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水利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
2019-02-17李昌国
李昌国
(廉江市水电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广东 廉江 524400)
0 引言
水利工程决定着民生的优劣,只有保证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才能使民生生活达到优质的目标。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都在不断地进步着,而水利工程的建设也被日益关注起来。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基础建设内容建设的质量不断提升。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拥有重要的地位,它的优劣决定着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如何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最为关键。以下内容是对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混凝土技术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应用必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对我国起到的作用有: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从根本上对我国其他行业的发展起到支持性的作用。所以,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是决定上述作用的关键因素。所以,国家以及各行各业对水利工程的建设都非常关注。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水利建设工程中的重要技术内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劣直接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在水利水电工程实际建设中,其本身拥有特殊性,因此,不管是在建设范围还是在建设的面积上都拥较大的特点。在此种模式下,为了使水坝本身的牢固性能得到保证,需要在实际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出混凝土本身的特性,而且还需要落实到实处。另外,为了使混凝土在施工作业时避免发生分层次的问题,在运输混凝土时需要运用针对性的举措对其进行良好的保护。
2 水利水电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2.1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闸中的应用
水闸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保障水利水电项目后期的正常工作。如果水闸产生了问题,那么会使工程直接产生瘫痪。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作业中需要保证水闸的建设质量,对其质量要求具有较高的特点。在建设水闸时,水闸建设包含两种形式:漏洞式、敞开式。选用哪种方式需要根据实际的建筑周围环境而定,如果是在较为开阔的地域,那么运用敞开式水闸建设,如果是在狭窄的山间处,那么运用漏洞式的水闸建设。此两种方式都需要运用混凝土技术作为核心建设技术。举例来说,在建设水闸时,其水闸的底部需要拥有高强度能力,主要是为了避免水闸产生下陷问题,可以利用混凝土浇筑技术对水闸的底部进行加固,从而达到高强度的要求。
2.2 水坝建设中分缝分块施工技术
在建设水坝工程中,建设的长度拥有较长的特点和建设面积较大的特点。根据这两种特点,需要在建设时运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建设。运用分缝分块施工技术对水坝的建设拥有较为有效的方式,运用此种技术使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施工效率得到了提升。在建设水坝时,要根据水坝拥有的长度把水坝进行分缝分块,在建设时还要把水坝建设的方向和高度考虑在内,使各个分块的水坝都拥有方向和高度的统一性特点,以方便在后期进行的接缝处理工作。运用分缝分块技术,还能够使施工工期得到缩短,使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施工效率得到提高。
2.3 水坝建设中接缝灌浆施工技术
在分缝分块技术运用完成以后,进入到水坝接缝灌浆环节,主要是为了实现水坝进行整体性结合目标。在建设水坝时,建设比重占的最大的环节是水坝的分缝分块施工作业。所以,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在进行接缝灌浆工作时,要拥有端正的态度,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作业,严格依照接缝的顺序进行工作,使横向和纵向的灌浆质量得到保证,最终使水坝质量拥有完整性。
3 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水平的主要策略
3.1 改善施工设计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设计决定着施工质量,在进行设计时,设计内容要具有科学合理性。设计环节是否拥有科学合理性能,最主要的是对项目施工进行明确定义,要使设计中存在的各项施工工作不存在冲突和矛盾的问题,使整个工作流程具有顺畅的特点。施工设计还拥有的作用是可以有效指导施工作业,是使施工能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也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水平能够提升的重要环节。
3.2 加强施工管理
水利水电施工建设中,不能缺失管理环节。它的作用主要是能够保证施工技术的正确使用、施工作业顺利开展、避免发生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混凝土在整个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是运用最多的材料,进行施工作业时,也是整个项目的质量核心。所以,混凝土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实际的中施工作业中,必须要采取加强施工管理的措施,保证混凝土施工建设,使各项施工工作都能够顺利开展,最终保证整体施工质量。
3.3 提高人员水平
水利水电施工作业是由施工人员亲手操作完成的,所以,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素质决定着整体的施工质量。所以,需要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进行提升,才能使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质量不断提高。可以采取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水平培训工作,让施工人员掌握更优质的施工技术。对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进行培养,能够在突发事件时进行及时处理。通过这样的举措,整个施工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得到了提高。
4 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措施
4.1 加强对水泥等原材料质量的控制
混凝土的强度能力和耐久性能与水泥质量有直接的关系,所以,需要对水泥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质检员需要对水泥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保证其原材料能够满足技术要求。如果发现原材料存在质量问题,那么需要对有质量问题的原材料采取重新筛选的举措,使原材料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质量检测中还需要对骨料拥有的含水率进行测定,还要对混凝土配比进行适当调整。在进行水泥活性测定时需要利用水泥胶砂的强度,依照水泥活性来调整混凝土的配比经。
4.2 加强对骨料质量的控制
在选择骨料时,需要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进行选取,在选择时要拥有较大颗粒特点和较高强度特点的骨料为优质,主要是为了使混凝土不会产生裂缝的现象。在选择时,要注意避免发生各级骨料分离的情况,要严格依照规范内容加强对粗骨料和细骨料拥有的含泥量进行把控。严禁骨料中含有各种杂物。
4.3 加强对混凝土的温度控制
混凝土进行搅拌工作时,需要对碎石采取冷却的措施。主要是为了使混凝土浇筑的温度达到降低的目标,还要对混凝土入模的温度进行有效的把控。可以利用降温管的作用对混凝土进行降温工作。在夏季时,需要对浇筑的厚度进行缩减,利用浇注层面的模式让其散热,还要躲避高温时段进行施工。运用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和覆盖举措,实现对混凝土的保护,还要对混凝土进行保温保湿工作。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决定着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所以在运用混凝土技术时,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养护工作,还要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从而使混凝土施工质量得到提升,最终促进了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