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2019-02-15王丽
王丽
2型糖尿病在临床中又称为成人发生性糖尿病, 患者多为35~40岁人群, 是指机体内产生胰岛素能力并未完全丧失,而部分患者则会出现胰岛素分泌过多等情况, 但胰岛素作用较差, 无法有效满足机体对血糖进行的调节作用[1]。发病后,患者如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便有可能引发各组织损伤, 且在治疗过程中, 患者极易出现氧化应激反应, 对其治疗效果及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本院就53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开展研究, 旨在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11月本院收治的10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2]:①患者临床综合诊断确诊为2型糖尿病;②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③患者均明确本研究开展核心, 并主动配合研究内容开展。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肾肺等器官衰竭疾病;②合并神经系统疾病, 精神状态异常者;③对本研究采用药物过敏者;④参与其他研究者。将患者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 各53例。治疗组男29例, 女24例,年龄66~72岁, 平均年龄(69.6±0.8)岁。参照组男30例, 女23例, 年龄65~71岁, 平均年龄(69.2±0.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瑞格列奈片(丹麦诺和诺德公司, 注册证号H 20130023)餐前服用, 推荐起始剂量为1 mg, 最大单次剂量为4 mg, 最大日剂量≤16 mg;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北京利龄恒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11021560)口服, 成人开始剂量为0.25 g/次, 2~3次/d, 以后根据血糖和尿糖情况调整剂量, 一般1.00~1.50 g/d,最多≤2.00 g/d。治疗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赛诺菲安万特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J 20120031)注射剂量谨遵医嘱, 严格按照医师嘱托用药, 并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反应。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8-异前列腺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 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7.51±0.84)mmol/L、(14.21±1.62)mmol/L、(7.32±0.36)%, 参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7.54±0.79)mmol/L、(14.26±1.58)mmol/L、(7.36±0.32)%,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9、0.161、0.605,P=0.425、0.436、0.273>0.05)。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 ±s)
表1 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 ±s)
注:与对照组对比, aP>0.05
组别 例数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 h血糖(mmol/L) 糖化血红蛋白(%)治疗组 53 7.51±0.84a 14.21±1.62a 7.32±0.36a参照组 53 7.54±0.79 14.26±1.58 7.36±0.32 t 0.189 0.161 0.605 P 0.425 0.436 0.273
2.2 两组治疗后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8-异前列腺素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比 治疗组治疗后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8-异前列腺素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为(5.21±0.62)mmol/L、(67.69±3.22)U/(g·Hb)、(16.52±1.21)ng/L、(10.42±0.55)μmol/L, 参照组治疗后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8-异前列腺素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为(5.38±0.30)mmol/L、(64.62±3.24)U/(g·Hb)、(18.54±1.95)ng/L、(12.44±0.52)μmol/L。治疗组丙二醛、8-异前列腺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低于参照组,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水平明显高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97、4.893、6.408、19.429,P=0.038、0.000、0.000、0.000<0.05)。见表 2。
表2 两组治疗后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8-异前列腺素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比( ±s)
表2 两组治疗后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8-异前列腺素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比( ±s)
注:与对照组对比, aP<0.05
组别 例数 丙二醛(mmol/L)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U/(g·H b)] 8-异前列腺素(ng/L) 同型半胱氨酸(μmol/L)治疗组 53 5.21±0.42a 67.69±3.22a 16.52±1.21a 10.42±0.55a参照组 53 5.38±0.30 64.62±3.24 18.54±1.95 12.44±0.52 t 2.398 4.893 6.408 19.429 P 0.038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治疗组发生腹痛1例、恶心1例、皮疹0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77%(2/53);参照组发生腹痛4例、恶心4例、皮疹3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75%(11/53)。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102, P=0.018<0.05)。见表 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
3 讨论
氧化应激在临床中是由自由基的促氧化与机体的抗氧化失衡导致, 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便有可能引起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及微血管并发症, 对其健康造成严重影响[3]。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 在对其治疗过程中能够降低患者全身的氧化应激反应, 对其胰岛素抵抗及β细胞的分泌功能进行改善。目前临床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多采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可准确改善患者血糖水平, 其中二甲双胍为双胍类口服降血糖药, 经小肠吸收后胃肠道壁内可聚集较高水平的二甲双胍, 并增强非胰岛素依赖的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程度, 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和储存, 对其血脂及血糖进行降低, 是临床用于治疗2型低血糖的主要药物;而瑞格列奈为新型的非磺酰脲类短效口服促胰岛素分泌降糖药, 能够刺激胰腺释放胰岛素降低血糖水平, 但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对于机体氧化应激等指标反应并无明显改善效果, 且部分患者在治疗中存在腹痛、恶心、皮疹等不良反应, 导致治疗效果降低[4-6]。因此, 有必要采用更为合理有效的药物治疗。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是临床部分学者新提出的治疗方案, 二甲双胍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基础药物, 而甘精胰岛素在治疗过程中能够为患者提供外源性胰岛素, 经注射可达到作用时间较长, 且安全性及可行性较高, 并能够作用于降低氧化应激的效应, 改善患者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8-异前列腺素、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 促使其尽快恢复正常水平[7-9]。本研究结果中, 临床采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和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均有较好血糖控制效果, 而在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方面, 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效果显著。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有3.77%, 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0.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证实,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显著效果, 可改行患者应激反应及血糖控制, 促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综上所述, 在2型糖尿病缓和治疗过程中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效果显著, 可在控制患者血糖的同时改善其氧化应激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