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文言文的教学策略

2019-02-14刘沛生

教育界·上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教学对策文言文小学语文

刘沛生

【摘要】在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存在许多困境,实际教学效果并不显著。作者结合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针对目前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困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抛砖引玉,改进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促使我国传统文化得到有效弘扬与传播。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对策

中华民族有几千年光辉文明,许多优秀传统文化都是靠文言形式记录下来的。文言文简洁而又有深度,凝结而又有内涵,是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精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与文化代表性。

如今,教育部已经把大量传统文化题材纳入教材,当然也包括不少的文言文,文言文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小学生正处在接受知识的最佳时期,作为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去指导学生学习好文言文,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小学文言文教学的困境

第一,学生接触少,加上年龄、思维的限制,难以理解。虽然部编版教材中增加了文言文数量,但相比白话文还是过少,学生对于文言文的接触和了解少之又少,理解难度较大,这是其一。其二,现代媒体,如电视、广播、报刊等,都是以现代语言形式出现,符合现代学生的语言习惯,所以較多的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产生抵触的心理。

第二,教师教学的机会少,缺乏教学经验。教师平时教学白话文多,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白话文教学方面,对文言文教学的研究极少,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寻觅不到文言文的踪影,从而造成自身文言文教学经验的缺乏,真正教学时不知所措,更有甚者直接拿出译文让学生死记硬背,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1]。

二、文言文的教学策略

第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姚鼐说:“大抵学古文者,必须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诵读可以培养语感,熟悉词汇和句式,体会语言中的思想感情,进而抓住作者的情趣、气势或神韵。教师要做好范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教师首先要把停顿处标出,再抑扬顿挫地范读一两次,然后和学生一起读,最后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通过反复有感情的诵读,体会语言的节奏美,体会文本感情,为深入理解文本打下基础。

例如朗读《伯牙鼓琴》,笔者是这样指导的:

(1)出示标有停顿斜线的文本:“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教师声情并茂地依据节奏感情范读2次。

(3)和学生一起同样朗读2次。

(4)学生朗读2次。

通过教师的系列指导,学生兴趣浓厚,既读出了文本语言的节奏美,又为进一步理解文本做了极好的铺垫,效果极佳。

第二,教学需要把握重点,要善于抓重点词语、句子,指导学生理解文言文含义,体会情感,避免面面俱到,毫无重点。

如《学弈》的教学,笔者就抓住重点词语“之”,让学生理解“之”在不同句子当中的意思。“通国之善弈者也”中“之”是“的”的意思;“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中第一个“之”是“弈秋的教导”,第二个“之”是“鸿鹄”的意思。

又如《伯牙鼓琴》的教学,笔者就抓住重点“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指导学生理解,使学生理解了“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的意思。

第三,不要受文本的限制,要指导学生结合文本、生活实际适当展开联想,丰富学生的思维,进一步理解文本。

例如《伯牙鼓琴》的教学,笔者结合文本这样拓展:

教师引读:“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之后进行拓展。

师:伯牙鼓琴,志在杨柳……

生: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飘飘乎若绿带。”

师:“伯牙鼓琴,志在流云……”

生: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白白乎若棉花。”

师:伯牙鼓琴,志在天空……

生: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蓝蓝乎若海洋。”

通过拓展,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的含义,也更深刻理解了两人心有灵犀、知音难得的情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第四,运用注释是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教会学生运用好注解帮助理解文本,但又不要受注解字面用词限制,要善于灵活地运用意思相近的词语来代替注解词语,从而化难为易,达到自我理解的目的。

例如《学弈》中“使弈秋诲二人弈”一句中的“诲”,文本注释为“教导”,可以让学生用“指导”来理解;“虽与之俱学”一句中的“俱”,文本注释为“一起”,可以让学生用“一同”来理解。灵活运用词语,学生就好理解多了。

同时要指导学生理解不要受句子词语顺序的限制,也要善于舍去某些词语,不用说意思。比如《伯牙鼓琴》中“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一句中的两个“乎”为语气助词,不用说意思。

第五,教师要注意把握文本整体的指导,切勿逐句单独指导理解(当然某些实在太难理解的句子除外),避免理解的脱节,避免受到句子词语顺序的影响。虽然笔者备课时在教学设计中就设计好了文章的大意,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注意对指导整体的把握理解,学生完全掌握了文章的大意,说大意的教学过程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了。

第六,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形成“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香满园”的氛围。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理解来描述文本的大意,要注意学生的认知水平,把复杂转为简单,不可以把教师自己的语言强加给学生,更不能直接把文本的大意写出来让学生抄写。因为把教师的语言强加给学生或直接让学生抄写大意会严重限制学生的思维,对学生学习文言文造成极大的不利。

比如对于《伯牙鼓琴》中的“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笔者就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来描述意思。有的学生这样描述:“弹得真好啊,像大山一样高峻。”有的说:“弹得真行啊,宛如泰山似的巍峨。”对于“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有的学生说:“弹得真好,像流水一样浩荡。”有的学生说:“弹得真好,仿佛浩浩荡荡的流水。”

第七,注意总结,升华情感。在教学中积极地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体会不一样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笔者对《伯牙鼓琴》是这样总结的:“人生苦短,知音难求;云烟万里,佳话千载。纯真友谊的基础是理解。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了。《伯牙鼓琴》是交结朋友的千古楷模,它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的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一段感人真挚的情感升华,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达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教学目标。

第八,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只是个例子。”在课文学习之后,要注意知识迁移、技巧的运用,以点带面,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引导学生走向大语文,多角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笔者在教学文本文言文之后,常常在课后指导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并借助注释或工具书加以理解。

比如在教学《伯牙鼓琴》后,笔者就引导学生阅读如下课外文言文:

(1)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2)齐人就赵人学瑟,因之先调胶柱而归,三年不成一曲。齐人怪之,有从赵来者,问其意乃知向人之愚。

(3)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三、结束语

“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往人们的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阐述,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上升到了极高的高度,文言文也是如此。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在注重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今天,语文课堂已经成为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文言文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文言文,言文分离,行文简练,跟白話文有明显的区别,而且学生所处的年代不同,理解有较大的难度。文言文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又是教学的难点,需要语文教师下苦功夫,精心研究,既区别于白话文的教学,又联系白话文的教学,融为一体,相互补充。唯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学好文言文,继承和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黄继桃.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有关文言文教学的研究策略[J].速读(中旬),2018(04).

猜你喜欢

教学对策文言文小学语文
文言文阅读专练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分析与对策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