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岳区山洪灾害防治调查与分析
2019-02-15陈光磊时恒寅
徐 刚,陈光磊,时恒寅
(泰安市岱岳区水务局,山东 泰安 271000)
泰安市岱岳区地处鲁中山区中部,泰山脚下,总面积为1750 km2,山区、丘岭、平原各占1/3,辖17个乡镇(办事处),700个行政村,97万人。拥有各类地上蓄水工程976座,其中,中型水库 6座,小(1)型水库 20座,小(2)型水库 158座,总库容3.2亿m3,兴利库容2.2亿m3。境内属于黄河流域大汶河干流,包括大汶河及柴汶河、瀛汶河、石汶河、泮汶河、康王河、漕浊河等19条50 km2以上河流。受地形、气象等因素影响,岱岳区属山洪灾害易发频发区,防汛任务繁重。
自2009年以来,岱岳区分别实施了山洪灾害防治试点项目、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山洪灾害防治补充完善建设项目共3期,以及山洪重点示范县、黄前水库上游山洪沟治理项目,在岱岳区水务局建立了监测预警平台及会商系统,取得了较好成效。
1 建设成效
1.1 及早展开调查,统筹谋划布局
2013年岱岳区水务局与泰安市水利勘察设计院开展了山洪灾害调查,共完成行政区划基本情况调查862项,调查统计了防治区11个乡镇的387个村落的基本情况、企事业单位148个、历史山洪灾害调查12项、涉水工程2474座、住房类型调查12户,典型历史山洪灾害26项,重要沿河居民户调查1748个。通过调查,对重点防治区进行了调整,确定了防治区、重点防治区和需要防洪治理的山洪沟,自动监测站点、无线预警广播、简易雨量站、简易水位站分布,确定了预警指标。
1.2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及效益
自2009年以来,在省、市防总办的关心支持下,岱岳区分别实施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试点项目、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山洪灾害防治补充完善建设共3期项目,总投资1100万元。主要涉及:区级监测预警平台及会商系统设立,全区17个乡镇布设遥测雨量站100处,图像综合站55处、视频综合站30处,无线预警站76处,简易雨量站120处,简易水位站(水尺)150处,六要素气象站2处,气象电子屏8个,基本健全完善了市、区、乡镇(街道)三级监测预警信息平台联网,实现了数据共享、互联互通,提高了各级各部门之间应急联动能力,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项目的实施在汛期发挥了巨大效益:一是雨情水情监控及时,为市区领导科学决策防汛提供依据。二是预报预警信息及时有效,效果明显。例如:2016年我区共出现六次大的降雨过程,区防指利用短信预警平台向区、乡、村防汛责任人连续6次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息;区电视台滚动播出暴雨蓝色预警信息,动员全做好迎接暴雨洪水准备。三是防御预案和责任制体系逐步完善。编制修订完善了区、乡、村三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防汛应急预案、水库度汛应急预案等各种操作性强防御预案,建立健全了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组建了各级防汛队伍,层层压实责任,在发生灾害后做到了有的放矢。
1.3 山洪灾害防治重点示范县项目建设及效益
2016年省防办在岱岳区开展山洪灾害防治重点县示范项目建设,总投资200万元。项目构建的岱岳区山洪灾害防御体系,填补了岱岳区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空白,探索了不同区域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通过3个月试运行,三维模拟软件运算模拟、流域视频监控和河道流量监测等系统数据采集、处理、查询及预警都运行正常,满足设计要求。项目实施后提高了山洪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减少了灾害损失。在2018年防汛工作中工程发挥了巨大的防灾减灾效益。同时,项目建设延伸和扩展了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显著提升了岱岳区防汛决策指挥能力,初步建立了防洪减灾防御技术标准体系,创新力项目建设管理模式。
1.4 山洪沟防治治理项目建设及效益
2013年实施山洪沟防洪治理项目,总投资1057万元。治理山洪沟2条6 km,主要建设内容:清障整治3 km,险工护砌2 km,改建(新建)防冲消能坎9座,改(新)建生产桥9座,维修加固生产桥4座等。项目完成后保护下游黄前镇7个行政村,30个自然村,8300人,173.3 hm2耕地,县、乡公路网等重要的交通设施。项目的建设,使山洪灾害防治的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紧密结合,山洪灾害防治体系更加系统、完善、实用,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 主要经验做法及建议
2.1 坚持科学布站,保证设备安全高效
结合山洪灾害调查评价结果,在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各监测站点、预警站选点过程中,及时与国土、气象及实施乡村认真的研究比选,充分考虑监测点、检测设备的安全性、实效性、长期性及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从而有效保证了监测、预警设备的高效安全运行。
2.2 坚持常年维修,保证数据传输正常
为保证监测数据的及时、正常传输,对监测预警设备全年进行不间断维修养护。每年汛前进行筛网式排查维修,确保各站点正常工作;一般问题24 h内修复,较严重故障48 h内修复,最大限度地发挥预警的高效性、准确性、及时性;下汛后组织一次全面维修,采取封闭保护措施,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做到未雨绸缪、严阵以待。
2.3 坚持全天候值班,保证汛情传达及时
每年安排固定专人在预警平台24 h值班,汛期抽调年富力强,懂技术、事业心强的6~8名骨干,轮流值班值守,密切注视天气变化和雨水情变化,及时向区防指汇报雨情信息,帮助防指领导科学决策防汛工作;在强降雨天气,根据雨情变化全天不间断的向乡镇、村委、部门通报雨情信息,使防汛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有备无患。
2.4 坚持宣传教育,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2016年配合省防总办邀请齐鲁电视台在岱岳区制作拍摄了专题片《山洪历险记》,取得了很好效果。在山洪灾害群测群防实施过程中,按照上级要求,委托设计单位汇编、制作印刷了宣传手册、明白卡和宣传彩页14 000套,制作了宣传栏360块,警示牌500块,刻录视频光盘2000个,及时发放到山洪灾害镇村危险区域的住户手中。同时要求电台定期的播放宣传山洪灾害防治知识和避险措施,提高群众的避险意识。每年汛期区防办主动联系区应急办、区安监局、气象局联合召开应急工作会议,宣传山洪灾害的有关知识,借助区党校对乡镇村干部轮训平台,及时宣传山洪灾害防护措施。并现场演示预警平台的查询浏览操作程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5 完善防御预案,强化预案演练
区防办协助设计单位在进行预案编制工作时,深入基层,到乡镇、山洪村,排查摸底,对辖区内的社会经济情况及危险区基本情况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查,并依照实际制定群众转移安置计划,制作了山洪灾害风险图、危险区、安全区情况图和转移安置图,编制了比较详细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并及时进行预案演练和完善提高,在多次防灾避灾过程中,有章有序临危不乱,起到很好的作用。
山洪灾害防治项目为防汛抢险提供了有力保障,下一步,将继续总结完善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及工程项目建设运行管理,加强各类设施设备的管理维护,逐步完善系统运行管理,确保项目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