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准备?情境?活动

2019-02-15龚宗泉

考试周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思考初中历史生活化

摘 要: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也是现在的根源,所以人类知史而能开阔心胸,深邃心灵,并强大把控命运的能力。因此,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历史,若能与学生的生活关联起来,不仅能达到以上功效,还能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入一种契合他们形象思维的愉快而高效的学习氛围中。本文从准备素材、创设情境和开展课外活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思考

意大利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曾说过:“死亡的历史会复活,过去的历史会变成现在。”因此,梁启超亦倡导要让历史“使国民察知现代之生活与过去、未来之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对之最简单而直接的理解便是,历史不仅是过去的事,也可能以各种形式,再现在今天的生活中,因此历史教学应当与学生当下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这一方面符合义教阶段《历史新课程标准》“从历史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的要求,同时也是教学中以生为本理念的体现,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发现,历史是与他们所熟悉的生活有紧密联系的,是能让他们所学的历史立马学有所用的,从而易化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争取能因此而进一步促进他们形成主动记忆、自发交流、积极探索的学习能力。在此以我教学中的三个相关步骤对此展开阐述。

一、 了解学生,准备生活素材

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不时有这样的经历:自己曾在路上看到的人或事,在不久后某一天上课时,忽然发觉与教学内容很有关联,于是立刻用来举例论证,每到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都会相当集中。这说明,生活常反射着历史,而学生特别喜欢老师把历史拉近到现实。但这样的机会也不是每节课都有,并非所有的生活素材都能用于教学,所以,既然学生喜欢,那么教师就有必要对生活进行观察、甄别,从中有意识地挑选那些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以备教学设计之需。毕竟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的事,教师的教学目标必须通过学生这个主体实现,教师若能事先准备好生活素材,备课时根据学生的基础、兴趣、状态等精心选用,则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其实,新课改后的初中历史人教版教材,已经增加了不少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内容,如七上第一课的“活动与探究”就有一个看图分析,让学生考虑:若自己使用当年北京人的该石器时怎样操作,设想用来干什么最方便。纵观整套教材可以发现,它的生活化素材主要是适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共性的,而我的学生还具有更多的个性,因此我所存储计划增加到教学中的生活素材,一般都是更适合我的学生的,这样既避免了与教材的重复,又进一步贴近了学生。

在准备生活素材时,我通常有两种做法,一是比较被动的,就是将遇到的生活原型录入自己的材料库,二是很积极的,即有意识地寻找生活中能够为己所用的资源。当然,平时积累的材料大部分来自前者,后者较少,一般都是在自己上课用了某些生活素材,获得很好效果之后的余波。有一段时间对此事难以自拔,凡自己遇到的所有,首先想到的就是能不能為教学所用,包括所看到的学生课堂表现,所发现的微信群群友发的生活小视频,所听到的路上行人对话等,第一时间反映出来的就是:我上哪一册哪一课的时候,可以用上这个内容。同时在脑子里设想着可以怎样使用,并马上根据现场情况,以关键词或直接入库的方式记录下来。

二、 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

创设情境事实上是一种代入式教学,就是想方设法将今天的学生,拉入所上内容的历史时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也可以用当下流行的一个词语“穿越”来概括。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他们在适合自己的形象环境中学习会轻松而高效,所以,用现在能找到的,与教学内容时期相当的仿品,或表演图片,生活、动漫等视频,都能带着学生逆历史的长河而上,更不用说营造一个整体氛围了,或组织学生模拟古代的活动,或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材角色扮演等,愈发能使他们整个沉浸到那时那地的处境之中。

上七下十一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时,我以模拟旅游北宋都城东京的方式,引领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在展示了《清明上河图》导入之后,我这个导游简单说明了今天的行程,便开始了东京衣食住行和娱乐、节日的体验;首先出发前要“穿”,我用电子白板一一播放了北宋不同阶层人的服饰,让学生从中挑选他们喜欢的,选择鞋子的时候,特别说明了一下“三寸金莲”及其社会含义,于是进入了相应的角色扮演;然后开始出行,也同样展示了北宋人“行”的几种工具:马、骡、驴、牛车、驴车、轿子和船,又从小地图上点出几个街景目标,让学生选择最舒服、最快的出行工具;到达目的地后,展示沿街摆放的众多食物,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喧哗,他们兴奋地大声喊着:“喝酒喝酒!”“你吃药你吃药。”大家瞬间笼罩在开心的氛围中;后边的住、娱乐和节日,也都是在形象的情境中完成的。一节课一日游,在回味和问题中结束了,学生留下的印象比以往任何一节讲读课都深。

三、 开展活动,走进生活圈子

按照《义务教育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提倡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包括组织辩论会,进行社会调查,讨论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等,虽然只是建议,但我觉得对我的一帮性格活泼外向的学生特别适用,每次活动开展起来都是有声有色,尽管有时所花时间比较多,但学生的收获更多。因此,我总是鼓励他们多结合他们的生活,开展历史课外活动,开始是我提想法,然后带着课代表等几个骨干学生设计和组织活动,后来骨干学生参与多了,比较熟悉思路和流程后,我便让他们自己构思和设计,我只是最后把把关,作一些精细的修订,进行这些修订时,我都要跟他们解释为什么,最后他们的设计和组织能力大幅提高,很多想法都比我的要周全,更切合学生实际,于是大胆放手。

八下第三课的《土地改革》,讲述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初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课堂上,我以讲授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结合合作探究的方式,基本实现了了解土改的意义、开展和完成情况等教学目标,但由于本课内容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内容上,都与学生有较大的距离,因此很难让他们产生亲近感,新课教学结束后,我明显感觉到学生其实并没有进入其中,结合我班里大多都是农村学生的现状,于是我在课堂小结的时候布置了一个生活实践作业,让学生课后进行相关调查,通过采访有土改亲历的老人,或者查阅网络、乡土资料等,进一步感受土改前后自己的家乡有何变化,具体的组织由以科代表为首的骨干小组负责。结果他们按兴趣或自己的便利选择调查方式,自由组成调查小组,分工合作,对教材进行了很多生动、详实的补充,更加深了自己对那场遥远的土改的体验。

我们常说教学要激活学生兴趣,要营造情境,要推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等,这些都能通过生活化教学法实现。一个教师要想熟练运用生活化教法,首先得熟知教材内容,然后就是必须结合学情,通晓家乡历史,关心社会热点,重视社区、学校、家庭等生活资源,还要明白古今链接的方法……因为其中既有学生触手能及的近身生活,也有他们感兴趣的外围生活,而最后一点是教学运用时的必须中介物,当这些掌握好、运用好的时候,生活化教学就基本能运作起来了,但若要想挥洒自如,教师还必须强化实践,让熟中生出巧来。

参考文献:

[1]张秀娟.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J].时代教育,2018(6):126.

[2]杨海霞.联系生活,巧用史料——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学资源的利用思考[J].新课程导学,2014(1):64.

[3]周子英.浅析新课改下初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策略[J].教育科学:全文版,2016(11):00193.

[4]廖蓉.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以生活化来提高课堂有效性[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5).

作者简介:

龚宗泉,高级教师,福建省龙岩市,福建长汀县新桥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教学思考初中历史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