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法施工技术在高速公路路基建设中的应用
2019-02-14刘禄厚龚文娟
刘禄厚 龚文娟
摘 要:强夯法具有施工简单、效率高、节省成本等优势,基于此,围绕其在公路路基工程的应用展开探讨,综合引入工程实例,阐述其基本原理,重点分析其施工工艺,包括前期准备工作、试夯、强夯及质量检测,最后提出施工注意事项,以供相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强夯法 高速公路 路基施工
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力度在不断加大,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捷之处。但高速公路在长期使用中,若护理不当或者施工技术不合理会缩短其使用寿命,造成交通受阻,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严重的话会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高速公路路基建设中也在不断引入新技术,比如强夯法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大大增强了施工的成效性,而且成本投入少,工程质量有保障,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1.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总长度达22.9km,公路路基宽度为26m,设计时速为120km/h。与其他地段的地质状况存在差异,在K8+210~K9+340段的地质状况为湿陷性黄土,该区域路基底部含水量大,承载能力小,当大货车通行时,给路基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长期下去会缩短路基的使用年限,不能达到工程所需。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采取强夯法对该区域进行处理,以提高路基整体稳定性。
2.强夯法的工作原理
強夯法施工技术适用面较广,不仅可在碎石土、沙土土质的地基结构中应用,而且还可在应用在粉土等不饱和黏性土中。其工作原理是借助起重装置先将较大重量的夯锤起吊到合适的高度,然后自由下落,实现对土体的夯实。强夯法也叫作动力加固法,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主夯阶段;(2)副夯阶段;(3)满夯阶段。
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强夯法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可改变土层结构,使路基更加紧密,增强路基自身的承载力,保障车辆的安全通行。强夯法的施工原理包含三个层面:(1)密实原理:该阶段是借助重锤的力量给路基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以使土层结构发生改变,增强路基的密实性;(2)动力固结阶段:通过将土层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以减小土层体积,从而提高土层的密实度;(3)动力置换阶段:先采取整式置换利用强夯施加的作用力将碎石尽可能压进泥之中,然后采取桩式置换的方式利用强夯作用将碎石夯进软土质层中,形成碎石桩,以起到加固路基的效果。强夯法的工作原理见图1所示。
3.强夯法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的应用
3.1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实施,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可从以下几点加以重视:(1)针对路基不平之处进行找平处理,完成后实施初次强夯,根据路基状况适当调整强夯的次数以及强夯的力度。(2)强夯点的确定至关重要,对后期施工有一定的影响,应引起重视。与此同时,还应对施工前的沉降度与高程进行准确测量并做好记录,结合勘测结果,明确强夯参数,提高施工的成效性。(3)强夯工作开始前,施工人员需对现场进行彻底打扫,确保无杂物存在。根据实际情况对强夯位置进行定位,并在路基表面铺设填充物,比如砂石等,这样便于后期重型机械设备作业。
3.2试夯施工
施工前试夯工作的开展很重要,是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强夯施工顺利实施的有效保障。在试夯施工中,施工人员需对夯锤指标、锤体重量、夯击次数等进行明确,确保各项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如果夯击一次土层下降距离在50mm时试夯工作可停止,这时可明确参数,做好记录,为后期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3.3强夯施工
强夯施工是高速公路路基建设施工中最为关键的内容,对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力。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应把握质量控制要点,对强夯过程进行严格把关,结合工程特征,具体体现为:(1)使用履带式强夯吊机进行施工。对该机械设备的各项参数应进行检测,确保满足施工要求。经现场试验得知该设备综合性能优良,该设备重约18t,高1.6m,直径约2.2m,能将150t以上的材料起吊高度可达20m以上,符合施工要求。(2)夯击施工采取的是梅花形方式进行,不仅要做好主夯施工效果,而且还应对副夯质量进行严格把控,提高施工整体效果。主夯与副夯的间距控制在5m左右为宜。值得注意的是,整个夯击过程都需对现场进行观测,先主夯施工,经检验达标后再进行副夯施工,直至每一次锤击标高与夯击后土层下沉量满足要求后,即可进行下一阶段的施工。
3.4夯后处理
强夯施工完成后,施工人员还需做好夯后处理工作。首先对夯实点的沉降量进行测量,看其是否满足要求;其次对地面不平整部位使用推土机进行推平处理,并借助压路机完成静压;再次采取路基弯沉检测法对强夯后路基的回弹弯沉进行检测;最后逐一检测各个夯实点的沉降量与路基土体的总沉降量,确保满足相关要求。
3.5质量检测
强夯法施工完成后,需做好后期质量检测工作。在施工结束后,施工单位应指派相关技术人员按照测点采集数据资料,对路基质量进行细致分析,对关键部位比如夯点位置、地基顶面标高等进行重复检测,检查需全面,不疏漏任何一个环节,对不符合要求的部位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处理,确保各项数据指标符合要求。
4.施工操作注意事项
强夯法施工技术实施前,施工人员需事先将施工现场进行彻底清理,确保无杂物存在后,对场地进行合理的布置,并对不平整部位进行处理,以方便后续施工。结合工程特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对于黏土层部位可使用砂石进行填充处理。对强夯锤标高应进行必要的调整,强夯的次数也应根据工程设计标准确定。通常来讲,高速公路路基中,试夯后的最后强夯沉降度应控制在5cm范围内,第一次强夯结束后,施工人员需对路基表面进行找平处理,确定锤体放线点与标高后,再进行二次强夯。要注意的是各基点处的强夯数需要增多,这样可提高强夯的效果。强夯工作结束后,技术人员需采取随机抽样方式进行检测,结合检测数据判断施工是否达标。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速公路路基建设中采取强夯法施工技术具有施工操作简单,施工效率高、节省成本等优势,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此外,在实际施工中,还应结合工程特征,对强夯法施工技术进行必要的改进,以满足工程所需,增强施工成效性,尽可能延长高速公路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陈宇鹏.强夯法在公路路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8(20):63-64.
[2]吴松煜,李茂伟.强夯法在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8(07):18+20.
[3]王新洲.强夯法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6(21):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