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负性液晶FFS模式对比度与响应时间的改善研究
2019-02-14焦亚茹陆建钢
焦亚茹,陆建钢
(上海交通大学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上海 200240;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江苏昆山 215301)
1 引言
对于自然界来说,对比度可达到数万以上,但实际液晶显示器对比度目前一般在1000左右,远没有达到还原真实图像的效果,故对比度是画面显示质量的重要标准。响应时间决定了快速刷新图面时的用户体验,响应时间较慢,显示时会产生拖影现象,负性液晶因其粘滞系数较大,Δε的绝对值相对较小,所以响应时间会更大。本文研究如何提高对比度及响应时间。
2 对比度改善
对比度CR即Contrast Ratio,对比度越高,能够获得的画面层次感和视觉感会越强。
液晶显示规格对比一般为静态对比度,它等于白画面的亮度比上黑画面的亮度,可以通过降低黑态亮度和提高白态亮度来提高对比度,实际设计时,降低黑态亮度会对比度的提高远比提高白态亮度明显。
光配向是近几年新兴的配向制程,此类材料是利用能量较大的紫外光照射,导致聚酰胺界结不均匀向断裂,驱使液晶重新排列。
这里光配向使用的日产化学光裂解型聚酰胺酸配向液。最常用的光配向技术是线性偏振紫外光裂解技术,与紫外光偏振方向相同的分子链在紫外线照射下发生光裂解反应。
图1 配向膜光裂解示意图
光配向制程较传统摩擦配向的光配向需要3道制程:干洗、UV照射、后烘烤。采用APR凸版印刷的方式将配向液均匀涂布于基板上,经过预烘烤及后烘烤后形成各向异性的取向膜,干洗后,经波长为254纳米的紫外线照射反应,再次后烘烤后,光裂解产生的小分子会挥发,最终形成所需的配向膜。
传统摩擦取向方式在TFT背峰坡时存在接触不到的地方,导致存在漏光现象,而光配向因为是光摩擦,接触更全面,不会存在传统接触接触不到的现象,故基本上没有漏光的现象,黑画面会更黑,并且光配向预倾角可以做到0°,预倾角越小,对比度越高。研究数据显示,传统摩擦取向CR可以做1100,光配向后,CR可以做到1671,提高了52%,光配向制程使对比度得到了明显提高。
3 响应时间的改善
响应时间是液晶显示器的重要参数,响应时间较慢会产生拖影现象。
研究加入液晶单体-端烯类单体,端烯类液晶化合物具有良好的与其他液晶的互溶性、较低的粘度,尤其是较低的旋转粘度,对液晶N-I相变温度影响较大,链烯基的双键位于偶数位置时,液晶化合物具有较低的清亮点和弹性常数,位于奇数时则相反,并且粘度随温度的变化率高。
图2 端烯液晶单体
加入端烯类液晶单体后,旋转粘度系数γ1有一定的降低,从115.9MPa.s到93.3MPa.s将混合液晶中加入端烯单体,端烯单体比例从31.5%到36%,量测这两种液晶的响应时间,从35ms降低到28ms,可达到接近正性液晶的水准。
端烯类加入太多会影响显示屏信赖性,通过相关的可靠性测试,可以符合产品的信赖性实验,满足产品品质要求。
4 结束语
通过本章的实验量测数据分析可知,光配向的制程因非接触制程,取向更完全,加上完美的0°预倾角度,可提高液晶显示器对比度。第三节简单介绍加入端烯单体液晶后,因其较低的旋转粘度,响应时间可以从35ms提高到28ms。