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2019-02-17杨磊
杨 磊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100026)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建筑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中提出了“国家安全观”,要求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作为关系到民生福祉的建筑项目更是要严格落实相关职责,通过组织“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我先行”等专门活动,全面普及建筑项目安全管理知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1 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管理现状
虽然建筑行业纷纷认识到安全生产的关键意义,然而建筑工地安全事故新闻屡见报端,由此可见部分企业在落实安全责任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包括:
1.1 缺乏科学的管理
有效的管理体系是落实责任的基础,然而建筑行业中还缺乏系统化的施工现场管理体系,导致出现安全有漏洞、管理有落差。首先,从安全流程而言缺乏明确管理,施工现场涉及开发商、监理、施工工人等多方面,这就需要行之有效的管理流程,才能避免出现安全管理死角,当前还存在安全流程杂乱无章、人员落实浮于表面、日常检查流于形式等问题,究其原因就是缺乏规范流程作为引导,导致管理方面不能实现预想的水平。其次,从安全机制而言缺乏细化,虽然政府对建筑工地施工过程明确了安全条例,但是各个项目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更为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取得实效,然而大多数施工现场仅沿用通用的安全制度,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安全细则,更没有根据日益变化的安全形势进行充实,导致安全档案丢失、安全制度不全、安全人员不专业等问题频发,直接影响到施工进度及施工安全程度。
1.2 缺乏正确的理解
深刻的认识是夯实安全责任的保障,尤其是当前安全形势不容小觑,在安全事故频发之后各级政府也出动各方力量加大了对建筑行业的安全督查,然而部分建筑现场负责人对安全管理认识不深刻,还以传统守旧的想法进行管理,没有深刻履行作为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在安全管理资金投入方面不足,出现灭火器等必要安全设备缺乏、安全劳保用品不健全等,为安全管理埋下了隐患。此外,施工现场从上到下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围,管理层没有做出正确的引导,导致施工人员在操作危险作业时缺乏安全意识,致使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监理方面没有按照要求认真督查检查,甚至安全责任制签订都流于形式,触碰了安全管理的红线,留下了无法弥补的安全漏洞。
1.3 缺乏有效的落实
严格落实是实现安全生产必要条件,虽然事故的类型看起来不同,究其根本原因都是相同的,就是在落实安全责任过程中大打折扣。一方面,由于施工人员教育背景、专业水平等不同,导致他们对于安全管理的认识程度不同,在落实过程中的执行力也不同,加之单位缺乏行之有效的安全教育活动,使得工作人员相关知识匮乏。另一方面,缺乏多元结合的监督体系,施工现场涉及环节复杂、人员较多,缺乏有效的监督体系则无法及时纠正错误行为,无法避免生产过程中的风险点,导致安全生产水平低下。
2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完善路径
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管理水平要得到切实提升,就要严格落实建筑行业企业安全责任,将安全意识贯穿到施工全过程,确保施工现场“零事故”,要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完善和改进安全治理方式,包括:
2.1 强化责任落实,健全组织架构
完善安全管控体系是达成“零事故”的第一步。首先,要明确安全生产第一
责任人,建立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从上到下的组织架构,同时结合建筑项目的实际情况,将安全管理制度进行细化,对日常安全生产形成有针对性的指导。其次,要明确职责划分,层层签订安全生产承诺书,按照每个人的岗位责任“认领”相关职责分工,通过奖惩机制、绩效设置等方式强化安全管控的落实。
2.2 强化执行力度,梳理安全流程
安全生产管控关系到项目施工的多项内容,对此,要进行科学系统梳理,才能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安全管控体系,为生产夯实约束保障。一方面,要根据项目情况形成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手册,包括项目开工、项目施工、项目完工等,形成安全管理可追溯管理体制,尤其是要完善安全档案等管理制度,保证安全责任有据可查。另一方面,各部门要根据本部门工作任务、各岗位内容进行流程细化,同时,积极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以“互联网+安全”的形式实现安全管理实时化,结合“钉钉”移动终端实现安全管理的异地化,以GPS定位等形式保证安全管理的上传下达实时和有效。
2.3 强化思想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安全教育是占领施工人员思想高地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思想保障,对此,施工企业要加大对安全教育的培训力度,开展“点单式”安全培训,引入“体验式”安全教育内容,以生动互动式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热情,强化学习效果,同时开展“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在微信号和网站开设安全知识小课堂,让员工随时随地都能学习安全知识。此外,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月”、“岗位先锋安全操作者”等主题活动,以活动促宣传促落实,在施工现场布置条幅、标语、广播等多种形式,构建立体化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在开展正面宣传引导的同时,也要注重开展警示教育活动,通过视频播放、展板宣传等形式,以血淋淋的安全事故教育大家、警示大家,时刻树牢安全生产意识,不要违规操作,严格杜绝安全隐患。
2.4 强化监督检查,确保责任落实
要不断强化企业的安全生产底线意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设立专门的安全督查部门,严查彻改各类隐患,开展定期检查与不定期巡查机制,着重对施工现场电力、消防、设施等进行检查,同时开设监察电话,发动群众查找、举报问题,出现问题要立即整改,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全面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另一方面,强化风险识别、日常监管、巡查抽检、应急演练等环节,从严、从细排查和整改安全隐患,建立并完善发现、反馈、处置机制,推进人防物防技防智能化,做好全流程的安全和应急管理,确保安全责任落到实处。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不仅关系到社会的民生福祉,更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内容,对此,要更加注重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针对当前存在的管理体制不健全、安全意识不深刻、落实责任不到位等问题,通过完善安全体系、梳理安全流程、强化安全培训、营造宣传氛围等方式,大力引进互联网等多媒体手段,实现立体化的安全管理模式,确保施工现场安全有序,真正实现施工“零事故”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