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催化研究员的援疆情怀
——记对口援疆干部天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学宽

2019-02-15陈晓晨图文

兵团工运 2019年1期
关键词:援疆

□陈晓晨/图文

今年56岁的李学宽,是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研究员、应用催化绿色化工应用研究室总工程师,现在天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业集团)挂职,担任天业集团总工程师。

组织指派 结缘天业

2012年,时值天业(集团)有限公司煤化工项目上马立项的关键期。天业集团领导与中国科学院领导在一次会议中不期而遇,并表达了天业集团急需一位化工领域专家来新疆支援企业发展的迫切愿望。

当时,李学宽被选中,经组织指派,于2012年4月来到八师石河子市,从此与天业结缘。

之后,李学宽便开始在山西与新疆之间往返、奔波。提起这次援疆,李学宽至今记忆犹新:“我对新疆有感情,当时院里让我来,我就毫不犹豫地来了。”

没有过多言语,更无任何粉饰。像以往的任何时候一样,这一次,李学宽依然风尘仆仆踏进新疆。初来乍到,为尽快进入工作角色,他每天往返于实验装置和集团办公大楼之间,跑现场、做调研。在调研的一周时间里,即帮助解决了天业集团国家863项目——等离子煤制乙炔项目煤粉输送短时间拥堵的难题。按照他的建议,改造后的装置,实现了煤粉输送长周期运转,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光阴荏苒,斗转星移。2017年,天业集团在新时代开启天业发展新征程,提出“奋起再次创业、打造千亿天业”的宏伟目标。2017年10月,天业集团的重大项目——“煤油共炼”项目提上议事日程。作为煤化工和石油化工专家的李学宽当时身在山西,天业集团领导打电话给李学宽,向他说明拟上项目情况。“你需要,我就回去。”接到电话的李学宽没有豪言壮语,只说了这一句话。记不清是第几次进疆了。但这次,李学宽毅然选择背起行囊,走进新疆,走进石河子,走进天业集团。

情系天业 做好高参

“天业的氛围特别好,‘团结、奉献、拼搏、创新’的天业精神让我动容。原单位的领导也都非常支持我的工作,他们是我坚强的后盾!”提及这次援疆,李学宽说。

自融入天业后,李学宽便一头扎进工作中,跑调研,组织项目讨论会,担任企业讲师……印象最深的是在布局乙炔下游深加工项目调研时,凭借多年的从业经验,他发现该项目存在巨大的技术难题,实施后期必然会面临严重问题。

从4月5日(清明节)起开始,选用厚度为0.008-0.01 mm、宽度90 cm地膜,110 cm带型 (垄面70-80 cm,垄沟30 cm,垄高15 cm),规格起垄、喷药防草、覆膜提温5天后(4月10日)每垄辫纳空种植2行,行距40-50 cm,株距33 cm、孔深8-12 cm,点籽、芽眼朝上、压实封严孔口,播种3670株/亩。

当时,该项目交由国内某著名大学负责,天业集团已与该大学签订了800万元的技术转让合同,项目也已通过前期小试,计划进入中试规模的试验和工业模拟。可就在项目审查中,李学宽通过细致严密地推理,发现项目原理上虽可行,但实际操作和技术上存在严重问题,而且是一道无法逾越的根本性难题。

为稳妥起见,他第一时间将情况以及自己的推演结果详细反馈给集团高管,并立即派遣人员赴该大学实验基地实地察看。结果,实地察看后反馈回来的信息与他推演的结果一致。为及时给企业止损,该项目被紧急叫停,为企业挽回直接经济损失600万元。

2018年8月,作为天业集团“十大创新项目”考核组负责人,本着对企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李学宽数次奔赴电石渣循环利用项目现场,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技术方案,最终解决了材料强度不稳定、影响生产的难题;作为催化剂领域的专家教授,他悉心关注天业集团无汞催化剂的开发进展,并对其进行无数次指导,确保了天业集团无汞催化剂从研发理念到贵金属含量和载体改性方法,都有了新的突破性进展;在天业集团氯化聚氯乙烯(CPVC)项目研发过程中,他总能根据多年的实战经验给出合理的建议,确保研发工作的顺利进展……

发挥专长 倾囊相授

工作之余,干了30多年催化的李学宽总是闲不住,他经常把天业集团研究院课题组的一帮年轻人组织在一起,讨论、座谈或者自编PPT,给他们进行培训,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我搞了大半辈子催化,抽空多带带年轻人,把公司的团队带出来,把天业的牌子打出去。”李学宽说,“他们遇到难题,只要让我知道,我都毫无保留地给他们支招,让年轻人少走弯路。”他还说,“把毕生所学献给天业,为企业把好方向,服务好新疆发展,我感觉很快乐。”

经他“传帮带”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经他“支招”使得项目顺利实施的事例不胜枚举。他的认真、严谨和缜密,也受到天业集团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肯定和好评。

“李总是理论家加实践家,他不像有的大学老师只懂理论,他实战经验丰富,很多意见和建议通过工程试用非常有用,对指导企业生产实践特别实用。”天业集团化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熊新阳说,“就一句话,听他的,靠谱。”

除了“传帮带”、组织天业集团化工研究院人员培训之外,他还在天业集团中高层领导干部培训中讲过课。他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自编的课件——《对天业发展的思考》,得到天业集团党委的高度重视,号召在集团中高层范围内转发、学习。据不完全统计,在天业集团,亲自聆听过他授课的中高层领导、专业技术人员达500余人。

“李学宽是我国石油化工和煤化工领域的知名专家,他不仅视野开阔、学识丰富、观念前卫,而且最大的优点是坚守知识分子的初心,敢讲真话,难能可贵。他的到来,架起了天业集团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尤其是山西煤化所的桥梁。”天业集团党委常委、总经理周军说。

华发初心 再建新功

近年以来,天业集团深入践行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积极响应兵团培育产值过千亿产业集群号召,天业集团全体干部员工,在“奋起再次创业、打造千亿天业”宏伟目标感召下,于2017年8月,开工建设十户滩新材料工业园天业集团一期60万吨合成气制乙二醇项目。

据悉,该项目年用煤量达600万吨。未雨先绸缪。为保障原料供应,确保企业原料安全和长远发展,李学宽头上的白发多了,也更加忙碌了:2018年8月,他助推天业集团与其他大型企业集团战略合作的达成和合作协议的成功签署,为企业将要新建的“煤油共炼”项目,他先在南北疆之间来回奔波,寻找合适的原料来源,又在北京、西安、广州等地之间考察,寻找可靠的技术来源;为“煤油共炼”项目能够早日在国家立项,顶着高温在北京跑审批……

“作为引领氯碱化工和节水农业两大行业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我为能为集团新发展的煤化工项目锦上添花而骄傲。”李学宽说。

背井离乡 爱洒天山

“她比我还忙,我们一家三口分三个地方,家里人还是支持我的。”提及家庭,这位数月才能回趟家的铮铮铁汉柔情地说。

李学宽的家在山西太原,他的爱人是山西省测绘局的一位处级干部,平时根本没有空闲时间过来探望、陪伴他。他的独生女儿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女儿研究生毕业后已在北京工作成家。远离家乡和亲人、身处新疆的李学宽,住在天业集团公寓里。就这样,为了各自的事业,他们一家三口就太原、北京、石河子三个人分三个地方。

白天在单位忙碌一天的李学宽,每到晚上夜深人静,回到公寓,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拿出手机,给女儿打电话或者视频……

“援疆的嘛!人家聘你当专家,你就要对得起人家!家里不用你操心。”他的爱人说。

作为一名从事工业催化剂研发的研究员,李学宽主持开发的系列催化剂及其工艺在20多个工厂成功应用。作为一名催化技术高管,李学宽一方面在工程技术上为企业排忧解难,还把自己多年的催化专业所学教授给年轻一代的工程技术人员。除此之外,他也喜欢把自己爱好摄影的理念传递给年轻人,“专业教催化,免费教摄影”就是他经常和年轻人打趣的一句话,而李学宽对这句玩笑背后的解释则充满了质朴与诚恳——“首先,人一辈子应当找一个你热爱的工作,这样你八小时以内就不会觉得累;第二,找一个高尚的业余爱好,这样八小时以外也不会惹事;而剩下的八小时,买张床睡觉就足够了……”李学宽说。□

猜你喜欢

援疆
上海的责任
从长白山到阿尔泰山 携手同心谱华章
——吉林援疆成果展在省图展出
援疆的夜晚
舍家报国 倾情援疆
有效发挥援疆干部作用刍议
侯云春
产业援疆到位资金1191.7亿元
我省新选派151名干部人才援疆
全国性社会组织援疆捐赠1.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