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烟台市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经验做法

2019-02-16吴晨立原兴澜岳庆河

山东水利 2019年12期
关键词:烟台市文明城市烟台

吴晨立,原兴澜,岳庆河

(1.烟台市河长制服务中心,山东 烟台 264000;2.烟台市水利局,山东 烟台 264000;3.烟台市城市水源工程运行维护中心,山东 烟台 264000)

烟台市于2015年开始开展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总体布局为:“一横两核贯四纵,三带四水润港城”,着力打造“山河海相映成辉,人水城和谐共融”的美丽滨海城市。多年来,通过开源节流及水系网络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主要流域水质大幅改善,市区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由试点前的53%提高到80%,满足Ⅲ类水质河流长度比例由试点前的45%增加到85.7%,避免了连枯水年的经济损失。2018年12月24日,烟台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通过水利部、山东省政府联合验收,成功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

1 创建措施

1.1 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体系

坚持把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要务,扎实推进“三条红线”(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和“四项制度”(取水许可、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水资源有偿使用、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的落实,建立和完善了制度体系、指标体系和监督考核体系。

1.2 建立人水和谐的水生态修复体系

根据烟台市区特点,按照充分尊重流域生命共同体的基本理念,确立了“南涵养、中保护、北补源”三大区域生态功能定位,累计投资20.32亿元,实施了水岸带保护与恢复、退耕还林与水保涵养林建设等11项南部河源低山丘陵区涵养修复项目,放鱼养水、门楼水库“三网”工程等4项中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项目,河道生态治理及生态海岸带建设等9项北部宜居港城生态建设及海水入侵区防治项目,构建起烟台市区水生态保护总体格局。

1.3 建立控污减排的水环境保护体系

按照系统治理、标本兼治的思路,累计投资18.63亿元,实施了烟台老城区和福山区雨污分流工程;新建、扩建污水处理厂4处,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8.5万t/d,提升污水处理标准32万t/d,新建配套污水管网60 km;借助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清河行动,清除黑臭水体16条,建成了控污减排的水环境保护体系。

1.4 建立安全可靠的水安全保障体系

累计完成投资6.17亿元,实施了高陵水库、瓦善水库及12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辛安河牟平段、清洋河栖霞段等河道治理工程,城市防洪保护区防洪标准达标率达到95%;实施涝洼地段排水设施改造及河道清淤维修工程、莱山区东部区域排水设施改造工程,排涝标准由3~10年一遇提升到了10~20年一遇;以完善水网建设为依托,实施南水北调东线一期烟台市区续建配套工程、栖霞市与烟台开发区水系连通补水工程等,构建起“内外共济、上下联调、多源互补、三生兼顾”的水资源调配格局,水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1.5 建设科学完善的节约用水推进体系

积极实施节水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1.1亿元,实施城区供水管网改造295 km、“一户一表”改造4.4万户,公共供水管网漏失率由11.8%下降到9.5%;实施套子湾污水处理厂供万华工业园再生水利用工程和辛安河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项目,新增再生水生产能力7.5万t/d;实施以张裕工业园葡萄高效节水灌溉省级示范园区项目为代表的农业节水灌溉项目,建成了科学完善的节约用水推进体系。试点期间,烟台市顺利通过了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考核。

1.6 建设具有城市内涵的水文化提升体系

累计完成投资13.59亿元,建成水利展览厅1处、水生态教育基地2处,实施了内夹河亲水景观区改造工程、开发区磁山温泉公园项目、福莱山市民文化公园项目,规范市区4处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让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惠及广大百姓。借助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及水生态摄影展、河长制志愿者等活动,深入推进节水教育和水生态文明宣传,城市水文化内涵更加深厚。

2 经验总结

2.1 有序推进“三个一”建设

1)一个网络:就是“内外共济、上下联调、多源互补、三生兼顾”的生态水网。“内外共济”是指胶东调水和本地水共同调剂,构成互联互通的现代水网工程体系。“上下联调”是指建设地下水库、防治海水入侵的同时,地下水与地表水源联合调度,提高供水保障率。“多源互补”是指大力开发再生水及海水利用,弥补常规水的不足,降低水环境负荷,改善水质。“三生兼顾”是指实现各类水源和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的合理配置,高水高用、低水低用。

2)一个理念:就是系统治理的理念,坚持水陆统筹,将烟台陆域划分为3个区域,上游涵养、中游拦蓄、下游补源,分区分类进行系统治理和生态建设;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建。试点期内年均减少COD入海量约1 000 t,减少氨氮入海量300 t,建设滨海湿地和防护林,海洋生态不断改善。2015年、2016年烟台市先后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

3)一个链条:就是抓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节水,通过节水促进水资源保护。除了在用水环节上进一步抓好节水外,更重要的是把节水重心上移,从新型城市化、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上着手发掘节水新潜力。试点期间,烟台产业以高端高质高效为主攻方向,培育结构优化、技术先进、附加值高、环境友好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实现了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的战略转变,从源头上为节水奠定了基础。试点区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和山东省的39%。农业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仅为全国的38%和山东省的84%。2005—2017年,烟台连续三次蝉联国家节水型城市荣誉称号,探索出转型促节水、节水促保护的新途径,水资源利用效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2.2 主要经验做法

一是节水优先,资源高效利用。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动节水型社会建设,不断提高节约用水管理水平。二是适度开发,优化水源配置。挖潜本地水、积极调引客水、加大利用非常规水、完善备用水源建设,构建安全合理的水资源配置体系。三是陆海统筹,坚持系统治理。注重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对海洋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的影响及贡献,做到服务于海洋经济发展。四是固岸防沙,构建生态海岸。在滨海带建设过程中统筹考虑防台、防沙、景观、生态等因素,发挥工程的综合效益。五是综合施策,分区分类指导。在海水侵染防治方面,探索建立了“上游涵养、中游拦蓄、下游补源”的分区分类系统治理模式。六是两手发力,全民共建共享。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上下联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和全社会惜水、节水、保护水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3 结语

通过几年的努力,烟台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水生生物得到有效保护,海水入侵得到有效控制,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下步还需要提高河道生态基流指标,拓展创建范围,加强非常规水利用,挖掘水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猜你喜欢

烟台市文明城市烟台
文明城市
文明城市
文明城市
《灌木丛篁图》
烟台市苹果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烟台果树》征稿简章
烟台 身在蓬莱就是仙
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教育中的探索——以烟台市博物馆为例
烟台优利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鲜美烟台 四月芳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