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工程深基坑内支撑支护施工工艺
2019-02-17王文秀
王文秀
(厦门城健建设有限公司, 福建 厦门 361000)
0 引言
深基坑内施工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深基坑内的支撑支护工艺影响着整项工程的质量。在具体的施工环节中,要加强对各部门工作的掌控,确保支撑支护施工符合工程标准。不仅如此施工方案的确定要符合建筑工程理念,同时顺应当前建筑行业发展潮流,提升建筑企业的竞争优势。
1 建筑工程深基坑内支撑支护施工的方案选择
近年来建筑行业得到空前的发展,建筑工程由单一的小建筑逐渐发展为当前的建筑群,工程规模呈扩大化趋势发展。与此同时建筑工程复杂程度越来越高,技术要求也随之攀升,例如在建筑深基坑的施工中,其支撑支护工艺面临严峻挑战。为保证整项工程的质量及进度,支撑支护工艺成为工程施工中的焦点问题,在具体的支撑支护施工前,要对工程概况进行充分了解,在面对复杂程度高的施工环境时,能够准确科学的制定方案,为支撑支护工艺提供稳定的施工环境。由于当前建筑群的土地利用率较高,相对密集,增强了施工的困难度。
为降低施工环境对支撑支护工艺造成影响,最大限度提升工程质量,在工程展开之前要进行科学的方案选择工作。对工程范围内的土壤情况及地下水的位置要有详细的数据显示,针对具体情况选择最优方案,最大限度开发支撑支护工艺的优势。方案选择时要具体划分施工流程,对支撑支护进行模拟施工,确保所选方案的正确性,不仅如此还要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预测,并制定应急解决措施,组织施工组内部研讨会议,再次确认施工方案的正确性。科学的施工方案是高质量建筑工程的基础,同时也是安全施工的重要依据[1]。
2 建筑工程深基坑内支撑支护施工工艺重点
2.1 施工前期准备
当前的建筑工程环境相对复杂,在施工周围存在其他建筑物,这些由于建筑物的部分管道电缆等埋于地下,施工环节中不仅要考虑自然及因素的影响,还要对其他建筑的地下结构做深入调查。土壤环境是影响深基坑的重要因素之一,深基坑内相关施工进行之前要对土壤环境做细致的勘测,土壤成分、含水量等都在勘测范围内,地下水位置及水量作为重点勘测对象,勘测时记录详细数据,为具体施工提供理论依据。深基坑支撑支护材料是施工前期准备的重要环节,选购时要严格把控材料质量,产品规格及生产厂家有明确标识,确保所选材料为合格产品并符合工程质量要求。与此同时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撑支护施工的准备工作还需注意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情况,由于建筑施工环境复杂程度较高,机械化是当前的主要施工手段,施工人员能否正确操作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施工成为近年来建筑工程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在前期准备时要组织全员培训,强化一线人员的责任意识,提升其安全意识,确保具体施工中每个部门严格按照规定操作,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施工效率。支撑支护施工前反复确认深基坑内有无杂质,杜绝外部杂质对工艺施工造成影响,为具体施工提供良好环境。
2.2 钢筋加工支撑
钢筋的加工支撑工作是支撑支护施工的重中之重,钢筋加工支撑前要将钢筋进行处理,封膜绝缘工作是必要环节,封膜工作借助绝缘胶带进行,对钢筋表层展开缠绕,确保胶带与钢筋之间不存在缝隙,能够实现与混凝土隔绝。封膜工作完毕后检查是否留出焊接位置,确保准确无误,将焊接好的钢筋笼放于深基坑内,支护桩与其同高。钢筋计之间与深基坑边缘呈直角,并且钢筋计的数据与钢筋数据相同。采用高密度的焊接方式,焊接处硬度可高于钢筋,确保连接杆与钢筋之间紧密结合。焊接时要借助毛巾等辅助材料,将钢筋计裹住,焊接时向毛巾上浇灌凉水,阻止因焊接引起的温度过高对相关仪器造成损坏。不仅如此,除对钢筋计进行保护外还要对深基坑附近的电缆采取保护措施,可用毛巾等材料将其覆盖,由于焊接时会产生电火花对电缆造成损伤,毛巾可有效阻断火花等杂质,为电缆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焊接工作结束要对电缆及钢筋进行编号处理,根据编号分类,将电缆沿支护柱顶端缠绕,缠绕时控制电缆间距为0.5m,各部门工作准确无误进行混凝土调配工作。
2.3 混凝土支撑
混凝土的合理利用为支撑工作提供良好的动力。采用混凝土支撑首先要进行科学的调配工作,调配前要有试配环节,最大限度开发混凝土优势。利用泵送浇筑,坍落数值控制在 160mm,其具体操作步骤为先进行搅拌桩的施工,立柱环节将支护柱打孔,通过孔填充混凝土,确保支撑成形环节在同一水平面上。施工中垂直缝按照具体情况预留,缝隙相交处保持清洁干燥,对其进行清理、打浆等工作,保证缝隙接口紧密。支护柱之间的距离为 100mm,其垂直度有严格的要求,为防止其出现扩孔现象,混凝土填充要持续进行,控制实际操作的时间差,降低因混凝土填充打孔引起震动对其他支护柱造成的影响。进行混凝土支撑工作时,要将支撑桩设置成中心,其下半部分使用混凝土灌注,上半部分用钢筋组合[2]。当地下室底板具由较高承受强度时,可对混凝土支撑结构进行拆除。
2.4 深基坑地下水
具体的深基坑支撑支护工作会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地下水增强了施工的难度。如何控制地下水成为施工环节面临的重大难题。施工前要对地下水位进行勘测,记录数据,根据数据显示情况制定合理的控制方案,为施工顺利进行奠定坚实基础。对地下水与深基坑内设备的变化关系做预测,通过公式计算地下水影响最小的情况,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充分了解地下水位的情况下科学设置排水井,为支撑支护工作提供良好环境。除挖排水井外还可借助电泵抽水,降低深基坑内部水位,排水泵较排水井所需费用较少,也可确保施工正常进行。
2.5 深基坑支护类型
深基坑支护类型主要包括悬臂桩、桩锚支护、内支护等方面组成,悬臂桩支护方法的使用频率较高,富有较为系统的实践依据,操作过程较为简单,但是如果深基坑规模较大,挖掘工作较深,所需钢筋数量较多,一定程度上增加资金的支出,提高工程成本。同时悬臂桩的支护方法易受外部因素影响,具有不稳定性。桩锚支护法是将深基坑用钢筋混凝土灌注包围,设置相应层数的锚杆,这一方法为支护柱打孔降低了难度,钢筋与混凝土材料没有特殊要求。内支护方法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支撑与挡土两个系统,在深基坑挖掘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水、土压力,这些压力由挡土系统进行消化,维护挖掘工作的稳定。除此之外支撑系统对挡土系统的侧面压力进行分解,强化深基坑的稳定性。根据施工情况选择最佳支护方式,营造稳定的深基坑环境的同时降低资金支出,压缩工程成本,提升建筑工程利润。
3 结语
随着城市化水平逐渐升高,建筑行业获得新的发展契机,建筑工程规模趋于扩大化的同时,其施工难度随之提升。深基坑的支撑支护工艺面临巨大挑战。新时期的支撑支护工艺要从建筑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最优方案,严格规范施工步骤及方法,将工程质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及落脚点,增加工程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