1]。其中地表水主要以沟水和溪水为主,有两个水库,地下水则以构造裂隙水和岩溶水两种,预测该区域最大用水量 145000 m /d以上。隧道区域内岩溶发育中,途径地区包括断裂带和褶皱带,在隧道开挖中可能有溶洞和暗河地质,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隧道突水突泥灾害出现,影响铁路隧道施工质量和安全,地下水环境被破坏,加剧地表水流失。

2.2 施工要点

在软弱围岩铁路隧道施工中,由于软弱围岩,受到风华溶蚀严重,岩体破碎,整体稳定性较差。在隧道开挖中可能受到地应力作用影响,加剧围岩变形问题出现,由于支护技术选择不当可能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2]。部分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国,台阶开挖施工中可能由于台阶落底,或问题加剧围岩扰动,出现变形问题,影响到隧道支护效果。对于隧道中埋深30m以下的岩体节理裂隙发育,由于开挖会在一定程度上扩张裂隙,影响到隧道顶部岩体稳定性,抗水性下降,可能受到水侵蚀逐渐软化崩解,后期使用中产生严重的变形和开裂事故,威胁到铁路行车安全。

3 软弱围岩铁路隧道预加固技术分析

3.1 预加固技术方案对比

铁路隧道预加固处理中,应该充分结合软弱围岩特性,寻求合理的预加固技术。预加固技术应用,主要是以提升围岩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为目标,围岩开挖期间不会出现过大变形和破坏影响到隧道整体施工安全性,如锚杆支护和注浆方式。相较于预加固技术而言,与支护技术则倾向于支护功能,加固区域物性指标提升到一定程度后,发挥超前支护作用,水平旋喷桩和管棚等超前支护的强度,要远远高于围岩[3]。

通过地质勘察实践获取的材料来看,花岗岩全风化层开外期间,一旦遇水会导致岩层水崩解,出现突水突泥灾害。该工程施工区域地下水量充分,但是分布不均匀,规律不可预测,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则需要选择合理的排水措施,或是预加固止水措施。通过工程实践可以了解到,花岗岩全风化层施工中采用传统注浆技术,不仅加剧注浆难度,无法均匀扩散[4]。但是,注浆压力增加,会导致浆液呈现脉状和片状扩散,铁路隧道施工构成中无法形成完全封闭止水帷幕。这样不仅会影响到地层加固效果,还会为后续隧道施工埋下一系列安全隐患。所以,花岗岩全风化层是不适合单一措施使用,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有效加固方法。

水平旋喷桩加固技术应用,高压旋喷条件下切削地层,将水泥浆液和破碎土体充分混合在一起,形成均匀的固结体。通过工艺样控制,形成高强度桩体,状体之间相互要和,形成连续旋喷桩帷幕体,以此来实现止水和地层加固目的。如果是在中细砂地层,旋喷桩平均抗压强度可以达到18MPa~19MPa,相较于混凝土强度并无显著差别。

由此可以了解到,软弱围岩铁路隧道施工中采用水平旋喷桩预加固方法,在隧道周边施加一圈水平旋喷桩,孔深30m,桩径50cm,环向间距0.35m,加固体相互要和厚度在 10cm以上,外插角在 6°~8°以上。水平旋喷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成桩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可能由于操作不当,受到客观因素影响出现断桩问题,最终成桩抗剪强度偏低。管棚注浆尽管不具备止水功能,但是刚度较大,有助于改善旋喷桩的不足[5]。故此,应该结合隧道施工需要,将管碰注浆技术和水平旋喷桩技术整合在一起,优势互补,以便于实现围岩的有效加固,提升预加固处理效果。

所以,软弱围岩铁路隧道预加固技术应用,注浆技术操作简单、便捷,应用方法多样化,但是加固刚度小,均匀性不足,可能出现浆液渗漏浪费现象,适合应用在孔隙大、地下水流动性小的砂土层;锚杆操作灵活、简单,不需要选用专门设备,但是此种技术整体刚度小、柔性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后续开挖活动开展,适合地下水较少的软弱围岩。

3.2 开挖方案分析

在软弱围岩铁路隧道开挖中,应该结合施工区域实际情况,对比分析选择开挖方案,如CRD法、CD法和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方法,但是由于施工地质条件复杂,上层遇水软化,下层结构仍然需要爆破开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施工难度,延误工期,影响到隧道结构稳定性。如果是采用台阶法开挖,在下部硬岩上设立支护拱脚,保证地基具备足够承载力,维护施工活动安全有序进行。在隧道预加固处理中,台阶法应用效果可观,有助于加快施工进度,最大程度上降低施工风险,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3.3 排水通风

由于铁路隧道贯穿于多个区域,隧道涌水量较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排水通风措施,营造安全的作业环境。可以同隧道敷设防水板,外贴止水带和中埋止水带,形成完善的止水结构,以便于规避地下水对隧道的不良影响。同时,还要注重隧道通风,采用单节20m通风软管,拉链式连接,营造安全作业环境。

4 结论

综上所述,软弱围岩铁路隧道施工中,由于施工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很容易影响到施工质量和拿权。故此,应该充分结合区域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预加固技术,尽可能规避围岩变形,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猜你喜欢

围岩注浆隧道
软弱围岩铁路隧道超前预加固适用性研究
隧道开挖围岩稳定性分析
建筑工程注浆技术的应用
预见2019:隧道的微光
神奇的泥巴山隧道
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初期支护大变形治理技术
注浆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黑乎乎的隧道好可怕
新型复合注浆材料研发与应用
地面荷载及围岩自重作用下浅埋隧道的围岩应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