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9-02-15谈惠娟

考试周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培养对策自主性阅读能力

摘 要:近年来,小学学校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逐渐提高了对小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提升的关注度。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小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这不仅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人才要求,而且还能深化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本文首先分析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培养的必要性,然后结合阅读实际提出自主性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对策。希望本文探究能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借鉴,这对小学生阅读自主性提高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自主性;培养对策

现如今,新课改逐渐渗透于小学课堂,应用自主性阅读模式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这不仅是对传统阅读方法的创新,而且还能锻炼小学生阅读思维,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由此可见,该论题具有分析必要性和迫切性,论题探究如下:

一、 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 现状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自主性阅读观念传统。虽然新课改理念不断创新,但小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未能随之跟进,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仍沿用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小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会渐渐降低阅读自主性,对教师严重依赖。其次,阅读方式单一,教师仅根据已有教材内容传授阅读知识,渗透阅读内容中心思想。长此以往,会限制小学生阅读思维,导致学生对阅读学习失去兴趣,这意味着自主性阅读能力培养工作开展会遇到较多阻力。最后,个性化阅读教学工作形式化推进。由于小学生阅读基础以及阅读水平存在差异,教师只有以学生为中心,制定个性化阅读教学方案,才能真正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这对学生自主性閱读能力提升有重要意义。但实际上,教师为完成阅读教学任务,不注重设置阅读问题,对学生阅读思维启发漠不关心,这对自主性阅读习惯培养有不利影响。

(二) 意义

小学阶段学生的三观还尚未完善,并且学生的自我约束力较差,学生极易在好奇心的引导下分散注意力。同时,这也是培养小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的最佳时机。培养小学生提高自主性阅读能力,一方面能够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拓展学生阅读视野、丰富阅读量,这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因为语文阅读与语文写作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提高后,写作能力自然会增强,并且能为今后语文写作奠定良好基础。

二、 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对策

现如今,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培养现状不容乐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制定自主性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措施,不仅能够打造高效阅读课堂,而且还能挖掘小学生阅读潜能,全面调动小学生阅读热情。

(一) 激发学生自主性阅读的兴趣

教师为提高学生在阅读中的地位,使学生感受到做阅读主人的乐趣,应尽可能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促使学生树立阅读自信心,进而调动学生主动阅读的积极性。例如,教师为学生布置分角色朗读任务,教师将《西游记》某段设置成阅读情境,并为学生留有充足的自我练习时间,以便学生更好地揣摩角色心理,进而完全投入角色阅读状态,最终能够加深学生的阅读印象。此外,这对学生自主阅读意识激发、自主阅读能力提升有重要意义。

(二) 调整自主性阅读教学方式

小学生家庭背景、阅读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化的基础上,推进自主性阅读教学策略,在强化学生个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态度,引导学生带着疑问完成阅读任务,这对学生阅读思维能力锻炼有重要意义。例如,阅读《桂林山水》文章时,学生阅读过后,能够了解文章写作顺序,并且能被优美景色所感染,有身临其境之感。由于学生的阅读水平高低不等,在学生实际阅读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阅读辅导。例如,对阅读水平较低的学生,进行兴趣培养和基础性辅导;对阅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创新性和提高性辅导,进而促进班级内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提高。同时,能够完成自主性阅读能力培养这一教学任务。

(三) 丰富小学生阅读量

小学语文教师为学生推荐适合的阅读读物,这对学生阅读量丰富、阅读思维拓展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将早晚自习的半个小时作为学生的阅读时间,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资料、设置图书角,将《百年孤独》《偷影子的人》等优秀读物引进课堂,以此丰富小学生情感,促使学生领悟到阅读的积极作用。因为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时,极易遇到生字、生词,再加上教师不能时刻在身边为学生解答阅读困惑,但为了提高小学生阅读自主性,学生在阅读期间应准备工具书,标记生字词于笔记本,利用工具书逐一查找,不仅阅读效果不会受到影响,而且小学生的自主性阅读效率会大大提高。

除了上述介绍的几种措施外,小学语文教师站在新的角度诠释自主性阅读,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研读空间,在其中发挥指导作用和参与作用,这对师生关系增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坚持批判性阅读原则,即学生要想实现创新阅读目的,应具备批判意识,针对阅读文本的内容以及观点勇于批判,并围绕阅读问题展开讨论,这对学生发散性阅读思维培养有促进意义。自主性阅读为个性化、批判性阅读奠定良好基础,实际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意识最为关键。

三、 结论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自主学习策略,这不仅是对传统阅读教学方式的创新,而且还能加强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有重要意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自主性阅读能力时,应探索适合的阅读教学方法,通过激发学生自主性阅读的兴趣、调整自主性阅读教学方式、丰富小学生阅读量等措施完成阅读教学任务,这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深化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冯彬.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才智,2012(3):70.

[2]张小新.阅读与悦读——谈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上旬,2014(12).

[3]屈兴瑞.浅谈小学思想品德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学周刊,2015(19):85.

[4]沈红,王毅.阅读与悦读——谈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J].时代教育,2013(12):223-223.

[5]周荣.浅谈小学语文自主性阅读能力的培养[J].文学教育:中,2017(6):96.

作者简介:

谈惠娟,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中石油希望小学。

猜你喜欢

培养对策自主性阅读能力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浅议
公安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对策初探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对我国文化经纪人的素质培养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维护科学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