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诗汉译中生态美的诗意构建
——以雷克斯罗斯诗译为例
2019-02-15李燕霞章国军
李燕霞, 章国军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外贸学院,广州 511483)
一、引言
诗歌向来是情景交融、意蕴隽永、兴寄高远的文字艺术,语言艺术和具象艺术,深深植根于包罗万象的自然生态与主体和谐的精神生态中,彰显着多情诗人的诗性智慧,也蕴藏着生态自然的“天人合一”。审美主体将对自然诗意化的观照和体验融入生命规律或情感态度中,以玄静超脱、怡然自得的理性智慧去发掘人与自然的生态规律,在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的诗性画卷中得到心神的解脱和身心的愉悦。“诗意地栖居”,“美不自美,因人而彰”,这样的描绘正体现诗人的生态美意识在艺术创作时的价值。雷克斯罗斯是美国当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简约的风格艺术化地呈现出对禅宗理学、生命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他在对自然神性的领悟中,对社会现实的批评中,指引人们共同缔造诗意的生态圣境与梦想。这位禅宗文化的痴迷者,以简单质朴的吟咏表达着孕育在东方艺术大地之诗的热爱,在对东方诗的创意英译和模仿创作中超越人生现实,追求社会和谐,极具生态之美、诗性之美。
二、雷克斯罗斯诗歌的生态审美价值
自然生态关注自然物之间及自然物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人类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与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相互依赖、平等共生,我们热爱尊重自然如同热爱尊重自己的生命。人类审视着自然万象,包括山川河流、四季星云的客观变化,将鲜活的生命迹象和宇宙万象立足于诗性语言。生态美学是指人与自然的生态审美关系,“它首先体现了主体的参与性和主体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它是人与自然的生命关联而引发的一种生命的共感和欢歌”[1]。生态美体现在诗歌作品中,则表现为自然生态的生命价值与诗人的情感态度碰触,达到最高和谐性的语言艺术,诗歌意象符号中无不蕴藏着诗人对生命共同体和谐稳定的向往,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寄托。
自然向来是道家寄托情思的载体,是禅宗参禅悟道的手段,人性本真即为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之境即为禅师领悟自然山水(色)的佛性(空)的态度和反应。禅宗世界因自然的山水草木而生机勃勃,自然世界也因禅宗的玄妙理趣而熠熠生辉。自唐代以来,中国的山水园林、佛寺古刹、诗歌绘画无不彰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无不呈现“诗画有禅,禅中诗画”般自然生态、人文生态与精神生态共生的景象。
作为译者的诗人,雷克斯罗斯(中文名王红公)对中国的古典诗人及诗歌、东方文学和禅宗哲学的情结,深深镌刻在他的诗歌创作和文学译作中。他从世界各国文学精华中汲取营养,尝试创作意象主义诗、山水诗和仿中国风的诗等,诗风普遍明朗清新,自然亲切。他在汉诗英译家维特本利尔的指导下翻译了诸多中国古典诗歌,他的《汉诗一百首》(其中杜甫诗35首)和《李清照诗词》(与钟玲合译)等作品为中国诗歌向西方世界的文化传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雷氏诗歌向读者呈现出美国中部地区恬淡自然、神秘深邃、和谐崇高的良性生态世界。雷氏诗歌的生态艺术不仅体现在对原生态环境的客观描绘中,还存在于禅宗意趣的审美体验里。
他的生态诗关爱人类和自然万物,诗中透射出的和谐平静之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诗人的人生价值观:关注人性,纵情自然。他通过对自然微妙细致的刻画来展现纯粹的美,在山川河流、花香鸟鸣中感悟生命的灵动和意境的缥缈,使得诗作极具水墨画般的优雅脱俗、深邃宁静。他不刻意描写自然,但他创造意境的独特艺术经验却能借着生态自然传递思想,开启读者的心灵之门,赋予人们崇高与博爱的灵魂。读者能从中找寻他的个人生活经验,能体会他对自然和新生事物的热爱,对腐朽传统和罪恶社会的痛恨,以及对劳动人民悲天悯人的情怀。
《那时,我见到了》一诗中描绘了冰川环抱下的峰峦绝美如仙境的景象[2]5。奇峰幽谷,气势壮观,犹如令万人敬仰的圣贤,不露声色地诠释着生命的博大肃穆,而终年积雪的峰顶在阳光照耀下散着奇光,诗人也不禁肃然起敬,充满宗教般的虔诚与惊叹,仰天祈盼;巍巍雪山,皑皑帷幔,美得令人驰魂夺魄,浮想联翩,似有精灵在这世外桃源之地栖息,让诗人心驰神往,忘却忧伤。诗中峰峦、冰川、棱镜和幽灵的意象,给我们营造出一片静谧、安详的世外之境,也表达出诗人求真见性、向往自由的生态观。由此,诗境与禅境相通,其共同追求的“言外之意”“意外之旨”跃然纸上。这首山水诗并非一般意义的山水诗,而是融入了禅家静寂孤僻的美学追求,是别有深意的禅诗。
雷克斯罗斯常常借自然万物和谐相处的意象营造不同的禅境,在佛禅意蕴和诗性智慧中悄然传递着他万物和谐的生态美意识。他模仿和创作的颇具中国韵味的自然诗重视感性视觉——意象鲜明,画面清新,充满禅宗理趣和自然之道,有诗为证:《安魂风》以落叶为描写对象的咏物诗,第一、二诗行通过视觉描写展现疾风暴雨中树叶翻飞的情景——雨大风疾,满树落叶脱离树干,层层叠叠地在半空飞舞打旋,最终归于尘土;第三、四、五诗行则以拟人化的手法,描写单片落叶的心理活动——孤单的叶片在窗边颤抖,等待风急雨骤的力量以获得重生,颇有“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般的坚强无畏,也喻示着诗人面对困难不畏艰难,勇敢前行的决心[2]16。雷克斯罗斯的诗歌艺术植根于西方“壮丽荒莽”的生态自然和东方“和谐澄静”的精神生态之中,彰显着东方哲学“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禅宗意蕴和生态诗美。
与雷克斯罗斯同时代的詹姆斯·赖特、加里·斯奈德等都追寻中国古典诗歌的足迹,在诗歌创作中插上“意象”和“顿悟”的翅膀。罗伯特·勃莱曾坦言,他在幽居独处时创作出《午后飘雪》《六首冬日独居的诗》等诗歌,而这些神秘灵感正是从中国诗歌中获得的。他们痴迷中国古典诗歌,身体力行地翻译、模仿和创作具有东方色彩的充满自然之道的意象诗。从他们的英语诗歌中,我们可以读出古代圣贤的诗歌理想与抱负,感悟东方哲学与西方理性的互惠交融,这正是中国文化对英语读者实际影响的真实再现。反之,翻译他们的英语诗歌时,译者也应客观正视文化间的沟通交流。基于此,我们可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真实观照外国诗人的中国情结,译出雷氏诗歌中的禅宗意蕴与生态诗美。
三、雷克斯罗斯诗译之“生态复魅”
清华大学胡申庚教授指出,翻译过程中存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适应性转换,译者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在展现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生态翻译环境下实现不同语言间的信息转换,译出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文学作品。“语言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文化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交际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3]基于此,运用生态翻译学理论对现有的雷克斯罗斯英诗翻译译例展开分析,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解读译文应如何体现诗人的生态美思想,有助于审视译者的诗人——雷克斯罗斯的生态思想与禅宗心性在诗歌作品中的契合。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从目的语读者的需求出发,尊重和遵循目的语国家的语言特点与交际习惯,忠实再现源语的意义功能。正如鲁迅所说:“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的时候,首先要深入研究、全面理解原著,对原著的总体风格——艺术流派、文体风格、语言风格等等,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为自己的译笔译风限定一个适当的基调。”[4]为了适应汉语世界的“语言维”,译者在翻译雷克斯罗斯的英文诗歌时采用了变译的策略,即翻译时对诗歌形式内容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进行有意的增加、缩减、浓缩、合并与更改,以迎合目的语世界的语言需求。雷克斯罗斯1974年出版的LoveisanArtofTime(《爱是时间的艺术》)是一部汉风诗诗集,他专门写的“模仿中国诗(imitation of the Chinese)”因句法简洁、语言对称而出名,读者能够从中觅得汉诗句法与意境的踪迹,如下例“In the Dark Forest the Whisper”(《密林耳语声》)所示:
In the dark forest the whisper 密林中的耳语声,
Of a million leaves. 源于百万树叶。
On the deep sea the sigh 深海里的叹息声,
Of a million waves. 源于百万波涛[5]140。
雷氏诗作在创作技巧上效仿中国古诗的对仗,四个介词统领全诗,押尾韵;语言文字上使用万(million)这样意义深远的词汇来表达树叶和波涛的无尽,这在传统英诗中实属罕见。译者反观古典诗歌的对仗押韵规律,巧妙地重组译文,以符合汉诗的语言表达习惯。他以归化译法将两个of译成源于,是汉语常见的表达,此处将树叶的摩挲比喻成密林耳语,波涛的澎湃比喻成深海叹息,从语言内容上凸显诗歌的意外之旨,充分表达出诗人对神秘自然的敬畏,这无疑是译者对语言维层面所做的适应性选择的典型例子。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以目的语文化为主导,关注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尤其专注于译语文化与源语文化之间的文化内涵和差异,避免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跨文化交流障碍,出现因译语文化角度出发而曲解原文意义的错误。文化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译语文化接受状态会以不同的程度作用于翻译过程,介入译者的思维判断和语言选择”[6]。示例如下:
A broken moon on the cold water, 寒水现残月
And wild geese crying high overhead, 雁啼高空上
The smoke of the campfire rises 营火香烟绕
Toward the geometry of heaven—直上天宫去
Points of light in the infinite blackness. 星光无边黑[7]519
诗歌节选自雷克斯罗斯的诗歌《你在加利福尼亚山脉过生日》(“Your Birthday in the California Mountains”)。残月、啼雁和天宫都是带有中国文化韵味的经典意象,雷氏以动写静地刻画了加利福尼亚山脉延绵壮丽的景象:残月清冷映寒水,寒节雁啼冷严冬,营火萦绕天宫去,点点星光显神通。诗人虚静恬淡的精神气质,自由奔放的艺术想象营造出中国古典诗歌中常有的简淡中和、虚静空灵的道禅意境,其效果是通过动静结合、以近及远的技巧刻画天地自然中生命的惬意,以至美无言的大化之境引发读者无尽遐思。翻译这段诗节,最重要的是要译出文本的禅宗理趣和自然神韵。从翻译生态环境的典型要件——原文角度来看,broken moon、wild geese、geometry of heaven和points of light,如果直译成“破碎的月亮”“野鹅”“天堂的形状”和“光点”会显得干巴生硬,毫无美感可言,因为“每种语言文字,在其背后都代表一个特殊的文化背景。没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如想把一种文字译为另一种文字而求得百分之百的忠实贴切,不是件很容易的事。勉强直译出来,也难引起读者的共鸣”[8]。从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角度来看,杨叶婷的译文选取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月亮”“大雁”和“天宫”等,意译出自然山水的空、寂、静,充分表达了汉语词的文化内涵。
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关注源语中的交际意图是否在目标语中得以体现。译者除了重视语言信息和文化内涵的传递外,还要将侧重点放在交际层面。在雷克斯罗斯众多阐述禅宗佛理的诗歌里,不少是他人生价值观的真实流露。众所周知,翻译是跨文化的交际活动,雷氏英诗翻译的主要目的是透析雷氏诗歌中的东方文化,让中国读者通过译介作品了解雷氏对中国古典文化创作性的输入与输出,了解他通过创意英译的技巧做到翻译中有创作和创作中有翻译。为达到这个交际目的,译者要选择异化的翻译策略。为方便中国学者研究,准确再现雷氏的生态哲学,应用中国读者熟悉的禅宗典故和文化词汇翻译,让读者在阅读译文的过程中不会因异文化而感到生涩和陌生,有的只是与诗人情感价值观上的共鸣。如下例所示:
Void Only
Time like glass
Space like glass
...
On itself
All things are translucent
Then transparent
Then gone
Only emptiness
No limits
只有空
时间犹如玻璃
空间犹如玻璃
……
所有的事物都是半透明的
然后变得完全透明
然后消失
只剩下空
无边无际[7]519
一切皆空
时间如同玻璃一般
空间如同玻璃一般
……
一切都是半透明
然后全透明
然后消失
唯有空
没有限度[9]
禅宗认为一切事物本无实体,自性本空,《般若心经》亦云“色既是空”。在雷氏的生态哲学观里,时间和空间圆融互摄,如玻璃般纯净透明,唯有通过世间生命的律动才能感受到它们的存在。从两位译者的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角度看,郑燕虹教授译文的整合适应选择度略胜一筹:译文较好地展现了生命体在时间和空间里从半透明到全透明直至消失的动态变化,语言虽简约,但意义深奥,富有哲理,极具佛禅真理一望无边之感,突出“一切皆空”的主旨。杨叶婷老师的译文逻辑尚且清晰,只是将原句忠实地译出来,没有做适应性的译文信息处理;言语措辞上,“所有的事物”和“只剩下空”不如“一切”和“唯有空”来得精练,从中国文化角度看,其交际效果不如前者好。翻译要从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出发,有效阐释原作的交际意图,使得表达更加符合译入语文化,更易于为译入语读者所接受。
四、结语
古典诗歌在西方的翻译和接受历经百年,美国学者和翻译家的贡献功不可没,雷克斯罗斯更是向西方传承中华文学瑰宝的杰出代表。雷氏深爱古典文化的影响,痴迷汉语诗歌,他倾其才华将个人审美体验参与到诗歌创作,用中国诗歌元素诗意化地观照和谐生态自然,形成简约精致、禅宗理趣的诗风韵致。雷氏诗作和译作之所以如此相通,极具汉诗语言、文化和交际特征,事实上是因为“汉诗‘诗无达诂’的开放性特征为译者进行创意英译与英诗植入提供了契机。翻译与创作的界限难以分清,译中有作、作中有译、甚至是译作统一成为诗歌翻译中的一种常态”[5]142。长期以来,国内学者们对雷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译思想、英译汉诗和译本影响三方面,从语言与诗意层面,如细致探讨其诗歌意象的生态美学意蕴、诗歌的生态翻译策略等,能够为深化雷克斯罗斯诗歌研究拓宽渠道。研究雷氏诗歌中的生态美学建构及从生态翻译视角研究他的英诗翻译,对于我们认识文学翻译的跨文化意义、中国典籍在西方的译介与流变、中西方跨文化交流与对话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