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

2019-02-17陈忠清

四川水泥 2019年2期
关键词:拆模支模施工人员

陈忠清

(福建省浦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 连江 350500)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方面,其施工工艺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新型结构诞生的同时,建筑也开始向大跨度、大体积方向发展。高支模就是建筑施工中最常用的一种施工技术,它的理论体系和施工工艺都相对成熟了,这不仅能够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能,还能保证建筑施工质量。

1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概述和优势

(1)在建筑施工中,高支模已经成为最广泛运用的技术之一,按照相关规定,在搭设高支模支架的时候,需要保持在四米以上,只有达到这个标准高度,才能符合施工要求。第一,在操作的时候,要让相关人员在四周的支架位置依次安装四排支撑体,并在相隔0.5米的位置处设置支撑环节,利用这种支撑辅助,提高施工的跨度。第二,高支模施工技术是一项辅助性技术,把它运用在建设中,不仅方便高层建筑施工,还能保障工程的个性、美观性。第三,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模板都是相互独立的,在搭建中由于高度较高,风险性也会增大,为此,在搭建前期,就要详细了解施工环节,降低施工难度,保证高支模质量[1]。

(2)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合理的运用高支模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建筑性能和延长使用寿命,而主要优势有以下几点:第一,运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让建筑结构的承载力更强,避免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第二,在高支模施工中运用钢析架,可以防止外来因素所带来的风险,从根本上保证建筑施工质量。第三,把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在工程建设中,可以更清楚的了解施工流程和施工重点,降低施工难度,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 影响高支模质量的主要因素

高支模是一种大型框架结构,一般都是高度达到了五米以上的钢管架设。在施工过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它的施工难度系数很高,搭建质量不仅会影响后续施工,还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质量。然而在现在的高支模搭建中,主要受到了以下两种因素的影响。(1)施工人员培训不到位:为了保障高支模的质量,施工人员需要拥有专业的素质,在培训中必须做到全面,这样才能提高施工人员各方面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但现实情况却与之相反,在培训中,相关人员忽略了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即便对施工人员展开了培训,但也都是停留在技术培训上,对安全意识和职业素养的培训几乎没有,而这就直接影响到了高支模施工的整体质量。(2)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不规范:高支模施工技术主要包含了安装、检查、验收、拆除等部分,只有做好这几部分的工作,才能提高施工的整体质量。但在实际施工中,相关人员对材料、机械等方面的检查并不全面,这就降低了施工的安全性。此外,相关人员在分析施工图纸的时候不够详细,高支模的各项参数也不够规范,在验收和拆除工作中也过于随意。这些因素都阻碍了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

3 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3.1 明确高支模安装顺序

(1)在安装过程中,如果没有进行回填土分层处理,那么就会出现下沉现象,既而威胁到施工的安全与稳定性,只有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勘察之后,才能搭设脚手架。(2)在搭设脚手架的时候,一定要符合项目标准,如果发现不合格的现象,那么就要及时做好相应的处理,不能因为钢材的质量而影响到整个施工进度。(3)不断完善支撑部位的衔接,在展开相关环节的时候,假使出现支撑体系衔接处松动,就要立即进行加固,避免因为负荷过重导致其他问题的产生。(4)定期对操作人员展开培训,在施工中,很多施工人员都是农村务工人员,他们并没有专业的技能和综合素质,在很多操作方法上都与标准相差甚远。比如在搭设工作中,他们没有精确定位,使得支架的位置产生偏离,这样的情况就无法判断支顶的具体位置,从而影响到支架的承载力,这就需要科学且合理的处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5)在搭设之前,相关人员还要再次对材料和设备进行核查,只有这些硬件合格,才能帮助工程顺利进行[2]。

3.2 科学搭设高支模

(1)在搭设高支模的时候,一定要对承载力进行准确的计算,保证整个架体结构能够满足承重标准,相关人员还要根据架体的实际情况来控制纵、横之间的距离。(2)对框架剪力墙进行有效设置,然后根据计算出来的参数完成支撑体系,并对其进行搭接,再使用旋转扣件进行固定,从而保证架体的安全与稳定性。(3)科学设置支撑水平杆,在既定步距的有效基础上,设置双向水平杆,并对水平和扫地杆进行对接,使得支撑架在支架四周的结构柱上能够刚性连接。

3.3 混凝土浇筑要点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自身的弹性模量会因为间歇时间太长而变高,从而产生较大的约束力,使得混凝土出现裂缝。除此之外,随着混凝土温度的增高,它会带动表面温度一起变高,这时候的混凝土虽然浇筑完毕,但因为间歇时间太远,自身的散热会受到影响,使得表面与内在温度产生落差,导致裂缝的产生。因此,为了让混凝土浇筑符合施工标准,需要选择合理的间歇时间,不断提高浇筑水平和混凝土质量。施工人员在混凝土质量控制中,要重视混凝土强度与实际强度的差值,尽量采用薄层浇筑,这种浇筑方式不仅可以防止冷缝的产生,还能对间歇时间进行合理的控制。

3.4 模板拆除要点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在完成建筑主体施工之后,一定要对模板进行拆除,以便于下次安装。(1)在拆除环节前,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到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工作,把施工进度和混凝土自身强度作为拆模的参照物,科学控制模板拆除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当梁和板之间的距离>8米时、运用混凝土达到80%左右时、周围混凝土保持百分之百强度时,就可以进行拆模了。(2)拆模中需要遵守施工顺序,要提前清理施工现场的脚手架和周围的杂物,拆模中要放置警示牌,只能让参与施工的人员到场,其他无关人员不得进入。(3)把支架拆料放置在合理的位置,施工人员在完成拆模工作后,要对模板相关构件进行检查,及时修补破损的地方,然后把元件进行分类,并依次进行摆放[3]。

3.5 高支模质量验收

在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施工技术是整个工程的支撑体系,它可以有效辅助施工中不同的操作环节。在所有施工流程结束之后,需要对高支模施工技术和质量展开验收工作,相关人员要以出台的规范和标准再一次核查高支模支架与衔接位置是否契合。如果发现不合格的现象,那么就要及时进行重建,从而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不受到任何的影响。

4 结论

根据以上的阐述和分析,随着建筑行业的建设速度加快,其建筑工程也开始走向多样化发展趋势,这就使得以往的施工模式无法满足现代化建筑的发展需求。因此,这就需要采用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利用该技术自带的优势,来对每个施工细节进行把控。在施工过程中,要明确高支模安装顺序、科学搭设高支模、混凝土浇筑要点、模板拆除要点、高支模质量验收等。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施工中的失误,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推动建筑行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拆模支模施工人员
高支模施工工艺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析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建模与拆模:华杰课堂改革的一个剖面
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解析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