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负面情绪、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观察
2019-02-15刘娜
刘娜
肺结核是慢性呼吸道传染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而肺结核的治疗过程也相对漫长,久治不愈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 将会导致患者内心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 严重的甚至可能诱发抑郁症,最终引发心理障碍[1]。而介于肺结核的传染性, 患者的自卑感使得生活中有意减少与他人沟通, 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本文观察利用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负面情绪、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8年6月本院胸外科治疗的4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护理组, 每组2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13例, 女7例, 年龄20~65岁, 平均年龄(39.5±8.9)岁。护理组患者中男12例,女8例, 年龄18~60岁, 平均年龄(38.2±9.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使用常规性辅助干预, 监测临床的基本数据, 帮助患者遵照医嘱按时服药。护理组患者使用护理干预, 具体包括:①心理建设:由于肺结核具有一定的传染特性, 患者害怕传染给他人, 这种长期的心理压力会使患者产生自卑心理, 不愿与人交流。采取护理干预时, 医护人员要向患者说明讲解肺结核的相关知识, 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 用温和耐心的方式消除患者的抵触心理, 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疾病的信心, 通过有效沟通, 让患者能主动的配合临床治疗。②饮食干预:为患者制定专业合理的饮食计划, 肺结核患者的代谢水平一般较常人高, 每日要保证患者对蛋白质、高纤维素、适量糖类的吸收摄入, 禁止食用辛辣或者刺激性食物、杜绝烟酒。③生活习性: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保证患者的睡眠充足。肺结核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抵抗力下降, 可以督导患者每天定时散步、适当做一些有氧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帮助其养成优良的生活方式。④健康指导:护理人员需要熟练掌握患者所需药物的药理细则和作用, 以便及时告知患者正确的用药剂量和相关注意事项, 保障治疗。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情况。采用HAMA判定心理状态, HAMA所有项目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 各级标准为:0分:无症状;1分:轻;2分:中等;3分:重;4分:极重。总分为各项得分总和。生活质量主要包括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方面,评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前, 护理组患者HAMA评分为(26.82±6.74)分, 干预后为(12.22±3.65)分;观察组患者干预前HAMA评分为(29.37±6.22)分, 干预后为(15.20±4.28)分, 干预前, 两组患者HAMA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 护理组患者HAMA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 (68.87±7.24)、(66.89±7.81)、(69.70±7.85)分 , 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52.37±6.24)、(60.34±6.94)、(50.21±6.04)分 , 护理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 分)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护理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社会功能观察组 20 52.37±6.24a 60.34±6.94a 50.21±6.04a护理组 20 68.87±7.24 66.89±7.81 69.70±7.85 t 7.720 2.804 8.800 P <0.05 <0.05 <0.05
3 讨论
肺结核即使经过治疗后也容易反复发作, 且病程周期漫长, 成为威胁我国乃至世界人群身体健康的高发疾病[2]。肺结核患者临床主要症状为低热盗汗、咳痰咳嗽、伴随胸痛、胸闷或疲困乏力以及呼吸困难的情况, 患者身体的免疫系统会遭到破坏, 免疫功能下降。而肺结核的传染特性容易使患者遭受社会上的歧视以及生活范围圈人群的疏离, 治疗过程中采取隔离的手段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人际交往, 这些负面因素会导致肺结核患者产生烦躁、易怒、情绪极端的心理状态, 面对持续的精神压力极有可能诱发一些其他并发疾病, 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而需要长期服药和反复发作等原因, 也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家庭压力的问题, 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在对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中, 缓解其负面情绪已经成为提高治疗效果的主要手段之一[3-5]。通过护理干预中的宣传教育、纠正顽固思想偏差, 使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得以正确改善, 加之心理上的合理干预、帮助患者重新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能够积极的配合治疗, 护理干预中对患者生活习性的改善, 合理制定了患者的运动、饮食以及作息习惯, 通过有效的配合, 提升治疗效果, 促进了患者的身体康复[6,7]。
本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前, 护理组患者HAMA评分为(26.82±6.74)分, 干预后为(12.22±3.65)分;观察组患者干预前HAMA评分为(29.37±6.22)分, 干预后为(15.20±4.28)分,干预前, 两组患者HAMA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 护理组患者HAMA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68.87±7.24)、(66.89±7.81)、(69.70±7.85)分, 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 (52.37±6.24)、(60.34±6.94)、(50.21±6.04)分 ,护理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利用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负面情绪、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明显, 稳固了患者心理状态, 保障治疗的有效性, 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