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消费观教育研究

2019-02-15余汶桦朱松节余世建

关键词:消费观念消费观借贷

余汶桦 朱松节 余世建

(安庆职业技术学院 思政部,安徽 安庆 246000)

大学生消费观念教育指的是学校以及国家赋予大学生一种有目的思想影响,以此辅助大学生构建健康良好的消费观念。消费观教育也是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合理在市场经济运作下对大学生消费观念进行教育,不但可以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消费观念,同时还可以使他们终身受益。大学生的消费观可以将他们对人生的态度彰显出来。正确的消费观念可以营造一种健康的互联网金融环境,在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推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1,2]

一、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消费观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平台上涌现了较多电商和网贷平台,电商购物平台就伴随着全球消费主义的浪潮,推出了“双11购物节、三八女人节”等优惠活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借贷平台的发展。特别是各大平台为了更加适应大学生消费水平,在网络上推出了分期消费产品等活动,以满足大学生追求国际潮流的心理。这种多元化的消费结构也满足了他们的消费和精神需求。通过有关资料的调查,在网络购物项目上,大学生更加倾向于在网络上购买服饰、零食以及日用品等。[3]

在分期消费的用途调查上,大部分大学生都购买的是电子产品,并且大部分是男生,这也表明了大学生对电子产品的喜爱;与此同时,大学生借助分期提取的现金比例也占据了60%,这也体现了目前大学生对信用的需求是较高的。现阶段大学生对分期付款的模式都持支持态度,占据大学生总人数的70%。正是因为大学生对分期付款模式抱以接受态度,大学生的需求一旦被激发,那么在带动市场的同时也会对他们的消费观念产生影响。

二、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消费观念的积极因素

(一)培养学生消费和理财结合的思想

基于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量金融理财产品的出现强化了学生具备的理财意识,大学生可以将闲置的资金投入互联网理财市场中,以此锻炼自身的理财能力,比如支付宝旗下的余额宝凭借着自身便捷的特点加大了学生对之的关注。余额宝具备自由转入转出的效果,不但为学生提供了增加财富的一个渠道,同时也可以借助此形式对自身理财思想做出加强,一定程度上为之后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大学生这种理财思想也会提升他们对自身资金的管理力度,帮助学生养成节约的习惯;与此同时,学生在此基础背景下,还能对基础的理财产品做出了解,对投资风险进行掌控,可以更好地促进自身安全投资。

(二)培养适度借贷的观念

适度消费并不是盲目的花费,是保证物尽其用,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很多新兴的借贷产品应接不暇地出现在金融市场中,但是一些高额的贷款利息加大了学生对之的向往难度,很多学生都表示自己的还款能力还比不上自己的透支速度;同时一些互联网平台还会依据自己的信息对应的发放贷款,学生一旦没有及时还款,平台就会将信息公布在网上,泄露学生的信息,学生在此现状下就会加大对借贷风险的关注力度,就会更好地对借贷产品做出合理选择。

三、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大学生消费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没有构建完善的教育机制

我国部分高校针对消费教育一直没有过多的关注,觉得消费仅仅只是大学生个人的事情,是父母的责任,因此对大学生消费观念教育上没有做出适当的关注和教育,也正是因为高校没有做出实际的监督,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良网贷平台的发展。互联网信息错综复杂,大学生如果没有清晰的消费观念,很容易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会盲目地追求网络上的文化,对自身树立正确消费观念有着负面的影响。学校对待网络信息应该提前筛选,建立监督机制,直接阻止大学生对信息的阅览。虽然部分高校也已经开展了消费观教育机制,但是很多都流于表面,没有直接对大学生个人做出教育,因为大学生才是网贷消费的直接主体,再加上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的认知还不够清晰,在选择平台上很容易被误导,现阶段很多不法平台会借助低利率的幌子来引导大学生加入此平台,一旦大学生没有能力支付时,利息就不断加大,一些大学生在面临这些压力时大多都会采取拆西墙补东墙的做法,最终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高校应当将风险扼杀在摇篮中,建立教育机制,营造适当健康的消费环境,帮助大学生建立合理消费观念。[4]

(二)家庭教育观念有偏差

部分家庭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孩子也会受到影响,比如过于节制的消费观念,会加大孩子情绪消费的概率,过于松弛的消费观念,会纵容孩子的消费观念,很多家长会抱着“陪伴孩子的时间很少,就增加孩子的物质水平来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心态,这样的心态是错误的,会误导孩子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认知,不但对孩子没有益处,还加大了孩子任性消费的几率。所以,家长要合理地看待消费观念,在家长鼓励孩子理性消费时,适当对之做出控制,并对孩子的消费结构做出合理的规划。[5]

(三)社会相关部门监管力度有待提升

大学生消费观念教育离不开社会教育。互联网金融环境是需要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控制,互联网金融背景发展的空间和隐藏的风险是成正比例的。银监会和社会保障部门于2017年7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在此文件中明确指出,校园不允许没有经过银行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进入大学,为大学生提供对应的信贷服务。虽然针对监管机制下发了对应的文件,但是却没有引起学校和有关部门的关注,还存在着较多违规贷款行为,银监会在完善互联网金融环境的同时,还需要有效地对风险防控进行管理,同时在对不良金融产品打击的同时,[6]公安部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也要加强合作,构建完善的互联网法律机制,针对不良贷款经营者和对用户信息泄露的行为进行打击,要强化互联网法律规范,改善互联网环境,保障大学生消费权益;与此同时,有关机构还要基于金融借贷结构出发点为基础,对互联网金融环境进行规范,通过对有关制度的健全来提高大学生风险的防范。[7]

(四)大学生消费观意识有待加强

大学生缺少必要的消费观教育意识,在自我管理上很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缺乏必要的自制力,特别是面对新鲜的互联网事物时,在媒体的宣传下很容易盲目消费,大学生没有父母的监管,也会产生危险消费行为;与此同时,目前随着周边环境的影响,很多大学生都会比较倾向于娱乐消费,比如看电影和打游戏等。同时,大学生自身缺少必要的自我保护意识,近些年屡次发生的电信诈骗案和裸贷行为都在为大学生消费观念做出警示,大学生需要在之后理性看待借贷产品,要警惕低利率和借贷平台的宣传广告,要提高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懂得对自身合法权益做出维护,这对其人身和财产安全都有着一定的必要意义。[8]

四、完善大学生消费观念教育的对策

(一)大学生应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消费热点的存在,会拉动产业的进步和发展,随着社会节奏的变动,大学生在消费产品上也不再局限于原始的经济因素,自身对消费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通过前文的阐述可以知道,大学生自身消费观念的不健全直接导致冲动消费的发生,因此建议大学生要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消费,在互联网消费之前要学会思考,去斟酌产品的价值和性能以及自身的需求,然后决定是否消费;其次要杜绝情绪化消费,一旦消费受到了情绪的影响,就会影响自身的判断能力,引发不理智消费行为,因此大学生要结合自身的需求来进行消费,切忌为了消费而消费;最后大学生在消费时,要对自身的能力进行判定,衡量自身在短时期内是否具有借贷的能力,是否可以还清债务。同时在选择互联网金融借贷产品时,要对此平台的运行机制和产品进行了解,重点是对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进行排查,注意借贷的换算利率,这样可以帮助自身合理地对产品做出选择。[9]

(二)高校应建立协同教育机制

高校要尽可能地将自身的主阵地作用发挥出来,要关注学生的社会实践,因为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是离不开学校的引导和教育,因此学校除了对基础文化做出教育之外,还要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关注。很多学校为了降低办学成本,减少因为社会实践带来的安全问题,使得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开始脱节,导致目前很多大学生缺少社会历练经验。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不但可以帮助学生体验生活的艰辛,还可以在实践中了解社会的消费观念,对培养理性消费观念有着一定的意义。因此建议学校要正确认识学生社会实践为之带来的意义,高校可以联合各级政府制定对应的法规制度,构建健全的保障机制,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供保障。

高校要提高互联网思想政治道德教育。首先要增加互联网金融教育课程,强化对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力度,要培养大学生的精神素质;其次要丰富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知识的了解,提升他们对互联网金融知识以及网络上错综复杂的虚假信息的辨别能力。[10]

(三)有关部门要做好政策指导工作

对应的机构和部门要加大对问题的关注力度,建设互联网金融法制机制,通过对政策的引导和立法的强化来弥补法律的空白;同时,还要强化对校园贷经营者的监察力度,以此保障大学生的财产安全,更好地降低信贷风险。[11]政府也要将自身的功能发挥出来,做好风险评估工作,构建稳定合理的大学生互联网金融安全和权益保障的借贷程序和支付形式,有效地杜绝大学生冲动消费的现象,[12]对他们的消费利益做出保障。同时,各级部门还要构建以改善社会不良消费风气,营造健康消费环境为目标的管理制度,教育部门也要将消费观教育作为学校的主要课程,[13]提升他们对风险的关注和防范意识;同时银监会、公安以及人民银行等机构也要共同合作,通过联手等形式对互联网金融市场秩序进行维护,帮助大学生构建绿色的金融消费环境。[14]

(四)家庭要做好正确引导

由于生活费用主要来源于父母,大学生在经济问题上对自己家庭具有一定的依赖,因此家庭的教育对大学生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家庭消费观念也是消费教育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孩子进入大学之后,还要加大对孩子心理及生活上的关注。首先,可以积极掌握孩子在校的消费情况,借助鼓励的形式引导孩子合理消费,还要了解他们的消费价值观和消费形式,及时地对不良消费行为进行阻止,建议家长可以对孩子每月消费总额和支付手段了解,针对消费现状适当地调节,基于尊重孩子消费的基础上改变盲目消费情况,家长发现孩子借助信用卡形式在网上消费时,可以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向孩子们灌输最正确的互联网风险防范知识。

与此同时,父母也要对孩子告知家庭的收支情况,在生活中要以身作则,使孩子们明白钱来之不易。要站在宏观的角度上合理地对互联网金融做出衡量,不要一味否定,教导孩子站在理性的角度消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一定的差异,家庭教育可以直接对孩子指导,直接对孩子的消费观和价值观进行引导,因此,各个家庭都要加大对学生消费的关注。[15]。

猜你喜欢

消费观念消费观借贷
正确认识消费
高中生日常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调查研究
消费观
基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消费观
让民间借贷驶入法治轨道
高中生消费观念与学校周边经济生活的关联探讨
大学生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调查分析
信息不对称下P2P网络借贷投资者行为的实证
一张图看懂民间借贷“防火墙”
民间借贷年利率超过36%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