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硫磺多孔菌的研究

2019-02-17李金平何美静李梦雪王升厚

生物化工 2019年6期
关键词:菌丝体硫磺菌丝

李金平,何美静,李梦雪,王升厚

(1.沈阳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辽宁沈阳 110034;2.沈阳师范大学实验教学中心,辽宁沈阳 110034)

1 硫磺菌概述

硫磺菌(Laetiporus sulphureum)又称硫色多孔菌,菌盖肉质,呈扇形至半圆形,有放射状起伏丝且多数重叠生长,直径达30~40 cm,单个菌盖5~30 cm,厚1~2 cm,表面鲜朱红色或硫磺色;菌肉淡肉色或淡黄褐色,幼时肉质有弹性,干后变白且轻脆;管孔长约10 mm,管口圆形至多角形,是一种药食兼用的大型真菌。经常食用硫磺菌可增进身体健康,其子实体含齿孔酸,可合成甾体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是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的保健食物。

2 硫磺菌研究进展

近些年,人们越来越重视硫磺多孔菌在保健和药理方面的价值研究,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开始对硫磺多孔菌进行栽培、提取、商业应用和研究。我国研究者很早就开始了对硫磺多孔菌的规模栽培、工业发酵和生理生化性质的研究。在已有的研究中,研究者偏向于研究硫磺多孔菌固液培养基成分的优化以及菌种栽培和发酵技术,其次是对某种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

2.1 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兰玉菲等[1]调查山东泰山野生硫磺多孔菌的生活环境及目前市场的栽培情况,通过对野外收集到的硫磺多孔菌母种进行母种分离并栽培培养,筛选出符合农业生产要求、性状优良的硫磺多孔菌菌株。谢兵等[2]关于硫磺多孔菌的椴木栽培驯化研究表明,14~27 ℃是适合硫磺多孔菌子实体出菇的温度。吴锡鹏[3]探究了硫磺多孔菌的栽培方法,并对硫磺多孔菌的原种培养成分和母种分离技术进行了探索。曾先富等[4]将从阿坝州的小金、马尔康等地采集到的硫磺多孔菌,从培养基酸碱度、发酵培养技术、菌种食用营养价值和栽培温度等方面进行了全方面、较为详细的研究。闫梅霞等[5]进行的固体和液体培养研究表明,硫磺多孔菌在复合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而在以麦粒或者栎木屑为主要成分的栽培袋中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姜涛等[6]通过3年的栽培驯化实验对栽培袋技术做了较为全面的报道研究。卢东升等[7]对硫磺多孔菌的野外生活环境、形态结构、培养栽培条件等生物学性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陈瑶等[8]进行了硫磺多孔菌液体培养基及pH值条件的研究,在此研究中液体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比是:KH2PO40.2%,MgSO4·7H2O 0.05%,蛋白胨1.5%,玉米粉3%。硫磺多孔菌液体培养基最适的初始pH值为5.0。

2.2 发酵技术研究进展

食用菌的液体发酵技术起源于美国。1948年,美国的Humfeld对蘑菇进行深层发酵并由此得到了菌丝体,从此食用菌的发酵技术在越来越多的国家范围内成熟。通过真菌食用菌的发酵培养技术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菌丝体和菌种代谢物,可用发酵培养产生的液体菌丝种栽培真菌子实体。金卫根等[9]在对硫磺多孔菌β-葡萄糖苷酶产酶液体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研究中表明,在温度为25 ℃、摇瓶转速为150 r/min、装液量75 mL/250 mL等外部培养条件确定的情况下,硫磺多孔菌产β-葡萄糖苷酶的最佳培养基配比为葡萄糖20.0 g/L、黄豆15.0 g/L、初始pH值5.5,最佳培养时间为96 h。

2.3 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2013年,李巍[10]对乳色硫磺菌和高山硫磺菌进行了药理活性和化学成分的对比研究,为这两种硫磺多孔菌的药理成分活性研究提供了参考数据。2014年,李巍等[11]又对硫磺多孔菌子实体中的物质进行了提取,对各种提取物进行了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检测,并对硫磺多孔菌子实体中的乙酸乙酯和氯仿提取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实验。马根艳[12]在研究硫磺多孔菌转化有机锌的生理特性研究中,确定了最佳外源锌盐及其浓度,并对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探明了锌对硫磺多孔菌菌丝理化基础和菌丝胞外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在不同种类及浓度的维生素和无机盐对硫磺多孔菌菌丝吸收锌的影响。闫梅霞[13]在药用菌液体培养和多糖活性研究中通过对发酵培养产生的大量菌丝体和代谢活性成分进行提取,探明各种药用菌发酵培养代谢物中的多糖提取率,研究发酵提取物中不同种类多糖成分的功效差别,为野生菌种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3 硫磺菌开发前景

对野生硫磺多孔菌的栽培虽早有报导,但目前硫磺多孔菌的规模化利用还受栽培技术限制,无法通过规模化栽培获得大量子实体。食药用菌人工栽培容易受产地环境条件的影响和季节的限制,产量全年分布不均。但利用液体发酵培养技术获得的硫磺多孔菌的菌丝体不仅不会受到季节的影响,还会大大缩短菌丝体生长周期,便于人工操作和控制,产量稳定,因此近年来逐渐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卯晓岚在《中国大型真菌》[14]中写道:“硫磺菌幼时可食用,味道好。药用,性温、味甘,能调节机体、增进健康、抵抗疾病,对人体可起重要调节作用。”硫磺多孔菌的各种制剂可以迅速缓解病情,产生即时药效应,对结肠炎等疾病治愈率可达88%以上。由此可见,硫磺多孔菌在日常食用及健康产业中的药用价值都极高,具有一定开发前景。根据我国医疗保健产业的发展趋势,探索与开发具有独特药用价值的野生菌的培育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菌丝体硫磺菌丝
羊肚菌母种培养基配方的优化研究
二季度全球硫磺合同确定
中国被毛孢三种菌丝形态的超显微特征观察
多彩硫磺沟
甘露醇对低温下草菇菌丝的保护效应研究
新型抗菌肽菌丝霉素纯化工艺研究
中东三季度硫磺合同继续走低
巴西签订三季度硫磺合同
葡萄糖酸钠发酵废弃菌丝体提取壳聚糖的研究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