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妈妈之前必看的书

2019-02-14花花世界

新民周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育儿陪伴母亲

花花世界

妈妈们常说,最没用的婴儿用品就是爸爸。这话说得有点儿绝对,从科学角度上来说,怀孕及哺乳期间,孩子和母亲是融为一体的,爸爸是被隔离在外的,但当爹的不该真把自己隔离在外。要当一个好丈夫,当一个好爸爸,应该了解妻子的感受,了解“成为母亲”是一种怎样的变化。我最近读的一本书叫《成为母亲》,作者是英国小说家蕾切尔·卡斯克。卡斯克出生于1967年,毕业于牛津大学,写过几本小说。这本《成为母亲》是她的一部非虚构作品,写的是她怀孕生孩子的经历。

在她看来,你几乎无法对外人解释做母亲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就像某种人耳接收不到的频率一样,当妈的那种体验,不当妈的人无论如何都做不到感同身受。这本书开头第一句就说,要不要孩子这个问题非常复杂,比讨论爱情、讨论工作要复杂得多。在第四页,卡斯克说,如果我三年前看到如今自己所写的这本书,我肯定会纳闷:如果本书的作者觉得生孩子这么恐怖,为什么她一开始还会费尽心思地去要孩子呢?

因为陪伴在孩子身边,意味着不去别处,准备好放弃一切。

有统计说,2018年是多年来生育率最低的,还有一个统计说,现在的育龄妇女正是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一代,我们不能因此得出结论说,受教育程度越高,越不愿意生孩子。但观察一下周围,就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想要孩子。生孩子是一件成本很大的事,生一个容易,养一个太费劲了,要花很多很多钱,孩子还会吞噬你的时间,消耗你大量的精力。

卡斯克本来一心打算在家分娩,离预产期一个多月时忽然开始出血,经过会诊,她没办法自然分娩了,需要剖腹产,由她自己决定孩子出生的日子。在手术间,即便接受了麻醉,卡斯克的感受依然敏锐,她感受到了空气的流动,感觉到了时间奔流直下、泄入一条新的支流,世界自行调整了。体验之钟已然开始滴答作响,时不我待,女儿的生命已拉开了序幕。带着女儿回家的卡斯克,感觉自己是个俄罗斯套娃对自己进行了复制:出门时,独身一人,回家时,多带了一个人回来。

我们时常说,好好享受怀孕的时候,等孩子生下来,就塞不回去了。养一个婴儿是非常麻烦的。卡斯克的孩子患上了肠绞痛,其实这个病在医学上有很大争议,但简单来说,肠绞痛表现为孩子无缘无故的哭闹,无法被安抚。这些毫无规律的哭闹,让作者陷入绝境。一个相信文字、靠语言文字与世界建立联系的小说家,面对只能以哭声为唯一交流手段的孩子,一点儿办法没有。孩子任何时候都可能哭起来,而作者也放弃了用成人的正常思维和能力去阻止她哭泣。当这阵哭声停止时,卡斯克领悟到自己以一种无法言说的方式见证了孩子的再度出生,孩子熬过了生存所带来的首次痛苦,也锤炼了作为母亲的作者。母亲虽然没能帮她,也不能理解她,但一直陪着她。而这种陪伴,在卡斯克看来,就是母性。因为陪伴在孩子身边,意味着不去别处,准备好放弃一切。

这本书的体裁是夹叙夹译的散文,卡斯克讲了自己养孩子的辛苦。讲了她读书的心得,也讲了她成为母亲之后的兩大感受,一是疏离,二是异化。疏离有好几重表现。首先,由于怀孕生产,作为妻子的女人与丈夫疏离了。孩子出生后,如果延续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照顾模式,男性的统治地位必然愈发牢固,育儿者和工作者间的鸿沟会越发加深。其次,怀孕生产也将女人与女人分开,把做妈妈的女人和不做妈妈的女人分开。再其次,由于育儿工作的繁琐与隐秘特质,她们又与公共生活相隔离。至于异化,表现为自我的分裂——过去的我和现在作为母亲的我。

猜你喜欢

育儿陪伴母亲
陪伴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偷偷摸摸育儿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育儿Q&A
育儿Q&A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