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
2019-02-14潘素芳
潘素芳
摘要:小学数学具有学习内容上的抽象性和形象性、学习过程中的系统性和渐进性、学习方法上的探索性和接受性,研究小学学习的特点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深入分析了小学数学学习特點的基础上,探讨每一个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特点;教学
小学数学是一门具有抽象逻辑的学科,枯燥地讲解、填鸭式地学习不能让小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的乐趣,也很难完成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所以,要想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完成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让小学生们真正掌握小学生数学的知识点,就必须研究小学数学的学习特点,从而针对这些特点进行教学安排。
一、小学数学的学习特点
第一,学习内容的抽象性和形象性
小学数学旨在培养小学生简单认识数量关系和空间形态知识,且能够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简单运用。数学是一门拥有高度抽象性和严谨逻辑性的学科,虽然小学数学只是数学的入门学科,但是也具有抽象性和严谨性这一学科特点,考虑到小学生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等学习特点,小学数学的教材内容在编写时,已经做到了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以适应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三角形的高”这个概念,看起来很抽象,学生一般很容易理解为“竖直方向上的距离”,但在三角形中并不是,老师此时可以结合教具,形象地展示出三角形中的高是指“过一顶点垂直于对边”的高。这也就是说,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在本质上是抽象的、极具逻辑性的,但是在表现形式上可以是具体的、形象的。所以在学习内容方面,小学数学是抽象性和形象性的有机统一。
第二,学习过程的系统性和渐进性
任何一门科学知识的学习都是一个连贯、递进的过程,况且数学是一门具有严密逻辑性的学科,小学数学的学习自然也不例外。所以,在小学数学学习方面,每一个知识点都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但是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导致他们每一个时间段内接受的知识量是有限的,所以课程的安排上就必须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例如,学习“圆”这个知识点时,要学习圆的概念、特征、周长、面积等计算,这不可能在一节课上完成,所以要在一个时间段内分多个课时来学习,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掌握“圆”这个系统知识。
第三,学习方法的探索性和接受性
小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老师引导,一种是自主探索。老师引导是老师将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分割成若干个知识点,在课堂上讲授,引导学生接受。自主探索是指小学生在课堂上对已有的知识点进行探索和发现,并再次吸收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储备。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有限,而数学又是一门有难度的学科,因此在学习时,必须将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结合起来,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传授,学生在接受老师传授的同时还要多做一些自主摸索,以尽快将知识吸收、消化。由此可见,小学数学在学习方法上具有探索性和接受性的特点。
二、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分析
第一,学习内容的抽象性和形象性特点对教学的影响
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具有一定的形象性和抽象性特点,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形象直观地进行分析、描述和讲解,之后教师可以选取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场景或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教学内容,并让学生正确认识数学知识。小学数学具有一定的运用性特征,教师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数学知识的来源,并有效结合数学知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数学知识,并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更好的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无论选择哪种形式进行教学,一定要注意不要过度教学,要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并且教师也要进行有效的教学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有效对知识点进行思考和总结,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小学数学(人教版)《认识钟表》时,教师可以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教学,比如,“教堂会在中午十二点时,大钟会敲响十二下,证明已经中午十二点”,让学生更好的认识钟表,明确钟表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加深学生对钟表知识的记忆,正确认识钟表的特点。
同时,在学习“加法”这个知识点时,老师可以准备一些教具,先数出一些放在一边,再数出一些放在另一边,最后将两边的放到一起,再数出总数。这样形象地展现加法的逻辑性,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小学数学的教学可以采用实物、图画、影像、情景设置等方式,让小学生通过对实物载体或情景的体验,深入理解抽象化的数学知识,进而在老师的讲解下理解数学知识的实质,不可一味地将数学知识符号化或公式化,使得小学生的数学课堂变得僵硬化、刻板化。
第二,学习过程的系统性和渐进性特点对教学的影响
小学数学学习方式特点具有系统性和渐进性,所以在实际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逻辑性顺序进行数学教学,保障数学教学中不会出现跳跃式教学形式,这样会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前,要制定明确的教学形式,保障教学形式具有一定系统性,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更好接受和掌握数学知识,并且教师也要保障教学内容具有衔接性,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数学知识,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小学数学(人教版)《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教师在课前要制定有效的教学内容,并保障本次教学内容能够衔接上节课时的内容,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带来学生一起回顾上一节课时教师讲授的知识点,之后在带领学生一起进入到新课的教学中,让学生可以在学习新的知识同时,也能更好的巩固之前学习的知识,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第三,学习方法的探索性和接受性特点对教学的影响
小学数学在学习方法上具有探索性和接受性相统一的特点,但由于數学是一个较难的学科,单纯靠自主探索难以完成学习任务,小学中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对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并且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其特点比较活泼好动,在上课是精神不容易被集中,尤其是在上数学课时,由于知识教难,学生很难去进行自我学习,所以教师一定要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有效带领学生由浅至深的学习数学知识,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数学知识,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放慢教学速度,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数学知识,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讲授小学数学(人教版)《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生自身特点,制定明确的教学模式,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并且对于学生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放慢速度或是教授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更好的接受数学知识点,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正确认识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数学教学的影响,并根据其影响找到明确的教学形式,从根本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整体水平,提高教学整体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淑娟. 小学生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J]. 新校园:中旬刊,2018.
[2]汪江. 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J]. 甘肃教育,2018.
[3]陈秀华 . 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探讨[J]. 考试周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