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圳市罗湖区务实教改,构建精品教育启动“罗湖行动”

2019-02-14杨登明

教育·综合视线 2019年1期
关键词:罗湖区罗湖学校

杨登明

编前语

深圳市罗湖区务实教改,在实施“新素质教育”中,“构建精品教育”已经迈出坚定步伐,其高层设计与调研之周密为教育教学改革树立了典范,更多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履行了教育人的职责与使命。诚然,教改永无穷期,罗湖区作为深圳人口密集区域,优质学位供给不足与人民群众需求不相适应、特殊教育资源配置与特教整体水平有待提高、受学前教育政策制约公办园比例不达标等现象一时还会存在。罗湖教育人在实施“新素质教育”的“罗湖行动”中,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只要心中牢记使命,认定一个方向,坚定与奋发努力,相信:灿烂的阳光终将持续照耀。

2018年11月15日,在广东珠海举行的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上,罗湖区作为唯一区级单位受邀参展,罗湖教育创新成果亮相全国舞台。独立展出罗湖区教育创新成果展区,60块展板全方位呈现罗湖区两年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创新探索。全区13个中小学代表团在“中华文化日”5C核心素养展示评选中取得骄人成绩。罗湖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水发说:“参加‘教博会不仅展示了我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成果,也是对罗湖区务实教改、发展素质教育、启动‘罗湖行动育人目标的一次检验。罗湖区中小学生代表团在活动中的出色表现,彰显出罗湖在构建精品教育征程中正走向深入。”

务实“行动路线图”

2018年6月,深圳市罗湖区出台《罗湖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18-2020年)》,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阵地——深圳罗湖竖起教育的“最美大旗”。罗湖区委书记贺海涛多次主持研究《方案》,同意印发全面实施,并列入区重点改革计划。《方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质量导向,聚焦资源配置、队伍建设、体制机制、育人模式和家庭教育5大供给侧改革,推动25个改革项目、100个实施路径。6月26日,区委区政府在罗湖会堂召开动员大会,正式启动“罗湖教改”。

《方案》起草团队负责人王水发说:“为实现区委、区政府打造精品教育的战略目标,以发展素质教育的罗湖行动为主题,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方案》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新素质教育实践体系,回答了新时期教育‘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现实问题,为罗湖教育創新性发展绘制出崭新蓝图。”

2018年7月4日,区委区政府发文成立贺海涛书记、罗育德区长“双组长制”的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领导小组。9月5日,区教育局成立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局长王水发任组长,成员为其他局班子成员、各科室、教科院负责人,以及各学校、幼儿园主要负责人;局教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副局长禹永青任主任。各科室、区教科院负责根据教改任务分工,牵头组建了25个项目团队、若干行动小组,明确了项目负责人、行动小组长和成员;各学校、区属公办幼儿园相应成立了学校(园)落实教改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区、局、科室与学校三级组织体系,为教改工作搭建组织保障。

2018年9月初,区教育局印发全面落实教改方案的通知,明确了行政主导、靠前指挥、项目推进、重点突破的推进原则;同时发挥督查保障与评价激励作用,组建项目团队、编制与组织课题、推动综合改革。由此,确定了统一认识、突出教改重点、制定推进策略及保障措施,标志着罗湖教改已经完成了实施路径的整体设计,进入科室、学校制定落实方案的新阶段。

开展教改专题调研。10月中旬,罗湖区教育局主要领导先后到各科室、区教科院进行专题调研,听取教改进展汇报,审议牵头科室教改计划,对落实教改进行再部署、再动员、再分解。各科室牵头项目未来2年的工作计划,先后经局教改领导小组审议通过,正式进入25个教改项目计划的全面落实阶段。各科室、区教科院制定落实《方案》计划,共分解任务262项。

坚持课题引领、以研促改。2018年10月下旬,区教育局成立“罗湖教改”专项规划课题领导小组、评审委员会,编制课题指南,组织开展课题研究。

目前,各中小学、幼儿园已积极申报课题460余项,接下来由课题评审委员会组织评审后,正式立项。局长王水发也带头主持研究“罗湖教改”总课题《“新素质教育”的理论建构与区域试验——基于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探索》。

“罗湖教改”专项规划课题的实施充分发挥科研引领作用,激励广大教师在积极开展研究,以课题研究形式推动教改的落实与深化,同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专家型校长与专家型教师。

11月,局教改领导小组成员分组调研79所中小学以及不少于10%的幼儿园,指导学校教改的具体落实。此次调研采取“双随机”方式,即调研前随机抽取学校(幼儿园),到学校后随机抽取班级进课堂听课。

至此,一幅“行动路线图”清晰展现,务实教改之路有目共睹。其实,罗湖区务实教改,实施新素质教育在两年前就已“悄然行动”。

附:“微改革、微创新”——推进家庭教育试点改革(2016年)

为什么要对家庭教育进行“微改革”?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成为教育界共识,罗湖10万学子,20万家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重要,缺一不可。

过去,罗湖的家庭教育方法是:在教育局统筹下,由教科培中心组织讲师,由学校根据本校情况选择课程,组织家长聆听家庭教育讲座。这样的方法有一定作用。但也随之出现了系列问题:一是学习缺乏系统性,学校每学期选择1至2次课程,家庭教育课程没有形成体系,家长领会作用不大;二是讲座缺乏互动性,讲座形式注定了只是理论的单项信息传输,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互动与交流,效果不理想;三是缺乏普及性,每次讲座只能组织数百名家长听课,而实际上大多数家长没有机会参加。

所以,为了提升家庭教育的系统性、互动性和有效性,决定对推进家庭教育方法进行“微创新”:

第一步,成立“罗湖区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与“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负责指导和推进家庭教育试点改革;

第二步,拟定《罗湖区家庭教育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

第三步,整合社会资源,组建一支专业导师团队;

第四步,开发一套科学系统的家庭教育课程;

第五步,建设5所家庭教育试点学校。由导师团队为试点学校开展50场讲座,培养750名家长志愿教师,志愿教师通过系统课程考核,培养300名家庭教育助理讲师,助理讲师通过多种形式组织本班家长开展3000场家庭教育活动。

试点改革要达成怎样的目标?

近期目标:2017年,通过以上五步,将系统科学的家庭教育课程推广到试点学校80%的家长中,受益家长达到6万人次。

中期目标:在总结试点改革经验基础上,2018年,志愿教师团队在罗湖区所有中小学开展家庭教育讲座,实现罗湖区中小学每个班级保持有2名或以上家庭教育志愿教师。

远期目标:建立“家庭教育大学”,课程包括生理教育、幼儿教育、各学段家庭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等;建立多种激励机制,鼓励家长从一开始就接受系统家庭教育,尝试对接受系统家庭教育的居民在婚姻登记、生育检查、学位申请、享受公益教育等方面给予优先权,同时推行“家长持证上岗制度”。

“第一要务”与“第一原则”

罗湖区坚持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将师德师风建设视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将教师爱生、尊重学生视为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原则”;强化“以生为本”理念,建设“相互尊重、关心、欣赏、信赖”的师生文化;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切实关心、真心理解、尊重与充分信任每一名学生,构建亦师亦友、民主平等、相互信赖、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

罗湖区以街道为单位制定《罗湖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与建设专项规划(2018-2022年)》。建立学校建设协调推进机制,编制《罗湖区学校建设项目计划(2018-2020年)》,通过“新建一批、重建一批、扩建一批、整治提升一批”的办法,拓展办学空间,改善办学条件。在深圳市率先提出“上天入地”校园建设思路,采取“一校一案”,最大限度地深挖空间潜力;制定“校内住宅置换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已完成行知职业技术学校28户住户置换,进一步释放了办学空间。

2017年,罗湖区就已完成“二线插花地”棚改区停办2所学校、8家幼儿园,3236名师生得到分流。2017年、2018年所有符合深圳市就读条件的适龄儿童都被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不符合条件的安排到区内民办学校,实现了辖区百分之百学生“有学上”。

2018年9月,罗湖高级中学、翠园中学、教科院附属学校、翠北实验小学、向西小学、水田小学、锦田小学等7所新改扩建学校投入使用,新增公办学位4940个。

在构建“精品教育”中,罗湖区多次启动青少年“领袖计划”训练营、罗湖少先队与香港童军“手拉手”环保科技夏令营等活动计划,推进家校合力育人,筹建凤凰花开亲子教育中心,已建立5个家庭教育试点学校,实施“家庭教育志愿者培养计划”,搭建团、队活动平台,先后举办4期家委会建设能力提升培训大型活动;其中,罗湖外语学校初中部“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勇担当”主题团日活动得到共青团中央的表彰。

区教育局相关科室指导学校以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为基点,推动学校课程建设;以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关键能力和综合素养为指向,构建适合本校学情的课程图谱,推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地方课程系列化设置,校本课程多样化开发,年级课程特色化建设,班级课程个性化安排。在小学阶段试点探索新的课程模式。

罗湖各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情为依据、以思维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和“先学后教”基本教学原则,开展生本、学本、习本等多种课堂教学模式,推进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创新“基于问题解决”型教学视导,推动教与学的方式转变,提高教学质量。2018年高考,罗湖学子取得了高分突破、整体提升的佳绩。公办高中优先投档(即重点本科)上线率达38.85%,比2017年提升6.25%;本科上线率达85.15%,比2017年提升3.97%。其中,翠园中学王迪瑶同学跻身全省文科前10名,获得深圳市文科第1名;全区有4位同学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翠园中学7名足球特长生被中国人民大学等名校录取。

“经验型”向“实证型”转型

罗湖区在实施“新素质教育”中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推动教师由“经验型”向“实证型”转型。一年来,全区有28节课例被推荐参加广东省晒课评比,5人获省级优课奖项。2017年,罗湖教育荣获“2017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罗湖外语学校初中部教師江秋华荣获“广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初中英语学科一等奖;2017年罗湖区教师荣获省级以上竞赛与评比一等奖以上奖项共计115项。

罗湖区务实教改中创新开展“年度教师”评选,首创幼儿园“年度教师”评选制度。罗湖区认为,“年度教师”评选过程,是立标杆、树榜样,引领教师发展的过程,又是分享智慧、传播思想、发出好声音、传递正能量的过程,更是弘扬尊师重教风尚,引导社会关心教育、尊重教师,提升社会对教师的关注度与认可度的过程。通过“年度教师”评选,激发教师光荣感、自豪感,增强教师责任心与使命感;通过共同探讨和思考“好教师”标准,建设新型教师文化,实现全区教育“人人有方向,校校有标杆”。2017年,罗湖外语学校初中部教师江秋华、市第十二幼儿园教师宋仁静分别获评罗湖区中小学、幼儿园“年度教师”;罗湖区桂园中学教师罗璐菁从11位市年度教师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5位获得2018深圳市基础教育系统“年度教师”荣誉的教师之一。

罗湖区先后举办50期“校(园)长每周一小时学习会”和“罗湖教师发展论坛”。“校长学习会”创新学习方式,走“实证型”教师培养道路,通过“看一看”“听一听”“议一议”“说一说”“评一评”环节,开展交流与分享,提升校(园)长管理能力和课程领导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先后有陈勇、庄丽等5位教师被评为广东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舒军华被评为“广东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匡欣、王婧、张冠群获评广东省中小学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孔文东获评广东省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罗湖校(园)长每周一小时学习会”被评为南都第三届教育改革创新奖——深圳市“年度最受欢迎教育实事”。

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截至2018年12月,罗湖区面向区外引进名校长、名教师2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人;特级教师7人,全日制博士生4人,学科带头人或拔尖人才称号6人。通过“精英天下”选聘了杨光、陶晓雨等7位专业人才,面向全国选聘了李学良等14位优秀教师,进一步充实了高素质人才队伍,涌现出宾华、姚跃涌、李春娥、荆志强、李巍、冯永、肖莉、李隼等一大批教育先进工作者,为罗湖教育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推进“四大行动”

罗湖区在实施“新素质教育”中,积极推进“四大行动”,为“怎样培养人”寻找答案。

推进“大阅读”行动,实施罗湖区儿童阅读“深耕计划”,完成“互联网+阅读”省级课题项目;开展“罗湖区儿童文学阅读整本书教学指导系列活动”;在深圳市少儿图书馆开辟“罗湖阅读专区”,引领全区小学生深度阅读。各学校成立了“阅读指导中心”,先后召开“家长阅读讲座”26场,引领家长与学生一起阅读,共建书香学校。

推进“大艺术”行动,举办罗湖教育“2017年度发布暨艺术教育成果展”;举办“2018罗湖区中小学校园艺术节”系列活动;承办“深圳市‘四个一百首名曲进校园”“深圳市小乐器进课堂”等主题活动;举办“罗湖区中小学艺术节暨学生优秀作品展”。在系列活动中,罗湖区教师合唱团获全国合唱节混声组金奖;深圳中小学艺术展演中罗湖报送19个节目全部获一等奖。

推进“大体育”行动,各学校男足、男篮、网球、羽毛球、帆板、定向越野及啦啦操等项目百花齐放;校园足球获“一带一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U8、U10和U14冠军、北京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冠军,罗湖区成为深圳市唯一入选“广东省级青少年校园足球推广试点区”;翠园中学刘馨语同学获全国少年田径锦标赛女子100米栏冠军,已入选国家集训队,将代表中国参加在阿根廷举行的第三届青奥赛。

推进“大创客”行动,全区开展智慧教育、科普教育及创客教育活动;举办罗湖区中小学科技信息节暨创客节,全区组织6000人次参加此活动。在“大创客”活动中,全区师生参加各级各类青少年创新大赛,共获市级以上奖项292项,其中国家级奖项93个、省级奖项31个、市级奖项168个,从数量到质量均位居全市前列。

“1+1>2”的教育聚变

罗湖区注重发挥区内名校和名校长品牌效应与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作用,采取“名校+”与“名校长+”模式,挂牌成立翠园、罗外、螺岭、翠竹、翠北、锦田等6个中小学教育集团,教工、清秀、托幼等3个幼教集团,公办中小学教育集团覆盖50%以上学校,幼教集团及联盟覆盖全区100%幼儿园,整体提升了教育质量,增加了优质学位供给。

创新发展学前教育。罗湖学前教育率先推出新型公办园改革,形成“罗湖经验”,在全市推广。开展普惠园创建,在全市率先完成普惠性幼儿园占比80%目标;实现行政、教研、培训、督导“四位一体”,促进学前教育规范、优质、特色发展。

促进民办教育优质特色发展,出台《罗湖区公民办学校联合发展工作方案》,通过制度框架与资金支持、过程监管、定期考核,实现民办学校全覆盖,提高了“结对帮扶”效果。全区20所民办学校,省一级6所,市一级11所,区一级3所;有6所学校被评为“市优质民办学校”,100%民办学校通过省标准化评估。

在构建“新素质教育”中,区教育科学研究与信息中心升格为区教科院,通过优化教育资源整合,建设新型教育“智库”和教师发展中心;滨河高中更名为罗湖高级中学,形成“1+2”架构运行模式;依托区教科院资源,将“插花地”一中办成区教科院附属学校;行知职业技术学校和美术学校牵手并进,通过优质教育资源重组,罗湖教育发挥出“1+1>2”的教育聚变。

“课堂革命”案例

罗湖区各学校大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南方都市报》《晶报》《南方教育时报》《深圳晚报》等媒体先后专题报道罗湖区“课堂革命”案例,其中有翠园中学初中部“415”课堂教学模式、文锦中学“735”教学模式、锦田小学“新生活教育”模式、东昌小学“习本课堂与教育云结合教学”模式、水田小学“思维导图应用”模式、景贝小学“生命课堂”模式、人民小学“活力校园,激活习本课堂”模式、螺岭小学湖贝分校“自主课堂”模式、靖轩小学“生态教育”模式等。2018年10月,罗湖区举行“作业创新与课堂革命——螺岭第一届家长、教师及学生论坛”,近300人参加了活动。

翠园中学初中部“415”课堂教学模式掀起一股新的教改之风。实践证明,“415”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和综合素养明显提升。当前,“415”课堂教学模式已延伸和运用到学校其他综合学科以及学校社团活动及学生自主管理等各个方面,覆盖面和影响力正逐步扩大。“415”课堂教学模式已正式立项为市级重大研究课题。立项以来,学校正式推出11个子课题,并有计划地开展培训与研讨,提升科研能力与教学品质。有专家说:“415”课改模式很好地诠释了翠园中学初中部“师生健康成长与发展高于一切”的办学理念,成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助推器”。

罗湖区在构建精品教育的同时,实施“午餐午休及课后延时服务”民心工程。先后制定《罗湖区教育局关于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午餐午休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罗湖区学生膳食营养均衡工作指南》,规范全区午餐午休及课后延时服务,全市率先出台《罗湖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午餐午休管理人员经费发放指引(暂行)》,解决学校午餐午休管理人员补贴发放难题。建立符合资质的配餐企业名单,为学校提供可选择的配餐企业。截止2018年12月,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有77所(含校区),已有69所学校提供了校内午餐午休服务,可满足3.7万名学生的午餐需求,午餐午休服务开通率为89.6%,学生午餐午休需求满足率为82.7%。

“新素质教育”落地生根

罗湖区认为,加强教育督导,优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是教育改革的关键。罗湖區在务实教改,实施“新素质教育”中,成立区教育督导委员会与教育督导室,教育督导室内设综合办、督政办、中小学督学事务中心、学前督学事务中心和质量监测中心。“两办三中心”的模式能够更好地相互协作,助推罗湖教育优质发展。健全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问题月报制度及每月教育行政与教育督导联席会议制度,两月一次督学责任区校长交流分享制度,加强与推动了“新素质教育”落地生根。

同时,罗湖区相继完成特殊教育、学位建设、反校园欺凌等10余项专项督导,开展15个学习型社区评估,完成15所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对区内79所公民办学校(含校区)和141家幼儿园实行督导全覆盖;先后组织开展2017、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在全国首创幼教责任督学专职化、专业化;顺利通过“2017年全国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国家级验收。

2018年11月,罗湖区利用自身优势,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教育融合发展中做出贡献。成功举办中国(罗湖)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现代化高峰论坛暨第二届全球未来教育大会,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姊妹学校行动计划倡议书》,期间缔结了8对姊妹学校;授牌8所教育国际化实验学校;700余位国内外同行参会;34位中外专家做主题发言;受到50多家媒体关注。通过新华网观看视频直播人数达10万人以上,腾讯、优酷等视频网站总观看量达30万人以上。

在“导航”中扬帆

罗湖区实施“新素质教育”,与21世纪教育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将“罗湖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纳入全国“第六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晋级入围案例。2018年9月20日,区教育局与21世纪教育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1世纪教育研究院将参与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综合改革项目研究,为相关教育改革活动提供人才、智力與成果支持。

2018年12月7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主办、罗湖区教育局承办的全国教育局长沙龙暨全国教育局长研究联盟成立大会在深圳召开。本次全国教育局长沙龙上,与会者集中分享了罗湖“教改”的阶段性成果,罗湖教育在“导航”中扬帆。大会成立“全国教育局长研究联盟”,推选罗湖区教育局为全国教育局长研究联盟首届理事长单位。

链接:“每周一小时校长学习会”

2018年9月30日,罗湖区教育系统“每周一小时校长学习会”(总第40期)在桂园中学举行。学习会上,桂园中学校长邓登江围绕“办坊间满意的学校”,以讲故事形式,从办学定位、办学思路、办学过程与措施分享了具有桂园中学特色的做法、体会。小组讨论与汇报环节,校长们肯定了桂园中学“平心静气”与“教育无痕”的办学精神。“平心静气”就是要做到老师心静、校园平静;“教育无痕”就是要关注育人细节、关注教育过程,并建议学校形成经验,在区域内推广。

最后,局长王水发做了“点评”。

观点一:桂园中学 “办坊间满意的学校” 的办学目标,这个办学目标即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在桂园中学的具体体现。

观点二:邓校长“教育无痕”的办学理念在学校办学实践中,特别强调三个“抓”,即抓过程、抓落实、抓细节。同时,做到领导心中有老师,老师心中有学生,学生以及学校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心中有学校,因而实现了“教育无痕”。 “教育无痕”既是一种价值观,也是一种方法论。为此想到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的话:“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句话似乎很好地诠释了“教育无痕”。邓校长在他的分享里面特别引用了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教育就是忘记在学校所学的一切之后剩下的东西。”这个“东西”是什么?它就是教育无痕的结果、深度学习的结果,是入心、入脑的东西,是进入血液、进入骨髓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学生的品德、品格、品性、品行,就是学生的习惯、能力、素养和智慧。而只有关注“人”的教育才能实现这一切。

观点三:邓校长“善于处理各种关系” 的管理智慧,对待老师 “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对待学生 “遇物则诲,相机而教”;对待身边的管理干部“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对待课堂,他认为课堂当中老师就是要“引起、维持、促进学生活动”;对待社区坚持“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对待家长,坚持“社会参与,资源优化”;对待“邻居”学校,特别是同一片区内小学,“加强协作,共同发展”,建构一种发展共同体关系。

观点四:邓校长的几个认知可以达成共识:第一个“关于课程”。他的校本课程建设逻辑是把学校的优势项目,建设成项目课程,把学校的优势项目按照课程的要素来完善。于是,学校的校本课程、项目课程就逐渐变得丰富。第二个“关于课堂”。他强调四个更加关注:关注老师的教,更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注学生优良学习品质的养成;关注师生的不足,更关注师生的闪光点;关注课堂,更关注师生课前准备和课后延伸,这个准备和延伸既包括老师、也包括学生,这样课前、课中、课后才能形成一个密切关联的整体,才能实现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的整体变革。第三个“关于教师发展”。他特别重视科组建设,桂园中学不仅有科组工作室,还有科组活动室,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猜你喜欢

罗湖区罗湖学校
田期启
一线城市老城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路径研究
罗湖:老城区新经验
深圳罗湖创建优良法治营商环境
罗湖区2015-2018年空气质量状况及原因分析
罗湖打造掌上政府平台“i罗湖”
学校推介
假枪?真枪!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