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语法隐喻在阅读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2019-02-16相梅

关键词:语体英语语法隐喻

相梅

(绥化学院 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绥化152000)

在英语阅读中,语言材料本身的难度对阅读的有效性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影响英语阅读材料难度的因素相对较多,语法隐喻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因素。因此,对英语语法隐喻在阅读中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是提升高校学生英语阅读有效性的重要方式。现阶段关于英语语法隐喻概念的研究,以英国著名语言学家M.A.K.Halliday所提出的观念最能为人们所接受[1]。M.A.K.Halliday根据语法结构对语义的影响,将语法隐喻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第一种为一致式或一致性体现,即可以反映现实社会的语言结构;另外一种则为非一致式或非一致性体现,即无法反映现实社会的语言结构,但是非一致性体现却能显示出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过程,而这种非一致性就是语法隐喻的一种具体体现。最终,M.A.K.Halliday在研究抽象理论框架的过程中,将语法隐喻定义为“相同表达意义的语法范畴转化”。

一、语法隐喻对英语阅读的影响

在英语语言一致式当中,不同词性的单词所表达的含义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例如,名词表示参与者,动词表示具体过程,形容词则表示具体特征。任何语言所表达的内容都是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因此,一般情况下,语言表达与现实世界之间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语言的一致式的理解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存在较大的难度[2]。但是语法隐喻与一致式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即语法结构与语义之间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例如,在语法隐喻中,本该用形容词表达的状态或者性质,却使用名词进行表达,这就使得人们的认识发生了较大的偏差,尤其在进行异种语言阅读时,这种认识的偏差会被进一步放大,从而造成阅读障碍。对于大多数高校学生来说,对英语隐喻的理解都存在较大的难度,学生必须投入更多精力,才能明确语法隐喻所表达的具体内涵。

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在研究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提出了二语习得理论:即使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具有强有力的第二语言习得动机,他们也必须得到足够多的第二语言材料输入,才能有效掌握这种语言。同时,所输入的语言也应该具备容易理解等基本特征。对于大多数高校学生来说,阅读是其实现语言材料输入的重要方式,尤其是理解性语言材料的输入。阅读材料可以分为口语式与书面式两种不同的类型,不同材料中所包含的隐喻内容存在较大的区别,因此,阅读难度也有很大不同。我国著名英语语言学家连淑能教授在利用语料库进行英语隐喻研究时发现,名词的数量在简易读物中最少,在法律文章中最多,而科技阅读材料居中。简易读物与人们的口语有较大的联系,呈现出一定的口语化风格,但是法律与科技阅读材料往往都采用较为正式的书面用语[3]。可见不同阅读材料中的名词分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越正式的阅读材料,其语法隐喻的程度越高,而口语中的语法隐喻的程度最低,也是最容易理解的阅读材料。大多数书面用语中都存在着大量的语法隐喻,从而使得阅读难度加大。基于这一观点对英语阅读的难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英语阅读材料中的语法隐喻数量会对阅读的难度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阅读材料中的语法隐喻较多,则语篇的理解难度就大,阅读者的阅读速度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并引发阅读者的焦虑心理,进一步导致阅读障碍。

在多重语法隐喻中,语言材料还实现了多重语义的压缩,即单句被压缩成词组或者词语,而多个句子被压缩成单句的现象,这就导致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有些语言材料无法实现直接阅读,必须对相关的语言材料进行拆解。这也就是说,部分语法隐喻需要阅读者花费更多的时间并投入更多的认知,才能实现语义的有效解读。

最后,语法隐喻也与阅读者的基本认知发生了脱离,由于语法隐喻采用的都是非范畴化层次,在英语阅读材料中存在着大量的名词化与动词化的语义压缩,这就导致直观的意义发生了转变,并脱离了现实社会的范畴,这就对阅读者的认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

二、英语语法隐喻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分析

从上文的论述中可以发现,语法隐喻的存在会对英语阅读难度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如果阅读者对于语法隐喻具有清晰的认识,则可以利用这种规律促进其阅读,也就是说,语法隐喻在英语阅读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一)利用语法隐喻建立英语思维方式

任何一种语言与其内在的文化背景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英语语言也反映了英语民族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只有从英语思维方式入手,才能有效获得语言材料所表达的真实含义。在英语语法隐喻中存在着大量的英语思维方式,因此,可以通过英语语法隐喻获得大量的英语思维方式,从而降低英语阅读难度。由于特殊的历史与社会因素,英语民族在进行语言表达时侧重于抽象思维,即利用抽象语言表达具体事物,因此,英语中存在着大量的用名词表达具体事物的例子[5]。汉语中侧重于利用动词来使得抽象事物形象化,长期形成的思维习惯,使得大部分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通过语法隐喻训练可以让学生形成一定的英语思维方式,从而降低阅读难度。例如:

(1)The student' hard working and careful analysis brought about his success.

例(1)中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隐喻表达,为了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可以将其改为一致式表达“The student worked hard and analyzed carefully.The result is that he got success”。通过这种语法隐喻与一致式表达的转化练习,学生可以有效了解英语与汉语在思维方面的差别,从而达到有效培养英语思维的目的,同时,在阅读过程中也可以很自然地理解隐喻表达的具体内涵,降低阅读难度。必须经过大量的练习,学生才能掌握英语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随时把握时机,利用语篇中的隐喻对学生进行教学,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二)利用语法隐喻提升语篇分析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语篇分析能力是英语学习所需要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同时这种能力也决定了其对英语阅读材料的理解程度。大量实践经验表明,通过对英语阅读中所遇到的语法隐喻进行分析,并与一致式进行对比,有利于学生发展语篇分析能力,提升对语篇材料的理解程度。例如:

(2)The atomic nucleus absorts and emits its energy in quanta or discrete units.Each absorption marks its transition to a state of higher energy and each emisson marks its transitiong to a state of lower energy.

从例(2)可以发现,该句中有两个隐喻表达“absorption”与“emisson”。同时,该语篇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部分,第一部分中采用的是一致式的表达方式,而第二部分则存在着明显的隐喻表达,即将名词转化为动词,这种表达方式可以使得整个语篇更加流畅。此外,该例子中采用了明显的延续型主位推进模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信息的递进式推进,在保障语篇顺利展开的同时,也有利于语篇结构的扩张。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语法隐喻对于语篇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

(三)利用语法隐喻增强语体意识

在上文中,笔者对阅读材料的类型进行了分析,即阅读材料可以分为口语式和书面式两种不同类型。书面语中主要包含法律、科技等相关语体,而不同的语体中隐喻的数量与类别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阅读难度各不相同,越是正式的语体,其中隐喻的数量与难度也就越高[6]。这主要是由于在正式的英语表达中存在着大量的名词化表达。英语中大部分名词都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名词结构较多的正式语体的抽象程度要明显高于口语。同时语法隐喻的大幅度使用,也说明正式语体需要借助抽象思维来使得表达更加简洁明了。因此,在日常的英语阅读练习中,对不同语体中的语法隐喻进行研究与归类,有利于语体辨别意识与能力的提升。例如:

(3)Snow White was a happy girl. She loved to play.

(4)This is usually regarded as the opposite of ductility and malleability.It is the property of a material that shows little or no plasatic deformation before fracture when a force is applied.

对上述两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例(3)所采用的都是一致式的表达,具有明显的口语化风格,该例子摘抄于一本简单的儿童读物《白雪公主》。而例(4)中则存在着大量的隐喻表达方式,因为在科技文献的表达过程中,需要将具体的过程转化为一种现象,这就要求表达必须要将动作者省略掉,具有较为明显的正式语体的特征。从这两个例子中可以明显看出,不同语体中语法隐喻的数量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在阅读中对语法隐喻进行观察,有利于语体辨别能力的提升。

(四)利用语法隐喻培养元语言能力

语法不仅可以应用于语言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培养元语言能力,从而进一步认识到语言系统的真实内涵,有效减少在阅读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这主要是由于语法隐喻允许人们透过表面现象深入把握语言的真实内涵,这对于阅读敏感性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例如可以有效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根据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章的核心与主题,深入理解语篇内涵。例如:

(5)The input of time and effort into research is so important,it will help to achieve the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6)Investing time and money into applied research and productdevelopment is important,and the challenge of reducing knowledge to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the form of aproductis an intellectually satisfying pursuit and anobvious necessity to industry.

例(5)中“input”“effort”“production”等名词性语法隐喻,有效地将科研重要性表达出来。对这个语篇进行意义分析可以发现,该语篇的重点在于表达科研与知识的重要性,这是一个较为鲜明的观点,整篇文章必然会围绕这一观点进行论述,在阅读下文时可以从这一角度入手加深理解。而例(6)虽然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但是却需要通过大量的语言进行描述。由此可见,英语语法隐喻对元语言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反过来,通过这种练习也能提升学生的元语言能力。

(五)利用语法隐喻营造阅读意境

语法隐喻可以在英语阅读中形成一种意境,增强阅读效果,在阅读相应的字、词、句、段、章时应具有强大的想象力,实现思维拓展和辩论能力的提升。在实践过程中,语法隐喻会对阅读过程中的语气、语调和语速产生影响,使读者读出文章的味道,知道“隐在何处,喻在何方”。从汉语学习的角度讲,阅读的过程就是一种品味和表达的过程,语气、语调、语速等方面的控制,可以使读者全身心融入其中。英语阅读也当如此。

例如,沈大伟《中国走向世界:不完全大国》中,“The Chinese nation has a strong belief in peace.Many of the ancient sayings go deep in peoples mind,is doomed if it always hungry for war”说明,中国成为世界大国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可以在阅读前播放我国多年的发展成就,设置背景音乐,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提升、科技的创新、社会地位的改变、社会影响力的强化等多方面展示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形成阅读氛围和铺垫。然后带着思考、情感、想象等去阅读文章,调整对每个英语单词阅读的语气、语调和语速,“strong belief”要高亢和响亮,“peace”需要沉稳浑厚,准确清晰。这一过程中,语法隐喻可以从以下方面体现,“a”虽然是冠词,但是可以体现对这一梦想的专注、忠诚和坚持。 “strong”进行了强调,意味着这一梦想的重要性。通过合理的阅读模式和语法隐喻的使用,读者会在内心深处认识到“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正在致力于全球大国的建设,但是这一过程存在坎坷和困难,需要真心不改,矢志不移。这一过程中英语语法隐喻的使用寓情于景,寓意于文。

(六)利用语法隐喻增强想象力

英语语法隐喻属于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将事件、活动、情绪、思想等转化为实体。在实践中,英语语法隐喻可以通过文章的内容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怀和历史背景,与此同时,语法隐喻的使用还可以增强读者的想象力。一些英语单词可以使用其他形式进行替换,或者换一种表达方式,而在这一过程中,隐喻模式的使用则体现了一种思考空间的创造,只有留有“余地”,才能够令人对其产生好奇,并通过思考得出新的见解。

例如,詹姆斯.E.扬《美国大屠杀纪念馆》:“The Holocaust Museum must take them back in time,transport them to another continent,and inform their current reality.”“大屠杀纪念馆一定能带他们回到过去”,这是一种肯定的语气,说明大屠杀带给人们那种难以磨灭的记忆,载他们到另一片大陆,告知他们现实。这就增强了引入和探索的情调,使所有人想象当时的场景,而“time”“reality”都是一种语法隐喻的体现,并没有直接说明相应的时间和情况,而是留有余地,使读者可以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一种神秘,并为后续的文章内容形成铺垫,通过继续阅读全文,逐一揭开面纱,这两个词包含的层面较多,值得深入思考。

三、结语

语法隐喻在英语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也是信息传递的有效方式。语法隐喻的研究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的有效进行,因此,在阅读中必须重视语法隐喻,但是语法隐喻对学生的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文中,笔者对语法隐喻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介绍了其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策略,期望能对英语学习者有所裨益。

猜你喜欢

语体英语语法隐喻
2020年高考英语语法填空命题分析
英语语法教学策略谈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来,我们说说英语语法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语体语法:从“在”字句的语体特征说开去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语体转化的量度与语体规范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