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管理资金配置方式
2019-02-17邓景柳
邓景柳
(廉江市水利综合经营管理中心, 广东 廉江 524400)
0 前言
在水利工程管理过程中,因为产权不明确,使各个部门之间有的权责不明确,产生了多龙治水和多龙管水的局面,导致了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不断降低。在管理环节中,资金配置模式混乱,使水利产业无法达到良性循环的目标。以下内容是对水利工程管理中的资金配置方式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 水利工程管理运行现状
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也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在水利工程建成以后的正常运行管理工作,没有把设计规定的作用和效益发挥出来。导致这种问题的发生主要是因为管理资金缺失,管理模式落后而引发的。根据调查得知,我国的水库、水闸、堤防管理单位,拥有拨款环节的水管单位只占1/3,而管理人数却是超额3倍。
因为各个部门对水利工程管理职责的不明确,所以,在中央财政拨款环节并没有统一性的标准。而且因为我国的水利特点拥有南北方水利环境较大差异,东西地区经济差异较大,国家给予的拨款无法满足工程建设需求,产生资金不足的现象。而且拨出的款项还存在着被挪用的问题,使资金不能落实到水利工程维护管理工作中。此外,还有大量的水利建设是在建国初期的大跃进背景下进行集体建造,国家只是采取了必要的生活补助拨款,运用人海战术完成施工作业,又因招集的人员是民工的身份,所以建设中缺失技术水平。而且还为了只是满足生存的需求,盲目建设,使完工后的维护管理工作更缺乏其科学方法。
2 现有水管资金配置方式和改进的必要性
2.1 经济发展的需要
针对国家现有的大量的水利工程,其建设的年代都是在五、六十年代所建。投资的方式只限于集体劳动、国家进行补助的模式。又因经济落后因素,国家把有限的资金都投入到大型基础建设中,无法运用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工程管理中,使工程建设和管理存在着低补偿或者是无偿的建设模式中。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经济效益的追求不断增大化,水利管理者的思想意识中也被经济效益所染,希望在工程建设中得到更大的利益。经济落后时,人们对物质基础需求是最高的,无法把环境的追求提升上来。所以,水利工程建设中也只是对水和电的效益进行重视,并没有对工程的管理环节重视起来。
2.2 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必须把可持续发展要求做为建设和管理的要求。在建设过程中,要把质量建设放在首位,不能存在任何安全隐患。工程建成以后,需要进行有效的维护管理,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让水利工程正常运行。通过分析,建设所需资金和管理所需资金拥有着经济性的辩证关系,如果在建设中投入大量资金,却在完工后缺乏管理资金,那么工程出现问题后,需要更多的资金进行修复。
2.3 “退休”期, 功能自然在减退
在设计水利工程时,其使用寿命的设计是在 20-50年,经历了时限以后,需要进行大修工作,所以必须要加大资金的投入。而因为大跃进时期的修建,其工程不具备科学论证和合理的设计,所以,存在着安全隐患问题。曾经发生的大洪水让所有人重视了水利工程的防洪作用,对工程投入了大量的管理维护费用,所以,为了使工程能够良好的运行,后期的管理费用投入是非常必要的。
2.4 水利工程的产权越来越明晰
水利工程在市场经济下被分为收益性工程和公益性工程,现阶段,因为水利资产拥有着产权不明的特点,所以,国家对农业供水为主的水利工程,并没有以水利工程的造价标准对其定价,仍然是采取无偿式的农业灌溉用水情况。在此种传统模式下,国家法制又不健全,用水单位并不能根据所用水量及时进行交费,导致水管单位没有足够的收入。
3 建立管理资金合理配置体系
系统是自然界中和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整个生态环境、经济体系、水利投资体系拥有着大小不等、功能各异的系统特点。水利工程的资金配置管理也是一种系统,此系统需要根据科学的规律性,让此系统拥有整体性能、关联性能、目的性能、环境适应性能。在不管资金配置中,不能只按照水管的定额拨付资金,还需要把水利工程拥有的功能、水管单位的性质、岗位的设置、国家财政、支付能力、经济差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所以,政府依然是水利工程的投资主体。另外,水管单位需要运用市场机制,采用多种经营模式,进行管养分离模式,使水管单位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国家水利行政部门仍然要对水管单位进行负责,特别是对公益性水管单位的资金配置环节,对其进行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过程,进行检查和监督。
4 管理费用标准和定额编制方式出台养护维修管理费用标准和定额的必要性
4.1 搜集资料, 进行工程现场调研
需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全国拥有的不同管理层次、不同的类型、不同的经济状况水利工程管理现状以及管理费用的来源和养护类型及定额进行深入的分析。在调研时,运用信函和典型相结合的调研方式进行,还需要对大容量的水管资料整编和分类以及统计进行有效的收集。
4.2 分析研究现行水利基建定额体系和管理定额体系的不同点
需要对定额体系特点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区分,能够充分理解和领会管理模式。养护工程对于基础建设工程具有规模小、数量小的特点,所以,在人工和机械以及材料的消耗上和基础单位上具有相差较大的特点。对于小规模的工程进行维护时,需要的人工机械具有效率低、材料价格高的特点。
4.3 正确区别、划分管理费与养护修理费项目内容
管理费用是用于工程行政管理产生的费用,举例来说,管理人员的薪水、培训、出差等。而养护费用是对工程的日常养护和防护产生的费用,不包含其大修和加固的费用。
4.4 公益性、经营性和综合性水利工程应采用不同的管理资金配置方法
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者是事业单位,其管理费需要归入国家财政。经营性水利工程属于自收自支模式,而即是公益又是经营的综合工程的资金投入,需要根据工程拥有的功能权利进行区分。
4.5 定额的编制方法
额定编制可以遵循:第一,合理划分定额项目。需要在了解和调研工程结构和功能的前提下。第二,正确确定其定额单位和步距,再对人工和机械以及材料的数量进行计算。第三,进入工程测算和对比以及调整工作。方法可以运用:统计法、实测法、类比法。
5 结论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管理资金配置方式需要按照计划和市场进行有机结合的方式运用。对工程的类型:公益性和经营性,运用不同的资金配置方式,使水利工程能够正常运行,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