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视域下的道德危机及其治理
2019-02-17涂畅
涂 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北京 100083)
道德是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要方式,也是规范个人行为、促进个人发展与完善的重要途径。德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动具有重大作用。然而,目前存在的各种道德问题与道德危机直接影响了道德对社会与个人功能的发挥与价值的实现。因此,对道德危机进行治理已迫在眉睫。治理道德危机需遵循一定的原理:首先,要揭示道德产生的根源;其次,要揭示道德危机的实质及产生的原因;最后,要根据道德产生的根源、道德危机的实质及产生原因等探究道德危机治理的有效途径。
一、道德的诞生
人不仅是经济人、社会人,而且也是伦理人、道德人。而伦理人与道德人有密切的联系,二者联系的基础是伦理对道德诞生的价值。无论在人类还是个体的人的生命历程和生活世界中,道德本质上都不是自然地发生,而是一次伦理诞生,准确地说,是从伦理世界中诞生的生命过程[1]。伦理诞生道德之依据在于伦理本身孕育着道德基因,伦理的存在与发展以及伦理价值的实现对道德的需要。
(一)伦理与道德
1.伦理
在中国关于“伦理”的词源中,“伦”本义为“辈”,指的是人际关系。“理”是指事物的必然规律或者是人们的行为应该如何规范。所谓“伦理”,就其在中国的词源含义来看,便是人们的行为事实如何地有规律及其应该如何地规范[2]。具体而言,伦理之“伦”实质是指人的共同体,即人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的总和;伦理之“理”实质是指,“伦”内部各要素间的事实与应该的联系。因此,伦理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的规律和应该如何规范的总和。
2.道德
“道”指道路。道路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可以指引与规范人类实践活动,可引申为规律、法则或规范。王夫之把“德”归于对“道”的践行,他说:“行道而有得于心之谓‘德’,唯行道之所得者为‘不孤’。”[3]“德”指的是人在道中得道而成德,具体是指人在实践活动与人际交往活动中认识与掌握活动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活动应该如何规范并且内化为活动主体即人的性格、品性及行为倾向。
(二)道德的诞生:伦理上的成就
1.伦理孕育道德胚胎
伦理之“理”与道德之“道”都表现为行为规范,这就是在实际生活中,伦理、道德通常被一体化表述的原因。把伦理与道德合一表达,易让人们认为伦理与道德是同质的。这是生活经验上对伦理与道德关系的朴素认识,当然不是完全科学的。不过,这样可以使我们在直接性上认识到伦理与道德的密切关系。探究伦理与道德的关系,需要推究与理清伦理与道德间的三个关系。一是伦理之“伦”与“理”的关系。根据上文分析得知,“伦”决定“理”,决定它的存在、内容与性质;“理”是“伦”在本质上、在灵魂上的显现。二是伦理之“理”与道德之“道”的关系。“理”与“道”一般都表现为规律、规范,它们实质上是承载与承接关系,伦理之“理”承载并折射为道德之“道”,道德之“道”承接并表现伦理之“理”,道德之“道”的实质其实是“伦”之道,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三是道德之“道”与“德”的关系。在过程上,道德表现的是人在道中得道而成德;在结构上,“道”为行为规范,“德”为性格或品格。因而,“道”制约“德”并形成“德”,“德”是“道”的内化、显现与成就。即“伦”产生“理”,“道”形成“德”,“理”与“德”同质,根据这种逻辑可以推出伦理产生道德的结论。因此,伦理本身孕育道德胚胎,道德从伦理中诞生,伦理是道德的实体或母体。
2.伦理孕育道德价值
人的社会本质表明人是社会共同体中的人,个体不能脱离社会共同体而独自存在。而伦理作为实体,是人的共同体。所以,人在本质上是伦理人而且必须是伦理人,即生活在伦理共同体中并反映伦理特性的人。伦理是人的社会存在的基本形式,它是为了人的存在与发展而存在的,即是个体“是人”和“成人”的基础和动源。人要想以人的形式存在与成人,首先必须把自己构建成伦理人,即把作为个体的自身融入到共同体中,在与他人共同劳动与交往中显现和建构自我。伦理的“成人”价值是指伦理能够扬弃人的个体性与片面性,增强个体的主体性、普遍性与自由性,最终实现个体与共同体的统一。伦理使个体“是人”与“成人”的过程就是“善人”的过程。伦理作为人类的存在形式与家园,需要善待整个共同体以及共同体内的每个个体。而道德的核心就是“善”,即善待他人和自己。因此,伦理本身就具有道德性,孕育道德价值。
3.道德是伦理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
不仅伦理孕育道德价值,而且道德是实现伦理价值的根本途径。伦理对个体的价值必须要通过道德努力才能实现,即伦理人必须生成道德人才能实现伦理对个体的价值。道德的价值在本质上与伦理对个体的价值是一致的,即使个体“是人”与“成人”。道德要实现伦理的价值,一是必须实现伦理共同体的价值,即维持共同体的存在、运行以及促进共同体的发展与完善,二是必须实现个体的价值,即使个体能够被共同体接纳并参与共同体的运行以及促进个体的自我发展与完善。道德通过其求善避恶的内在机制维护和促进伦理的存在和发展,即促使共同体内各成员相互合作与帮助,维持共同体存在和协调发展,防止共同体内部成员相互损害与攻伐,避免共同体消解与灭亡;道德通过外在的行为规范对共同体内各个体行为的规范与制约,保持共同体内的秩序,维护共同体稳定,促使其有序运行。道德的防恶机制使个体不损害他人与共同体利益,这样个体才能被共同体所接纳而以伦理人的形式存在。道德的规范机制使个体的行为与共同体内各个体行为以及与共同体整体的运行相协调一致,这样个体才有序地参与共同体的运行与发展。道德的扬善机制使个体去帮助与善待他人与共同体,使个体融入到共同体中并得到共同体多方面的支持,这样个体才能更好地存在与发展。道德对伦理共同体以及个体的存在与发展的价值表明,伦理与个体的存在与发展需要道德。
二、道德危机:实质与原因
物质生活的丰富,精神与道德生活的匮乏导致人存在的倾斜,而这又导致人们对道德的忽视、漠视并产生大量的道德问题与道德危机,如“道德失范”“道德冷漠”。要正视这些道德问题与危机,必须结合社会力量对其进行治理,而揭示道德危机的实质及其产生的原因是有效治理道德危机的基础和前提。
(一)道德危机的具体表现及实质
1.道德危机的具体表现
第一,道德危机在道德行为上直接表征为道德失范,即现存的道德对社会生活、人际交往的规范力与约束力普遍弱化甚至丧失,道德失范是道德执行力危机的具体表现。第二,道德危机在道德心理上表现为道德冷漠。道德冷漠反映了行为主体虽具有一定道德观念及知识,但对现实社会提出的道德要求表现出麻木和怀疑的心理,对道德行为漠不关心,无法正常践行道德规范[4]。第三,道德危机在道德评价上表现为道德相对主义。道德相对主义否定普适一切民族和文化的道德标准和道德体系,认为道德评判只相对于其所对应的民族生活与文化体系,否定基于不同民族和文化产生的不同道德体系之间的优劣性和评比性。第四,道德危机在道德社会地位上表现为道德边缘化。道德边缘化表达的是道德对社会生活调节范围的缩小、调节功效的弱化以及在社会生活中整体地位和权威的下降。第五,道德危机在根基上表现为道德信仰危机。道德信仰危机是人们对道德存在及道德价值的怀疑甚至否定,是道德价值在人们信念中的消解,是道德的根本性危机。道德信仰危机能从根本上否定道德存在的理由与价值。因此,务必要认清现存道德危机的实质,只有解决道德实质危机才能解除各种具体的道德危机以增强人们对道德的信仰,才能促进道德本身的发展与道德对社会应有功效的发挥。
2.道德危机的实质:道德范式危机
道德危机的实质不是道德的各种具体危机,也不是道德信仰危机,而是道德范式危机,即现存道德范式的失效。道德失效表达的是道德本身作为维护和调节社会生活与社会关系价值的失效,这是对道德根本的否定。而道德范式失效指的是具体道德的失效,这里的“具体道德”也不是道德的具体形式、具体规范,而是具体性质、具体类型道德,是道德具体的整体性。中国道德史上发生过多次道德范式的危机,如宗法道德范式危机与封建道德范式危机及相应道德范式危机。在西方道德史上也发生过多次道德范式的危机,如中世纪后期的宗教道德范式危机、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出现的资本主义道德范式危机等。在现阶段出现的各种道德危机及其表现其实质都是道德范式危机,是现存道德范式在维护和调节社会生活与社会关系价值的失效。
(二)道德危机产生的原因
道德是从伦理中产生的,道德范式是道德在具体阶段的一种整体性表达,是某一类型或性质的道德规范的总和及其基因。因此,道德范式也是从伦理中生成的,不同的道德范式是不同伦理现实存在的反映与要求。在逻辑上伦理直接诞生的是道德范式,而具体道德规范是在某一道德范式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具体的道德危机是由道德范式危机造成的,而它在根本上是由伦理危机而引起的。同时,与伦理危机相关的诸如道德范式与伦理现状及发展相失调以及道德教育缺乏伦理教育的支撑,也是现今道德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
1.伦理危机
第一,传统伦理的解构与转型。传统伦理的解构与转型是现存的且具有传统性的道德范式危机的根本原因。在经济伦理上,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自然经济伦理的基本消亡与向以社会化大生产、大分工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伦理的转型。在政治伦理上,以封建专制与集权为主要特征的传统政治伦理向以民主与法治为内核的现代政治伦理的转型。在社会伦理上,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熟人社会伦理的解构与向以业缘、城市及社区为基础的陌生人社会伦理的转型。在思想文化伦理上,封建的、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思想文化伦理的消解与向现代的多元与文明的思想文化伦理的转型。传统伦理解构与转型使传统道德范式失去了存在的依托和服务的对象,是使其失效或面临危机的根本原因。
第二,伦理的形式化倾向。现存伦理的形式化是伦理不成熟的表现,是传统伦理解构与转型的未完成造成的。伦理不是不同人的机械堆积,而是众多个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的总和,是实质性的人的共同体。传统伦理解构与转型的未完成使传统伦理没有完全消失,而部分存在但却已经老化与形式化,也使所转型成的现代伦理具有过渡性,是不成熟的实体。现代不同类型的伦理其形式化倾向较严重,它们往往是由不同人的拼凑与堆积而形成的松散群体或只是众多个体孤立活动的架壳,其内部缺乏实质性的联系与交互作用。这使现存道德范式的生长和功效的发挥缺乏坚实的基础、缺乏强大与持续的动力。
第三,伦理的多样化、复杂化与渗透化。一是伦理类型的增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交往的扩大,形成了大量的、形形色色的社会共同体,如大量的、多性质的社会团体、企业等。二是伦理内部的丰富与复杂。伦理内部的要素增多且它们间联系日益复杂与多变。如共同体内人际交往基础与目的的多样化,人际交往形式日益复杂。三是不同伦理之间的相互渗透。随着交往的扩大与深化,具体的共同体对外的依赖性较强,要与众多共同体进行交往与交换,并形成复杂与多元的共同体的联系与交往网络。这使不同伦理共同体之间不断相互渗透,它们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如经济伦理不断强势化并对其他伦理如政治伦理、生活伦理的渗透。伦理日益多样化、复杂化与渗透化使现存较单一的道德范式缺乏明确的服务对象并使道德范式与伦理现状及发展相失调。
2.道德范式与伦理现状及发展相失调
道德范式是由伦理直接产生的,不同类型与性质的道德范式是相应的具体伦理的表现与要求。现今道德范式危机在本质上是因现存的道德范式与目前伦理现状及发展相失调而产生的。这种失调,一方面表现为某些道德范式滞后于伦理的发展。封建道德范式、革命道德范式以及小农经济与社会的道德范式滞后于现代的民主的政治伦理,市场的经济伦理以及以公民为主体的社会的公共伦理。另一方面表现为某些道德范式超前于伦理的现状。社会主义某些道德范式、共产主义道德范式超越了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与社会伦理现状。道德范式是伦理的表现与要求,道德范式一旦与伦理现实相失调,那么它不但会失去存在与发展的根基与动源,而且也会丧失其存在的合理性与价值性。道德范式由伦理产生又服务于伦理,因道德范式与相应伦理的脱节而导致的道德范式伦理服务的失效,自然造成了道德范式的存在性危机。
3.道德教育缺乏伦理教育的支撑
道德教育是提高道德认知、培养道德感情、锻炼道德意志、强化道德行为与形成道德品质的教育活动。伦理教育是关于伦理的基本内涵、人的伦理存在、伦理的价值以及伦理与道德关系等方面的教育。伦理教育和道德教育密切相关,伦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前奏、基础和支撑,也是提高道德教育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没有伦理教育支撑下的道德教育并不是完整的道德教育,只是半截子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若没有伦理教育这个基础,那么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根之花,是难以长久的,更无佳效可言。现代的道德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由不科学、不合理的道德教育造成的,尤其是缺乏伦理教育为支撑的道德教育。其主要表现:在目标上,强调道德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对社会的维稳价值;在内容上,偏重于具体的道德规范教育;在方式上,主要采取的是传授式、灌输式的单向度的教育方式。
三、伦理视域下道德危机治理的基本途径
由于道德危机的实质是道德范式危机,而它又是由伦理方面的原因造成的,所以治理道德危机需要在伦理—道德的框架下进行,应该围绕着伦理与道德的互动关系对道德危机进行多方面、综合性的治理。
(一)加强伦理建设,促进现代伦理的形成与完善
伦理作为人的共同体,是人们基于血缘、地缘、业缘等条件,在共同实践与共同交往中形成的有机整体。人与人间的实质联系、共同劳动、相互交往以及共同生活是实质伦理的基本要素,若缺乏这些要素,就非真正的伦理或人的共同体。而现实的伦理大多是过渡性的伦理,往往处于传统伦理的消解并向现代伦理转变的过渡阶段。这类伦理是未完成的或不成熟的伦理,形式性、匮乏性较强。卡西尔认为伦理思想的本性和特征绝不是谦卑地接受、给予,伦理世界绝不是被给予的,而是永远在制造之中[5]。因此,需要对伦理进行建设与发展,伦理的建设与发展是解决现今道德范式危机的根本途径。根据道德危机的伦理根源及其特点,伦理建设的重点应该放在构建与优化伦理基本要素与完善具体伦理形态这两个维度上。在构建与优化伦理的基本要素方面,其主要任务是把具有血缘、地缘、业缘等有关联的人们建立起实质联系,促使伦理要素形成,促使他们共同劳动、相互交往与共同生活,并且优化这些要素,使它们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与共同发展。在完善伦理形态方面,应该完善学校伦理、职业伦理、政府伦理、市场伦理、社会组织伦理、公共伦理以及全球伦理等。这些伦理形态涉及了人的学习、工作、生活、交往等各个方面的伦理,几乎涵盖了人们所有的存在方式和伦理的存在形式。
(二)实施对伦理之理的研究,转变旧的道德范式,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范式
1.实施对伦理之“理”的研究
伦理之“理”是伦理之“伦”或伦理实体的规律的反映,基于伦理所生成的道德范式本质上是对伦理之“理”的反映和实现。因此,道德范式是在伦理之“理”所反映的关于伦理之“伦”及其内在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规律的基础上和在伦理之“理”所反映的关于伦理之“伦”的目的性规范的条件下而生成的。道德范式的直接来源是伦理之“理”,所以对伦理之“理”的研究是转变道德范式,建立现代道德范式以及化解道德范式危机的必由之路。对伦理之“理”的研究重点应该放在反映“伦”之事实性规律与“伦”之目的性规范上。伦理之“理”反映“伦”之事实性的规律是指人的共同体及其内部诸要素的联系与相互作用的规律,即人们共同劳动、生活、交往与人际关系的规律。规律是规范的基础,是规范合法性、有效性以及能够执行的保障。因此,转变旧的道德范式,建构新的、合理有效的道德范式需要研究与掌握伦理之“伦”的规律。伦理之“理”所反映的“伦”之目的性规范是关于伦理之“伦”及其内在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应该如何的规范。这里的规范不是具体的规范,而是目的性的规范。这种目的性的规范表达的是伦理之“理”对“伦”的根本价值,即是关于应该如何促进“伦”及其内的各个体存在、发展与完善的规范,它是道德范式建构的目的性规范,也是道德范式合理与有效的条件。因而,建构新的道德范式也要重点研究与掌握伦理之“理”关于“伦”之目的性的规范并在其指导下进行。
2.道德范式的转变与构建
道德范式的转变与构建是解决道德范式危机和各种道德问题的根本举措及有效的途径。道德范式的科学转变与构建应建立在所建构与发展的伦理及对伦理之“理”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这是道德范式转变和构建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具体而言,优良的道德范式可以从对伦理之“理”的研究推导出,于是关于关于伦理视域下优良道德范式的推导公式为:
前提1:伦理之“理”所反映的关于伦理之“伦”的目的性规范判断之真假
前提2:伦理之“理”所反映的关于伦理之“伦”的规律性事实判断之真假
↓
前提3:道德范式价值判断之真假(前提2是否与前提1相符)
结论:道德范式之优良(道德规范是否与道德范式价值相符)
现代社会的伦理具有显著特征:一是多元化,现代伦理是市场伦理、政府伦理、组织伦理、公共伦理与全球伦理共存;二是交互性强,各类伦理之间的相互交往和相互影响较强。而传统道德范式具有单一性、孤立性、弱适应性等特征。因此,根据当前道德范式危机的特点与现代伦理的特征,现阶段道德范式应该向以公正、平等、自由、友善等为价值内核的道德范式转变与构建。公正、平等、自由、友善是现代伦理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其建立与运行的基本原则,这种道德范式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价值取向。
3.把道德教育建立在伦理教育的基础上,实施道德教育与伦理教育相统一的德育模式。道德是从伦理母体中生成的,道德不能脱离伦理而独立存在与发展。道德反映伦理关系并调节伦理关系,使伦理关系处于稳定、有序与和谐的状态。同样,道德教育也离不开伦理教育,道德教育应建立在伦理教育的基础上,应该实施伦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模式。只有这样的德育模式才能够从伦理教育中获得合法性根据、丰富的资源和持续的精神力量。伦理教育对道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第一,伦理教育可以明确道德存在的伦理价值,这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动力。通过揭示道德的伦理价值,使人们深刻认识到道德对人们共同体以及个体的生存、发展与完善的巨大价值及重要意义。第二,伦理教育为道德教育提供合理内容,这是道德教育有效性的基础。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即具体的道德规范应该反映伦理之“伦”的目的性规范。也就是说,道德教育的内容须是反映人们共同劳动、相互交往与共同生活等方面应该如何的道德规范。第三,伦理教育可以为道德教育提供有效途径。这种途径是指把道德教育融入到人们共同体的运行中,即在共同体的共同劳动、相互交往与共同生活中进行道德教育。第四,伦理教育可以为道德教育找到归宿。道德教育不是为了道德而教育道德,其真实目的是通过对个人的道德教育,促使其向伦理人的复归与促进伦理共同体的发展与完善。因此,在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把伦理教育贯穿其中,并根据伦理的要求,把道德教育的依据、基本内容、基本途径以及目的与归宿建立在伦理的基础上,并且把伦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统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