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中的残疾大学生公共品格培育研究

2019-02-15张九童

长春大学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品格残疾残疾人

张九童,王 颖

(1.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 特殊教育研究中心,南京 210038;2.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附属学校 档案室,南京 210017)

随着高等融合教育的快速发展,残疾大学生已经成为高等学校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据中国残联统计,2013年至2018年,全国高校共录取残疾大学生65877人,其中55474人被普通高校录取,10403人被开办高等特殊教育的院校录取,平均每年有10979名不同类型的残疾青年成为大学生。自2015年教育部和中国残联联合印发《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以来,残疾大学生入学人数年均增长率超过了10%。越来越多的残疾学生获得不断深造的机会,为更好融入社会和贡献社会创造了条件。高等融合教育拓展了残疾大学生的生存发展空间,提高了他们参与和融入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丰满和塑造了他们的社会公共生命。良好的公共品格是残疾大学生融入社会和贡献社会的必备要素,如何使他们具有与公共生活实践相适应的公共品格,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需认真探索的课题。笔者作为昔日的残疾大学生和今日的高等融合教育院校的教师,结合客观调研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1 残疾大学生公共品格培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然向度

品格是指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符合社会要求的内在品质和外在品行的总和。内在品性指个体在实践中形成的品格心理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即认知、情感、意志及其矛盾运动过程;外在品行指品格心理外化的品格行为实践。公共品格是人在公共实践基础上根据社会公共价值标准而形成的内在品性和外在品行的统一,表征着个体在参与公共事务和关怀公共世界中表现出的公共认知、公共情感、公共意志、公共行为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协同的过程。

培育人的公共品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指向看,作为按照社会公共价值要求传播公共思想观念、公共政治观点、公共道德规范的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旨在解决的基本矛盾就是个体思想品德的实然性水平与社会公共思想品德的应然性要求间的矛盾,公共品格培养是其内蕴的价值逻辑。从人的思想矛盾转化过程看,人品格的形成过程就是品格认知经由品格情感和品格意志向品格行为转化的周而复始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下,人的公共品格的形成发展反映了人在公共实践中的思想矛盾转化过程。

残疾大学生公共品格培育的实现程度是衡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广泛性和深刻性的重要尺度。与健全人相比,残疾大学生在成长各阶段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机会和程度都有差距,对公共世界的情感取向也比较复杂,个人封闭和自卑倾向比较严重。大学阶段是其参与和融入社会公共生活的关键节点,欲使其具备与公共生活实践相适应的公共品格水平,难度和复杂性可想而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培养国家接班人的重任,让越来越多的残疾大学生融入和共享社会文明成果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基于残疾大学生的身体、思想、心理和行为特点进行公共品格培育,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刻度。

2 残疾大学生公共品格培育的生成逻辑

2.1 残疾大学生公共品格培育的必然性

培育残疾大学生的公共品格是帮助其公共性价值确证的必然选择。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公共性是人的社会性在社会公共领域的现实表征。从实然义上讲,公共性指称的是人的“群体存在”的事实属性;从价值义上说,公共性是人自我超越利他属性的价值表达。在公共价值下,个体冲破自我的狭隘利益,追求和维护他人和社会的共同利益,在塑造公共世界和成就他人的同时,完成对自我的价值塑造,并在这种双向互塑中实现积极的自我确证。残疾大学生身有局限,更需要在参与和融入公共世界中确证自己的公共性本质,在融入公共世界中实现对残障的超越。

2.2 残疾大学生公共品格培育的必要性

残疾大学生个人封闭和自卑心态的改变需要公共品格培育。自卑是残疾人基于对自身缺陷的消极认识而产生的对自身价值的否定性评价。由于身体局限,残疾大学生从小到大的生活空间、心理空间和价值空间受到不同程度挤压,经常处于社会交往的边缘,处于社会竞争的劣势地位,比健全人更容易碰到挫折、遭受失败,时常经受挫折和渴求成功的情感落差,陷入难以融入公共生活的忧虑。成为大学生,固然从空间上放大了他们公共交往的界限,但自幼形成的心理惯性和人格特质会使其在面对社会公共生活时产生恐惧和迷茫,甚至会放大其自卑心理。在调查中,当被问及“如果你有出色表演天赋,当学校招募晚会表演人员时你会怎么做” 时,39.7%的残疾大学生选择了“虽然喜欢,但因身体缺陷而不想参加”。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改变残疾大学生自卑心理入手,打开他们尘封的心扉,优化其自我评价,逐步改变其面对公共生活的消极思想和行为,激励他们以积极姿态融入社会公共生活。

残疾大学生对公共世界的强烈渴望为其公共品格培育提出了迫切要求。调查发现,残疾大学生内心深处对公共生活的渴望比健全人更强烈。当回答“自己因行动不便而不能参加体育竞赛时的做法” 时,81%的残疾同学选择了“为参赛同学做力所能及的服务工作”。可见,他们非常渴望在公共参与中证明自身价值。然而,由于多方限制,有些残疾大学生在公共生活中时常表现得手足无措,甚至容易因公共比照中的不平衡心态出现烦躁易怒现象。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使残疾大学生公共品格培育变得尤为必要。

2.3 残疾大学生公共品格培育的可能性

高等融合教育水平的提高为残疾大学生公共品格培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随着我国残疾人事业的持续发展,以“平等、参与、共享”为主旨的观念深入人心,社会肯定了残疾人参与公共生活的权利和能力,认可了残疾人的社会价值。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北京联合大学、长春大学等高校都把做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作为重要办学目标,各普通高校基于残疾的入学歧视逐步消除,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也开始招收残疾大学生入学,全国残疾大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2016年,《“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指出:“完善中高等融合教育政策措施,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校在招生录取、专业学习、就业等方面加强对残疾学生的支持保障服务。”[1]残疾大学生的培养已经融入了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为他们公共品格的培育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深厚的公共关怀情愫是残疾大学生公共品格培育的有利主体条件。此次调查中,在回答“当你看到他人身处困境”时,98.4%的人选择了“内心感同身受”;当回答“见到比你情况还严重的残疾人,且周围没有人为其让座”时,72.73%的残疾人选择了“起身让座给他,自己坚持”。由此可见,残疾大学生对弱势者更容易感同身受,充满同理心,这是残疾大学生公共品格培育的良好心理基础。

3 思想政治教育在残疾大学生公共品格培育中的路径选择

3.1 完善残疾大学生的公共认知

引领残疾大学生在科学认识公共世界中形成公共意识。科学对待“残疾”是残疾大学生公共品格培育的突破口,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公共利益的关系是关键。教育者应了解残疾大学生的群体思维特质,注重打开他们较为狭隘的思维定式,激励他们关注公共世界。在融合理念指导下,教育残疾大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共规范和行为准则,逐步明晰自己在公共世界的价值定位。应让残疾大学生明白,“残疾”不是建立“自我中心意识”的依据,也不是要求公共世界迁就自己的理由,残疾人的发展离不开公共世界,只有遵行社会公共规范,融入公共关系体系,赢得公共世界的尊重,才能实现对“残疾”的真正超越。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这个视角,将“残疾”的消极性因素转化为积极性因素,引导残疾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公共世界的利益关系,不断增强自身公共意识。

引导残疾大学生树立公共理性。公共理性既蕴含着对公共世界的理性判断,又寄望着对公共世界合理性的价值期许。引导残疾大学生科学对待“残疾”的过程,也是促进他们在公共世界中重新认识和定位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应关注其坎坷经历和抱怨心态,创设宁静、优雅和平等的交流氛围,逐步平复残疾大学生心中的不平,激励他们辩证分析在教育、就业、社会参与中遭受的挫折和打击,教育他们准确理解社会发展进步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理性平和地对待生活。

3.2 优化残疾大学生的公共情感

公共情感是个体在公共实践基础上,以公共认知为前提,形成的关于公共生活的好恶态度、情感体验和情绪表达方式。

注重选择公共情感激发的时、度、效。一是注重公共情感激发时机。教育者应将残疾大学生置于融合教育环境中,创设教育情境,敏锐把握其情感走向。当发现残疾大学生在公共参与中受到拒绝,心生怨气而又难以自拔时,应有针对性地实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排遣其心中怨气,做好补偿性活动设计,拓展其公共参与机会;当发现残疾学生对公共参与表现出浓厚兴趣时,应热情地予以鼓励,不断增强其参与信心,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公共参与的积极情感;当残疾大学生受到社会肯定和帮扶时,要适时加强感恩情感教育,引导他们体悟公共世界的美好,增强他们对社会的信心、对生活的热爱及对公共世界的关怀。二是把握好公共情感激发的程度。在优化残疾大学生公共情感中,对选取的榜样人物和典型事例,一定要注重描述的客观性;在运用其身边的案例实施教育时,更要确保描述的真实性。教育过程中切忌夸大其词,否则会降低教育的信服度,甚至会造成学生对公共世界的情感逆反。三是关注公共情感激发的效果。教育者应及时接收残疾大学生的信息反馈,有针对性地调节教育内容和方法。实践证明,充分唤起人的同理心是提高公共情感激发效果的关键。教师应利用残疾大学生因独特生命体验产生的同理心,因势利导,引导他们在公共参与中从“受助心态”向“助人心态”转化,唤起内在的公共责任意识,激励他们帮助更需帮助的人,以实践锻炼的方式提高公共情感培育的效能。

做好残疾大学生公共情感与私人情感关系的调适。私人情感是在亲人和熟人联结而成的私人生活领域中生成的情感。基于私人情感而产生的关怀也更持久、更真切、更发乎人的内心。相比之下,在进行关怀价值选择时,情感的力量往往大于利益的权衡。有些残疾大学生在亲人的庇佑和熟人的帮扶下长大,对私人生活领域的依赖性很强,出于自保本能对公共世界的拒斥感较深,形成了私人情感与公共情感的势差。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应发挥适应性功能,尊重和保护个体合理私人情感,鼓励他们孝敬父母、关爱兄弟姐妹;另一方面,应发挥其超越性功能,激励个体超越私情而追求公共关怀。引导残疾大学生在公共生活框架下审视私人情感的合理性,推动他们从私人情感向公共情感跃迁。如果调适得当,合理的私人情感非但不会伤害公共情感,反而能在体验人间温暖中促进公共品格的养成。要促进残疾大学生公共情感的健康发展就要帮助他们在参与公共实践中克服公共戒备心理,鼓励其在公共交往中敞开心扉,学会在与他人密切合作中完善自我,并在关怀公共世界中实现自身价值。

3.3 强化残疾大学生公共意志培育

这里所说的残疾大学生公共意志,是指残疾大学生在关怀公共世界中,自觉克服各种内心冲突和外部干扰,以社会公共价值为标准,自觉明辨公私、善恶的心理过程或实践精神。

公共意志是连接公共认知、公共情感与公共行为的桥梁。坚定的公共意志既反映了主体对公共世界的深度认同和强烈情感,也促动着公共行为的有效实施。在公共关怀中,公共意志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关怀伦理学家诺丁斯提出了“关怀圈层说”,即以关怀者为圆心,根据亲疏关系的差异,关怀者和被关怀者构成远近不同的同心圆。越靠近内圈,和关怀者的关系越密切,关怀程度也就越深;越处于外圈,和关怀者的关系越疏远,关怀的程度就越浅。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在关怀动机的选择、关怀行动的方式、关怀活动的执行上,人们都要时刻说服自己克服疏远关系以施展公共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应根据残疾大学生身心特点从三方面培育其公共意志。

3.3.1 增强残疾大学生关怀公共世界的自信心

残疾大学生会有这样的疑问:我身体残疾,还有能力关怀公共世界吗?诚然,残疾大学生或许难以适应公共环境,或许难以胜任公共事务,或许因受到歧视而刻意减少公共交往,或许因公共关怀行为未得到及时认同而对公共世界产生怀疑。这都会导致其难以对公共事务采取一以贯之的关怀态度,削弱公共关怀意志,但教育者们应不断增强残疾大学生关怀公共世界的自信力,提倡他们力所能及地回报社会。哪怕他们在关怀公共世界过程中因能力不足而有所失误,也要鲜明地肯定他们关怀公共世界的思想和行为。譬如,聋哑人见有人落水,自己不会游泳,向路人求救又表达不清;肢残人本想上去助人,却因身体局限越帮越忙。调查发现,残疾大学生对于自身的公共关怀能力及其付出的代价顾虑较大,当回答“如果帮助他人会因身体不便付出代价”时,60.61%的人都选择了“内心同情,但会权衡所付出的代价”。思想政治教育应理解残疾大学生的这种思想和心理,科学确定公共意志评价标准,不能希求他们达到“大公无私”的理想性目标,积极引导其达成“利人利己”的普遍性目标,保证其达到“利己不损人”的底线性目标。只要他们产生关怀公共世界的动机和行为,哪怕并未收到理想效果,也要给予适当鼓励。思想政治教育要给予残疾大学生进行持续、一贯的公共关怀的勇气和力量,增强他们克服困难和排除干扰的能力,固化其公共关怀意志,提振其公共关怀信心。要秉承差异性原则,对不同残疾类型、残疾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尽量规避可能因能力不足而带来的失落感,推动越来越多的残疾大学生在关怀公共世界的实践中强化自己的公共意志。

3.3.2 增强残疾大学生关怀公共世界的果断性

在关怀公共世界的过程中,往往面临复杂的价值选择:对他人的困境是冷眼旁观还是施以援手,是依据亲疏关系还是依据公共良知施展关怀,是关怀这个对象还是那个对象,关怀后会产生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等等。这些复杂的价值选择,构成了个体公共关怀的动机冲突,现实中的一些不良现象又加剧了主体的矛盾心态。比如,“扶不扶”这样的公共伦理冲突严重冲击了人们的公共道德理想,动摇了人们关怀公共世界的果断性。在对残疾大学生进行公共意志培养时,一方面,应提醒他们正确判断这种社会公德乱象,善于做必要的防备和自护;另一方面,又要引导他们坚定公共价值理想,辨识公共事件的原委,克服动机冲突和旁观者心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果断施以援手。

3.3.3 增强残疾大学生在公共生活中的自制力

“坚强的意志不仅表现于克服各种外部的困难,调节主体对象化活动中外部行为,而且表现在克服主体自身的各种消极因素,调节人的内部心理状态。”[2]应教育残疾大学生在公共生活中严以律己,树立公共规则意识,严守公共交往基本礼仪,谨防在公共交往中因心理不平衡而自我放任。“融合”绝不仅是健全人对残疾人的包容,更是残疾人和健全人双向互动的过程。要改变一些残疾大学生的“我向型”人格,保持高度的自制和教养,克服内心不良冲动,即使是在面对社会歧视时也要保持冷静,切莫产生违背公序良俗的过激行为。从一定意义上说,尊重别人就是庄严自己,善于自制就是关怀公共,唯有如此,才能同健全人一道共同分享丰富多彩的公共世界。

3.4 塑造残疾大学生的公共行为

公共行为指人在公共认知和公共情感的指引下,以公共意志为支撑所做出的行为实践。落实高于一切。知、情、意的品格心理培育必须落实到品格行为的实践上来。做好残疾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提高残疾大学生的社会融合能力、培养合格的公共人为价值目标,引导他们以良好的公共行为赢得社会的认可,优化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价值评价。

引导残疾大学生遵循社会公共规范。社会公共规范是人们在公共交往中自觉形成的对人具有普遍约束力与感召力的公共行为准则,主要内容包括习俗、道德、法律、制度等。要带领残疾大学生全面、系统地学规范用规范,特别是注重学习法律法规和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各种制度和道德规范。比如,当代大学生被称为“互联网的原住民”,活跃于网络公共空间中,网络公共空间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小残障产生的现实局限,但抽象化、符号化的网络活动容易使其放松对自身网络公共行为的制约。要善于引导他们认真学习和践行网络公共规范,利用网络规避残障限制和发挥自身优势,做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事。残疾大学生要充分认识遵循社会公共规范的重要性,以公共规范作为约束自身行为的标尺,争做遵守公共规范的模范,以实际行动赢得社会的尊重、赞许和认可。

激励残疾大学生力所能及地担当社会公共责任。正如康德所说:“一个出于责任的行为,意志应该完全摆脱一切所受的影响,摆脱意志的对象。”[3]也就是说,只有出于责任的行为才是自主的,要想实现真正自主就必须敢于承担责任,在自主的责任担当中增强公共关怀行为的效能。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应创造各种实践机会,提升残疾大学生的“场合责任意识”,激励其把帮助他人、回馈社会作为一种价值追求。在具体实践操作中,引导残疾大学生树立“感恩在心、报恩在行”的情怀,在自立自强过程中把服务他人视为社会赋予的光荣使命。社会乐于关怀通情达理、懂得感恩的残疾人,残疾大学生勇于担当公共责任,社会方能更好地担当起关怀残疾人的公共责任。另一方面,应引导残疾大学生在承担社会公共责任时做到力所能及。残疾大学生既不能因残障而放松对自身公共行为的要求,又不能盲目担当责任而使身体无法承受。残疾大学生应当从小事做起,力所能及地伸出援手,时时事事从关怀出发,在关怀中尽享关怀,在奉献中收获快乐,通过与公共世界的关怀互动优化社会对残疾人群体的认识,实现残疾人自我价值的升华。

猜你喜欢

品格残疾残疾人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中华品格童话故事》
我骄傲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
一个倾情帮教的残疾老人
四位老人与一个残疾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