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分析
2019-02-14顾晓青
顾晓青
【摘要】写作和阅读是语文学科的两个重要部分。阅读是输入部分,而写作就是输出部分。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促进写作能力,而写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语文科目来说两者缺一不可。只有两者有效结合运用,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如果说把语文比喻成自行车,那阅读和写作就好比是自行车的前轮和后轮。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语文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加强阅读的学习方法来提高写作的能力,利用写出的文章来加强阅读的水平,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的目的,共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有效策略
语文学科是一个典型的基础性学科,语文学科中的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的,在相互促进的作用下,可以加深学生对语文内容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学到写作的手法。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黄金期,随着新课改的思想转变,小学语文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其应用性也很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不仅要注重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的能力,还要注重提升学生写作的能力。老师要结合不同的材料内容,实现教学的目标,引导学生从读悟写,以写带读。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老师要实现教学目标,就必须要将读写结合到实际的教学课堂应用中,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水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读写结合的优势
在语文科目中,读和写缺一不可。写作的内容是要阅读来完成的,是由内而外的倾诉,而读是理解、是由外而内来完成的。其次读写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良好的阅读能起到提高寫作的水平,只有积累丰富的阅读才能写出好的文章。通过写作可以帮助学生深入领悟文章想要表达的内容,还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写。在教育阶段,评价学生语文素养的方式主要是以写作作为标准的,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倡导读中感悟,以读来促进写作的教学模式。
二、读写结合的有效策略
1.阅读为主,积累写作的素材
小学时期是学生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积累经验的成长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材料,与此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老师通过阅读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阅读教学内容,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积累素材,针对性培养写作能力,为培养写作能力打下基础。例如,老师在讲小学语文《美丽的小兴安岭》这一课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跟着自己准备的教材有感情地朗读,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模式观看视频短片,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小兴安岭的美。老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课文找到作者是怎样表达对小兴安岭的感情的。描写景物的句子有什么特点?还可以让学生想一想,通过自己的阅读感受到了什么?同学们各抒己见答案肯定不会统一,老师可以利用课堂的氛围,要求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背下来,可以引导学生默写在自己的材料本上,为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
2.写作为主,注重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需要注意的是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只注重传统教学的知识传递。对于小学生而言,只有真正掌握了方法,才能在未来的知识领域里灵活运用。在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老师应先讲授阅读素材中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并引导学生自己练习,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的技巧,灵活地运用到写作中去。例如,在《我不能失信》这一课文中,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分析,老师可以适当地讲解,让同学们理解文章在写作中的重要性。通过重点展示我教小珍叠花篮,不能去伯伯家,让学生体会约定的概念;通过对去找爸爸妈妈的描述,体会到“我”迫切地想要去的过程,但是由于约定,不能如愿以偿的结果。而文中对守信用的意思也是表达得很清晰,为了守约,“我”一个人在家待了一上午,虽然很没有意思,但是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文中对重点内容做出描述,对词语解释清晰。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教导下,体会对文中词语的意义,并真切感受细节描述的效果。学生在阅读了不同的文章,体验了不一样的写作手法,也会掌握一定的技巧,对以后的写作有基础性的帮助。
三、读与写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应用
1.教学模式的创新
随着教育部的改革,教学模式不再单一,老师应结合实际生活把教学融入,让学生在无压力的状态下学习,注意到教与学的过程,统一教与学的传递模式。实现突破单一的师生关系,传递双向交流的新动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将语文阅读教材的优势,重点和结构认知告诉学生,并让学生解析课堂内容,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完成课堂内容,提高课堂质量。例如,教学《不会叫的狗》这一课时,在对课文的阅读,对不会叫的小狗的描写,对小鸡小鸟叫的模仿,描述小狗的生活状态,最后在结尾小狗很绝望,小狗跑啊跑啊……在这里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小狗跑到什么地方了?小狗遇到了什么事?在对结局的期待,让学生主动参与,开动学生们的思维,展开对小狗发生的事的臆想,引导学生们利用想象力。在阅读课文里,在写作的内容中,都可以利用想象力来发挥。随着老师教学模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突出阅读的核心
在教学课堂中,小学语文的重点知识只有通过老师讲解,学生才能很好地利用。在课堂中,老师应突出重点内容,保证学生有效地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知识。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必须要组织仿写能力的训练,实现读写统一的目的。例如教学在《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这篇课文时,必须要将胡萝卜先生的重点突出,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是怎样变长的,在结合小男孩放风筝时,在路过鸟太太晾尿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参照课文仿写一篇文章。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提升模仿能力,还能充分地了解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文章内容得到同学有效的认知理解。老师必须利用教材引导学生们结合文章的核心内容,明确学习的重点,在这一基础上提升自己的读写能力。
3.倡导学生写日记
积累素材是写作的重要核心,而日记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养成勤练习的好习惯,把生活中有趣的人、事、物积极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日记对于学生们来说可能觉得天天写没有内容,而实际上天天发生的事情是不会一样的,而且每一个学生的关注点也不会一样,所以日记不是单一枯燥的。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们写周记,在对一周做一个总结,如果学生不记得一周发生的详细情况,可以根据周记作素材,只要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技巧的方法阅读、写作,那么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不是负担,而是一个很好的发泄的出口。学生可以通过写作把内心的渴望给予在文章上面,好的文章是真实的,包含情感在里面的。老师在对学生的日记评价时,首先要站在学生的情境中,对学生以赏识的目光来引导,对日记加以知识化的改进。在评语中,老师可以根据内容来写一些延伸内容与学生进行讨论。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错误以及弊端。老师和学生之间不仅需要沟通,还要互相分享知识,分享获得成功的结果和战胜困难的过程。
4.有效的材料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是成长教学的基础,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结合课本内容重点,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只有在良好的阅读下,才能完整背诵课文,理解课文作者写作的意境,在完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可以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还可以提高学生写作的技巧。老师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积累学生语言知识。在课堂以学习教材为主,整合教材单元内容,务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课后阅读。在小学语文的课文中,老师可以将课文所描绘的故事整合,进行引导学生。例如在《听听,秋的声音》中,老师整合秋天的描述,引导学生系统地阅读,使学生对秋天的印象加深,使得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到写作中。老师在选择阅读材料时,应当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如果选择学生不感兴趣的书籍,那么对阅读理解大打折扣。想要有效的阅读,使学生们积极,就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教材绘本,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来学习阅读。
5.要求撰写读后感
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師要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不读书的好习惯,要引导学生写阅读的心得,从中提升学生自我的写作能力。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学生不仅要课内阅读,还要展开课外阅读,才能使学生们拓展视野,形成一定的语文素养。老师还可以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或者不定期地组织班级学生开展阅读交流活动。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和沟通能力都得到有效提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们只有具备了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才能在语文知识的天空展翅翱翔。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注重读和写的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能促进整个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只有把读和写真正结合起来,才能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学习到的修辞手法和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能得到提升,发挥语文教学的特长。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就像是大雁的双翼,缺一不可的存在。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展开读中悟写,写中带读的模式,引导学生仿写、缩写、延伸等方法的写作,让学生形成较高的语文素养。语文学科是所有教育的基础,更是学生成长需要的重要核心。在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在老师的带领下,整合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学习的技巧也是现代化教学的最新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碧霞 .读中学写 以写促读——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 读写结合”指导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2).
[2]于秀芳.基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