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山灌区建设新型生态灌区的主要做法
2019-02-15于明
于 明
(聊城市位山灌区管理处,山东 聊城 252000)
1 位山灌区发展现状
1.1 基本情况
位山灌区1960年建成运行,设计灌溉面积3600km2。灌区骨干工程设有东、西2条输沙渠,2个沉沙区和3条干渠;分干渠53条,支渠393条,各类水工建筑物5000余座。灌溉网络体系设施完善、功能完整,形成了以农业供水为主,兼顾工业、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用水需求的多元化供水结构。同时还承担向河北、天津跨流域调水任务,长期以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2 面临的主要问题
1)水源问题。黄河是位山灌区的唯一水源,近年来,灌区用水需求不断增长,而灌区引水指标由2000年的6.8亿m3下降到现在的5.29亿m3,仅为灌区主要作物设计灌溉需水量9.4亿m3的56.3%。位山灌区灌溉面积占山东省引黄灌溉面积的近20%,而引水指标只占全省引水指标的8%,显然与灌区规模不相匹配。引水指标不足与灌区需水量不断增加的矛盾日益尖锐,造成黄河“有水不能引、引水不够用”的局面。
2)泥沙问题。长期以来,位山灌区在引进黄河水的同时,也引进了大量泥沙,这些泥沙堆积在灌区上游的输沉沙区,严重恶化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据统计,位山灌区复灌至今,累计引进泥沙约4.5亿t,2010年以来,灌区平均每年引进泥沙约360万t,这些泥沙约10%浑水入田,约73%沉积在沉沙池和骨干输水渠道中,其他泥沙沉积在支级及以下渠道中,每年清淤弃土都严重影响沉沙池区和干渠两岸的生态环境,造成生态保护和恢复的任务不断加重。
3)引水能力问题。经过多次调水调沙,位山闸前黄河主河槽河底高程平均下降2m。随着黄河河底的下切,同流量情况下黄河水位逐年降低,导致灌区引水能力逐年下降。2003年,黄河来水流量为400.0m3/s时,位山闸仍能达到240.0m3/s的设计引水能力,而到了2017年,位山闸引水能力仅有46.1m3/s,只有设计标准的19.2%。引水能力大幅度下降,有水引不进的现象突出,造成位山灌区水源供需矛盾加剧,引水难度增大、引水成本增加。从当前黄河运行情况看,河底仍有下切趋势,位山闸引水能力将会加剧恶化。
2 建设现代化新型生态灌区的必要性
位山灌区运行至今,一直都是遵循的传统型灌区发展模式,主要是以引黄供水为目标,多引水、多浇地,提高作物产量,增强农业生产能力。但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灌区单纯以服务农业生产为目标的传统运行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多层次需求。面对上级政策及现实状况,2016年位山灌区确定了要把灌区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现代化新型生态灌区”的奋斗目标。
3 建设现代化新型生态灌区的实践
3.1 位山湿地公园建设
位山湿地公园项目建设涉及东阿县姜楼、刘集,高新区顾官屯,度假区于集,阳谷县七级五个镇,规划占地面积约24km2。2016年7月,位山灌区沉沙池旅游扶贫开发项目正式启动。2017年底,位山灌区沉沙池区(湿地公园)项目道路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池区内建成道路60余公里,目前池区已对外开放。位山湿地公园建设完全完成后,沉沙池区将成为一个以沉沙输水、游览观光为主要功能,兼有娱乐运动、科教启智功能的生态景区。
3.2 二干渠城市生态公园建设
二干渠生态公园自城区四河头始至财干路止,总长9km,由同济大学规划设计,主要内容是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突出水利风景区特色,进行道路硬化、堤防园林绿化,在林、草、花、石等园林景观中辅以文化元素,配备休闲娱乐设施等,成为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改善城区环境、方便市民休闲娱乐的民心工程和我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项目。2017年3月开工建设,目前该项目正分段实施中。
3.3 水利风景区建设
位山灌区水利风景区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和“十六字”治水方针,依托于位山灌区东西沉沙池区、一二三干渠及大型建筑物等骨干工程,以水域岸线的统筹治理和水生态环境的系统修复为主要任务,致力于把每条骨干渠道、每座大型建筑物都建成集水利功能、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文化熏陶为一体的特色水利景区。2017年3月,一干渠渠首兴隆村水利风景区、二三干渠渠首周店水利风景区、二干渠陈口枢纽水利风景区和三干渠王堤口水利风景区,相继开工建设。2018年12月,位山灌区水利风景区通过山东省水利风景区评审委员会审查,获批为山东省水利风景区。
3.4 信息化建设
位山灌区经过多年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水平已经初具规模,包括水(雨)情遥测、闸门远程控制、视频控制和通讯网络。但是,信息化系统已累计运行多年,采用的信息技术已经落后,先进性和扩容性无法保障。
2017年位山灌区提出了打造“智慧灌区”的决策部署,依托“互联网+”的架构理念,规划设计位山灌区信息化平台,为灌区管理及用水户提供实用、方便、高效的现代服务。2017年2月,编制完成《聊城市位山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十五期)》。2017年11月,编制完成《聊城市位山灌区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第十六期)信息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总投资为4225.66万元。建设目标是:服务农业灌溉,实现精准计量;科学调度,服务江北水城;注重水质,改善民生;服务引黄入冀,为大局保供水,全面提高位山灌区现代化管理水平,将“条块结合,分级管理”的行政管理模式,通过信息化实现关键业务的统一管理,也即“三服务一提高”。建设完成后,将增强业务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分析和服务的部分环节中的信息技术作用,实现业务处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完善相关技术规范,健全信息共享机制,提高数据资源质量及使用率。
目前,灌区信息化管理体系正全面升级改造,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卫星遥感、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建成了以“灌区一张图”为核心的智慧灌区E平台,实现了信息自动化采集和传输、远程自动化监控以及信息智能化分析。
4 结语
建设新型生态灌区要坚持以水生态文明为主线,在发挥原有的引水、输水、供水功能的同时,增强生态改善、水体净化和补充、环境绿化和美化,以及水文化和水利事业人文精神弘扬和展示等功能,走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今后,位山灌区还会继续总结探索,不断推进现代化新型生态灌区的实践与探索,逐步把位山灌区建设成人水和谐的美丽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