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内河港口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9-02-14王金昌

珠江水运 2019年23期
关键词:转型发展港口思考

王金昌

摘  要:最近几年,国家越来越重视生态环保问题,所以,要对港口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行有效的提高,港口将这个作为发展的目标,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将港口行业竞争的市场进行改变,以前的是对吞吐量进行竞争,现在要转变这种模式,现在是对口岸效率、服务质量、业务模式、科技创新等各个方面进行竞争,这就使得内河港口转型成为一种趋势。

关键词:港口 转型发展 思考

1.内河港口存在的困难

1.1技术条件落后,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需要

以前在建设内河港口时,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如历史原因、技术水平等,就使得内河港口比较分散,其进行发展的技术不完善等,使得港口的设计没有专业性,并且设计出的港口没有规模化,其的设计和发展与现在物流的高效、便捷、环保、绿色底碳不相适应。尤其是老港区,要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这项工作的工作量很大,要对其进行水工结构进行改造,并扩建码头,避免出现各种安全问题,对老港区进行改造和优化,这样其就可实现船舶大型化发展的需求了,将港口进行改造和优化,这是目前实现内河港口发展的迫切要求。

1.2港口布局不合理,区域同质化、无序竞争激烈,岸线资源不能有效利用

港口的发展使得其相关的体制也发生了变化,在进行港口的规划时,体制是基础,体制的变化限制了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内河中有些重要的港口要对其进行双重的管理,政企联合起来对其进行管理,中央与地方的联合管理,目前全面放开了港口投资的制度;一些港口在进行岸线的设计时,没有将各种因素都考虑进去,就出现了过度开发港口岸线的问题,在进行港口岸线的发展中,其模式不完善,且没有进行规律的建设。进行港口的建设时,没有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使得港口功能出现了重叠的现象,加剧了无序的竞争,并且也因为这种情况的出现,导致港口经营的行业太多单一,增加了环境风险,这与京杭运河及南四湖自然保护区所提倡的各种发展理念不相符合。

1.3节能、环保等设施不能适应生态环保、绿色发展要求

在临港产业区进行港口的建设,這样在运输、存储、装卸货物时很容易出现污染环境的现象,特别是一些散杂货。有些老旧港口在建设时候使用的环保技术不成熟,且在建设过程中,没有重视环保问题,就导致这些港口不能使用在当前的社会中,因为新时代各个行业在建设、使用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将环保、绿色作为发展的前提。一些老旧港口的水质受到破坏,其环境也受到了污染。目前,政府和环保部门联合起来,将港口污染的问题进行了严格的监管,并采取了相关有效的治理方法。堆积干散货的码头容易出现扬尘,就会使得空气中的污染颗粒物增大,要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有效的治理,这样就会减少污染,使得港口能够实现绿化,港区码头出现的污水,要集中的进行解决,并进行水源的循环利用,不将污水外排,并且不外排船舶压载水,对在线对扬尘实施监控等,在这些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治理要求,就使得老旧港口的改造面临着较多的困难。

1.4老旧港口企业管理粗放,经营业态保守,发展质量有待提升

有些老旧港口没有较完善的管理制度,这就使得对其的管理观念落后,没有加强对其的管理力度,导致对其管理的水平不高。老旧港口因为存在时间长的原因,其发展使用的观念还是传统的发展观念,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将商务营销方式进行创新,其各个方面的发展都与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以前的老港口经营模式单一,只进行货物的装卸、堆存等一些规模小的运营,生产的规模小并且收益不高,甚至有些没有进行体制改革的企业还出现了人员过多、效益低的情况,就很容易使得企业破产。现在的港口企业要将以前使用的发展模式进行创新,将以前装卸和堆存这种单一的运营方式进行优化,使港口进行多种业务的发展,如进行旅游等多种功能的运营。

2.内河港口转型发展的几点建议

2.1强调规划引导,优化港口空间布局

港口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有一个有效的规划,并进行这种规划的完善,在进行规划前,要进行各个港口各自发展产业的分析,并且对每个港口的功能进行明确,并对港口功能进行优化,进行港口岸线的合理建设;尤其是要对新港区与老港区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进行有效的统筹优化,对港口岸线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并对其进行有效保护,防止出现重复建设港口岸线的现象。进行公共资源的合理充分利用,使临港产业得到快速、稳定的发展。

2.2港口区域一体化,港口协调发展区域港口一体化发展

进行港口的一体化发展,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增大港口的收益,其也能有效解决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还可以促进港口与产业规模化的发展。目前,将港口资源进行整合是发展港口的要求,国家和地方政府也了解到了这样做的重要性,所以,在发展地方经济的规划中加入了港口一体化发展的策略,将这种发展策略落实到港口的发展中。国家赞成各个地方建立港口企业,这样可以将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目前如济宁为环保26+2城市在促进区域港口资源一体化运营,取得明显实效。济宁已确定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争取到“十二五”末,港口实现1.18亿吨的年吞吐量,到2030年实现年吞吐量1.35亿吨的目标,港口要新建57个大型专业化泊位,在8大港区建设起110个泊位;在港口新增较多的码头,使其能贮存4290万吨的物资。

2.3积极促进“港产结合”“港站一体化”、“港城一体化”融合发展

将港口企业与其他各个企业联合起来,这就会增加港口的运营范围。将港口作为一个物流的节点,以这个节点为中心建设物流服务网络,实现港口现代物流的发展。要促进港站运营的一体化模式,就要将港口与物流园区、货运枢纽场站结合起来,并要加强这种联系。

此外,一个城市要想得到快速的发展,港口是其基础保障和重要资源,同时,港口要实现大力的发展,必须要有城市对其支撑,作为其发展的动力,这两者能够实现共同发展,所以使用“港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可以加快港口的发展。

2.4完善港口运输系统,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要实现港口的转型,就要在港口上实现铁水联运、多式联运的运输方式。进行各种运输通道的建设,如公路、铁路等,在港口的运输中使用新型的运输方式,如铁水联运、江海联运等,将沿海港口和内河港口进行一体化运营,并对这种运营模式进行大力的提倡。将港口和铁路企业进行联盟合作,并进行信息的互联,这就从一定程度增加了通关效率。

2.5积极支持港口走绿色发展、生态发展之路

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在进行京杭运河的发展过程中,要进行岸线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建设港口时要加大投入,在其建设中,要将老港区码头的效率进行大力的提高,就要使用新的工艺、新的设备。在港口建设资金的投入过程中,要对中央和地方给的资金补贴进行充分有效的利用,实现港口的优化和改造。

3.结束语

最近几年,国家提高了对环境的保护力度,怎样实现京杭运河的建设和发展其的经济,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发展京杭运河港口的过程中,要实现港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振华.新形势下杭州水运转型升级战略思考[J].交通企业管理,2019,34(05):17-20.

[2]周宝刚,江珊,张丽凤,潘超.辽宁沿海港口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影响研究[J].水道港口,2019,40(04):484-490.

[3]柳遵梁,吴晓芬.港口集团“数字化转型”的一些思考[J].中国港口,2019(08):33-36.

[4]蔡中堂.发挥港口平台作用打造海洋经济发展新高地[J].交通企业管理,2019,34(05):1-3.

猜你喜欢

转型发展港口思考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港口上的笑脸
惠东港口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