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的探讨

2019-02-17

四川水泥 2019年2期
关键词:岩土工程项目工程施工

范 聪

(重庆市勘测院, 重庆 401121)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较大规模的发展,但是随着建筑工程要求的不断提高,在建筑施工中需要进行更为科学的技术分析和处理,以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在进行建筑工程地基施工前,首先要对工程项目的地基条件进行认真的勘察,在进行勘察过程中不能仅仅局限在地基表面,要进行深入的勘察,用科学的数据作为支持和施工依据,保证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方案的科学和可行性,从而保证成本预算的准确性。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地基处理技术方面已经相对成熟,但也存在着一些实际的问题,阻碍着建筑行业的发展。

1 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的问题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所处的地质情况各部相同,另外受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存在着很多困难,影响着勘察的准确性。岩土勘察不达标,会对建筑工程施工带来诸多的影响,甚至会给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带来安全隐患,严重影响着工程项目的质量。因此,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作者要深入的了解具体施工环境的地质形状、深度等,并结合建筑工程的结构,做出科学合理的岩土勘察报告。在建筑工程施工前,岩土勘察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1.1 地质自有的问题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工工程项目的数量多,密度相对较大,城市区域的地质结构相对复杂,这给岩土勘察工作带来了诸多困扰。在进行岩土勘察时,很多岩土的深度不容易确定,很多不明物体难于进行分析,这些地质自有的问题实质性的存在着,只有通过特殊的处理措施进行认真的解决和处理,保证后期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现阶段,一些建筑企业为了降低工程项目的成本和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进度,不认真的进行岩土勘察,给后期的建筑工程施工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1.2 管理不到位

建工工程项目的岩土勘察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工作,需要认真的完成,可以公正的给出岩土勘察的报告,对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提供有力的依据。但是,在一些建筑项目岩土勘察过程中,由于对勘察人员的管理不到位,缺少必要的监督管理体系,导致勘察中很多环节沟通出现障碍,影响了工程施工的进度,增加了工程项目的成本,给工程带来不必要的质量隐患。

1.3 岩土勘察技术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建筑工程项目的岩土勘察人员中存在着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和教育的人员,在实际地质勘察时缺少一定的经验,导致很多岩土勘察和地基处理不能良好的衔接,影响了工程项目的科学布局。

2 岩土勘察工作步骤

2.1 初步勘察

在建筑工程项目岩土勘察时,首先要对施工环境范围内的岩土有初步的了解,可以通过分析现有的地质资料与岩石情况相结合的方法,做好相应的岩石检测,得出初步的勘察结果。然后对建筑工程项目场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出可能出现的不明深度和状况的岩石情况,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2 详细勘察

建工工程项目中岩土勘察的详细勘察是在初步勘查结论上进一步进行的,但是在勘察的侧重点方面存在着差异,详细勘察的主要方向是地质和岩石,对其进行具体的数据分析,建筑工程中的设计参数提供具体的依据,同时分析出存在的不良地质并做出相关的分析,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的科学性。

2.3 分析和探讨

岩土勘察工作在完成前两项工作后,还要对勘察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探讨,最终形成较为科学完成的勘察报告,以供建工工程设计部门作为重要参考数据。设计方案直接关系着后期地基施工处理方法,因此,勘察人员提供的报告数据要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以保证后期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3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3.1 垫层换填法

建筑工程项目地基需要承受较大的承载力,为了增加地基中坚硬物质数量,可以采用垫层换填法。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将地基较浅层材料替换成碎石、泥土等混合材料,增强地基的坚固性。这种方法的工作量较大,但是由于现代化机械和设备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工程施工的效率和施工安全。

3.2 静裁法

这种方法主要针对地基较软材质,这种材质无法不能满足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对这种软性物质进行强压,通过压力来降低软土水分,从而增加其硬度,使其符合工程项目的承载要求。

3.3 添加剂法

添加剂法主要是针对那些地基较软的地质环境,通过对土壤成分的分析,在其中添加适宜适量的添加剂,通过一些列的化学反应和物理作用,使土壤的成分和密度、凝结度等发生变化,从而改善软土地基承载力差,不能满足高层建筑的压力和某些大型重型机械不能顺利作业的问题。如在土壤中加入生石灰或水泥,通过一系列反应,将使土壤中的水分大幅减少,同时形成物质极大提升地基土壤的凝固性和强度,使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大幅提升。

3.4 置换法

置换法是将软土地基的不满足要求的土层移除,换为满足地基要求的土壤,逐层填土后通过振动或夯压,使新形成的地基满足建筑的承载需求。在应用置换法时,需要注重置换区域水分对新地基的影响,应及时设置排水沟等排出原有的或渗出的水分,通常在垫层区域采用大沙粒的土质,既能有效排水,又能防止冻胀,减少变形和沉降,然后再上面铺垫粘性土,从而提升地基的稳固性。

3.5 加裁法

加裁法和静裁法的原理相似,只是操作方法存在差异,主要是通过对地基施加一定程度的重力挤压,从而大幅消除土壤间的间隙,提升地基的硬度和稳定性,这使得地基在面对自然灾害中的较大压力作用时,确保地基的稳固性。

3.6 高压注射喷浆法

高压注射喷浆法是在软土区域钻孔后通过高压器械将水泥浆等注入土壤内部,高压的浆液将使土壤的结构发生改变,使土壤的不稳定处的结构崩坏重组,祛除岩石颗粒或土壤内间隙间的空气,同时浆液与土壤中的化学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更加结实、防水性好的固体凝结物,地基处土壤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大幅提升,从而实现对软土地基的改造。

3.7 强夯法

强夯法在建筑施工中十分常见,及通过强夯机械的重力作用对地面进行夯实和挤压,消除土层内的不稳定结构,提高土壤的密度,并使地面承受的压力趋于一致,从而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压能力。但是强夯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是其只能对较浅的地基土层产生作用,对较深处的土壤作用不大,因此只适用于小规模的建筑,不宜适用于地面压强较大的建筑。同时强夯作业效率低下,施工时产生的振动会对周围的建筑和人民生产生活产生影响,噪音的影响也不可忽略,需要在应用时考虑这些因素。

4 结语

现代建筑的建筑高度和结构复杂度不断提升,这就要求在前期做好岩土勘察和地基处理工作,严格按计划程科学、合理的进行,确保勘察数据准确、详实,从而了解地基的真实性能和不足之处,并为地基处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根据勘察结果和对地基的要求,选择最佳的处理方式,使地基软弱土层得到改良,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满足设计需求,从而为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固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岩土工程项目工程施工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复杂岩土工程技术管理实践与思考
《岩土力学》2014年第9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4年第7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
《岩土力学》2014年第6期被EI收录论文(43篇,收录率100%)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