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IL-12、IL-25、MPO、PMN、sFas、sFasL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
2019-02-15卢新翠马丽孙兴珍
卢新翠,马丽,孙兴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江苏淮安223300)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以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咳嗽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哮喘持续状态、呼吸困难,甚至引起窒息而危及生命。因此,哮喘病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正常的学习、生活[1]。由于哮喘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已有的研究认为其与遗传、感染、精神、环境、运动、药物等诸多因素有关,临床治疗也比较棘手[2]。有研究发现,Th1/Th2 细胞因子失衡是哮喘可能的发病基础。白细胞介素12(IL-12)是一种Th1细胞因子,IL-25是Th2细胞因子,其水平的变化与哮喘的发生有关[3]。中性粒细胞(PMN)、髓过氧化物酶(MPO)与机体炎症反应程度相关[4]。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sFas)及其配体(sFasL)在免疫细胞上的表达较高,其可介导免疫细胞的凋亡、增殖,在哮喘免疫耐受、调控异常、Th1/Th2 细胞因子失衡、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气道重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5]。本研究观察了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中IL-12 、IL-25、MPO、PMN、sFas、sFasL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哮喘病情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9月淮安第一医院儿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②年龄1~6岁;③患儿家长知情同意;④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①肺部感染;②支气管畸形、异物吸入;③近2个月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④伴有其他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等)。共选取哮喘患儿120例(哮喘组),同期收集健康儿童60例(对照组)。哮喘组男67例、女53例,年龄(3.2±1.2)岁,体质量(15.6±3.2)kg;其中急性发作期72例、症状缓解期48例。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3.4±1.3)岁,体质量(15.8±3.8)kg。两组的性别、年龄及体质量具有可比性。
1.2 外周血IL-12 、IL-25、MPO、PMN、sFas、sFasL检测方法 采集对照组及哮喘组患儿入院后空腹静脉血,以3 000 r/min离心分离血清,采用为Thermo Multiskan MK3酶标仪以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12、IL-25、MPO、sFas、sFasL,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另取一份血标本,采用迈瑞血细胞分析仪检测PMN。
2 结果
2.1 两组外周血IL-12、IL-25、MPO、PMN、sFas及sFasL水平比较 哮喘组外周血IL-25、PMN、MPO、sFas、sFas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IL-1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外周血IL-12、IL-25、MPO、PMN、sFas、sFasL水平比较
2.2 哮喘组急性发作期、症状缓解期患儿外周血IL-12、IL-25、MPO、PMN、sFas、sFasL水平比较 哮喘组急性发作期患儿外周血IL-25、MPO、PMN、sFas及sFasL水平均高于症状缓解期患儿(P均<0.05),而IL-12水平低于症状缓解期患儿(P<0.05)。见表2。
表2 哮喘组急性发作期、症状缓解期患儿外周血IL-12、IL-25、MPO、PMN、sFas、sFasL水平比较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不仅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6]。目前,临床对于哮喘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已经公认的是哮喘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是哮喘发生和发展的病理学基础,气道重塑可能与气道炎症相伴发生,并互相影响、相互促进[7]。
哮喘患儿的气道炎症由多种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参与,以T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浸润为主[8]。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Th1/Th2 细胞因子失衡在儿童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已得到重视[9,10]。有研究发现,Th1细胞因子对哮喘产生负调节作用,Th2细胞因子对哮喘具有正调节作用[11]。IL-12是经典的Th1细胞因子,参与细胞免疫应答过程,调节NK细胞、巨噬细胞非特异性免疫,可通过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诱导Th0细胞向Th1分化,同时通过诱导T细胞、NK细胞产生IFN-γ而抑制Th0细胞向Th2分化[12]。IL-25是新近发现的Th2细胞因子,可引起Th2细胞因子在气道中产生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上皮细胞增生,进而引起黏液分泌增多、气道高反应性[13]。本研究结果显示,哮喘组外周血IL-25水平高于对照组,而IL-12水平低于对照组;哮喘组急性发作期患儿外周血IL-25水平高于症状缓解期患儿,而IL-12水平显著的低于症状缓解期患儿。这一结果提示,哮喘患儿机体Th2细胞增生、亢进导致正调节因子IL-25分泌增加,Th1细胞抑制导致负调节因子IL-12分泌减少,哮喘病情得到控制后Th1/Th2 细胞因子失衡状态得以改善。
既往认为,嗜酸性粒细胞在哮喘的发病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但近年来有研究发现,PMN是哮喘发病中的主要效应细胞。MPO是存在于PMN嗜天青颗粒上的一种酶,反映PMN浸润数目和活性,是评价炎症反应程度的常用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哮喘组外周血PMN、MP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哮喘组急性发作期患儿外周血PMN、MPO水平均高于症状缓解期患儿。这一结果提示,哮喘患儿机体炎症反应程度较重,病情得到控制后PMN、MPO水平随之下降。
细胞凋亡是由多基因调控、多种酶参与的程序性过程。细胞可通过膜受体与特异性配体传递凋亡信号,再通过特定的信号传导途径调控细胞凋亡过程[14]。FasL是目前研究较多的诱导凋亡途径的胞外配体。Fas抗原主要表达于CD4+、CD8+T细胞,FasL主要表达于激活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Th1细胞受到抗原刺激时迅速发生凋亡,Th1细胞的凋亡、极化主要是由Fas/FasL介导。Th2细胞对Fas具有抗性,Fas介导的凋亡途径参与哮喘Th1/Th2失衡[15]。本研究结果显示,哮喘组外周血sFas及sFas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哮喘组急性发作期患儿外周血sFas及sFasL水平均高于症状缓解期患儿。这一结果提示,哮喘患儿诱导凋亡途径的胞外配体水平较高,对Th1细胞的凋亡、极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病情得到控制后sFas及sFasL水平随之下降。
综上所述,相对于正常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IL-25、MPO、PMN、sFas及sFasL水平升高而IL-12水平降低,并且在患儿急性加重期时变化更加明显。对这些指标进行检测,将有助于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诊断及病情判断,从而指导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