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夜欲曙钟鼓迟
——夜间电力数据折射广州“夜经济”推动成果

2019-02-15

中国电业与能源 2019年12期
关键词:用电量商圈峰值

国庆假期刚结束,广州海珠供电局的林英杰马上到数据中心看数据。果然,2019年国庆节期间,广州塔夜间用电量突破56万千瓦时,相比2018年增长了近20%。所谓“夜间”,是指晚上18时至次日凌晨6时的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中发生的各种拉动内需的经济活动,被称为“夜经济”。

2019年8月,夜经济一词火遍中国。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地都相继推出了多项促进夜间消费、拉动内需增长的政策。8月19日,广州市发改委出台《广州市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打造国际知名的“广州之夜”品牌。经济发展电力先行。老百姓夜间出行、文娱、消费活动的前提,必然是电力需求。可以说,夜间电力数据,是反映城市推动“夜经济”发展成果的另一个切口。

负荷峰值越来越晚广州稳守一线“不夜”名城

广州的“夜经济”起步较早,上世纪80至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经济起飞,宵夜、KTV、灯光夜市与大排档,共同构成了广州夜经济的最初底色,是全国有名的“不夜城”。

如今,广州依然保持着这种夜间经济活力,并大有深度发展的势头。广州电网调控中心人员告诉笔者。“一般而言,广州电网夜间用电负荷峰值一般发生在晚上19时10分左右。”但这个峰值发生时间在近几年却悄然在发生变化。据统计,2017年夜间用电负荷峰值发生在晚上18时至19时之间有135天,发生在19时至20时的有156天,20时以后的有74天。在2018年,20时之后的天数就上升到106天。而截至2019年10月,负荷峰值发生在20时之后就已达到121天。“数据表明,夜间用电负荷峰值发生时间在往后推移。其中影响因素之一,就是广州夜间生产、消费活动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晚。”广州电网调控中心人员表示。

作为千年商都的广州,商圈正是夜间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位于广州中心城区的四大商圈,年用电量均超6亿千瓦时,相当于一盏100瓦的灯亮70万年。以天河商圈为例,这里汇集了天河城、正佳广场、维多利广场、广百百货、万菱汇、太古汇等大型商业综合体,是广州商圈的重要名片。截至2019年10月,上述6家商业综合体夜间用电量已达2亿8197万千瓦时,已超过其2017年全年夜间用电量。

炫彩大剧院。(张永林 摄)

美食街宝业路、远景路凌晨的平均负荷59万千瓦,高居不下,街市如昼,灯火通明。在商圈用电排名上,品牌荟萃的珠江新城与天河商圈以户均年用电量12.06、3.45万千瓦时位列前两名。小商户聚集的沙河商圈,户均电量仅1.05万千瓦时,但总量却在商圈排名第一,一直是广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广州供电局计量中心数据运维人员向笔者举例,有“对外经贸晴雨表”之称的广州交易会展中心,2018年夜间用电量5465万千瓦时,而2019年10月,已突破7000万千瓦时。

夜间用电增长迅猛文旅繁盛托起火树银花

对于广州塔的用电数据,林英杰非常关注,今年国庆尤为在意。“我和我的祖国”广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在广州塔举办。“整个国庆期间,尤其是晚上,广州塔周边人群爆满,人挤人数十公里!”林英杰感叹。广州塔作为广州地标景区、中国第一高塔,“游广州、必游广州塔”早已深入人心。

人流的聚集,主要在夜间。2018年,广州塔共接待登塔游客230万人次,同比增加7万人次,营业收入6.3亿元。五光十色,游人如织,地标性建筑的观光电梯、塔顶摩天轮、极速云霄等游乐项目,均离不开电力能源。1千瓦时的电量支撑广州塔近30元营收,今年国庆文艺晚会,供电部门现场值守,电房巡视,应急发电车驶入……文艺晚会的精彩表演背后,是保供电人员的严防死守,为华灯彩影提供充足可靠的电力能源。就夜间电量来看,广州塔2018年全年夜间用电量同比上升6%。

广州塔只是广州文旅之路的第一站。“南中国经济发展重镇”“食在广州”,这些名号让广州总是给人一种非常“物质”的感觉。但究其底里,广州市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从未放慢脚步。数据显示,广州购书量在2017年就已位居全国前三,“南国书香节”自1993年举办至今已有26个年头,广州人全民读书的氛围一直没有减弱。“挑灯夜读书,油涸意未已。”现代人挑灯读书不用点油,而是用电。截至2019年9月,广州图书馆的夜间用电量已超过了2018年全年的夜间数。

除了读书,演艺欣赏、知识学习方面同样不落后。作为广州都市演艺名片的广州大剧院9月同比上升37%。广东省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广州又一文化地标,2019年8月的用电量比7月上升16%。原因不难查找,自今年8月1日起,广州市文广新局举行“博物馆奇妙夜——广州市内博物馆夜场开放”活动,组织全市近十余家博物馆每周五、周六、周日延长开放时间至晚上9时。虽入夜,展不停,供电更要跟得上。反过来说,脉脉电流,才能让博物馆的奇妙之旅散发无穷魅力。

要发展也要绿色电动出行为夜经济提速

发展夜经济,出行是关键。地铁,公交,这些市民日常出行的基础交通工具是否便利,直接影响着夜经济的发展质量。

广州是全国少有的晚上11时后仍有在运营的地铁站点的城市。为满足市民的夜间出行需求,广州地铁自2017年以来,在每年春节(花市、除夕)、五一、中秋、国庆、元旦等法定节假日及重大活动期间,线网延长1~1.5小时。同时随着城市发展,不断扩充地铁网络,持续提升运输服务水平。

电力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作为广州最大的用电客户,广州地铁近三年用电量以20%的速度增长,2018年用电量超过15亿千瓦时,坚强可靠的用电每天安全运送超800万人次安全出行。1千瓦时的电量,可以满足2人次地铁出行,为加班晚归、夜间出行的人,提供了极大便利。

另一个基础交通工具公交车,同样作用巨大。而且,去年广州公交更承担了一项特殊的任务: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广州公交要实现电动化转变。电动公交车的运营有一个显著的特性,那就是集中在深夜充电。2018年广州全市每月公交充电量约1000~1500万千瓦时,但到了2019年,这个数字飙升到了4500~5000万千瓦时。

电力数据印证了电动时代的发展。根据广州交通部门介绍,2018年广州已经实现推广使用纯电动公交车超过1万台,全面迈入了绿色低碳的“电动化时代”。

猜你喜欢

用电量商圈峰值
02 国家能源局:1~7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4%
01 国家能源局: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5%
“四单”联动打造适龄儿童队前教育峰值体验
结合模拟退火和多分配策略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
320排CT低剂量容积体部灌注成像强化峰值时间对孤立性周围肺病变诊断价值
打造世界级文旅窗口 构建千亿级黄金商圈
机器学习在商圈运用管理中的应用
国家能源局: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4.2%
促进哈尔滨市商圈发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