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芍陂水利工程保护与发展的战略思考

2019-02-15朱立琴王黄莫楠郑大俊

水利经济 2019年1期
关键词:水利水利工程文化

朱立琴,王黄莫楠,郑大俊

(1.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2.江苏省“世界水谷”与水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南京 211100)

中国治水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兴水利、除水害的水利史。水利工程在促进社会进步、历史演替、文化传承和文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智慧的象征、历史的浓缩和文明的载体。它们巨大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使水利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2009年,水利部规划计划司下发《关于在用古代水利工程和水利遗产保护规划任务书的批复》(水规计[2009]204号),以及2010年,水利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展开在用古代水利工程和水利遗产调查工作的通知》,都敦促了古代水利工程和水利遗产的保护与规划工作的开展,使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技术和优秀文化可以得到完备的保护和长足的发展,而芍陂就是我国古代水利遗产中最具典范的工程之一[1]。

芍陂,位于今安徽省寿县境内,距今已有2 60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留存在用的年限最为久远、结构布局最为系统、功能最为完善的蓄水灌溉水利工程[2-3]。芍陂兴废交替贯穿了淮河中游区域历史进程,对整个淮河中游平原的发展和繁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4月视察安徽期间指出:“芍陂是我国历史上很早的水利工程。”同年9月,时任水利部副部长的李国英在安徽省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加强禹会村、芍陂等文化遗址的抢救性保护和发掘”。2016年10月,安徽省第十次党代会期间,省委领导也指示寿县要依托芍陂、古城、八公山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打好文化旅游牌。同时,芍陂的巨大价值吸引了科研工作者的关注,众多文献如郑肇经的《关于芍陂创始问题的探讨》、刘治品的《芍陂的兴废及原因》、周波的《芍陂灌溉工程及价值分析》、谢三桃的《安丰塘水利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策略》等,分别对芍陂的创建、演变、价值与遗产保护等方面进行了探究,但对芍陂的保护与发展仍缺乏系统和宏观的思考。本文从整体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芍陂水利工程保护和区域整体发展进行了战略思考,从而为芍陂保护与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其他古代水利工程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

1 芍陂水利工程的历史

1.1 芍陂水利工程的形成发展

芍陂水利工程始建于春秋中期楚庄王时期。芍陂水利工程所在的寿县,地势特殊,其西、南、东三面均有山脉分布,较高的地势使得北坡之水需经寿县等地方可汇入淮河[4],因此,在修建芍陂之前,寿县应是旱涝频繁。当时的楚国令尹孙叔敖,为解决旱涝灾害,开凿稻田、发展农业、保证军民用粮,从而辅佐楚王创立霸业,兴修了芍陂水利工程。孙叔敖根据芍陂所在地区的地形特点,将西、南、东面的山谷流水汇集于芍陂,并通过斗门的建造控制汇入的水量,后又依据实际蓄水情况在西南方增建子午渠,以保证芍陂蓄水量,使其终达“灌田万顷”的规模[5]。

芍陂水利工程主要由陂堤、引水渠、泄洪闸坝、灌溉渠道、灌溉斗门等组成,是一座引、蓄、灌、排较为完整的陂塘灌溉工程[3,6]。在其2 6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塘面由周一百二十余里,扩大为二百二十四里,晚期萎缩成为五十余里,其历代面积变迁如图1所示;斗门则由初建时期的5座,增至隋开皇年间的36座,清代经多次维修改为28座,1949年整合为21座,1950年恢复整治10座斗门并成24座,后经多次调整,现斗门为21座,这些斗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作用;期间减洪闸、坝的增设,也使灌区内的灌溉网逐渐完善[7-8]。芍陂历经多次兴修,合理的工程布局、因地制宜的规划,使其始终对地区农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图1 历代芍陂变迁

1.2 芍陂水利工程的功能发挥

芍陂为四面筑堤的平原水库,其创建者孙叔敖倚靠地势筑堤拦蓄,并建造闸门吐纳川流以控制水量,这种“水涨则开门以疏水,水消则闭门以蓄之”的拦蓄布局,遇旱有水润田,遇洪有道疏之,能蓄能排,蓄泄兼备,合理调控了水资源的存储空间。研究表明,根据现有水文数据测算可以明确芍陂水利工程对不同频率的洪水拦蓄量在1.4亿m3左右,这个拦蓄量基本与芍陂自身的库容(1.71亿m3)接近。如此显著的工程效益在早期的水利工程中尤为杰出,反映了当时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科技水平,并且为之后水利工程的开凿起到了杰出的示范作用,例如闻名遐迩的都江堰和郑国渠等古代水利工程[9]。

芍陂选址科学、因势利导、取源充沛、灌排自如,目前仍然保留着19世纪工程格局和运行方式,并且持续发挥着重要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综合效益。芍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融入自然的建设理念,工程的科学性、独特性和可持续性,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科学的治水理念和先进的工程技术。早在1988年芍陂就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历史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芍陂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国际灌排委员会将芍陂认定为“全世界可持续灌溉工程的典范”。

1.3 芍陂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

芍陂水利工程体现了极高的古代水利工程科技水平,在灌溉、防洪、除涝、航运、旅游等方面也发挥着作用,具有重要的文化经济多重社会效益[10]。

文化方面,芍陂水利工程蕴含着丰富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包含的众多的工程实体、怡人的自然景观以及古寿春城风貌是芍陂水利工程文化的重要载体;官方和民间结合的管理模式保障了芍陂灌溉农业持续发展运用的优秀制度文化的传承;精神文化作为芍陂文化的核心,浓缩于历代修缮与治水中,始终保留着的“顺势而为、人水和谐”的理念,以及孙叔敖的治水思想及个人治水品德衍生出的无私抗洪精神。

经济方面,芍陂建成后,淮河以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粮食的丰收,使其成为楚国当时除江汉地区之外的又一个经济中心。楚国因此国力增强,为其之后争霸中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战国末年,在楚国丧失了江汉地区之后,以寿春城为中心的淮南地区便成了楚国赖以生存和延续的基地。逐渐地,芍陂所在的寿春成为该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和军事重镇[10-11]。

2 芍陂水利工程及存在问题

2.1 芍陂水利工程现状

2.1.1 工程现状

1949年以来,灌区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对芍陂进行了综合治理,开挖东干渠,沟通淠河总干渠,引来大别山区的佛子岭、磨子潭、响洪甸三大水库的水,芍陂成为淠史杭灌区一座反调节水库[3]。芍陂塘面积为34 km2,环塘现有各类涵闸34座,灌区内共开挖分干渠2条、支渠54条、斗渠151条、灌溉农渠298条,总长678.3 km。设计灌溉面积为67.3万亩,实际灌溉面积可达90万亩。

如今的芍陂依然在运作并影响广泛,其因势利导、庞大完整的灌溉体系,为周边灌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尽可能完善的水利保障,达到了科学管用、永续发展的目的,实现了区域人水关系的和谐,对当今社会解决水生态环境问题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12]。此外,芍陂不仅在物质方面,诸如提高粮食生产、改善农民生计、促进农村繁荣、减少贫困等方面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精神方面,芍陂也凭借着自己独特的文化遗存,丰富了文化内涵,提高了区域文化软实力。尽管如此,芍陂水利工程如今依然存在着大量的问题需要解决,譬如,灌区灌排渠系虽已形成统一调度的格局,但渠系建设因陋就简,标准较低,大部分为土沟土渠,均未采取防渗衬砌,渠系普遍存在建筑物不配套、渗漏、坍塌、淤积等问题[13]。

2.1.2 保护及发展利用现状

芍陂塘水域广阔,风景秀丽,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著名的古代八景——“五里迷雾、老庙木塔、沙涧荷露、红井晚霞、凤凰观日出、皂口看夕阳、利泽赏明月、石马望古塘”便是只有在芍陂才能欣赏到的不可多得的风景奇观。此外其人文景观资源也较为丰富,存有孙公祠、环塘碑亭、古城遗址等。但经过千年风雨的冲刷,除了沿塘北堤的孙公祠外,诸多自然景观与人文古迹已经消失殆尽。总体来讲芍陂的保护与发展尚处于原始阶段,缺乏科学合理的宏观战略指导[13-14]。

2.2 芍陂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

2.2.1 缺乏科学系统的宏观发展思路

迄今为止,学者对芍陂的研究多集中于历史与价值方面,对其未来的发展缺少深度研究,鲜有科学系统的思考;政府则缺乏相应的研究政策,缺少芍陂与区域联动的宏观规划。而科学系统的宏观发展思路是芍陂保护与发展的指导,是彰显芍陂丰厚生态环境价值、历史遗产价值、人文科技价值以及可持续发展活力等综合实力的要素。因此需要从历史的长度、战略的高度上加以考量,以科学系统的宏观发展思路谋划芍陂的保护与发展规划,达到战略创新、规划创新、发展创新、管理创新的目的。

2.2.2 工程与文物遗址急待修复

灌区有诸多工程需要维修提升质量。芍陂水利工程历经千年,长期负重运行,工程设施毁坏老化严重,灌区灌溉渠道多有堵塞,自然渠系绿化生态缺失,极不适应当今农业灌溉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也不适宜“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和“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头衔。

芍陂及灌区残存遗迹的修复也同样刻不容缓。作为世界陂塘文化先驱,灌溉工程的鼻祖,由于保护不到位,芍陂的历史遗迹残存屈指可数,历史内涵的匮乏难以支撑其作为遗产传承,其周边的诸多工程遗址和文物包括残存的水坝遗址、涵闸,以及传说的古塘八景都亟待保护、挖掘、修复和重建。

2.2.3 芍陂的综合利用效能急需开发

芍陂作为历史悠久的灌溉工程,是全世界可持续灌溉工程的典范,号称“天下第一塘”,素有“芍陂归来不看塘”的美誉,具有很高的科技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经济价值,其在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中所持续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因此开展保护和发展芍陂水利工程工作已经成为淮南乃至安徽省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求,这就要求保护和发展研究应坚持以科学保护为前提、深度挖掘为基础、综合开发为路径,从而以社会综合效益推动区域经济、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但目前由于基础研究较为薄弱、价值挖掘不够深刻、宣传教育力度不足,使得芍陂目前的利用功能相当单一,并未打造出属于芍陂的一个品牌,在行业内外知名度都不够高,长期以来社会公众对芍陂的社会价值认识不清,区域竞争力不足。由此可见,芍陂的保护与发展研究迫在眉睫。

2.2.4 管理制度尚待完善

芍陂灌区现由副科级事业单位寿县水务局安丰塘分局进行管理,其管理范围包括水库区、灌区和生产生活区,行政区划包含芍陂灌区南部7个乡镇,但同在范围内的水利工程遗址和文物等另由县文化广播局进行管理,这其中存在着职能交叉、管理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易使文化遗产保护不到位的情况发生,导致芍陂的水利功能和社会价值无法得到完全的开发和有效的发挥[13]。

3 芍陂的定位及保护与发展建议

3.1 芍陂的战略定位

3.1.1 战略定位目标

塑造“中国芍陂·世界之最”的总体定位,依照以文化为灵魂、民生为根本、生态为基调、艺术为特色、数字为辅助、产业为动力的发展思路,通过文化芍陂、民生芍陂、生态芍陂、艺术芍陂、数字芍陂、产业芍陂等六大特色亮点,使芍陂的文化影响力、农业水利现代化水平、人居环境质量、生态文明程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对外形象和综合竞争实力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全面实现“中华明珠、弘古创新、碧水清陂、水美生辉”的发展愿景[15-17]。

3.1.2 战略布局

以弘古创新的“文化芍陂”、治水兴邦的“民生芍陂”、人水和谐的“生态芍陂”、水美生辉的“艺术芍陂”、智能高科的“数字芍陂”、绿色低碳的“产业芍陂”为六大特色进行战略布局:①通过芍陂古老水利工程文脉的传承、发展、创新,形成芍陂精神价值体系和物质文明体系的文化系统;②在总结古代治水理念、工程体系及兴衰演变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手段,提出中国芍陂“古今融合”的防洪排涝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战略;③逐步恢复和加强芍陂的生态功能,协调发展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系统,建立高效、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芍陂”;④通过充分发挥芍陂“水美、山美、历史美”的特点,构建独具特色、融合古都风貌与现代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水景观体系;⑤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数字3D、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手段将芍陂的形成发展展望进行数字化虚拟实现;⑥打造“中国芍陂”特色的产业模式、信贷政策、融资渠道、风险管控机制等,最终形成具有芍陂特色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之路。

3.2 芍陂保护与发展的建议

3.2.1 规划建议

芍陂保护与发展的整体规划以创新为引领,坚持整体性、特色性、生态性、本体性、创新性、效益性六大原则,打造“中国芍陂·世界之最”的核心品牌,将全面保护芍陂的水利、文化等遗产与大力发展周边产业相结合,坚持深入挖掘芍陂的科技、文化、社会等价值,塑造芍陂新时代的新形象,扩大其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实现芍陂的全面保护和永续发展。

规划将文化芍陂、民生芍陂、生态芍陂、艺术芍陂、数字芍陂、产业芍陂六大战略布局作为视野,对芍陂进行全方位开发。规划内容包括:梳理芍陂历史文脉,发掘其遗产价值,创建和升华“中国芍陂”的文化品质和发展意义;考察芍陂水文条件,优化防洪排涝技术,平衡水资源配置,开展流域水利综合规划和现代化灌溉示范区建设规划;恢复芍陂灌区生物多样性,构建健康水体,达到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区)的申报标准并进行申报与建设;建设芍陂水利风景区,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美丽乡村;打造“数字芍陂”科普中心,构建水信息智能采集与控制系统,保障数据采集与监控、基础设施、水利数据资源和水利应用四层资源的实现;探讨芍陂开发平台、投融资渠道及经营策略等关键问题,打造产业芍陂的商业建设模式。

基于对六大规划原则和六大战略布局特色的把握,规划将着力创新芍陂文化、发展芍陂产业、保护治理芍陂生态环境、推动芍陂旅游业的发展,进而形成芍陂圈圈层结构发展建设格局。芍陂圈圈层结构体系,由环陂核心圈、环陂辐射圈和环陂影响圈3圈构成(图2)。圈层区域位置和生态环境不同,功能定位和发展要素也有差异。核心圈以蓄水灌溉、旱涝调节、优质供水为功能定位,发展要素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水工程修复、水环境优化等;辐射圈以展示芍陂文化、开发周边产业、优化生态环境为功能定位,进行芍陂特色文化的挖掘与传承、自然景观和特色人文景观的开发、现代农业和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影响圈以打造景观、对接项目、协同发展为功能定位,塑造人文景观、打造生态景观、展示文化遗址,扩大芍陂影响范围。该体系立足于芍陂自然生态环境基础,面向芍陂未来发展建设需要,谋求合理性、发展性和可行性的布局安排,与区域生态人文资源对接,与环境协同发展。

图2 芍陂圈圈层结构

3.2.2 发展建议

芍陂圈圈层结构体系的形成,需要具体以文化保护传承、生态修复打造、产业创新发展、美丽乡镇建设四大任务的建设来实现。以芍陂地域自然环境为载体,围绕这四大任务,对建设重点提出建议。

a. 文化保护传承。确定保护范围,划定保护核心区,对现存的塘堤、口门、引水渠、排水沟、祠庙、碑刻等工程设施和古迹遗址进行全面普查,进行保护修缮工作;在此基础上,编撰出版《芍陂通志》等文史资料;并以现有的孙公祠为基础,进行扩建,建成“中国芍陂博物馆”。

b. 生态修复打造。优化芍陂水系及水利布局,全面恢复芍陂水生植被,促进流域内水环境质量提升,构建浅滩湿地,以良好的水环境条件申报建立国家湿地公园,进行海绵公园建设。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基础,突出与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的新模式,使得自然环境得到最大的保护,增加生物多样性,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蓄水防洪,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c. 产业创新发展。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倚靠芍陂水利工程水利灌溉技术,发展现代农业;保护修缮芍陂水利工程,加大研究投入,恢复芍陂水利工程的各项技术功能,复兴区域水利产业;以楚文化为底蕴的寿县具有独特的乡土文化,并拥有诸多古迹,对此进行特色景观塑造,建设湿地公园、芍陂亭阁、水韵美文碑林等,打造名牌景点,推动其旅游观光业的发展;另外辽阔的芍陂塘及分布广泛的水系,为水生物养殖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产业的创新可以为这样一个历史名城注入新的发展活力,提高其综合竞争实力。

d. 美丽乡镇建设。基于寿县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条件,以文化传承型模式,进行美丽乡镇建设。加大对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因地制宜地建设国家湿地公园、种植园、美食一条街等项目;统一规划现有农舍建筑风格,对某些地区的房屋风格以徽文化、楚汉文化为基础进行改造,形成美丽乡镇中独有的“芍陂风格”。

3.2.3 管理建议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水利工程对于农业能够持续发展运用的保障。芍陂灌区面积广阔,只有在管理中对区域整体把握才能最大化芍陂的功能。价值整体的重要性是超越市域存在的,因而需要得到各方行政力量的支持[13]。芍陂灌区各地区应打破地区和管理部门的壁垒,各部门协调合作,避免管理漏洞、职能交叉等问题,保证管理的高效与政策的有效实施[18]。

芍陂的传统管理属于官方管理和民间参与相结合的模式[19-20],其中公众的参与也是芍陂能够持续发展、造福地区千年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芍陂的保护管理过程中,除政府的意见决策,还需广泛征求公众意见,作为灌区城镇居民,公众具有最直接的体会和绝对的话语权。公众的参与方式包括:①提出芍陂保护与发展相关建议;②参与政府的规划编制;③参与保护监督。重视公众意见,赋予公众参与规划与监督的权利,可使公众更深刻地认识到芍陂的价值,利于工作的实施,使芍陂得到更快更全面的发展[2]。

4 结 语

芍陂是无数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蕴含着两千多年来无数创建者的智慧,作为中国灌溉水利工程的“鼻祖”,见证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灌溉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如今的芍陂依然在区域社会经济中发挥着重大的综合效益,因此,全面系统地进行芍陂的保护与发展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

芍陂的历史悠久注定了它必然面临历史变迁和古塘工程的兴废交替,再加上工程的修缮、管理、利用和保护措施不到位,使芍陂的保护和发展存在诸多问题,无法完全发挥其巨大的社会效益。基于以上,芍陂管理制度的完善要求各行政管理机构的协作,重视公众参与,并加强水利遗产、民俗遗产等相关的研究、保护发掘和科学开发等工作,提升芍陂水利功能与文化的利用和影响力,全面提升芍陂的国际国内知名度,实现芍陂各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使芍陂的整体价值得以合理的保护和最大效益的发挥。而对芍陂保护与发展的规划,则以芍陂圈圈层结构为规划格局,以文化保护传承、生态修复打造、产业创新发展、美丽乡镇建设为主要建设任务,着力于中国芍陂博物馆、芍陂国家级生态湿地公园、寿县新兴产业发展,以及复合本土历史特色和现代模式的美丽乡镇等项目的建设,充分体现芍陂的历史文化风采、现代农业风情、淮河水利风貌等特色,对芍陂的历史遗产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进行保护并深度挖掘开发,使芍陂在区域经济中发挥更大的效益。

中华民族悠久的治水史铸就了璀璨的中华水利文化,而那些弥足珍贵的水利文化遗产则烙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拼搏精神以及辉煌历史,传达着古人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理念,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而保护水利文化遗产这一艰巨的任务需要全面系统地对古代水利遗产加以研究,在保护与发展中找到平衡,使二者可以齐头并进,最终达到古代水利工程综合效益全面发挥的目的。

猜你喜欢

水利水利工程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