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互联网思维及其实践路径∗

2019-02-16俊,徐

关键词:教育者社会化对象

谢 俊,徐 岩

(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065)

互联网技术给人类社会各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互联网思维也成为继工业化思维之后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思维。能否转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充分、有效地利用互联网思维成为了行业发展的生存指南。为紧跟信息时代的步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运而生,成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延伸,也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维与新方法。为进一步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认真探究互联网思维的内涵,实现互联网思维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融合,顺应互联网思维带来的深刻变革,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互联网思维能力与水平,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一、互联网思维的界定与构成

关于互联网思维,不同领域对其的解读各不相同。有人认为“互联网思维是以用户价值为导向,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时代受众体验、习惯、偏好的变化,对整个媒体生态进行解构与重构”[1]。有人认为“互联网思维是指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2]。综上所述,互联网思维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给人类带来的重新审视社会的思考方法。互联网思维主要包括用户思维、社会化思维、简约思维、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与跨界思维等。

一是用户思维。用户思维强调“用户至上”,是一种把用户摆在首位、“以用户为中心”去规划运营的思维方式,用户思维既揭示了互联网思维的核心,也道出了互联网思维的本质,优化用户的体验、满足用户的需求是基本目标。二是社会化思维。社会化思维是指利用社会化工具、社会化媒体和社会化网络,重塑沟通关系与运作模式的思维方式。在Web2.0时代,企业组织管理和商业运作模式更强调大众化,其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构建了与用户之间新的沟通渠道与关系。三是简约思维。简约思维指在产品设计和运营中力求简单与专注。在互联网时代,海量信息会过度分散用户的注意力,而“简单直白”与“专注”正是在众多信息中脱颖而出、快速吸引用户注意力的一种有效战略。四是大数据思维。大数据思维是强调对规模巨大、形态多样的数据信息的占有、挖掘、分析与创造的思维方式。大数据思维认为掌握大量的数据是运营成功的首要前提,大数据的价值不仅在于对数据的占有,而且在于对数据的分析与利用,互联网对用户数据路径的记录与分析技术的发展,使以用户个人喜好、习惯分类的私人订制成为可能。五是平台思维。平台思维是指在平等的基础上,构建多主体共建、资源共享、多方共赢、开放的生态系统的思维模式,其精髓在于构建多方共赢的平台,善于运用优势平台。六是跨界思维。跨界思维强调企业家应该勇于抛弃以往在工业时代形成的思维模式,寻求新的交叉点,重新审视自我。所谓跨界,并不是越位,也不是简单的合并,而是通过合作弥补自身短板,增强竞争力,找到新的增长点。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互联网思维及其影响

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界定,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两个。一是载体说,其主要从工具和手段的角度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解读,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传播学原理和思想宣传的理论,利用计算机网络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3]。二是环境说,其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信息技术变革的时代要求进行阐释,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4]。它“绝不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形式和手段上简单替换和发展”[5],而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在观念、内容、手段和机制等方面的全面创新与改革[6]。面对互联网社会的深刻变革,单纯的载体说无法回应复杂网络社会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在互联网背景下,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意识和道德规范,通过互联网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使其养成符合社会所需要的思想道德的线上与线下双向互动的实践活动。

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时效性、平等性、多样性等显著特点。一是时效性。一方面,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递与接收不再受时空限制,网络凭借高速、经济、便捷等优势,提高了教育信息传递的效率,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增强了信息的影响力,信息传播力更强,获取速度更快。另一方面,教育者能及时准确掌握受教育者的思想动态,并进行准确研判,加强了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引领。二是平等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拥有绝对的信息支配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拥有获取信息的平等机会。网络的开放性与交互性,消除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前的信息壁垒,单向的灌输式教育逐渐转变为多向的互动式影响,信息获取更平等,师生地位更平等。三是多样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采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用更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受教育者的方式,传播更加丰富的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更丰富,教育形式更多样,教育载体也呈现多样性,网站、移动客户端、微博、微信及时通讯工具等拓展了教育载体的表现形式。

(一)用户思维有效提升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对象不是被动的客体,而是有情感、有思想、有意识地主动参与活动的主体,具有主体性的显著特征,体现了“对象性活动的发动者、承担者的本质特征”[7]。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既是提升教育实效的内生动力,又是教育活动的关键因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发挥不仅关系到主体身份在网络空间的重新建构,彰显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自身的价值,更关系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8]有效提升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必须激发教育对象有“发展需要所期望和激发的能动性、对活动进行控制和调节的自主性以及追求更高价值目标的创造性”[9]。尊重和肯定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引导激励其发挥主体性优势,是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重要途径。用户思维有效提升教育对象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升教育对象的能动性。能动性是主体性的内核,集中反映了人自觉、主动认识并改造世界的特性。用户思维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教育内容和活动的设计遵循教育对象成长的规律,充分调动潜藏在教育对象内心的自觉与主动,能动选择教育内容与环境,自觉主动认识世界。二是提升教育对象的自主性。自主性是主体对自我活动的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用户思维要求教育者准确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和行为习惯,提供贴近教育对象实际的教育内容,使教育者的服务能够促使受教育者更加自愿、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将显性的教育内容,通过隐形的轻松愉快的教育方式让受教育者接受。三是提升教育对象的创造性。创造性是主动性的根本体现,是受教育者对社会外在规范的能动改造与主动创新,内化为自身的需求,践行于外在的行为,是一个升华、提高与完善的过程。互联网思维强调用户体验,要求教育活动更加主动体现受教育者的参与、创新与改造,根据受教育者的用户体验反馈,不断调整教育内容和方式,提升受教育者内化与践行的创造性。

(二)社会化思维有效提升教育主客体的互动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化思维是指教育者要充分利用社会化媒体与社会化网络的优势,拓展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沟通渠道,实现教育主客体之间有效互动的一种思维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互动关系的本质是具有价值导向的精神交往关系。”[10]互动缺失会造成教育实效性降低。在多元文化充斥与各种意识形态交锋的互联网时代,精神交往与价值导向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平等且有效的沟通关系之上。社会化思维有效提升教育主客体的互动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改变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的沟通关系。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教育主客体之间的信息差日益消弭,教育者掌握垄断信息的权威地位逐渐被削弱,传统的教育与被教育关系逐步被瓦解。社会化思维强调充分利用社会化媒体重塑沟通关系,改变教育者的权威者形象,建立平等融洽的沟通关系,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洗脑”印象,树立教育者“亲民”“接地气”的良好形象,增进教育活动的良性互动。二是有效利用社会化媒体的优势。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参与性,但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交互的作用下,网络成为多元价值和西方意识形态交锋的主战场。不同思想、文化、价值在此碰撞,教育者必须高度重视“精神交往”互动中的价值导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互动既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基础上的互动,又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互动。三是拓展教育对象的参与渠道。社会化思维强调充分利用媒介渠道,创新沟通方式,构建融洽的组织关系。教育者应充分利用社会化媒体拓展教育沟通渠道,鼓励教育对象成为教育活动中的“发声人”,将传统单纯的灌输教育转变为积极主动的自我教育,增强教育活动的有效互动与交流。

(三)简约思维有效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简约思维是指教育内容要大众化且击中教育对象“要害”、教育载体力求简洁且易于操作的一种思维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关键是要提高质量和水平,把握好时、度、效,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11]。简约思维有效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丰富教育内容,提升教育内容的吸引力。互联网时代,追求新鲜与快捷成为教育对象获取信息的主要特征,因此贴近时代、贴近大众的作品比晦涩的理论说教更有吸引力。简约思维强调专注,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贴近教育对象最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抓住 “痛点”,对症下药,提升教育内容的吸引力。二是优化教育载体,提升教育载体的吸引力。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优势。操作简单、可观性强、趣味性强的教学网站和教学软件,有利于提升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大数据思维有效提升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大数据所彰显出来的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表明,大数据对诸多领域而言都蕴藏着发展的机遇。”[1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大数据思维是指重视大数据的价值,重视对海量数据的挖掘与分析,重视大数据技术的预警功能,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教育创新的思维方式。要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就必须精准分析教育对象的特征与需求,利用大数据技术促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创新。一是增强数据获取能力,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与影响力。大数据思维重视对大量的、多维的、数据化的信息资料的收集、储存、分析、研判与处理,全覆盖的多维数据信息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人力与技术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全面精确收集和掌握教育对象的信息,导致教育的覆盖面较窄、影响力有限。大数据思维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借助数据资源丰富、用户量大、涵盖广、蕴藏价值高等优势,不断丰富教育内容,拓展挖掘教育对象,提升教育活动实施的影响力。二是增强数据微观观察与分析能力,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大数据的价值不仅在于数据的占有,更在于有效数据的运用。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即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动态,实现价值主导的精神引领。占有精准数据是开展有效教育的有力支撑,获取关键数据是提升教育针对性的关键环节。大数据背景下,作为行为主体的人的活动轨迹,呈现为大量的数据信息,分析和研判这些数据,可以了解并掌握群体或个体的思想动态、行为规律、态度主张等内容。针对群体或个体的思想行为状况差异,定制教育活动方案,开展“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教学,能有效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三是增强实时监测预警能力,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大数据技术的充分融合使实时监测与预警成为可能。教育对象的基本信息、思想动态、行为状况等动静态信息的实时获取,提升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信息,如学历、家庭成员等,只能静态反映教育对象的成长经历与轨迹,无法动态展示教育对象思想行为的变化情况。大数据思维强调数据与运用,网络爬虫等大数据采集技术已实现对网络日志、网络互动及网络行为数据的深度监测、分析与挖掘,有助于教育者深入分析和掌握教育对象思想行为的偏差,以增强教育者的预测研判能力。大数据思维所注重的预警功能,有利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对象海量信息的挖掘、分析、处理,快捷、准确地预判发展趋势,并及时启动预警,有效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五)跨界思维与平台思维增强教育的多样性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多样性包括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和教育载体的多样性,跨界思维与平台思维有利于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现跨界融合、共享、共赢,提升教育的多样性。跨界思维是指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打破学科、领域、地区之间的壁垒,实现真正跨界融合的一种思维方式。跨界思维有利于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强调打破学科、领域的壁垒,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学习与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运用综合知识回应现实问题。平台思维是指在进行平台建设时,要坚持共建、共享、共赢与开放的原则,其中“共建”强调平台建设的主体要多样化,“共享”意味着平台的信息资源对各个建设主体开放,“共赢”则体现了平台建设应实现多方互利这一目的。平台思维有利于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多样性,强调平台建设主体多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多样性体现为建设主体和载体的多元,强调平台资源共享和打破领域壁垒的共治。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思维的实践路径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不是固定不变的,环境和条件变了,发展理念就自然要随之而变。”[13]当前,互联网技术大发展,互联网思维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各行业各领域。每一个时代的思维都是这个时代的历史产物,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也具有这个时代的特征。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必须主动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互联网思维实践路径,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立足新时代、迎接新挑战,激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动力,提升教育实效。

(一)树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

主动适应互联网新思维、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其时代感和使命感是新时代变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新的教育理念既是互联网思维催生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新产物,也是进一步指导互联网思维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指南。一是树立阵地意识。高度重视和变革思维方式,主动捕捉和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新技术、新动态、新平台、新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多元载体,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紧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坚定“四个自信”,坚守教育主阵地。二是树立主导意识。互联网思维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许多变革的要求,但其教育目标、教育功能等本质并没有改变。作为一项精神引领活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教育者的主导地位不动摇这一根本原则。虽然教育者不再是直接的理论宣讲者或知识传授者,但必须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组织者、主流价值的引导者、学习方向的把关人。三是树立主体意识。互联网使“多元化”“去中心化”成为必然趋势,教育对象成为信息交互中的平等主体,拥有信息的选择权、评价权、发布权,自主精神得到充分彰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遵循网络时代下教育对象成长成才的规律,注重“用户体验”,从传统的灌输宣讲模式转变为自主构建模式,重点在于做好环境的培育、资源的组建、议程的设置、价值的引领,实现教育对象自主成长、提升与完善的需求。四是树立平等意识。互联网思维的典型特点是民主、平等、开放。坚持民主平等的理念有利于调和改善教育主客体关系,教育主客体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的认同以及教育效果的优劣,建立民主、平等的主客体关系,有利于融洽的教育主客体沟通关系的构建。

(二)建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中心

大数据思维对人类的数据驾驭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人们获得更为深刻、全面的洞察能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对大数据的运用已经成为事实和潮流,大数据思维与实践为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格局开辟了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4]新形势下的“三全育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性、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和创新性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作为知识密集和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肩负着为国家未来发展培养青年接班人的重任。在大数据时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势必会受到大数据的冲击。”[15]大数据中心的建设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信息需求提供了支撑,也为个性化的教育提供了条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中心建设要以数据获取为抓手,努力提升数据分析挖掘能力,提升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的能力,从数据分析挖掘观察思想动态,发现演变规律,化解危机和矛盾,转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一是提升数据获取能力。大数据追求获取数据的全样本、高效率,以及数据之间的关联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必须消除各子系统间的壁垒,制定统一的数据采集标准,加强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领域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实现基础数据的便捷、动态、全样本获取,提升全面、立体、系统认识和把握思想动态的可行性,实现对教育对象的思想、情感、倾向、偏好等的精准把握。二是提升数据分析挖掘能力。大数据时代,海量信息增加并呈现复杂多样性,传统的模式化的干预和引导,不仅效率低下,而且由于数据量的有限,难以把握教育对象的整体性和多样性特点。加强对多维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有利于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动态和行为特征的关节点,寻找关联性,并对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引导。三是提升数据预测、数据决策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观念应逐渐向大数据海量思维靠拢,要把碎片化的信息整合起来,形成一套集搜集舆情、信息监控、综合评价为一体的数字系统”[16],提升用数据说话的能力。同时,通过智能化、系统化、自动化的海量数据分析手段,从数据中发现演变规律,将过去非理性的判断转变为理性的数据分析科学。大数据技术不仅能够实现从“已知”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而且能实现对“未知”的推演,提升用数据预测的能力,利用个性化教育内容进行精准推送等,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从粗放型、被动型向精准型、主动型转变,创新大数据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三)科学利用社会化媒体开展教育活动

利用社会化媒体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仅是社会化思维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改善当前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必然选择。社会化媒体的科学运用拓展了教育主客体的沟通渠道,增强了教育主客体的互动关系。有效利用社会化媒体开展教育活动,要从改变社会化媒体的利用方式、适应社会化媒体的语言特点及优化沟通内容等方面着手。一是充分利用社会化媒体优势。社会化媒体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其广泛的参与性与互动性。而当前大多数教育者仅将其当作信息发布工具,并没有充分发挥互动性的优势。因此,教育者要充分利用社会化媒体,与教育对象建立双向、平等的对话与沟通方式,在沟通中掌握其思想特点,进而对其进行思想引导。二是转变教育者话语体系。语言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互动沟通的桥梁,社会化媒体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语言习惯与表达方式。教育者与教育对象话语体系的脱离,难有理想的沟通效果。教育者必须适应网络用语的表达潮流,构建将晦涩内容通俗化、主流意识时代化、抽象理论简约化的话语体系,为实现有效沟通提供支撑。三是抓住教育对象“痛点”。在坚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的基础上,使沟通内容贴近教育对象最迫切的现实需求。教育者与教育对象进行互动时,要以引导教育对象思想为基础,以其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在沟通中有效解答教育对象的疑惑,疏导教育对象的压力,提升社会化媒体的主动服务意识和功能。

(四)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是以门户网站为主体,以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为辅助的多种互联网应用集合,其在丰富教育载体、创新教育手段、打造共建共享共赢的教育生态圈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优化教育平台不仅是互联网思维的要求,而且是提升其自身吸引力的必然选择。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当务之急是要整合现有平台,并对平台内容与布局进行完善。一是整合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舍弃访问量低、内容重复性高的平台,重点建设内容新颖、吸引力强的优势平台。二是创新高质量高水平的综合性平台。相较于传统的专门性教育平台,内容丰富的综合性平台不仅能够满足教育对象的各种需求,而且有利于全方位、立体式地呈现思想政治教育丰富内涵。因此,平台内容要实现多样化,打破学科与领域的界限。打造涉及政治、心理等多个学科,涵盖教育对象生活、学习、工作与娱乐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平台。在建设主体上,要实现平台共建。平台建设主体多样化是丰富平台内容、提高平台权威性与专业性的前提。平台建设的主体不仅要包含思想政治教育者,而且要包含专业技术人员,不仅要包括教育部门,而且要包括政府、企业等各行业。在页面布局上,要提升艺术美感。优化页面布局不仅是提高教育平台吸引力的重要手段,而且是提高教育效率的有效方法。平台建设要符合大多数教育对象审美的标准,力求做到平台页面布局美观、操作流程简单。

猜你喜欢

教育者社会化对象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