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树立积极的老龄观
2019-02-15
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银发浪潮”将滚滚而来。对此我们要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树立和培育积极的老龄观。这有利于增强全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信心和决心。
随着电脑、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推广和应用,不少有着积极老龄观的“银发族”也不断追赶科技浪潮
“银发浪潮”下需要积极的老龄观
据全国老龄办最新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4亿,占总人口比重的17.3%,平均近4个劳动力养一位老人。可以说,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
这让人不免担心,老龄化真的是洪水猛兽吗?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日前指出,老龄化其实是好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可以预见,伴随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银发浪潮”将滚滚而来,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树立和培育积极的老龄观。”树立和培育积极的老龄观,有利于增强全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信心和决心。
然而,目前社会中还有不少人没有树立起积极的老龄观。比如,有的人错误地把老年人看作负担或问题,看作是老年人自己的养老问题,看作是涉老部门的业务工作,看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和个人家庭的事。这些错误观念不仅与我国敬老爱老的优秀传统相悖,而且不利于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同时,老年人对“老”文化的认知也比较少,积极参与的理念也比较薄弱,不太喜欢“折腾”,不太愿意参与,子女们意识中的“孝”观念,也制约了老人们走出来,去“折腾”。老人们缺乏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的理念,许多人都将“养生”作为老年岁月的最大“事业”,社会上大量地出现过度“养生”现象。
补上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这一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中的重要增长动力是人口红利。然而从1990年开始,中国的生育率就已低于人口正常更替所需要的水平,2000年便步入老龄化社会,并且正在朝着深度老龄化社会快速迈进。与发达国家的老龄化不同,我国的老龄化是“未富先老”。
除了“未富先老”,我国还普遍存在对老龄化社会准备不足的问题,即“未备先老”。中国的人均GDP尚处于世界中等水平,在经济能力、制度建设和思想意识上都未做好应对老龄化的充分准备。
吴玉韶强调,人口老龄化是贯穿我国21世纪的基本国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政策出了很多,但是落实效果不好;老年人不宜居的环境一旦形成,改造难度极大;老年群体消费观念滞后,甚至利用上午时段到KTV唱歌,自带水杯、干果、水果,除了包间费其他一律不消费……在吴玉韶看来,“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理念先行,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理念要先行,就必须对全社会进行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必须补上这一课”。
老龄化国情教育具有政治意义、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需要超前谋划,早做应对;有助于形成全民行动的“大老龄格局”。
如何树立和培育积极的老龄观
只有树立和培育积极的老龄观,坚持满足老年人需求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结合,才能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我国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来看,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树立和培育积极的老龄观:
积极看待老年人。老年人为国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凝聚着老年人过去的辛勤劳动。没有他们的劳动创造,就没有今天的社会财富和文明进步。
应当积极看待老年人,既大力消除年龄歧视,引导全社会增强接纳、尊重、帮助老年人的关爱意识,形成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氛围;又重视发挥老年人的作用,引导他们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发挥正能量、作出新贡献。
积极面对老年生活。老年期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人人都应积极面对老年生活,做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保持身心健康。老有所学,就是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兴趣爱好,学习掌握一些新知识新技能,既陶冶情操又跟上时代。比如,随着电脑、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推广和应用,不少“银发族”也不断追赶科技浪潮;老有所为,就是用自己长年积累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继续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新的贡献;老有所乐,就是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通过积极锻炼身体得健康之乐,参加适合自身的文化体育活动得精神之乐。比如有些老年人退休后,便过上了新潮时尚的“旅居养老”生活。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不仅能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维护老年人尊严和权利,而且能促进经济发展、增进社会和谐。
因此,既要看到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更应看到挑战之中也蕴含着新的发展机遇。要推动老龄工作向主动应对转变,向统筹协调转变,向加强人们全生命周期养老准备转变,向同时注重老年人物质文化需求、全面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转变。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相结合,着力提高老年政策制度的针对性、协调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着力发展养老服务业和老龄产业。
树立和培育积极的老龄观,少些“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喟叹,多些“老骥伏枥”的豪情,拥抱“休将白发唱黄鸡”的乐观,老年生活便会更加从容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