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设计及其节能措施

2019-02-17田小燕

四川水泥 2019年6期
关键词:新风电气设计电能

田小燕

(甘肃澳华建筑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 武威 733000)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当今住宅小区的电能损耗也越来越大。新时期,人们对住宅的需求不仅仅是居住,更多表现在生活品质享受以及设计带来的便捷与节能。节能环保作为当今我国各个领域重点发展的方向,在建筑电气设计中可以充分体现节能环保的功能和优越性。所以,在住宅小区建筑中,电气设计要不断融入节能思想、优化设计方案,在电气设计、施工中呈现出节能设计效益,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保证建筑电气系统的使用效益。

1 建筑电气设计原则

1.1 适用性

在建筑电气设计当中,需要在保证建筑供电、用电稳定性的基础上,还要满足建筑负荷容量、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等标准,全方位保障电气设计的适应性,对配电系统优化设计,从而实现最终的设计目标。

1.2 节约性

电气节能设计当中,要充分考虑节能效益、实际应用经济效益。不可一味的增加节能设备投入而忽视了经济性目标,要重点考虑节能设计所带来了的经济效益,保证设计的经济合理与高效节能。

1.3 低损耗

在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当中,要避免建筑电气系统的无功损耗。采用行之有效的节能设计方案,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基础上降低电能损耗,

2 加强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重要意义

电气设备作为保障建筑电气系统良好运行的基础,如果忽视了电气设备设计,容易造成能源浪费问题,对建筑长期发展不利。在电气设计中采用节能技术,即可有效缓解这一问题,可以有效降低电气系统损耗量,让建筑更加有效运转,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再者,如果建筑电气设备损耗量过大,不仅会对周围环境带来负面影响,还会影响居民生活成本、居民生活质量。而积极应用电气节能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电能损耗量、营造节能减排的居住环境,对建筑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如利用太阳能等再生能源为建筑照明系统提供电能,可以减少电力能源的使用量,还可以满足人们对建筑照明的需求,有效提升建筑内居民的生活质量。

3 住宅小区建筑电气设计与节能措施

3.1 供配电系统设计

在供配电系统设计当中,要结合小区当地供电情况确定供电电压等级。尽可能靠近负荷中心、大功率用电设备位置设置变电所。变压器设计当中,要保证变压器运行的经济性,采用低损耗型变压器,并且能效值可以满足《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建议采用干式变压器,由于油浸式变压器具有易燃易爆特点,所以在防火等级较高的小区不建议使用。干式变压器具有良好的节能性、防火性、防污性、防潮性,可以在恶劣的条件下正常运行。将变压器通常设计在室内,可以和其他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放在一起,共同采用一个金属外壳,减少占地空间,并且可以减少工作难度、维护工作量,达到节能的目标。

配电系统三相负荷平衡度要大于 15%,单项负荷较多的供电系统,最好是采用分相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对于容量较大的电气设备,如果功率因数低并且配电所较远时,则要采用无功功率就地补偿方案。考虑到大型电气设备、变频调速装置运行会产生较大的谐波,此时要增设谐波抑制装置。如果非线性用电设备数量较多,要预留出安装滤波器的空间。

3.2 新风控制系统

当代建筑空调系统应用十分广泛,并且也是主要能耗来源之一。传统空调系统由于能耗大、有一定污染、舒适度差等因素,因此建议采用新风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检测空气质量,借助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等,可以将获取的数据信息和理想数值对比。在建筑环境稳定的情况下,新风系统会一直处于低能耗运行状态,系统主要负责空气流通。如果检测到建筑内空气PM值超标,代表空气质量不达标,此时会提高运行功率,开启大功率新风输送功能、氧气供给功能。新风控制系统采用双向换气模式,也就是在室外空气进入到室内空气前,应用高导热材料交换空气,降低室内和室外空气的温差,减少空调系统使用频率,从而有效降低电能损耗。

中央空调采用智能化控制模式,设置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建筑内环境是否满足要求,如环境温度低于15℃要开启制热模式、环境温度高于28℃开启制冷模式。同时采用自动变频空调设备,实时调整空调的运行频率,避免全程高功率或低功率运行,变频调控不仅可以降低空调能耗,还可以营造良好的建筑环境。

3.3 照明节能设计

(1)结合建筑所处地理位置和建筑性质,选择适宜建筑内部照度标准,同时在设计当中对房间照度标准进行计算,计算值与标准值最大差不得超过±10%。条件允许还可以设置太阳能供电系统,在白天太阳能电池板获取光电能源,并在夜间释放电能提供照明。由于太阳能光电转化技术还不够成熟,因此更适用于低能耗的照明系统,在大型电气设备应用中使用传统电能供电方式。

(2)照明系统设计还要结合建筑内的自然采光情况,采用分区、分组控制方法。在电梯、楼梯、走廊等公共场所采用感应控制或集中开关控制方案。对于多功能、多场景、大空间照明,可以采用智能照明系统,该系统可以检测周围环境光照度判定是否开灯以及开灯光照度。建筑景观照明要设置成多种模式,包括日常模式、节日模式等,可以在多个模式中自动切换。

(3)在选择照明灯具过程中,要以节能型产品为主,并且照明灯具功率密度不得超出国家标准规定值。通常照明在满足建筑照明需求基础上,尽可能采用单灯功率值较大、光效高的光源;出口标志灯、疏散指示灯、室内指向装饰照明灯具采用LED灯。室外景观、道路灯具选择使用寿命长、运行稳定、运行安全、高效的光源,避免造成光污染问题。

3.4 家庭能源设计

家庭电能消耗作为建筑电气系统消耗的主要内容,大体上家庭电能消耗可以分为分布式电源、用电负载、储能设备三种。其中,用电负载的可以分为可调度负载(如热水器、电饭煲等)、不可调度负载(如电脑、电视、冰箱)等。每个家庭接线口可以设置传感器,从而获取家庭内部用电情况,并且用电信息可以直接传输给控制终端,进行调度和控制,并提醒用户用电不良等情况,在可以确保家庭日常生活基础上,尽可能降低电能损耗、提升用电效率。此外,在建筑用电负荷低谷期调度负载,这样即可调节电气系统用电峰谷差,减少电力系统备用装机容量。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当代建筑来说,电气节能已经成为了必然发展趋势。所以在建筑电气设计当中要做到高效节能、经济合理,保证节能措施落实到实处,同时满足建筑日常运行和用电需求。在电气节能设计当中,需要从多个方面考虑,包括供配电系统、新风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家庭能源系统等,这样才能从多个角度减少电能损耗,提高电能利用率,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为建筑居民提供更好的建筑环境。

猜你喜欢

新风电气设计电能
建筑电气设计常见问题解答
站在“TOD”新风口
苹果皮可以产生电能
电能的生产和运输
节能技术在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
海风吹来的电能
丹青不渝新风入卷
澎湃电能 助力“四大攻坚”
夏日清新风
夏日清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