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站在历史节点上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

2019-02-15

关键词:改革开放改革思想

李 影

(长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32)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这样评价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1]站在新时代的潮头,回望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这是一段波澜壮阔的不平凡之路。从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开启到今天全面深化改革的砥砺奋进,40年间中国人民用勇气和汗水写就了一篇改革开放的壮丽史诗,这其中几个特殊的节点给予我们特殊的智慧和前行的力量,对于我们总结历史,展望未来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真理标准大讨论:打破思想坚冰

思想指导行动,任何事情都是思想先行,改革开放也不例外。1978年5月,一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光明日报》刊发。这篇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阐述了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实践,任何理论的对错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从根本上对“两个凡是”思想进行了旗帜鲜明的批驳。一石激起千层浪,它推动了各行各业对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进而成为后来中国改革开放的一篇哲学宣言,为中国改革开放书写了序章,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维模式。

第一,真理标准大讨论破除了思想枷锁,成为改革开放的前奏。

这场被永远载入史册的大讨论带给中国人民思想的大解放,冲破了僵化教条主义的藩篱,是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觉醒。这次觉醒也同样孕育了一场伟大的变革,成为改革开放的前奏序章。德国诗人海涅说过:“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马克思推崇这句话,认为思想指导行动,能够照亮大地的行动之前必有闪亮的思想之光。1976年“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严重阻碍着各个方面工作的开展。这种徘徊不前的局面如何打破?真理标准大讨论如同惊雷炸响,突破了束缚,推动了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准备,成为改革开放的精神源头。这场大讨论涉及范围广、程度深,超出此前任何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带给中国全方位的巨大转变。回望历史,我们越发意识到这场大讨论思想启蒙的巨大作用,堪称开启一个时代的利器,让枷锁卸甲、藩篱倒下,带给我们海阔天空、生机勃勃的图景。

第二,赋予中国人民勇于闯关、注重实干的思想魄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引擎。

今天中国人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注重实干、敢于摸着石头过河、勇于闯关,这种思维模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形成了今天社会开放、国民自信的良好局面,也使中国在世界舞台百舸争流的格局中勃发出强大的力量,甚至贡献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种改革的气魄、开放的胸怀、共赢的意识都可以看做是当年那场真理标准大讨论赋予我们的强大能力。这种思维模式让我们在40年的改革开放中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创造出大国重器。敢闯敢试使我们由穷国变富国,由富国变强国,真正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这场大讨论就像机器发动了引擎、撬动了杠杆,从而产生了无限的能量。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的帷幕

1978年12月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具有历史转折性的会议,这个转折带给中国的变化是全局性的、根本性的。这次历时36天的中央工作会议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现了拨乱反正,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我党从长期左倾错误思想束缚中走出来,在思想、组织、政治等方面实现了全面的拨乱反正,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指引了一个健康发展的方向。更为重要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我党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开明的政治智慧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抉择,这一关键决定带领中华民族走上了正确的光明之路。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1]

(一)做出了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如果说那场真理标准大讨论仅仅是序章前奏,那么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是改革开放40年的坐标原点,进而成为改革开放的标志。这次会议顺应了历史潮流发展的大势,改变了中国僵化、封闭的状态,使中国走出了历史的沼泽地,踏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改革与开放就像两个车轮把中国带向了现代化的征途。这场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当年安徽凤阳小岗子村18位农民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鲜红手印,使它成为改革开放的急先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掀起了农村改革的大幕。此后这场改革由农村扩展到城市,由经济改革扩展到政治改革。如果说对内我们进行的改革是改变自己,对外开放则是中国在努力适应世界。在深圳兴办经济特区,在北京成立中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在新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在上海成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在雄安成立国家级新区,直至2018年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一系列的地理名字遍布中国大江南北,构成中国改革的地理坐标系。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则是这个坐标的伊始原点,没有它就没有今天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成果,这个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恰逢其时。

(二)缔造了震撼世界的中国奇迹

1978年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仅有3500亿元,平均到每个人还不到一元钱,物质产品匮乏带给中国诸多不便。然而40年后的今天,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达82.7万亿元,已经在不断赶超中位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实体,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每年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功实现8000万农业人口转移为城镇居民,实现6000万人口稳定脱贫,每年平均减贫1300万,书写了世界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作了估算:如果说英国工业革命期间一个人的生活水平在自己生命周期里翻了一倍的话,那么在中国当今这场现代化大潮中,一个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在自己的生命周期内可翻七倍。[2]我们靠什么创造了这一震撼世界的中国奇迹,习近平总书记如此总结:“我们党靠什么来振奋民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靠什么来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靠什么来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靠的就是改革开放。”[3]正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关键的特殊会议,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帷幕,让我们改变了落后的局面,迎来了一个不断创造,智慧与勇气、担当与开创迸发的时代。

三、1992年南方谈话:推动改革加快步伐

1992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不远2000多公里到达深圳,以自己的睿智为中国改革开放再次吹响了号角。他的讲话涉及很多方面,有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明确,有对姓“社”姓“资”判断标准的明晰,也有对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告诫,在中国改革开放出现徘徊时,力排众议,拨正船头,再次驶向光明的彼岸。江泽民曾在十五大报告中这样评论道:“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4]

(一)拨散迷雾,坚定信念拨正航向

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对于长期姓“社”姓“资”的争论,他提出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5]373的判断标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南方谈话拨散弥漫在中国人心头的迷雾,给中国带来了又一次思想的解放,甚至让美国《时代》周刊都为此赞叹:“‘航空母舰’在13年里转了第二圈。”

(二)改革再提速,吹响引领一代改革人前进的号角

邓小平讲到:“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5]372这番振聋发聩的讲话给当时的改革开放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关键的历史节点上让我们继续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加快了中国的发展,使改革开放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中国也完成了在改革开放事业中一次思想跨越,其中孕育的勇于创新的精神,引领一代改革人不断前进,改革也在此时全面提速。正如外媒日本《东洋经济》发表文章说:“中国正在迎来改革开放的第二个新高潮。”正是这次南方谈话,调动了所有人的积极性,加快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也正是在这之后,我国确立了市场经济,股票开始发行,由点到面的开放格局逐步加大,整个中国经济开始高速增长。

四、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面临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发展遇到瓶颈,矛盾叠加,集中显现。收入分配的差距,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不平衡接踵而来,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紧缺等问题频频出现,这些问题盘根错节、千头万绪,世所罕见。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将使我们几十年的改革成就功亏一溃,通过梳理总结我们又发现,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有的属于机制问题,有的属于利益分配问题,有的属于思想观念问题。如何破解难题,让改革的成果惠及每一个人,让资本、知识、技术等要素充分发挥其潜在内力?如何转变发展方式,补短板增优势?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此作出了全面深化的布局,在改革的广度和深度上蹄疾推进,通过了360多个重大改革方案,出台了1500多项改革举措,拿出了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气魄,使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框架基本确定,并续写了改革新篇章。

(一)开启中国改革新阶段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改革的总目标,为我们构建了一幅改革深化的图景。夯基垒台,全面发力,力度前所未有,史无前例的深刻变革,彰显出其不同凡响的意义。这次深化改革就是要解决长久以来的诟病,解决关系发展性命攸关的大问题,解决积怨已久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探索回答关系中国未来长远发展的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概括就是:“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改革决心更坚定、改革思想更明确、改革方向更清晰、改革脚步更有力,改革在十八大之后更是谱写出了新的华章。正是由于决心坚定、勇气不泄,改革险滩才能不断突破,改革活力才日益迸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强调:“继续推进改革,要把更多精力聚焦到重点难点问题上来,集中力量打攻坚战,激发制度活力,激发基层经验,激励干部作为,扎扎扎实实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深入。”今天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6]可见,全面深化改革符合中国国内外局势的发展要求。

(二)改革新措接续推进

自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发后,如同一声号令,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夜以继日,不断出台新举措。从简政放权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司法改革到雄安新区建设,从乡村振兴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不断出台,声浪一势高过一势,措施一个接着一个。党的十九大报告就提出了158项改革举措,从海南之滨的规划到三峡坝区的考察,改革的征程只有进行时,这些具体措施是应人民所呼、回人民所应,让改革再出发的路上不空谈空想,让美丽画卷的实现建立在切实的具体措施上,使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有依托。“我们要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勇于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让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让发展更有质量,让治理更有水平,让人民更有获得感。”[7]改革的画卷不是空中楼阁,改革再出发不是空洞口号,我们要用行动践行这场伟大革命,尽管涉险滩,但更重在落实。“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克服形式主义”“要把调查研究突出出来,把存在的矛盾和困难摸透,把工作做实做深做好”,[8]习总书记的要求让每一个改革举措都能落地生根,演变成真刀真枪的实干,使改革的成效既写在中国经济的颜值上,也写在人民群众不断收获的笑脸上。

“四十载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1]40年中国书写了奇迹,让世界刮目相看。从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前奏开始,启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伟大进程,到今天大刀阔斧的改革再出发,每一个重要节点都是一次观念的突破、思想的解放、行动的发力,每次彷徨后的前进都在探索后奔向成功。一个个节点就是一次次关键的转折,正是因为每一次成功的转折,才不断演绎出改革开放中无数的华彩乐章,创造了当今世界的中国奇迹。1978年至2018年,历史记住了这40年,曲折而辉煌,布满荆棘却又充满智慧,我们为其击节赞叹。

猜你喜欢

改革开放改革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改革之路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改革备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