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瑶族“苦乐”茶文化的内涵与研究意义
2019-02-16
(湖南农业大学 园艺园林学院 茶学系,湖南 长沙 410128)
江华瑶族自治县地处湖南省最南端,位于南岭山脉中心、潇水源头,这里的“江华苦茶”资源属小乔木型大叶类茶种,是茶树种质资源由原始乔木型向灌木型进化的过渡类型,为湖南省四大珍稀地方茶树群体之一。江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寒期短、夏无酷暑、无霜期长、湿度大、晨雾多、风速小的气候特点,森林覆盖率达78.78%,自然环境十分宜茶,以“江华苦茶”原料生产的绿茶,内含物丰富,茶多酚含量高,滋味浓,具有“苦后回甘”的鲜明特色。
文化是茶品牌的灵魂,更是助推茶产业发展的两翼之一;然而,唯有“特色”才能让品牌具有高识别度与市场竞争力,如何挖掘“江华苦茶”的文化“特色”,笔者在追溯“苦”与“茶”本义的基础上,搜集与整理江华茶树资源及瑶族历史与民俗等资料后,认为“苦茶”和“瑶族”当是“江华苦茶”文化的两个核心元素,综合凝练可形成特色鲜明的“苦乐”茶文化。本文围绕江华瑶族“苦乐”茶文化的源起、文化内涵及研究意义展开了探讨。
1 江华瑶族“苦乐”茶文化的源起
1.1 “苦”——茶之本味
茶,据《康熙字典》释义,[正字通]引《魏了翁集》曰:茶之始,其字为荼,如《春秋》齐荼、《汉志》荼陵之类。陆、颜诸人,虽已转入茶音,未尝改字文。惟陆羽、卢仝以后,则遂易荼为茶。其字从艸从人从木。据现有资料研究表明:“茶”字始现于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唐玄宗撰《开元文字音义》,书中将“荼”字减去一横,称之为“茶”[1],但人们习惯将“荼”与“茶”通用。直到约30年后,陆羽撰写《茶经》时统一使用“茶”。《茶经》中记载了唐以前,茶的称呼多样:一曰荼,二曰檟,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随着《茶经》的流传,“茶”字才得到广泛的使用直到今天。由此可见,茶字的定形已有1200 余年的历史。
距今约2500 余年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尔雅·释木》曰:“槚,苦荼也”,即后来的“苦茶”。从“苦荼”之名隐含着人们最初对茶味的体验即“苦”。继后诸多文献也有相似描述,如唐代的《千金翼方》和《新修本草》记载茶味“甘苦”;《备急千金要方》记载茶味“苦、咸、酸”,虽表述略有区别,但总体是以“苦”味为主。根据奚茜的统计,历代141 条“茶味”相关记载,其中96 条认为茶味“苦甘”“甘苦”或“微苦微甘”,占68.09% ;29 条认为茶味“苦”,占20.58%;10 条认为茶味“甘”,占7.09%[2]。可见茶味之“苦”特征明显,得到大家一致的认同。何谓“苦”,《辞源》上关于“苦”的释义有:①草名。一甘草;二苦菜,即荼。②五味之一,与甜和甘相对,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指人的感觉难受,劳累,艰辛。③劳苦。④困苦。⑤勤劳。⑥苦干。为某事所苦。⑦极力,尽力。[3]可见,“苦”与“荼”在名词上相通,茶之本味“苦”,与甜与甘相对。
陆羽《茶经·五之煮》曰:“啜苦咽甘,茶也。”一语见的地指明了“先苦后甜”,“苦尽甘来”则是茶的基本特性。纵观历代茶名如“香茗”“春芽”“仙茶”等,多数极尽溢美之词;而独“江华苦茶”,其种则延续了古老的茶树资源,制成茶产品后滋味浓厚,茶多酚含量高,饮时“苦”味明显,饮后“苦后回甘”。“苦茶”之名朴实无华,不忘其本,真实地表明了茶之本味。
1.2 “苦”——瑶族特色文化
瑶族分布于全世界,总人口380 多万,中国境内280 多万,有10 余个瑶族自治县,其中江华瑶族自治县瑶族人口达34 万余,排名第一,江华因此被称之为“神州瑶都”。瑶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苦”文化。
1.2.1 苦难历程
瑶族是古代东方“九黎”中的一支,传说瑶族为盘瓠和帝喾之女三公主的后裔,是一个具有久远历史和文化的民族。瑶族最早生活在黄河流域,后因战乱,导致瑶族多次被迫迁徙、大分化、大组合的局面。公元前3 世纪到公元2世纪,瑶族先民主要生活在湖南北部,以长沙、武陵或五溪为居住中心,在汉文史料中,与其他少数民族合称“武陵蛮”“五溪蛮”。5~6 世纪时,向北迁;13~17 世纪,他们被大量南迁,广东和广西成为他们的主要居住区。17 世纪,部分瑶族人又从广东、广西分别迁入贵州和云南的南部山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瑶族克服了种种困难,历尽千辛万苦,以“今日是此山,明年又别岭”的特点,频繁游耕于华南及东南亚的广大山区,而且为了免遭“用兵诛锄”之苦,“进山唯恐不高,入林唯恐不密”,出现了“岭南无山不有瑶”的分布局面。瑶族长期处于刀耕火种、粗放简陋的耕作生产状态,在冬春时砍倒树木,晒干焚烧后,就在火灰中下种,不再中耕施肥,坐等秋季收获。耕作三四年后,土地贫瘠,不能再种,就任它荒弃,另外开垦新地,导致了他们过着艰辛的不定居的迁移生活,并逐渐形成了特有的游耕方式[4]。20 世纪,部分瑶族迁徙至越南、老挝、缅甸、泰国及美、法和加拿大等国居住,一个源自华夏黄河流域的古老民族终于发展成为国际性的民族。可以说,瑶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又是一个世界性的民族。瑶族史歌——《盘王大歌》里所唱颂“天下瑶人同根生,分散天下去流落”记录了瑶族发展过程中的种种苦难。
1.2.2 苦其心志
历尽艰苦的瑶族,不管流落世界何地,始终传唱《盘王大歌》,不忘其典,不离其宗。对瑶族人民来说,它是“千唱唱不倦,万听更新鲜”,用以缅怀先辈的功劳,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最早瑶族对茶的利用源自瑶族始祖盘王以茶解毒的传说,也因此有瑶茶之称。此外,瑶族三个支系中的其中一个支系名之茶山瑶,其名隐含着先民对茶的最初记忆。瑶民生活中,宁可三餐无酒,不可一日无茶;上山劳作一罐茶,会客招待一碗茶,三五成群一壶茶,嫁女娶亲一蛊茶。瑶族只有口头语言,却能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了对传承对茶的认知和崇拜。瑶族视香茗为苦茶,是对传统的尊重,更是对其中所含文化意义的不舍,这也造就了瑶族人民特别能吃苦与特别勤劳的特征。
1.2.3 苦中作乐
“苦中作乐”是珍重生命的态度,是生存智慧的体现。历尽艰苦的瑶民,却始终对生活充满着无比的热爱。
吃有“十八酿”。智慧的瑶族同胞凭借着水豆腐、辣椒、魔芋、山笋、茄子、苦瓜、牛耳菜、香菇、丝瓜、莲藕、冬瓜和萝卜等常见食材,创造了“瑶家十八酿”的美食名片。
“穿有五彩衣”。从汉代开始,瑶族先民就开始在服装上染、织、绣饰图案纹样。瑶族妇女对服饰进行装饰的方法和手段是变化无穷的,有时单以蜡染和挑花进行装饰;有时则把蜡染、挑花、刺绣、织锦等几种不同的工艺混合运用,使服饰更为丰富艳丽。据统计,瑶族服装的款式多达100 余种,头饰也不下100 余种。一个民族的服饰具有如此之多款式,实为罕见。
“乐有欢乐节”。瑶族拥有自己的节日、乐器、习俗、历史、文化和美丽传说,形成了为始祖祈福的盘王节、纪念歌仙的赶鸟节及击鼓歌舞的“奏铛”等瑶族民俗和歌舞形式。其中奏铛是瑶族最古老的民族民间文化娱乐形式,史家谓之“踏谣”,译成汉语则是做鼓乐,亦为作乐。体现了瑶族同胞“苦中作乐”的生活态度和积极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苦”“茶”“苦茶”名词释义来看,三词相通相联,缘于茶的本味“苦”,故名“苦荼”,而“荼”又为“茶”字的前身。正是基于茶味本“苦”“苦而回甘”的属性,以及瑶族“苦难历程”“苦其心志”“苦中作乐”的特色文化,奠定了江华瑶族茶文化的“苦乐”的鲜明特色。
2 “苦尽甘来”——江华瑶族茶文化的核心思想
2.1 “苦尽甘来”的“茶味”感官体验至文化升华
如前所述,“先苦后甜”“苦尽甘来”是茶的基本特性,符合茶带给人的物理感受。同时,人们自唐代以来就认识到茶之“苦”有益于身体健康。如苏敬(生卒年不详)等人奉敕编纂的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新修本草》中记载:“茗,苦荼……主痰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秋采之,苦茶,主下气,消宿食”。华佗《食论》说:“苦茶久食,益意思。”在茶饮普及过程中,文人们将茶天然“味苦”之性赋予人文情趣,雅称“苦口师”。清代陆廷灿辑《续茶经七之事》引《诗话》:“皮光业字文通,最耽茗事。中表请尝新柑……筵具甚丰,簪绂从集。才至,未顾尊罍,而呼茶甚急,径进一巨觥,题诗曰:‘未见甘心氏,先迎苦口师。’众噱曰:‘此师固清高,而难以疗饥也。’”[5]皮光业为晚唐著名诗人皮日休之子,经他豪饮之后,茶就有了“苦口师”的雅号。由于茶具有“茶性俭,宜精行俭德之人”的文化功能,又有“香气宜人”“苦而回甘”“久饮不腻”的物理特征,茶之“苦”味喻为君子“苦心励志”的情操。如宋代刘一止《允迪以羊膏瀹茗饮吕景实景实有诗叹赏仆意未然辄次原韵》:“森森正味苦且严,玉质无暇谁敢戮”。宋代岳珂《茶花盛放满山》诗有:“洁躬淡薄隐君子,苦口森严大丈夫”之句[6]。
事实上,在我国悠久民族传统文化中,物理学意义上“味觉”的“苦”,早就被赋予了丰富厚重的文化色彩。诸如“苦尽甘来”“苦中作乐”“苦其心志”“苦口婆心”等众多具有独特哲理的成语典故人们耳熟能详,“吃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一种奋斗拼搏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成为中华民族奉行的人生格言,也是教人育人最基本的方式方法。由此导出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警世与励志格言。
2.2 “苦尽甘来”的江华瑶族至普世追求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央政府在瑶族主要聚居区成立了湖南江华和广西金秀等10 多个瑶族自治县,长期处于漂泊状态的瑶族获得了新生,他们安顿下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家园的建设之中,瑶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面貌焕然一新。瑶族同胞们“苦尽甘来”,充分享受到了当家作主的权利,过去长期漂泊迁移、民族歧视、民族压迫的历史宣告结束,迎来了一个阳光灿烂的新时代。走近今天的江华,美丽的瑶服和美味的瑶食都成为江华靓丽的风景,每年的盘王节更是成为全民欢歌载舞的盛会,江华苦茶的资源再度进入民众的视野,其独特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吸引众多有志之士投身茶产业的发展。而伴随着江华茶产业的发展,“神州瑶都,梦里桃源”将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苦尽甘来”不仅是瑶族同胞的生活写照,更是人类共同的向往。无论是滋味上还是情绪体验的生发,“苦”“甘”与道教文化符号“阳”“阴”图的幻化哲理如出一辙。“苦”与“悲”“难”等同义,“甘”与“甜”“乐”同义。“苦尽甘来”“乐极生悲”正是“否极泰来”的另一种表达。因而“独苦不甜”的日子不能给人以希望;“独甜不苦”的生活只是虚妄;唯有“苦尽甘来”最合社会发展规律,成为普世的追求。
3 江华瑶族“苦乐”茶文化的研究意义
3.1 “苦乐”是塑造江华苦茶品牌的最佳文化
“苦乐”文化从物质到文化恰当地诠释了江华苦茶的特色与底蕴,“苦”茶之名,与不可胜数的“灵芽”“瑞草”“甘露”等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唯一识别性。江华苦茶,味“苦”是内含物丰富的体现,“苦而回甘”是质量优的标志,此可成为“江华苦茶”的品质符号,且在文化上有较大拓展空间,如“苦口森严”“苦行励志”的君子品性;“敢于吃苦”“先苦后甜”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弘扬,具有良好的社会基础。
3.2 有助建立在辨证哲理和心性学基础上的“苦乐观”
首先,从感官体验上,正确认知茶之本味为“苦”,“苦而回甘”是优质茶的体现。茶味之“苦”有益身心。通过对“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生、社会的本体意义的挖掘整理,融合从“苦后回甘”的“品茶如品人生”体验,逐渐建立“苦为世间本然、苦乐互化自然、苦尽甘来必然”的“苦乐观”,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从“苦”到甜、到乐、到成功、到幸福的生活理念。
3.3 有助弘扬“乐于吃苦”“敢于吃苦”的优良美德
当代,物质财富高度发达,在“蜜罐里”成长,尤其是在“独生子女”的宠爱培养模式下的青少年,害怕困难、无挫折承受力及不能吃苦等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艰苦奋斗”“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传统渐行渐远,因而“先苦后甜”苦茶文化的弘扬具有非比寻常的时代意义,不仅能引导青少年从一杯茶中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德,还有助树立正确的“苦乐观”,从而培养应对“困难”“挫折”的能力。在社会日益繁华的今天,弘扬“吃苦”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江华苦茶真实呈现出了一种以“苦心”传递“和谐”的绝妙现象,构成了别具一格的苦茶文化内涵,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值得深挖并增益传播。
茶道通过礼乐的形式实现“和”的核心价值观。其中仪是礼的形式表现,乐则是苦的终极。明代文学家刘基作《苦斋记》曰:“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常人一般多厌苦而耽乐,而不知道苦乐相互倚伏、乐从苦出的真理。“苦茶”的“苦乐”文化正应验了这一客观规律,期待聚众人之智将江华苦茶的优秀文化展开深度研究,必将造福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