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思维品质培养下问题导向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分析

2019-02-17吴淑辉

读与写 2019年32期
关键词:环节文本阅读教学

吴淑辉

(福建省闽清县塔庄初级中学 福建 闽清 350813)

思维品质是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它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六个方面。培养英语思维品质是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的普适性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的设计搭建有效的教学支架,进行师生、生本、生生之间英语互动,使学生的思维能够始终与教学过程同步,从而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实现对英语思维品质的培养。

1.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设计教学问题的意义

英语阅读学习是学生有效获取英语知识的途径,通过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对英语世界的认知。英语阅读内容往往有着极为丰富的情感表现和细致的事物描述,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可以使学生快速详尽地了解英语语言文化,并通过自主思维探索领悟英语知识的内涵[1]。现行的英语阅读课一般分为读前、读中和读后三个环节。教师通过在读前环节设计启发性的教学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带着问题学习,使学习过程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读中环节,设计紧扣文本的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寻求答案。读后环节设计探究性的问题能够有效引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分析、理解和探究生成个性的英语思想,并在产出环节进行语言输出。通过这样一系列教学的互动,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有效的锻炼,从而培养了思维品质的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

2.思维品质培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类型

2.1 引入性问题。教学中引入性问题的设计,主要是为引导学生尽快进入阅读环境而提出的。通过引入性问题,能够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索欲,从而增强英语阅读课堂的关注程度[2]。如在教仁爱英语(下同)八年级Unit4 Topic3 The Internet这篇阅读课时,教师在读前环节铺垫:We can do many things on the Internet.For example,we can study on it.what else can we do on the Internet? S1:We can play games.S2...S3...尽可能让学生多回答。教师补充Yes,Well done.And I often use the Internet to search for useful information.教生词 search.教师再次抛砖引玉:1.Do you often use the Internet? 2.Is the Internet changing your life? If so,give some examples. 3.How can we use the Internet to learn English after class? 通过这些读前问题的设置,启动学生与文本相关的原生背景知识 ,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从而顺利进行新知识体系的学习。同时通过对因特网使用改变我们生活哪些方面的思考,既激活学生的思维灵感,使学生快速切入阅读模式,又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2 总结性问题。阅读学习中学生的总结能力是教学的重点之一,通过有效的总结能够增强学生的英语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能力,同时也是提高学生思维品质中系统性的有效途径。再以The Internet这篇阅读课为例,教师在读后环节以表格形式提出总结问题:Can you complete the table according to 1a?

对因特网使用的优缺点整理,可以帮助学生将文本信息分门别类的进行归纳概括,从而形成英语思维导图或知识架构体系,有目的训练学生的思维系统性。

2.3 探究性问题。探究性问题在阅读教学中的设计,体现了提高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需求。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使英语思维得到了发散、英语品质得到了提高。例如,上文的The Internet这篇文本在读后环节先要求学生总结文本中提到的使用因特网的优点和缺点,教师再设置问题:Can you add your own ideas about advantages or disadvantages? 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生活中使用因特网的优点或缺点。学生讨论、思维碰撞生成个性化的观点完成这节课的语言输出,这一设计把课堂从书本知识延伸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提升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在合作学习同时又各抒己见,思维批判性得到初步的培养。小组报告环节,各组观点五彩纷呈,有时教师会惊异于学生的脑回路,这些构建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的个性观点形成,有效训练了思维的独创性。

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问题设计提高思维品质的途径

3.1 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在运用问题设计方法提高阅读教学的思维品质培养效果时,需要教师能够找准问题的切入点。有效的切入点可以使课堂问题成为阅读教学的指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写作脉络并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例如,在学习九年级Unit4 Topic3 The importance of computers这一文本时,教师可以通过importance这个切入点进行问题设计,让学生通过联系自己生活中电脑使用的重要性切入文章的中心点,增强对文本的理解和阅读效果从而训练思维敏捷性。

3.2 找准问题的训练点。学生的思维品质需要通过不断的训练得以巩固和提高,因此教师在设计阅读问题时需要有效把握问题的训练点。通过准确的训练点,能够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结构的掌握,并根据问题的引导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逻辑思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英语阅读学习锻炼自主提问的能力[3]。学生的每一次提问都是对阅读学习更深一层的探索,问题训练是丰富学生英语阅读体验、发展学生阅读思维的有效途径。

3.3 找准问题的生活点。教师在运用英语问题提高学生阅读水平、培养思维品质的过程中,需要重视英语阅读学习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生活积累。要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自己去获得学习知识和经验。学习九年级Unit2 Topic1 Noise pollution文本时,在读后拓展环节,让学生选择一种污染并进行小组讨论。因为污染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所以让学生从自己生活环境去感知,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自己周围环境存在哪些污染。课上探究环节揭示:What is...pollution? What make the ...pollution?用调查、采访等方法查清这些污染的原因,回答:What problems does it cause?就容易了。并开发多渠道的学习资源如通过图书馆、报纸和网络来查明这些污染的后果及对人类生活带来的伤害:In what way is it harmful to people’s life?再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污染问题:What has been done to solve these problems?从生活经验中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有效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4.结束语

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对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培养,能够使学生在构建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英语素养。英语学习具有明显的渐进性和持续性,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应注重在课堂当中不断渗透英语思维与品质的内涵,从而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形成正确的英语阅读习惯。

猜你喜欢

环节文本阅读教学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提高种公牛精液品质的几个主要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