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产教融合视野下英语教学转型发展的路径
——以新建本科院校为例

2019-02-16许吟雪全冬

关键词:产教英语教学融合

许吟雪,全冬

一、产教融合对英语教学的新要求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一批专科学校通过合并或独立等方式升格为本科院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主要受地方政府管理,承担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输送人才的重任,具有地方性和应用性。迄今为止,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数量已接近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一半,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和教学模式等方面沿袭了老牌本科院校的模式,面临着学科同化、区域服务能力差和学生实践能力不适应产业结构对人才的实际需求等发展困境。高等教育迫切需要解决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和人才需求类型断裂的问题,要站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分析问题,全面了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主要环节,从根本上建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保持一致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式等。可以说,全面做好产教融合工作,“促进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统筹协调,提高人才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是推进人才供给侧改革,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有力举措,”[1]是促进高校综合改革,加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有力举措。

高校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人才培养标准,修订多样化、个性化、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方案[2]。本科教育给企业的进步提供了高素养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调整、员工培训等相关工作和高校有很大关系。所以,企业与学校的刚性需求,决定了产教融合的重要作用,这不仅是教育改革的基础,而且还是企业进步的动力,是企业和学校二者的“必修课”。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英语教学应以育人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重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促进学校和企业对接、专业和产业对接、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对接。英语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师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改变之前“课堂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的教学意识,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认真学习新时代下英语教学的相关知识,全面了解产教融合的相关内容,遵循英语教学规律,体现新教学模式的特点,从根本上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目标。

二、构建适应产教融合的英语教学机制

(一)参与专业建设,服务专业发展

新建本科院校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学生外语方面的技能提出了明确要求。如石油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要求学生掌握一门外语,能够应用外语获取专业信息、学习该专业的最新技术,同时形成长远的眼光,体现出国际视野,可以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开展交流。

由于不同专业对英语的需求不同,因此,要构建教学内容与专业对接契合机制。第一,根据各专业学生的就业需求,调整听、说、读、写教学内容的比例,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使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相契合。英语教师应参与专业建设,根据学生在企业实践的情况,进一步改进英语教学内容与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让学生熟悉企业业务,努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实现校企双赢。第二,英语教学模式已经呈现多样化。微课、慕课等新型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各有优劣,可以根据专业需求选择不同的英语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第三,统一的教学目标不能很好地突出每个专业的发展特色。英语教师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但他们的教学任务繁重,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自我提升。为此,可以建立专业群,每个专业固定几位授课教师,教师通过集体备课,深入研究英语教学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结合点,细化调整专业的英语教学目标,以适应学生就业需求和企业发展需求。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应对不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使英语教学参与专业建设,服务专业发展。

(二)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专业契合度

第一,和大型企业合作,了解行业需求。尽管产教融合中“学校热情、企业冷淡”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3],但产教融合不能滞后,高校必须破局创新,才能解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瓶颈。学校应通过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学生动手能力,深化产教融合。尤其要让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更加真实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英语教师应与企业技术人才和管理骨干合作,共同研究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共同设计课程,使英语教学由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由封闭式独立培养向开放式联合培养转变。

第二,为微型企业服务,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产教融合不是“空中楼阁”,还需要立足办学优势深化。学校应加强校企师资互动,增加英语实训课程比重,为微型企业服务,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这既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证,也能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三)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地方本科院校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建立专业教师到企业从事实际工作或应用研究、企业技术人才和管理骨干到学校承担教学任务的双向交流机制,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加大学生英语实践技能培训力度,进而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以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为骨干,创建专业教学队伍;以实践经验娴熟的教师为核心,组建专业实训队伍。

产教融合对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规定教师应具备科学研究、课堂教学、服务地方的能力。换句话说,教师不仅要具有完成教学工作任务和进行学术研究的能力,还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产教融合模式下,英语教师应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此外,教师应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主动到相关企业实践锻炼,也可以将课堂转移到实训基地。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应突出产教融合背景下英语教学的应用性,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应根据教学需要,与企业人员合作开展科研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质量。

三、探索产教融合的英语教学模式

西方发达国家在产教融合领域做了多方面尝试,如经费投入体系、政府的政策制定、法律条文约束机制、专业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德国的“双元制”是目前产教融合的主要尝试,这种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办学主体是双元制,由企业与学校进行联合办学,企业给学生提供实习的条件,并参与到相关教学工作中;二是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他们在学校的身份是学生,在企业的身份是学徒;三是学校教师具有双元性,主要包括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和理论教师两大类。

课程设置的基础是明确教学目标,应在明确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全面分析学科相关的逻辑特点。产教融合模式下,英语教学内容应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联,并从不同角度为教学工作提供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英语教师应具备渊博的知识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帮助学生培养英语学习兴趣,通过英语解决实际问题。新建本科院校应不断丰富教师在企业中的实践经验,帮助教师融入行业,全面认识学生以后工作岗位对英语水平的要求,结合学校特色专业形成专业英语教学群,并根据企业要求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需要,促进新建本科院校英语教学的差异化发展。

此外,还应结合新建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模式,把学生当作主体、把就业当作目标、把专业当作背景,开展科学的英语教学活动。教师在教授专业技能的同时应突出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职业素养和语言学习相结合,全面实现理论和实践相融合,让学生通过实际动手巩固已有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对接,使英语教学促进产教融合,实现错位竞争。

良好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发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能监督教学活动。完善英语教师教学水平考核体系,能够激励英语教师主动学习,提升其专业实践水平和教学能力。

四、结语

基于服务需求的产教融合育人工作,是新时期进一步深化地方本科院校体制机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进一步激发大学英语教学活力的关键点和着力点,更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4]。

猜你喜欢

产教英语教学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融合菜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融合》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